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籍尹
三十余萬公里,尋遍雪域高原每一顆年輕的心跳;一百零三個醫(yī)者,筑起大愛無疆千萬座生命的橋梁。
“心佑工程”是由南京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心血管外科組織發(fā)起、免費救助經(jīng)濟困難家庭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的健康幫扶項目,是南醫(yī)大溫暖的名片。103名團隊成員中有近70%是35歲以下的青年力量。
他們身著白衣、心有錦緞,10年義務篩查10萬余名對象,募集1000余萬元愛心資金,救助1000多名免費救助患兒……是他們春暖杏林動人心。
他們大醫(yī)精誠、聚力而行,10年來篩查救治遍布13個省、自治區(qū),免費培訓和義務科普400多場次、覆蓋1萬余人……是他們懸壺濟世沐春風。
“心佑工程”從蘇北到蘇外,從東南到西北,不顧被聽診器磨破的耳朵,不顧長期勞累嘶啞的嗓子,穿越4000公里外的邊疆地區(qū),攀爬海拔4000米的雪域高原,懷揣一顆醫(yī)者仁心,呵護一片健康沃土。
他們主動擔當、不畏艱辛、堅持不懈、無私奉獻,用風雨無阻的奔波帶來了新生的希望,用兼濟天下的仁愛撫平了病患的傷痛。這支年輕的隊伍在醫(yī)療實踐中增益本領,在為患者服務中茁壯成長,在救護一線上拼搏奮戰(zhàn)。他們的青春之花正絢爛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綻放在嶄新生命盛開的地方,他們身體力行地彰顯著新時代青年醫(yī)務工作者的為民情懷和大義擔當。
一個患兒連著一個家庭,一個家庭連著整個社會。通過救治一個人、挽救一個家、造福一群人,“心佑工程”為困難家庭送去了溫暖和幫助,用行動彰顯新時代青年醫(yī)務工作者的愛心仁心。他們,自覺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重要指示精神,力行“手足相親、守望相助”的號召,是推進民族大團結(jié)事業(yè)的先進典型,是落實“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重要戰(zhàn)略部署的先鋒模范。在推進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征程中,團隊每一位成員始終以仁心映初心,以誠心播愛心,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繼承和發(fā)揚五四精神,堅定理想信念,站穩(wěn)人民立場,練就過硬本領,投身強國偉業(yè),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前進姿態(tài),同億萬人民一道,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長征路上奮勇搏擊?!倍靶挠庸こ獭眻F隊的誕生地——南京,恰是承載著紅色歷史印記之地、是洋溢著無畏革命精神之地,也更是中國青年熱血報國的精神高地。
在雨花臺烈士陵園,長眠著無數(shù)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chǎn)黨人和愛國志士,他們犧牲時平均年齡不足30歲。那振臂高呼的畫面,仿佛就在歷經(jīng)歲月打磨的石雕前;那英勇就義的豪言,似乎伴隨在陣陣吹拂的風浪中。一片忠心赤膽鋪就了革命道路前進的方向,一身鮮艷紅旗高鑄著“五四”精神不朽的豐碑。中國青年正是如此懷揣著偉大的革命理想,堅定跟黨走過百年征程,矢志不渝為革命事業(yè)奉獻青春、奉獻生命。而今,傳承“五四”精神,生活在這座古老而英雄的城市青年,繼承先輩遺志,在新時代找到了青年人賡續(xù)紅色血脈的精神坐標。
志士長醫(yī)國,良醫(yī)亦念民。
誠然,未來先心救治之路仍然任重而道遠,但令人動容的是,越來越多的青年被這個心有大愛的團隊感召。未來,他們一定能不斷匯聚起建設健康中國的更強合力,傳遞大愛,守護健康。他們將在祖國大地上繼續(xù)奔走前行,用青春的力量播種新生的希望,用精湛的醫(yī)術守護每一顆年輕的心臟,用不懈的奮斗譜寫青年報國的答卷。做新時代的奮斗者,讓個人前途與國家民族命運同頻共振,為愛國、勵志、求真、力行帶來動人詮釋,書寫全新篇章。
付吾輩之韶華,耀吾輩之中華。千千萬萬奮斗在各行各業(yè)崗位上的青年力量,也當抒寫心底的贊歌,以青年之軀植千尺高樹,以青年熱血給養(yǎng)沃土,愿,民族之巔繁榮昌盛,百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