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樹生草長的村寨

      2023-05-20 08:41:36張永中
      湖南文學 2023年5期
      關鍵詞:蠶豆麥子

      張永中

      迎年的雪景

      忽如一夜,整個村子和山野就被雪蓋住了。山、田、路和草木都換裝似的變了樣。白的雪柔弱而頑強,無處不在。樹丫上附著,瓦背上蓋著,地坪上鋪著,石坎上搭著,樹樁上頂著。用茅草或杉樹皮蓋的牛棚豬圈更是厚重得快撐不住了。一蓬竹子被壓彎了,把去水井的路擋著。屋后邊的芭蕉,早已被風吹破了葉子,瑟瑟的,枯蔫在那里。

      有早起的狗兒,在積雪上竄出的一行足跡,是追逐那只剛從豬圈里竄出的向竹林飛去的鵲鴝鳥嗎?鵲鴝鳥,是學名,我們又叫它豬屎雀,是因它時常出沒于豬圈里,撿食掉落下來的豬潲食。

      叫鵲鴝的豬屎雀,平時難得見它的尊容。它的出現(xiàn),往往與一場雪有關。下了幾天的雪,山野封蓋,鳥兒們已難以找到可以充饑裹腹的東西了,侵入人間領地,便是它們無奈的冒險。那時的豬沒有現(xiàn)成的飼料,吃的是草拌糠,也是一個缺糧戶口。大雪天,豬大多蜷縮在圈角的一堆干稻草里,饑寒交迫般地整日價哼哼唧唧唱,睡不踏實,一年也長不了幾斤肉膘來,不如現(xiàn)代的豬們吃著營養(yǎng)搭配的飼料,在溫室里出生,育肥,半年就出圈了。豬糧不夠,常常食不飽腹,豬口里掉落下來的糧食也就沒有幾粒兒。這時,膽大一點的鵲鴝就會跳跳躍躍著試著接近豬的食槽,與豬搶食。鵲鴝不怕豬,怕人,人一來,它就噗一聲竄飛到豬圈外的竹林子去了。有時飛得慌張,還會碰落一枝壓在竹葉上的雪。動靜一大便引起了狗們的注意。鵲鴝鳥,身似小鵲雀,頭冠一抹白色,身翅為深藍色,腰尾及腹部為栗紅色。除了雪天里時常光顧豬圈得個豬屎雀的諢名外,平時是生活在山溝清溪邊的,姿和色都是山雀中可愛的那款。兒時,總有捉將一只來的沖動,但無奈此物太敏捷靈性,沒有成功過。

      哈,好大的雪啊。有早起的人在外面喊。我睜開眼,木窗外的天色比平時暗多了。

      雪花飛著舞著,天旋地轉(zhuǎn)的毫無秩序。

      往東,去樅樹溶,野竹坪的路在雪霧中看不清了。

      南邊,去竹山寨,趙家灣的路在雪霧中看不清了。

      西頭,去大塘坡,背籠村的路也在雪霧中看不清了。

      北邊呢?北邊是我們亮坨寨子的大后山,那里的大樅樹,青樹,早變成了一座一座的雪塔,有的已被雪壓得攔腰折斷。

      這時,我的村寨已被雪擠到了天涯地角,漂成了人間的孤島。這場雪實屬罕見,它攪起了天地間的一場混戰(zhàn),一幅構(gòu)天造地、鴻蒙混沌的樣子。

      雨或雪是可以把人隔出另外一個世界的。

      平時,下雨了,又一時半會停不下,連續(xù)幾天地下著。雨在屋檐口掛著珠簾,遠山和近樹都浸在奇妙朦朧的煙雨里,夢幻般的感覺里。太久了,就有點讓人發(fā)愁。

      雨,把男人們屏在屋里了。雨,把女人們屏在屋里了。同樣也把孩童的我們屏出了另一番世界。濕淋淋的一切事物,都黏稠地留在鄉(xiāng)愁里。學校里學來的一些古文詩詞的意象也都在腦海里貯備得了。雨,對我來說,只是給我的一種時常的感覺,而賦予我另一種境界的卻是雪。相對于下雨,我更喜歡下雪,雪給我的飛舞靈動,特別是那種天地迷蒙,山河換裝、人生別樣的清新奇幻感,是無限凈妙的。這種凈妙,只偶爾可以在鋪天的月光里悟到。感謝生靈自然。

