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玉潔 杜學元
摘要 學會自我管理是學生自我教育的第一步,而時間管理是自我管理的核心。通過調查可知,當前小學高年級學生存在缺乏時間管理意識、方法和時間管理意志薄弱等問題。隨著“雙減”政策在全國施行,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時間管理問題成為一個需要學校、家庭以及學生自己關注的重點問題。“雙減”政策通過“減輕學業(yè)負擔,營造良好的時間管理氛圍”“提高學生時間管理的意識、計劃性和分配性”兩方面對學生的時間管理產生積極影響。因此,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教育各方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時間管理能力,改革教育評價,發(fā)揮學校時間管理教育的主陣地作用,發(fā)揮家庭時間管理教育的協(xié)同作用,發(fā)揮學生時間管理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時間管理能力,促進學生成長發(fā)展。
關? 鍵? 詞 “雙減”政策 小學 高年級學生 時間管理 時間管理能力
引用格式 范玉潔,杜學元.“雙減”政策下小學高年級學生時間管理能力的培養(yǎng)[J].教學與管理,2023(14):6-9.
時間管理是個體為有效利用時間進行的計劃和控制活動,其目標是要使人們從被動地、自然地使用時間轉到系統(tǒng)地、集中地、有目的有計劃地主動分配使用時間,從而進行高效的、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1]。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學習任務較重,常常會覺得自己的時間不夠用,并感嘆“這么多作業(yè)怎么做得完呢”“都沒時間玩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小學高年級學生缺乏可自由支配的時間,且時間管理能力較弱,未能合理利用時間。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雙減”政策)?!半p減”政策堅持以學生為本,著眼學生身心健康成長,保障學生休息權利,為學生的時間管理提供了新的契機[2]。因此,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合理利用時間、培養(yǎng)時間管理能力,對學生的成長發(fā)展尤為重要。
一、當前小學高年級學生時間管理存在的問題
1.學生缺乏時間管理意識
不少小學生缺乏時間管理意識,不僅嚴重影響了學習效率,也妨礙了他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雖然教師和家長一直耳提面命他們需要珍惜時間,但大部分學生缺乏時間價值觀,對時間流逝的感知較弱,即使能利用空閑時間充實自己,也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被動拖沓等問題,更遑論主動、科學、合理地分配和規(guī)劃時間。
2.學生缺乏時間管理方法
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缺乏對時間的系統(tǒng)的認知和正確管理時間的方法。有少數(shù)學生會主動地分配自己的時間,比如在筆記本上記錄當天的時間安排;又比如在老師的指導和要求下對每天要做的事情進行計劃和安排,但這些基礎的、零散的時間安排沒有形成體系,自然也不能形成時間管理的習慣。同時,小學高年級,特別是六年級的學生,他們面臨著升學壓力,學習任務比中、低年級重,時間管理更加混亂,因此更需要具備時間管理的意識和方法。
3.學生時間管理意志薄弱
小學生的自我意識有較快的發(fā)展,但他們的心智還不夠成熟,價值判斷體系還不夠健全,同時,他們的意志力比較薄弱,抗誘惑能力較差?,F(xiàn)代社會上誘惑層出不窮,存在許多對小學生價值觀產生影響的信息。這些良莠不齊的信息不僅會影響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還會影響他們的學習和時間管理,導致他們時間管理意志薄弱。
二、“雙減”政策對小學高年級學生時間管理的積極影響
1.外部影響:“雙減”政策為時間管理創(chuàng)造條件
(1)減輕學業(yè)負擔,學生可支配時間增加
學生的學業(yè)負擔包括課內和課外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有些小學為了應付考試、升學,搞題海戰(zhàn)術,頻繁考試,加班加點;另一方面是部分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無法通過校內課堂發(fā)揮出潛力,獲得充足的學習競爭力,于是求助于校外學習,學生奔波于補習機構間,苦不堪言[3]。長期的學業(yè)壓力會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使學習效果并不樂觀。
