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春祥
清姚元之《竹葉亭雜記》里,王春亭刺史說了一件關(guān)于馬的事。
某人非常喜歡騎馬。他曾經(jīng)買了一匹馬,騎著它出了廣渠門。剛一出城,前方來了一輛大車,這馬看見了,長嘶一聲,就橫在馬車前。拉車的群馬見了它,都不敢前進。這馬屹然而立,某人雖識馬頗多,也不知所措,不知道什么原因。仆人卻心里有數(shù),就將衣物解下來,遠遠地拋給他的主人,主人接著衣物,更加莫名其妙。
那馬見騎者已得到東西,迅速向前飛奔而去,深溝短壁,一躍而過,遇見推著小車的,也從他們頭上躍過,一直飛跑,跑到曠野無人處,此馬才停下,前蹄跪著,趴著不動,溫馴無比,某人才得以從馬上下來。
某人問了仆人,才知道他買的是一匹響馬,就是盜賊用來劫人財物的,這馬已經(jīng)養(yǎng)成習(xí)慣了。
唐玄宗時代,宮中遴選的馬是因為訓(xùn)練久了,會跳漂亮整齊的舞蹈,跳舞表演就是它們的職業(yè)。這些只會跳舞的馬,流落到民間,被征召進軍隊,軍樂響起的時候,舞馬習(xí)慣性地起舞,士兵們沒見過,嚇得不輕,視為異端,用棍打,越打舞馬就越認為是自己沒表演好,跳得越起勁,一直打,一直跳,最終被亂棍打死。
動物訓(xùn)練久了,自然會養(yǎng)成習(xí)慣。《竹葉亭雜記》卷二寫到象的禮節(jié)。
歲次丁酉,秋,入朝站班之象,行至西長安街,一象生病倒地,過了一會兒,此象盡全力撐跪著,向北方叩首三下,又轉(zhuǎn)向西方,叩首三下,倒地死去。向北面拜,是謝恩;向西面拜,是不忘它的出生之地。
替朝廷站班的象,也是有級別的,級別不一樣,享受的待遇也不一樣,病象死去前,不忘禮節(jié),除了說明象的聰明,也是訓(xùn)練成的。
因此,良馬成響馬,近墨者黑,除了感嘆,只能說,伙伴很重要,環(huán)境也很重要,千萬要慎之又慎。
(六月的雨摘自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太平里的廣記》一書,邱 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