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鴻霖 徐偉 劉潔
摘要:土壤質量與人類健康關系密切,通過采集??谑兄鞒菂^(qū)農(nóng)田表層土壤樣品,液相色譜分析樣品中優(yōu)先控制的16種PAHs,對土壤中PAHs的組成分布特征進行了分析,并通過定性和定量兩種方法解析了PAHs的污染來源。結果表明,??谑兄鞒菂^(qū)農(nóng)田表層土壤中PAHs含量范圍為6.6-111.0 ng/g,平均含量58.3 ng/g;PAHs與土壤理化性質無明顯相關性;環(huán)數(shù)基本呈現(xiàn)出低環(huán)>中環(huán)>高環(huán)的一致分布規(guī)律。比值法和FA/MLR源解析結果表明,PAHs的3種主要來源分別為石油產(chǎn)品的揮發(fā)和泄露、汽車尾氣排放、化石廈生物質燃燒,其貢獻率分別為51.8%、29.3%、18.9%。
關鍵詞:表層土壤;多環(huán)芳烴;分布特征;來源解析
中圖分類號:X53 文獻標志碼:B
前言
多環(huán)芳烴(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作為一類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廣泛存在于自然環(huán)境中。由于PAHs較低的水溶性、高脂溶性及難降解特性,使得PAHs極易吸附于顆粒物上,進入土壤,尤其是工業(yè)有機廢水跑冒滴滲等過程產(chǎn)生的PAHs,均易通過食物鏈進行生物累積和生物放大,危害生物群落、植被及農(nóng)作物,并最終導致污染物直接或間接的人體暴露,極大程度地威脅著農(nóng)作物生態(tài)安全和人體健康。近幾十年來,國內外學者對土壤中PAHs做了諸多研究,其含量、分布特征、源解析等信息十分豐富。
??谑械靥師釒駶櫟貐^(qū),有獨特的氣候資源和生物資源,在中國熱帶農(nóng)業(yè)發(fā)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近年來城市化進程和工業(yè)化不斷加快,城市環(huán)境負荷也不斷增加。海口市農(nóng)田土壤中PAHs含量也更加引起人們關注,而此部分研究尚屬空白,未見有文獻報道。因此,以海口市農(nóng)田土壤為研究對象,采集城區(qū)農(nóng)田表層土壤樣品,定量測定美國優(yōu)先控制的16種多環(huán)芳烴含量,并對PAHs的環(huán)數(shù)組成、分布特征進行分析;定性和定量解析PAHs的可能污染來源。因此,項目研究內容對于加強地域土壤污染防治,保障農(nóng)業(yè)食品安全和人群健康具有重要意義,也為排污控制及環(huán)境保護提供科學依據(jù)。
1材料與方法
1.1研究區(qū)域概況
研究區(qū)域位于??谑斜辈浚幱诘途暥葻釒П本?,北瀕瓊州海峽。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常年風向以東南風和東北風為主,年平均氣溫24.4℃,年平均降水量1 696.6 mm,年平均蒸發(fā)量1834 mm,全年日照時間長,輻射能量大,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2 000小時以上。具體研究區(qū)域是??谑兄鞒菂^(qū)農(nóng)田,因城市化建設,市區(qū)內農(nóng)田呈現(xiàn)零散分布,面積較小的特點,種植的農(nóng)作物類型以蔬菜為主。
1.2樣品采集
根據(jù)??谑兄鞒菂^(qū)農(nóng)田分布情況,在研究區(qū)域內設置11個采樣站位,具體采樣點位置分布如圖1所示。樣品采集時間為2021年10月,為了提高樣品的代表性,采用梅花形布點法,每個采樣單元采集5個點的表層0 cm-20 cm耕作層土壤混合成一個樣品,鋁箔包裹置于樣品袋,現(xiàn)場用冰塊保存,24小時內運回實驗室預處理。土壤樣品經(jīng)冷凍干燥,去除樹枝、石塊等大顆粒,磨細過100目篩,-20℃保存至分析。