      一場雪,又一場雪,年就這么慢慢來了。

      姐姐把炕上的兩塊排方臘肉,一只碗口豬前腳,一掛腸子和半邊豬腦殼,翻來覆去地已數(shù)了好多遍了。她發(fā)現(xiàn)臘腸子吊出的那一截又短了一截,截口的那刀印是明顯抹了鍋煙灰的。弟弟又在偷著燒臘腸子吃了。尚未散盡的那點肉香味,騙不了她。她是早已知道弟弟這個秘密的,她不會把這些告訴娘。娘,又何嘗不知呢?掛著的肉,等到過年才能吃,這對一個小孩子是多么殘忍的誘惑啊。

      其實,這場雪下了,離過年還有大半個月。只是臘月剛進,人們就等不及把這年豬殺了。一是趕時間炕臘肉,二則也在考慮再沒有更多的糧食去喂它了。

      今年的年肉是向阿華家借的。明年,如果自家殺年豬再去還上,或者來年再還錢給他。

      雪下過了好幾天,卻沒有消融的意思。又刮了風,雪面開始發(fā)硬,腳踩過的地方已結(jié)成了半透明的冰糖泠。道路濕滑處更是結(jié)成了冰。去水井的小路,已跌壞了幾副木水桶了。

      人們嗔著這鬼天氣,卻并不怎么恨它。

      不能出活了。女人們就貓在家里火塘邊,三五結(jié)伴地烤火做女工。有的納鞋底,有的在數(shù)花帕。數(shù)花是當?shù)匾环N在白棉布上繡青花的工藝。納鞋底做新鞋的,是待嫁姑娘給未來新郎備的。數(shù)花帕,則是剛從沅陵池田坳明家村嫁到古丈這邊來的新嬸娘自用的。兩縣只隔一條界河,但風俗不同,沅陵那邊的娘家是佤鄉(xiāng),嫁到古丈這邊來的婆家是苗家。苗家這邊的成年女是穿藍布滿襟衣,裹青紗白頭帕的。這猶如,苗家女嫁到佤鄉(xiāng)那邊去要學繡抱兜,包青頭帕一樣。她們要趕在年前把這些女工趕出來,好待未來新郎拜年來做打發(fā),或自己穿新衣裹花帕同男人去娘家回門拜年。數(shù)花帕,新嬸娘們或是新手,要老嫂子們教一教。工藝學會了,花樣則是她們自己選的,蝴蝶花華麗,燕子花寓情,鵲雀花吉慶,豌豆花纖巧……她們各取所喜,把它們繡在新織的,漿洗漂白了的棉質(zhì)家織帕布上。花繡在哪兒,有講究,得確保裹頭帕搭人字時花的正面要顯露出來。

      男人們在家是待不住的,就你村我寨地邀集起來,去到山上打野肉,即狩獵。狩獵是這里原始古老的生活方式。出行要有點儀式感。臨行時,得把平時供在屋梁上的梅山神請下來。梅山神,是當?shù)匦欧畹墨C神,木雕的,不大,小的幾寸高,大的也只尺把左右。梅山神,呈雙手撐地倒立狀,姓張,名五郎。梅山文化據(jù)說是從雪峰山那邊傳來的。燃香燒紙一番后,再把平時已積了火煙灰的木偶神拂拭干凈,往地上一拋。是倒是立觀其行狀,而卜算此次出獵的成敗收獲。僅僅是一種儀式,大家在乎,也不在乎。接著就是腰掛藥角、肩扛火銃的領頭人,把出獵的羊角號嗚嗚一吹,人和狗都一起興奮起來,嗷嗷叫著就往山里進發(fā)了。

      狩獵,說是一種勞動,不如說是一場儀式,更不如說是男人們的一場游戲。社會發(fā)展,人們的生產(chǎn)方式,食物結(jié)構(gòu),加之生態(tài)環(huán)境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狩獵已不問收獲多少,只是一種擬古懷舊的成人游戲罷了。

      往往是狩獵到手,哪怕只是一只野兔,也都遵循見者有份的原則,除了槍手,皆是人人均等的一份。哪怕是哪家去了一只狗,或跟了一個小屁孩,在獵物到手,數(shù)點人頭時,也都少不了一份的。時常是,我們幾個小孩跟著隊伍出獵,在山里掉了隊,雪地里迷了路,回到家時,照例可看到早已掛在火炕上的一份野肉。

      不知什么時候,這種見者有份平分野味的規(guī)矩沒有了,狩獵的游戲也漸漸式微,或者干脆被淡忘終結(jié)了。獵銃已不再有,平時供在梁柱高處的梅山神也被小孩套著脖繩當玩具在地上拖著玩了。

