胡日紅
“雙減”政策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除了教師熟讀課標,吃透教材,明晰教學目標,厚積薄發(fā),學生有效的預習也是至關重要的。以下是我在培養(yǎng)學生預習習慣、提高學生預習能力和質量等方面做的嘗試。
一、以趣巧引,激發(fā)預習動力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要想學生自覺主動地預習,必須讓學生對預習產生興趣。
(一)激情,讓學生認識到預習對學習的意義
在準備給學生布置預習作業(yè)時,我花了一節(jié)課作為預習啟動儀式,想通過這節(jié)課,讓學生意識到預習的意義。課前讓部分學生回家簡單預習了《觀潮》,讀三遍,要求學生嘗試把不會讀或不理解的生字詞語通過查字典等方法解決。課上,我直接出題,讓預習過和沒有預習過的兩組學生讀課文,讓全班學生評評誰讀得好,。從而讓學生深切地體會預習的意義。接著,我讓學生讀有關自主讀書的名言,如:“讀書,始讀,未知有疑;其次,則漸漸有疑;中則節(jié)節(jié)是疑。過了這一番,疑漸漸釋,以至融會貫通,都無所疑,方始是學?!蔽疫€給學生講古代名家自學成才的故事。最后,說說預習的重要性,并讓學生說說自己對預習的看法。通過這節(jié)課,學生充分認識到了預習的重要性,并在之后的學習中積極預習,取得了良好的預習效果。
(二)引導,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預習的重視
學生雖然知道了預習的重要性,但是學生對預習還是一知半解,于是我對他們的預習內容作了規(guī)定,設計了預習卡,內容包括:讀三遍,一讀一得;摘抄會讀或會寫的生字;寫有疑惑的字詞句;摘抄好詞好句;寫主要內容;寫“我的發(fā)現”;提問。
每次上課前,我都會選出15個預習最好或進步最大的學生。如果整體進步很大,全班在下次預習作業(yè)中可以少一樣項目。最終,當我把認真預習的學生的預習項目減到只剩三樣時,我會根據不同課文針對性地選擇三個預習項目。當然,對于特別努力的,主動要求記錄更多內容的學生,還會有更多實質性的鼓勵。在多種鼓勵措施下,學生預習的積極性提高了,預習的質量也就提高了。
(三)架梯,給不同的學生一個適當的平臺
因材施教是很重要的教育原則,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我給他們設計不同的預習內容,在評價時,給予相應的評價。另外,我還據不同課文給出不同的預習項目??傊?,我在布置預習任務時,盡量多架上不同高度的“梯子”,為學生搭建不同的平臺,契合學生興趣和能力,讓他們有種“跳一跳,就能摘到蘋果”的成就感。
二、授之以漁,傳授預習方法
(一)感知,留下獨立的認知
讀一篇課文,就會對文本內容有個初步的印象,這種印象細到一句話、一個詞,廣到整篇文章。如果能把這種印象記錄下來,就會豐富學生對文本的認知。于是,我引導學生預習時,會讓他們劃出好詞好句,在有感悟的詞句旁寫批注。
(二)設疑,留下思考的痕跡
“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彼裕|疑成了預習的常規(guī)項目。
如何疑呢?1.從題目質疑;2.針對于字詞句質疑;3.對課文內容提出疑問;4.就課文外延提出問題。有些課文,理解不難,但依然留給我們許多遐想的空間,學生可以圍繞文本內容的后續(xù)發(fā)展提出問題。
(三)解惑,留下學習的成果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彪S著課改的不斷深入,主動學習和學會學習顯得越來越重要,教師要有“解惑”能力,更提倡學生有“解惑”的欲望。新課標指出:語文素養(yǎng)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基礎。解惑是一種基本的能力。那么如何解惑呢?學生通過多讀、多請教、多查資料等方法來解惑。有了解惑意識,學會自己解惑,必定是學習能力的一大飛躍。
三、雙管齊下,提高預習質量
(一)課內課外相結合,養(yǎng)成踏實的預習習慣
預習任務的落實采用課內課外相結合的方式。課內重指導,課外據課內指導的方法自由預習。剛開始,課內完成得多,像寫“我的發(fā)現”或“我的問題”等內容時,引導學生從可以從內容或寫法上去思考,及時評價,提高問題的質量。漸漸地,由扶到放,最后放手學生獨自在課外完成預習。我在批閱學生預習后,及時調整教學方案,根據學生預習中反應出來的難點或普遍關注的內容,設計課堂教學內容和練習。遇到學生有些特別好的見解時,我會在課堂上讓學生闡述自己的見解。這樣可以激勵學生繼續(xù)努力,做好預習。
(二)生生之間相互動,創(chuàng)造良好的預習氛圍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預習中我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嘗試讓同桌互評,學生聽取同桌的意見后進行二度預習,對其中最不滿意的預習項目進行修改,以提高質量。有時,我也利用團隊的智慧來指導預習,如小組合作,每小組要制作出一份預習成果進行交流,創(chuàng)造良好的預習氛圍。學生在這樣的互動合作中,認識到彼此的優(yōu)點和不足,感受到預習所帶來的效果,會更加積極主動地預習。
總之,預習,是學生思維活動的體現;預習,為課堂教學設計提供依據;預習,為課堂學習的深入奠定基礎。高質量的預習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