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孫延豹,韓俊
嘉興市第一醫(yī)院放射科,浙江嘉興 314000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傳統(tǒng)教學方式與新媒體相結合,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已成為一種新的發(fā)展趨勢,在線課程具有“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優(yōu)勢,若這些優(yōu)勢在教學中被充分利用,則可讓廣大師生受益。因此,全國高校致力于通過建設全新模式的在線課程,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改善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及師生之間的互動性,進一步推動教育教學改革。2012 年慕課(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進入我國,這是一種沒有學習人數和地域限制的大型開放式網絡在線課程[1]。MOOC 教學能夠充分優(yōu)化、整合教學資源,但缺乏個性化,教學方式不靈活,協作性學習效果較差。與MOOC 相比,小規(guī)模限制性在線課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具有小眾化、針對性、參與性、更精致的特點,同時SPOC 具有可管理性及可擴展性,具有資源定制、跨課程協作和評估多樣化等功能,更適合專業(yè)性較強、人數較少的住培基地在線教學的實施[2-5]。翻轉課堂是指課前學生自學老師提供的教學視頻、PPT、醫(yī)學文獻等資料,吸收掌握一部分知識,對不理解或有疑問的地方,在課上師生一起完成討論、答疑、探究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學能力[6-8]。翻轉課堂在國外已較成熟,在多個學科的教學中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9-10]。然而,有學者研究發(fā)現部分學生對翻轉課堂的滿意度較低[11]。本研究旨在將基于SPOC 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進行優(yōu)勢互補,通過完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為學生搭建一個個性化、碎片化的學習平臺,優(yōu)化課程管理,以促進規(guī)培學員對醫(yī)學影像學知識的融會貫通。
選取2018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在嘉興市第一醫(yī)院放射科規(guī)培的住院醫(yī)師40 人(包括影像專業(yè)14人及非影像專業(yè)26 人),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各20 人。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進行授課,試驗組采用基于SPOC 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進行授課。
①對照組:課前教師根據授課內容設計5 個讀片案例,作為授課結束后對住培學員臨床思維能力的測評題目,并準備10 道與授課內容相關選擇題作為隨堂測試題目。上課時,教師采用多媒體、講授式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集中上課。②試驗組:翻轉課堂上課前,教師根據授課內容設計5 個讀片案例與10道隨堂測試題目(與對照組相同)作為測評題目。翻轉課堂實施前1 周,授課教師通過線上授課平臺開放教學視頻、上傳相關的學習資料供學員學習,在叮囑住培學員自學的同時,關注住培學員提出的問題,并及時進行解答和回復。翻轉課堂上課時,以學員匯報、討論相關知識點、講解重難點為主,教師糾正、補充為輔,同時指出學員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引導學員深入思考和學習。
授課結束后,統(tǒng)一進行隨堂測試和臨床思維能力測評,隨堂測試包含與授課內容相關的10 道選擇題(共10 分),教師課前精心設計5 個讀片案例對學員進行臨床思維能力測試(共10 分),題目包括影像診斷、鑒別診斷及治療等內容。授課結束后,學生填寫調查問卷,進行自主學習能力及教學效果評價,評估內容包含是否有助于提高學習興趣、是否有助于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是否有助于提高影像知識運用能力及教學滿意度。調查問卷采用國際公認的五級評分法,對應5 個等級:1 非常不符合,2有點不符合,3 中立,4 有點符合,5 非常符合。
采用SPSS 25.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例數(百分率)[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研究發(fā)放調查問卷40 份,回收40 份,問卷回收率100%,有效問卷40 份,問卷有效率100%。兩組學員的年齡、性別、學歷類別、年級、政治面貌及成長環(huán)境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學員的一般資料比較
試驗組學員的臨床思維能力測試成績和隨堂測試成績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學員的臨床思維能力與隨堂測試成績比較(,分)
表2 兩組學員的臨床思維能力與隨堂測試成績比較(,分)
試驗組學員認為基于SPOC 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及影像知識運用能力,教學滿意度更高(P<0.05),見表3。
表3 兩組學員對教學方式及教學效果問卷調查結果比較()
表3 兩組學員對教學方式及教學效果問卷調查結果比較()
醫(yī)學影像學是一門重要的臨床醫(yī)學專業(yè)課程,具有較強的專業(yè)性,它將抽象的臨床病例與直觀的影像圖片相結合,用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效果的評價。目前,醫(yī)學影像學的授課方式仍以教師為主導的單向灌輸式教學為主,學生按照教師提供的課件跟著教師的節(jié)奏進行學習,師生間缺少交流、互動,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疑問得不到充分解答,導致學生對影像專業(yè)學習缺乏興趣,知識掌握不全,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不利于學生發(fā)展。通過SPOC 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進行授課,在課前提供教學視頻、教學資料及相關試題等,學生先自學,化被動為主動,成為課堂的主體,促進學生對醫(yī)學影像學知識的融會貫通,提高學習興趣。
本研究結果表明,試驗組學員的臨床思維能力測試成績和隨堂測試成績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與既往研究結果一致,說明基于SPOC 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能有效提高學員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臨床思維能力及影像學知識的運用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12-13]。試驗組學員在課前學習教師上傳的與授課內容相關的學習資料,獲得一定知識后,在翻轉課堂上進行交流討論,再經教師糾正、講解及梳理知識點,加深對醫(yī)學影像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結合影像學特異性表現深入理解疾病的診斷、鑒別診斷、進展和轉歸,提高臨床思維能力,為臨床決策和預后評估提供意見和建議。課后學員可反復觀看教學視頻進行復習,鞏固所學知識。
學習興趣可充分調動內部動機,使學習變成一種探索未知世界的有趣體驗。傳統(tǒng)教學模式以教師為重心,學員被動聽課,師生間缺少互動,學員的學習興趣不高;基于SPOC 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方便學員課前自主學習、課中強化及提高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課后進行復習鞏固及知識拓展,這種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員的學習熱情,激發(fā)學習興趣。翻轉課堂上,通過對問題、案例進行討論、分析,活躍課堂氣氛,增加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機會。在交流過程中,學員得到老師和同學更多的肯定,自信心增強,在接下來的交流中變得更加積極主動,放大思考進程。在此過程中,學員充分感受到自身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在獲得成就感的同時,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更愿意主動學習、獲取更多知識,從而形成良性循環(huán)。本研究顯示,在基于SPOC 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下,試驗組學員可有效提高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與既往研究結果相符[14-15]。
本研究通過調查問卷反饋發(fā)現,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學員更喜歡基于SPOC 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與部分學者研究結果相符[16]。傳統(tǒng)教學模式較為枯燥,已不能滿足當今規(guī)培學員的學習需求,SPOC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帶給學員全新的學習體驗。在線上,學員可反復觀看教學視頻,隨時暫停和回放,實現自我控制學習進度,更加人性化及個性化,學員可利用碎片時間進行學習,大大降低傳統(tǒng)教學模式課堂的壓力;在線下,學員更多地參與到授課過程中,激發(fā)學員的學習興趣,調動學員的學習熱情,學習態(tài)度發(fā)生較大的轉變,課堂討論也變得相對自由、活躍、熱烈,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和學員對課堂教學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規(guī)培學員對基于SPOC 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較為滿意,教學效果良好,有助于提高學員的自主學習能力及對影像知識的掌握和運用能力。這種新穎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是信息時代的產物,能夠滿足學習需求,值得推廣。但該模式增加授課難度,對教師專業(yè)素質、人文素質及對課堂掌控能力提出新的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