      怎么還不過年啊。弟弟的眼盯著炕上已熏得蠟黃蠟黃的臘肉,問姐姐。

      姐姐哄著弟弟??炝?,再下一場雪就過年了。

      弟弟望著外面有點陰沉的天,脖子一收,仿佛一片雪花飄進去了。

      蠶豆花兒香

      “蠶豆花兒香啊,麥苗兒鮮?!?/p>

      寫出這句歌詞的人是懂農(nóng)村生活的。蠶豆,麥子,都是無論南方北方農(nóng)村里常見的冬種作物。蠶豆花開時,田里的麥子也開始抽穗揚花,著漿了。作物的香,往往是在花期時盛放的,平時,不經(jīng)過著意的碾壓擠揉,通株能散發(fā)香味的品種不多。蠶豆花的清香,麥子穗花的鮮香,都不是濃烈的那種,它們很低調(diào),在陽春暖風里的色香百味中,絕對充當不了主角。

      后山上,有祖墳守著的那塊坡地,是一個聚寶盆。山地里,鄉(xiāng)親們會因應節(jié)候種點蠶豆、麥子、芝麻、蕎子、豌豆、玉米、高粱、紅薯、花生、油菜等等。地是小塊小塊劃給各家各戶的。加之坡地本身就不規(guī)整,成形成塊的不多,各家都因著自己喜好,需要,隨便種著什么。有的開花了,有的才長苗。有的結(jié)實了,有的才發(fā)芽。匍匐于地的,拔節(jié)成林的。高的,矮的。紅的,綠的,黃的,紫的。整個坡上像一個調(diào)色板。有了好吃的,有了好看的,也會引來一些小獸物和鳥雀兒光臨。它們就這樣,一起熱熱鬧鬧地打扮著山野里的四季節(jié)氣。

      蠶豆、麥子都是亮坨后山山地里常種的。母親說,這里的地起蠶豆,不起麥子。起,當?shù)卦?,適生,旺長的意思。印象中,蠶豆是每家每戶都種一點。種麥子的,要比種蠶豆的少些。我們那里,種麥子、蠶豆是在秋末寒露時節(jié)。麥子下種比較講究一點,先得把火堂灰、尿肥與麥種拌和好,再用一個背簍或糞箕,斜挎著,一人在精耕過的地上排行挖窩穴,一人即用手一小撮一小撮地抓著往窩穴里點撒,然后再覆上一層薄土。蠶豆種子,粒兒大,且干硬,種它要簡單一點,不需什么拌和就可直接裸種下地。地,只需要稍事整作,然后就一個小坑一兩粒、兩三粒地點上。之所以要下兩三粒,是為了保證齊苗,待到長出時,多的,再行間苗。種子都播下去了,不久就有芽苗出土,經(jīng)由一個冬天的雨雪浸潤,待到春陽初升,春風上場,它們就會爆發(fā)性地長起來,由伏生貼地的小癩苗,噌噌地竄長分孽,拔節(jié),出落成茂密的孽枝,頎長的稈莖,直到開花,抽穗,結(jié)籽。

      對蠶豆,清人吳其濬在他撰著的《植物名實圖考》中有這樣的記述,“其植根冬雪,落實春風……與麥爭場,高豈藏雉,同葚并熟,候恰登蠶……”蠶豆長起來快,不幾個暖陽天,從僅可藏雉,就可到半米,再到一米多高,然后就綠葉肥厚、孽稈密匝地把整塊地嚴嚴地鋪蓋了。這時,小孩們,狗兒們竄進去是看不到身影的,當然如山雉這樣的鳥兒藏身其間,就更不在話下了。

      蠶豆先開花,再結(jié)莢。蠶豆花兒,大體是藍紫色的,如豌豆兒花一樣。也有淺灰的,淡粉色的各種花色品種,但不管什么顏色、品種,都始終有白底黑斑的兩瓣,如半合著翅翼的小蝴蝶,著在花芯邊。這時節(jié),蜜蜂兒會來。蜜蜂,從左邊油菜花地里過來,從右邊紫云英花田里過來。蜜蜂們在一朵一朵的花間竄進竄出,發(fā)著嚶嚶嗡嗡的聲音,在這種天籟的旋律和氛圍里,青青的豆莢就長出來了,慢慢地變大,長成碧綠色的成人手指般的莢棒兒。再經(jīng)幾個晴日,漿汁飽滿的豆莢兒就可以摘下食用了。