2022年3月,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與社會發(fā)展研究院發(fā)布的《全國“雙減”成效調查報告》表明,學生作業(yè)負擔及校外培訓負擔有效減輕,在家運動、勞動、閱讀、社會實踐總時間增加,睡眠時間增加[4]?!半p減”政策的出臺,在壓減學生作業(yè)總量、規(guī)范校外培訓的同時,也把屬于孩子的時間還給孩子?!半p減”政策減輕學生學業(yè)負擔,學生可支配的時間增多,空余時間學生可以去做更多自己感興趣和對自己有益的事情。
(2)營造良好的時間管理氛圍
在教育資源分布相對不那么均衡的情況下,有些父母受到片面成才觀、育人觀的影響,引導孩子一味追求分數(shù)[5]。因此,很多家長認為,在周末不學習就等于浪費時間,寧愿花錢讓孩子到補習班坐著,也不愿意讓他們在家里“玩”,這樣的教育觀念和方式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時間管理。被安排中的學生缺乏獨立自主性,他們長期被安排“毫無目的”地做事,欠缺對自主時間管理的認知[6]。教師也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科學習,這樣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不利于學生進行自主時間管理。
“雙減”政策指出要科學利用課余時間。教師和家長要引導學生放學回家后進行必要的課業(yè)學習,從事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開展適宜的體育鍛煉,開展閱讀和文藝活動,等等。由此可見,孩子的時間管理是“雙減”政策關注的一個重點。“雙減”政策明確老師和家長應關注學生素質的培養(yǎng),為孩子的時間管理營造良好的氛圍。隨著“雙減”政策的實施,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家庭教育促進法》,提出了家庭教育要呼應“雙減”政策的各項要求,“雙減”政策“入法”,不僅意味著家庭教育從此“有法可依”,也更加堅定了推進“雙減”政策的決心和信心。2022年4月,教育部印發(fā)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學校要落實“雙減”政策要求,統(tǒng)籌課內外學習安排,調整優(yōu)化課程設置,從家庭和學校兩方面為“雙減”政策和學生的時間管理提供支撐條件。
2.內部影響:提高學生時間管理的意識、計劃性和分配性
現(xiàn)在教育內卷現(xiàn)象日趨嚴重,小學高年級又處于升學階段,在這個特殊的時間段以及多方的壓力下,孩子被“拉著”長大,被推著學習,缺少獨立做事以及獨立思考的時間,也忽略了培養(yǎng)時間管理能力的關鍵階段?!半p減”政策在減輕學生學業(yè)壓力的同時,也意味著能讓學生有意識、有計劃、有分配地對自己的時間進行管理。善于管理時間的人能夠快捷地完成工作,能給自己留出較多的時間來休息、娛樂、放松;或者在空閑時間里進行身體鍛煉、培養(yǎng)個人的愛好等,這些都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7]。從政策本身可以看出,“雙減”政策減少了學生的作業(yè)量,學生在完成作業(yè)時可以進行獨立思考,更多地思考完成作業(yè)的先后順序以及如何有效地安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完成學習任務后,可以有計劃地安排時間去做對自己有益的事情,從而產生時間管理的傾向和內驅力,而不是只顧著“趕作業(yè)”。
三、“雙減”政策下培養(yǎng)小學高年級學生時間管理能力的措施
1.發(fā)揮教育評價改革的推動作用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指出:“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系統(tǒng)推進教育評價改革,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頒布這項方案的背景是教育評價存在片面性。在“學歷至上”和“升學率至上”的社會篩選機制中,學生、家長追求的是好成績、名校,學校追求的是“辦重點”和“提高升學率”,這種教育導向需要扭轉[8]。如果教育評價不能正確進行,“雙減”政策只是相對“減負”,那么學業(yè)負擔過重的問題就不能得到真正解決,就不利于學生自主進行時間管理。