1.3樣品分析
1.3.1理化性質分析
土壤的pH值以水土比5:1 pH計測定;有機質采用重鉻酸鉀一外加熱法測定,參照農(nóng)業(yè)標準NY/T 1121.6-2006;土壤粒度測定使用激光粒度儀,參考國標GB/T 12763.8-2007。
1.3.2PAHs分析
PAHs的分析方法參照環(huán)境保護標準HJ 784-2016略作改動,分別稱取5.0g土壤樣品和無水硫酸鈉,置于脫脂濾紙包內,同時加入50 uL十氟聯(lián)苯,一并放入索氏提取器中。在提取瓶內加入60mL丙酮/正己烷混合溶液(1:1,v/v),提取16 h。在圓底燒瓶的提取液中加入約5g無水硫酸鈉,在玻璃漏斗上過濾,同時洗滌圓底燒瓶3次。用旋轉蒸發(fā)儀濃縮至約1 mL,加入5 mL正己烷繼續(xù)濃縮,將溶劑全部轉化為正己烷,再濃縮至1 mL。使用二氯甲烷沖洗、正己烷平衡固相萃取柱,再將濃縮液在萃取柱中凈化,用10 mL二氯甲烷/正己烷混合液(1:1,v/v)洗脫,用旋轉蒸發(fā)儀濃縮洗脫液至1 mL,加入3 mL乙腈,使用氮吹儀再濃縮至1 mL以下,定容之1.0 mL待測。
樣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譜儀(Waters e2695)配備紫外和熒光檢測器,多環(huán)芳烴C18色譜柱(5 um,4.6×250 mm)進行定量檢測美國環(huán)保署優(yōu)先檢測的16種PAHs,分別為萘(Nap)、苊烯(Acpy)、苊(Ace)、芴(Flu)、菲(Phe)、蒽(Ant)、熒蒽(Fla)、芘(Pyr)、苯并(a)蒽(BaA)、噁(Cllr)、苯并(b)熒蒽(BbF)、苯并(k)熒蒽(BkF)、苯并(a)芘( BaP)、茚并(1,2,3)芘(InP)、二苯并(a,h)蒽(DahA)、苯并(g,h,i)芘(BgruP)。
為了保證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和精密度,分析過程采用嚴格的質量保證和控制措施。11個樣品分為兩批,每批樣品設置一個實驗室空白、一個樣品平行、一個基質加標和一個十氟聯(lián)苯回收率指示物??瞻讟悠肺礄z出待測物,兩個批次的平行雙樣的相對偏差<16%,達到EPA要求(RSD<30%),說明數(shù)據(jù)重現(xiàn)性良好?;|加標的回收率在74.9%-108.0%之間(加標濃度50 ng/g),符合EPA標準要求(70%-120%)。十氟聯(lián)苯回收率84.6%-110%,以5.0g土壤樣品計算方法檢出下限范圍0.3-3.0 ng/g。
2結果與討論
2.1農(nóng)田表層土壤理化性質
對??谑兄鞒菂^(qū)農(nóng)田表層土壤樣品進行理化性質分析,其結果如表1所示。??谥鞒菂^(qū)表層土壤pH的變化范圍為5.33-6.86;有機質變化范圍為0.01%~2.58%,其中S3站位有機質含量最高,S2最低;各站位的機械組成存在一定差異,樣品含砂范圍為14.53%-98.49%,粉砂含量在7.97%-74.62%之間,粘土含量范圍為0.00%-10.85%,表層土壤樣品以砂質粉砂為主。
PAHs進入到土壤表層后,光解、揮發(fā)、降解等過程會影響其在土壤中的遷移轉化行為,這些遷移轉化行為取決于PAHs與土壤不同組分間的相互作用,土壤理化性質對PAHs遷移有較大影響。為了探明表層土壤樣品中PAHs的影響因素,將各站位的理化參數(shù)(pH、有機質、粉砂、粘土)與PAHs總量(EPAHs,以干重計,DW)進行相關性分析,如圖2所示。結果表明EPAHs與pH值(R2=0.143 9,P>0.05)、有機質(R2=0.026 6,P>0.05)、粉砂(R2=0.143 6,P>0.05)、粘土(R2=0.022 7,P>0.05)均無相關性,說明研究區(qū)域PAHs來源復雜,可能與大氣輸入、氣候特征、燃料類型等多種因素有關。
2.2農(nóng)田表層土壤中PAHs含量及組成特征
