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樂山山如畫,仁者樂水水無涯?!惫糯奈娜四统3<那橛谏剿?,創(chuàng)作出了很多山水詩。廬山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山,引得無數(shù)名人志士在廬山留下了珍貴的名篇佳作。本期,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關于描寫廬山的古詩詞吧!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注?釋
◇橫看:從東面西面看。
◇不識:不能認識,辨別。
◇真面目:指廬山真實的
景色,形狀。
◇緣:因為;由于。
賞?析
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游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首詩通過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啟迪我們在觀察問題時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理?解
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呈現(xiàn)出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像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賞?析
這首詩形象地描繪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反映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瀑布飛瀉,水汽蒸騰而上,在麗日的照耀下,仿佛有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升起了團團紫煙。一個“生”把煙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寫活了,“掛”則化動為靜,突出瀑布如珠簾垂空,用夸張的藝術手法把瀑布勾畫得傳神入化,然后細致地將飛流直瀉的瀑布描寫得雄偉奇麗,氣象萬千,宛如一幅生動的山水畫。
湖口望廬山瀑布泉
[唐]?張九齡
萬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雜樹,灑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風雨聞。
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
注?釋
◇洪泉:指瀑布。
◇迢迢:形容瀑布之長。
◇虹霓:陽光照射下水珠,經過折射、反射形成的自然現(xiàn)象。
◇天清:天朗氣清。
◇氤氳:形容水汽彌漫流動。
理?解
瀑布從高高的廬山上落下,猶如萬丈洪泉,遠望半山腰,紫氣彌漫。飛流而下的瀑布奔騰著流過雜樹,飄飄灑灑穿過重重云煙。紅日映照恰似彩虹當空,天朗氣清,如聽到風雨聲。廬山到處是秀麗景色,水汽與煙云融為一體,更顯出氣象萬千。
廬山草堂記
匡廬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爐,峰北寺曰遺愛寺,介峰寺間,其境勝絕,又甲廬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樂天見而愛之,若遠行客過故鄉(xiāng),戀戀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為草堂。
——唐·白居易
譯?文
廬山的風景,秀麗至極,簡直是天下諸山的冠軍。山的北峰,叫做香爐峰,香爐峰北面寺廟叫做遺愛寺,介于香爐峰與遺愛寺之間,那地方最美,又是廬山之最。元和十一年的秋天,太原人白樂天一見就愛上它了,就像遠行的游子路過故鄉(xiāng)一樣,戀戀不舍而不忍離去,于是面對香爐峰,靠近遺愛寺,蓋了一間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