      其實,蠶豆,人們并不把它當糧食種,更不當它做主糧。古籍《農(nóng)書》是這樣記蠶豆的,“蠶時熟,故名?!氄呤骋源取薄S终f,蠶豆可以“接新充饑”。兒時,遇到過饑荒,但還沒有到“食以代谷”的地步。蠶豆,于我記憶中的味兒,多是鮮食。所謂鮮食,就是把蠶豆的青莢摘來,用鹽水煮熟當零嘴吃。偶爾也伴飯煮吃,卻略帶苦澀,味道不佳,聊可裹腹而已。不諳事的小孩,盛飯時會專揀米飯,把難吃的豆兒撥到一邊,留給大人們。后來上學,讀了魯迅《孔乙己》里的“茴香豆”,才知道那粒茴香豆,就是蠶豆浸漬了小茴香、八角等香料,然后烹煮而成的一款地方美味。周氏兄弟的家鄉(xiāng)紹興盛產(chǎn)蠶豆,他們都在作品中記述過青蠶豆和“茴香豆”這幾款小食品。周知堂在他的一則日記里寫有“羅漢豆上市,杭呼為青腸豆,又呼青然豆”。此下,編者注說,紹興人叫蠶豆為羅漢豆,這里所記青腸豆,青然豆,都是杭州人對青蠶豆的叫法。古籍《益部方物記》有載,“佛豆,粒甚大而堅……以鹽漬煮食之,小兒所嗜?!狈鸲?,即蠶豆。佛豆,胡豆,是云南人的稱法。因此豆與蠶同熟,《云南通志》“謂(佛豆)即蠶豆……滇為佛國,名曰胡豆……滇無蠶,以佛紀,若江湖蠶鄉(xiāng)……”以上,蠶豆的稱名由來,食用之功,都被前人簡約地講到了。如果,要專門挖掘一下蠶豆的文化歷史,前世今生,那恐怕得要一部專著才拿得下。

      在我的記憶里,蠶豆只偶爾代過主糧,屬雜糧副食,通常只當零食吃。記憶深刻的還是吃青莢蠶豆。約莫在陽春三四月間,蠶豆開始枯花,謝頂,指頭粗的青莢由棒狀開始脹出鼓節(jié)來,這時就可以摘了,吃青莢豆。青莢摘下來,除了前面說的,直接用水煮,還可以放到文火熱灰里煨,然后剝食里面的青豆。這燒烤出來的味道,就不只是臨時充饑,更是一道絕好的美食。當然,摘下來,作青莢吃的,只是它的一部分,其大部分仍留在莖稈上,待豆莢漸漸變黃,發(fā)黑,直到蠶豆的莖稈也已干瘦枯萎,再連桿拔起,晾曬干。少的就用手剝,多了就堆在場坪上,用木連枷打,木棒棰捶,然后把枯稈、莢殼剔篩掉,收下豆籽。這蠶豆籽,粗大,淡綠色,或褐黃色,扁形,像迷你的小鞋板,頂部一道豆臍,如一線瞇著的佛眼。

      豆籽收了,自己不作主糧吃,卻可以兌換其他糧食,比如一斤干蠶豆可以兌換一斤稻谷。那么,收蠶豆的人,用它做什么呢?去做醬,做辣子豆瓣醬。四川人善做這個,他們做的郫縣豆瓣醬很有名,就是用蠶豆做的主料。我們那里,不知怎么,是產(chǎn)量太少或工藝什么的,用蠶豆做醬的不多,或者不會。但我們那時,常常能吃到另一種可口的醬,麥子醬。麥子醬,我奶奶和母親都會做。

      麥子收了除了磨粉,做面,做醬,制作各種食點,也是可以鮮食的。麥子吃鮮,是要在麥穗出齊,開始由青轉(zhuǎn)黃,芒茅穗頭尚潤軟時。采下這半青不黃的麥穗來,直接放入文火里燒烤,待麥皮開始有點焦煳,再撿起,趁熱揉搓,吹去焦皮,一粒一粒漿汁飽滿,綠如小寶石的麥粒兒就盈盈于手了。這時,豪性的就一把一口地嚼著吃,斯文的則一粒一粒揀著吃。這燒熟的麥粒兒,入口脆而帶筋,彌散著火烤的那帶點焦煳的清香。燒青蠶豆,烤麥穗,兒時,在田頭地角,常如此操作,且樂此不疲。