??谑兄鞒菂^(qū)農(nóng)田表層土壤11個站位PAHs除Ace未檢出,其他15種PAHs均有輸出;BghiP僅在一個站位有檢出,其余10個站位均未檢出;EPAHs含量如圖3所示。EPAHs含量分布范圍較寬,在6.6-111.0 ng/g之間,平均含量58.3 ng/g,與楊劍洲等報道的海南島北部種植園土壤中PAHs含量相近,略低于西沙永興島土壤。農(nóng)田表層土壤11個站位種植的農(nóng)作物主要類型是蔬菜,如花生、蔥、玉米等,生長期較短,頻繁的收獲和翻耕,導致PAHs在土壤表層遷移轉化;其次海南常年氣溫高、降雨量大、光照時間長,揮發(fā)、光解等也可能是造成??谑兄鞒菂^(qū)農(nóng)田表層土壤PAHs含量較低的原因之一。
各個站位中s8站位EPAHs最高,為111.0 ng/g,s8站位西側為椰海大道,東側為瓊山大道,兩條道路均為??谑薪煌ㄖ鞲傻?,車流量大且密集;同時s8站位附近分布有食品、物流、制藥等企業(yè),汽車尾氣和企業(yè)生產(chǎn)活動可能是造成S8站位PAHs含量較高的主要原因;S7站位最低,為6.6 ng/g,16種PAHs僅有7種被檢出,S7站位位于桂林洋國家熱帶農(nóng)業(yè)公園附近,周圍人類活動較少,受到的外界影響也相對較小。最高含量s8站位是最低量S7的17倍,說明不同采樣站位之間PAHs差異較大。
根據(jù)PAHs環(huán)數(shù),將16種PAHs分為低環(huán)(2-3環(huán))、中環(huán)(4環(huán))、高環(huán)(5-6環(huán))。??谑兄鞒菂^(qū)農(nóng)田表層土壤11個站位PAHs各環(huán)數(shù)貢獻率如圖4所示。11個站位中2環(huán)含量最高,處于28.02%-90.29%之間;中環(huán)含量在3.17%-22.76%之間;高環(huán)在ND-31.15%之間。其中S8、S11站位未檢測出高環(huán)PAHs,均由低環(huán)和中環(huán)構成,2環(huán)含量占比分別達到90.29%、77.82%;除S3、S7站位,其他9個站位表現(xiàn)出一致的分布規(guī)律:低環(huán)>中環(huán)>高環(huán)。低環(huán)PAHs由于分子質量輕,易揮發(fā),在環(huán)境介質中有更大的遷移潛力;其次,低環(huán)占比較高說明有大氣輸人源存在,反應??谑修r(nóng)田土壤污染水平較低。
2.3表層土壤中PAHs來源解析
2.3.1比值法
環(huán)境中PAHs的來源可以根據(jù)不同PAHs的濃度比值粗略判斷。由于Ace、BghiP等檢出率較低,某些比值無價值,因此選用Fla/Pyr、Fla/(Fla+Pyr)、BaA/(Chr+BaA)對PAHs來源進行定性解析,其特征化合物比值見文獻。11個站位中除s9站位外,其他10個站位的Fla/Pyr比值均>1,說明PAHs主要來源于燃料燃燒。除s9站位的Fla/(Fla+Pyr)比值為0.37,其他10個站位的比值均大于0.5,說明PAHs主要來自燃料燃燒,如木材、煤和柴油燃燒。由于S2、S6、S7三個站位未檢出BaA,因此僅分析其他9個站位的BaA/(Chr+BaA)值,9個站位比值在0.42-0.59之間,說明PAHs的來源可能是石油污染、柴油、木材燃燒。綜合以上分析結果,表層土壤中PAHs主要來源于石油,柴油、木柴、煤等燃料的高溫燃燒。
2.3.2因子分析/多元線性回歸定量源解析
由于某些化合物在環(huán)境中受諸多外界因素的干擾,如大氣沉降、揮發(fā)、光降解等,導致PAHs的濃度有所損失。定性源解析可以初步判斷污染源的類型,但分析結果不夠精確,因此采用因子分析/多元線性回歸(FA/MLR)對11個站位的PAHs進行定量來源解析。由于Ace在所有站位未檢出、BghiP僅在S2有檢出,因此只對14種PAHs進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特征值及表層土壤PAHs的主成分因子載荷計算結果如表2所示。提取特征根>1的因子,可提取3個主成分,累計方差貢獻率為82.307%,分別解釋了總方差的49.466%、20.974%和11.866%。