“雙減”政策指出要加大教育評價改革的探索力度,具體提出“降低考試壓力,改進考試方法,堅決克服唯分數(shù)的傾向”“深化高中招生改革,完善考試方式和成績呈現(xiàn)方式”“嚴禁下達升學指標或片面以升學率評價學校和教師”等措施。一方面,從改變傳統(tǒng)教育觀念出發(fā),通過改進考試和招生方式,轉變社會中固有的“唯分數(shù)”傾向,使人們在注重提高學習成績的同時也關注到學生綜合素質和個人能力的發(fā)展。另一方面,從改變以往單一的結果性評價出發(fā),形成以綜合評價、過程評價、增值評價和發(fā)展性評價為主體的四維評價體系,在評價過程中要看到學生的綜合素質、個性特點以及發(fā)展?jié)撃埽處熞矐摳嗟貎A聽孩子的聲音,發(fā)現(xiàn)孩子的變化與進步,而不是僅僅依靠學習成績來評判孩子[9]。改革教育評價是一個漫長而艱巨的過程,它是“雙減”政策順利實施的一個重要條件,也事關學生能不能真正實現(xiàn)“減負”。只有真正地“減負”,才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時間管理能力,促進他們個性全面地發(fā)展。
2.發(fā)揮學校時間管理教育的主陣地作用
學校是育人的主陣地,培養(yǎng)學生的時間管理能力也是學校的一個重要任務。
(1)和學生共同制定合理的校內作息時間
兒童在學校教育實踐中處于核心地位[10]。學校要全面回歸“育人為本”的教育初心,糾正育人初衷之偏,扭轉以分數(shù)為導向的評價觀,不能以犧牲學生的休息權、健康權等基本權利作為其學業(yè)競爭的籌碼[11]?!段闯赡耆藢W校保護規(guī)定》明確要求學校應當按規(guī)定科學合理地安排學生在校作息時間,保證學生有休息和參加文娛活動以及體育鍛煉的時間。因此學校應合理安排在校作息時間,并取得學生的認可。同時,教師可以和學生共同制定適合學生個體的作息時間表,并且監(jiān)督其認真完成,這樣才能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時間管理的益處,增強學生時間管理的意識。
(2)讓學生在學校教育中學會時間管理
為了更加有效地增強學生的時間管理意識和培養(yǎng)學生時間管理的能力,學校可以發(fā)掘教材中的時間因素,在小學高年級開設時間管理特色課程,使學生在特色課程中學會時間管理。比如說“發(fā)現(xiàn)時間”(發(fā)現(xiàn)生活中跟時間有關的事情,讓學生感知時間)、“時間都去哪兒了”(讓學生感受時間的流逝,知道時間的寶貴)、“時間管理指導課”(讓學生學會時間管理的方法,培養(yǎng)時間管理的能力)。并且可以結合主題班會,讓學生自主設計時間管理主題活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時間管理。
同時,“雙減”政策聚焦小學課后服務,通過課后服務來滿足學生個性化、差別化、實踐性的學習需求,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12]。在課后服務中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自主安排課后服務時間來觀察他們的時間管理情況,并給予恰當?shù)闹笇?,以培養(yǎng)和鞏固學生的時間管理能力。
3.發(fā)揮家庭時間管理教育的協(xié)同作用
家長是學生校外時間的主要參與者和陪伴者,家長應該和孩子一起進行時間管理。
(1)跟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校外作息時間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教育觀念和教養(yǎng)方式從小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在學校里孩子可能已經(jīng)了解了時間管理,學會了時間管理的方法,放學后家長可以針對孩子和家庭的具體情況,帶領孩子一起制定適合他的校外作息時間表,同時家長也可以制定作息時間表,起到陪伴和示范的作用。
(2)不能給孩子安排太多的學習任務
未來孩子的競爭力不是單純的解題,對孩子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掌握多少知識,考得多少分,而是具有自我學習的能力[13]。自我學習的能力體現(xiàn)在能夠合理規(guī)劃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保持健康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掌握合適而高效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些對于孩子來說才是至關重要且影響深遠的。另外,很多家長會利用空閑時間給孩子報興趣班,這也是“雙減”之后的一個主要趨勢。筆者認為,孩子感興趣并且學有余力的興趣班才會發(fā)展為孩子的特長和愛好,孩子不感興趣并且過多的興趣班同樣也會成為孩子的“學習任務”,這樣反而給孩子增加了負擔。所以家庭教育應該遵循孩子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學會“變通”。
(3)為孩子創(chuàng)建良好的時間管理環(huán)境
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也是潛移默化的,良好的時間管理環(huán)境分為兩部分。第一,在孩子做事的時候,父母應該為他們提供一個能夠集中注意力的環(huán)境。當孩子在一個采光良好、安靜、無干擾、能夠集中注意力的地方學習時,他們的時間利用率會大大提高[14]。第二,“雙減”政策施行后,父母可以讓孩子利用“減”出來的時間對自己進行管理,這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鍛煉和學習。