      三寶小姑婆,是二甲阿普(阿普,當?shù)貙斴叺姆Q呼)的獨女,與我們同齡,卻大我們兩個輩分。她家也有一塊地在后山里。她母親在時,會種一點蠶豆,麥子。還種一種甜稈子高粱,當水果。秋季則種點蕎麥。蕎麥,有苦蕎,甜蕎??嗍w,綠葉青桿開白花。甜蕎,紫葉紅稈開粉紅花。它們長在地里,裝點在山坡上,遠望像掛在那里的紅白花衣,看起來就舒服。三寶平時喜歡在蕎麥花叢里玩,躲迷藏,逗母親。后來,母親去世了。二甲阿普就沒了心思。許多作物都不種了,每年就順便丟一點麥種,多少收得一點點。她家的麥子、蠶豆還有蕎子收了干什么呢?麥子除了做面點,還可以去換李子吃的。鄰邊寨子馬草坪、背籠村,出產(chǎn)上好的李子。南風薰日里,李子正好在收麥子,剝蠶豆時成熟,這時的李子又叫麥子李。一升麥子可以換三到五升麥李子。蠶豆兌換時要少一點。李子也是用木升子量的,兌換比例、市價行情要看豐歉定奪。麥子李酸酸甜甜的,三寶和她娘都喜歡用麥子、蠶豆換李子吃。蕎呢?蕎可以磨成粉,做成蕎麥窩窩,用油桐葉包著蒸,荒時當飯,平時吃它,味道也很好。后來蕎不種了,麥子、蠶豆地也不怎么管了,收成一年不如一年。再后來,三寶被人說了媒,穿著紅花衣,嫁到山那邊的沅陵鄉(xiāng)下去了。二甲阿普老了,成了孤老,去了鄉(xiāng)里的敬老院。三寶家的地也就被人分著種去了。

      后來,時代開放,村里壯勞力都出去打工了,女孩一個一個長大嫁出去了,讀書的小孩子也跟著進鎮(zhèn)里或縣城上學去了。留在村里守著老樹、老屋場的多是老人。背山后的祖墳守著的地沒人種了。后來,說是,坡度超過了二十五度,被政府退了耕,種樹還林了。山地里生了樹,長了草。以前種的出產(chǎn)也都沒有了。蠶豆、麥子也消失了。就整個地退還給了野豬、野兔和各類鳥兒們。

      我們的那個兒時,已經(jīng)過去,樹生,草長的村寨依然還在。

      現(xiàn)在,城里人為了養(yǎng)生保健,又以吃雜糧粗食為時尚,各種雜糧做成的食品,琳瑯滿目于超市的貨架上,僅蠶豆制品就有好多款。小孩們的吃食更是豐富,品類齊全,包裝精美且經(jīng)過各種指標檢測,營養(yǎng),安全。

      蠶豆,麥子,本屬雜糧,而現(xiàn)今也竟變成人們佐食的一道道菜點。宴客會友的餐桌上就常常能吃到蠶豆仁。一盤去了皮,只留下兩瓣葉芽樣的碧翠的裸仁,擺著就舒坦,吃起來酥香爽脆。也有上青麥粒兒飯的。這些,味道都不錯,只是過去的,帶著露水的那股野味鮮香回不來了。

      責任編輯:易清華

      猜你喜歡
      蠶豆麥子
      麥子熟了
      中國三峽(2022年6期)2022-11-30 06:15:14
      麥子比人高 不是開玩笑
      蠶豆飄香品鄉(xiāng)愁
      蠶豆花開
      小讀者(2021年2期)2021-03-29 05:03:30
      且將蠶豆伴青梅
      蠶豆花
      麥子的回憶
      學生天地(2020年22期)2020-06-09 03:07:52
      蠶豆大嘴巴
      學生天地(2018年9期)2018-09-06 13:11:18
      麥子花開
      民族音樂(2018年2期)2018-05-26 03:04:36
      基于蠶豆產(chǎn)業(yè)鏈的研究與開發(fā)
      乐清市| 桐庐县| 芷江| 静乐县| 巢湖市| 越西县| 汝州市| 和硕县| 肥乡县| 格尔木市| 茂名市| 齐齐哈尔市| 安龙县| 泰宁县| 甘德县| 沛县| 常德市| 岑巩县| 岑溪市| 辽宁省| 高密市| 黄龙县| 蓬安县| 高安市| 霞浦县| 上饶县| 井冈山市| 长子县| 库伦旗| 梨树县| 顺昌县| 宁德市| 卓尼县| 依兰县| 定兴县| 清水县| 南岸区| 雷波县| 阿勒泰市| 麻栗坡县| 康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