由表2可知,主成分1在BbF、BaP、BkF、InP、BaA、Flu、Fla、Ant、Chr、Pyr等組分有較高載荷,5-6環(huán)的BbF、BaP、BkF、InP是柴油燃燒的指示物;而Ant、Fla、Pyr、Phe被認為與煤炭燃燒有關;BaA、Chr是天然氣燃燒的排放產(chǎn)物;Flu、Pyr則指示木柴、秸稈等生物質燃燒。綜合以上分析,主成分1代表了柴油、煤炭、天然氣等化石燃料以及生物質燃料的燃燒。因子2在DahA、Pyr、Fla上有較高載荷。DahA、BghiP被認為是汽油機動車排放的標識物。由于BghiP未參與因子分析,Pyr.Fla與因子1是共享組分,但在因子1上的載荷高于因子2,因此因子2指示的是汽油機動車排放。因子3在Acpy和NaP上的載荷系數(shù)較高,分別為0.862、0.597,遠高于其他因子的載荷系數(shù),相關研究認為NaP、Acpy和Fla主要來源于以石油為原料的活動,如石油開采、加工和運輸過程中的揮發(fā)或泄露。因此可以確定因子3來自石油產(chǎn)品的揮發(fā)和泄露。綜上,海口市表層土壤中PAHs主要來自柴油、煤炭、天然氣等化石以及生物質燃料的燃燒,汽油機動車排放,石油產(chǎn)品的揮發(fā)和泄露。因子分析來源解析結果與定性比值法解析結果基本一致。
以因子分析3個因子得分為自變量,14種PAHs總量為因變量,進行MLR分析。通過MLR分析,得到3種源對??谑斜韺油寥乐蠵AHs的貢獻率,如表2所示。結果表明,石油產(chǎn)品的揮發(fā)和泄露貢獻率最高,達到51.8%,是研究區(qū)域PAHs最主要的來源。其次為汽油機動車排放,貢獻率為29.3%,而化石及生物質燃料的燃燒占18.9%。這與研究區(qū)域的工業(yè)、企業(yè)、居民能源燃料構成,氣象因素,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等密切相關。海南統(tǒng)計年鑒(2021)顯示煤炭和石油消耗占據(jù)了能源消費總量的60%以上,仍是能源消耗的主力軍。因此,石油產(chǎn)品的揮發(fā)泄露以及煤炭等化石燃燒貢獻的PAHs量占主要地位。其次,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城鎮(zhèn)化進程的加快,每百戶汽車擁有量也在不斷增加,從2005年的3.5輛,到2020年上升至42.8輛,汽車尾氣排放也成為PAHs源之一。另外海南森林資源豐富,當?shù)剞r(nóng)村居民多以液化氣、木材為燃料;??谵r(nóng)田農(nóng)作物為一年三熟,頻繁收獲的秸稈和雜草常常被焚燒。因此,石油產(chǎn)品的揮發(fā)和泄露、汽車尾氣排放、化石及生物質燃燒成為貢獻該區(qū)域PAHs的主要因素。
3結論
海口市農(nóng)田表層土壤11個站位的16種PAHs除Ace以外均有檢出,PAHs總量在6.6-111.0 ng/g之間,平均含量為58.3 ng/g。表層土壤的pH變化范圍為5.33-6.86,有機質含量在0.01%-2.58%之間,表層土壤樣品以砂質粉砂為主,表層土壤pH值、有機質、粉砂、粘土含量與EPAHs含量無明顯相關性。??谑兄鞒菂^(qū)表層土壤11個站位中2環(huán)PAHs含量最高,除了S3、S7站位,其他9個站位環(huán)數(shù)分布表現(xiàn)出基本一致的分布規(guī)律:低環(huán)>中環(huán)>高環(huán)。比值法結果表明主城區(qū)表層土壤中PAHs主要來源于石油,柴油、木柴、煤等燃料的高溫燃燒。因子分析法來源解析出PAHs的3種主要來源分別為:石油產(chǎn)品的揮發(fā)和泄露、汽車尾氣排放、化石及生物質燃燒;多元線性回歸定量以上3種來源的貢獻率分別為51.8%、29.3%、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