4.發(fā)揮學生時間管理的主體作用
時間管理的主體是學生自己,他們只有在平時把時間管理落到實處,才會真正地掌握時間管理。
(1)提升時間管理傾向
小學高年級學生思維的抽象邏輯性逐步顯現(xiàn)出來,能夠區(qū)別概念中本質和非本質、主要和次要的東西,也就是說他們具備時間管理的智力因素。同時,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在讓學生明白“一寸光陰一寸金”的道理?!半p減”政策施行后,學生可支配的時間增多,他們知道合理利用時間的重要性,更應該增加時間管理的傾向。
(2)學會時間管理方法
①設置目標。所謂合理的目標,首先,必須符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其次,是能夠實現(xiàn)、可以預測的,最好能將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結合起來;最后,要設定一個完成期限,以防拖延。
②制定計劃??梢酝ㄟ^計劃表來呈現(xiàn)每天或每段時間的計劃,小學生應該學會根據(jù)事情的緊迫性和重要性來安排完成這些事情的順序。
③自我監(jiān)督??梢酝ㄟ^在每項計劃后打勾的方式顯示計劃完成情況,也方便篩選未完成的部分。
(3)養(yǎng)成良好的時間管理習慣
良好的時間管理習慣體現(xiàn)在能夠按時完成規(guī)定的任務,并且在中途不會受到外界的干擾,總的來說就體現(xiàn)在較強的自制力上。而提高學生時間管理的自制力,首先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做事和時間管理的積極性,學生感興趣了,就會更有效率。完成同樣的事情效率高了,學生也會獲得成就感,也會增強學生對時間管理的興趣與自信,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時間管理習慣。
總之,“雙減”政策為學生的時間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如何利用這些條件培養(yǎng)學生的時間管理能力,需要各方協(xié)同努力,同時這也是教育工作者必須不斷研究的重要問題。
參考文獻
[1] 黃希庭,楊治良,林崇德.心理學大辭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124.
[2]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EB/OL].(2021-07-24)[2023-03-17].http://www.gov.cn/xinwen/2021-07/24/content_5627132.htm.
[3] 胡茜茹.“雙減”讓教育回歸校園主陣地[J].山西教育:管理,2021(09):80.
[4] 中國社會科學網(wǎng).《全國“雙減”成效調查報告》發(fā)布“雙減”政策受到普遍贊同[EB/OL].(2022-03-04).http://www.cssn.cn/zx/bwyc/202203/t20220304_5396974.shtml.
[5] 朱寧寧.家庭教育立法如何助力“雙減”政策落地[N].法治日報,2021-08-31(006).
[6] 楊小秋,黃穎.小學高年級學生課外自主時間的管理對策[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20,36(12):75-78+83.
[7] 譚宏.時間管理能力培養(yǎng)與青少年成才[J].青年探索,2003(02):29-30.
[8] 馬陸亭,鄭雪文.“雙減”:旨在重塑學生健康成長的教育生態(tài)[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01):101-113.
[9] 于偉.“雙減”背景下教育評價的加減法[J].中小學管理,2022(03):61.
[10] 黃海瑛,章樂.兒童立場視角下“雙減”政策的價值堅守與實踐指向[J].中國教育學刊,2022(05):68-73.
[11] 李榮華,田友誼.“雙減”,讓教育回歸育人本質[J].教育家,2021(36):19-20.
[12] 馬開劍,王光明,方芳,等.“雙減”政策下的教育理念與教育生態(tài)變革(筆談)[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06):1-14.
[13] 范一斐.做“兒童友好型”家庭里的“智慧型家長”:“雙減”政策下的家庭教育[J].杭州,2021(18):66-67.
[14] 李德毅.小學高年級學生自主時間管理方式的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0.
[責任編輯:白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