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拙皆勂涓?,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字敢允緝涸唬骸按耸蔷夜??!眱簯暣鹪唬骸拔绰効兹甘欠蜃蛹仪荨!?/p>
【二】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毙峙唬骸拔慈袅跻蝻L起?!惫笮?。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三】何晏七歲,明慧若神,魏武奇愛之,以晏在宮內(nèi),因欲以為子。晏乃畫地令方,自處其中。人問其故,答曰:“何氏之廬也。”魏武知之,即遣還外。
1.閱讀上面三段選文,根據(jù)文中畫線的句子補全下列對話。
孔君平指著楊梅給他(楊氏之子)看,說道:“這是你家的果子?!?/p>
楊氏之子聽出了話外之音,說:“? _______________”
謝朗(兄子)說:“(白雪紛飛)好像是把鹽撒到空中一樣。”
謝道韞(兄女)說:“__________”
2.短文中的孩童都言行不凡,請選擇其一,仿照示例,簡要分析點評。
示例:我選擇謝道韞。我這樣點評:自信的她把紛紛飄落的白雪比作憑風起舞的柳絮,比喻精妙,令人稱頌,這表現(xiàn)出她不俗的文學才情。
備選人物:楊氏之子? 何晏
我選擇。我這樣點評:__________。
段落(2)
【材料一】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材料二】凡讀書,須整頓幾案,令潔凈端正,將書冊齊整頓放,正身體,對書冊,詳緩看字,仔細分明讀之。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誦遍數(shù),自然上口,久遠不忘。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謂熟讀,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
1.將材料一補充完整,寫在原文內(nèi)。
2.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
余嘗謂讀書有三到心到最急
須整頓幾案 其義自見
3.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②只是要多誦遍數(shù),自然上口,久遠不忘。
4.結(jié)合材料二說一說,我們在讀書的時候需要注意些什么?(至少寫兩條)
5.你還知道哪些關于讀書的名言,請寫出一條。
段落(3)
北人生而不識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殼入口?;蛟唬骸笆沉忭毴?。”其人自護所短,曰:“我非不知,并殼者,欲以去熱也。”問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非土產(chǎn)此坐強不知以為知也。
【注釋】菱:俗稱菱角,水生植物,果實可以吃。
坐:因為。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或曰:“食菱須去殼?!?/p>
其人自護所短
2.用“/”給文中畫線的文字斷句。
問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非土產(chǎn)
此坐強不知以為知也。
3.翻譯句子。
并殼者,欲以去熱也。
4.這個故事對你有什么啟示?
段落(4)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飲食衣服,若思得之艱難,不敢輕易費用。酒肉一餐,可辦粗飯幾日;紗絹一匹,可辦粗衣幾件。不饞不寒足矣,何必圖好吃好著?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則子子孫孫常享溫飽矣。
1.解釋加點字的含義。
①由儉入奢易
②若思得之艱難
③可辦粗飯幾日
④莫待無時思有時
2.下列加點的“之”與“若思得之艱難”的“之”用法相同的是(? ? )。
A.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 ? ? ? ? ? B.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
3.翻譯下面的句子。
不饞不寒足矣,何必圖好吃好著?
4.“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句話向我們提出了什么要求?
段落(5)
人初生時,饑不能自食,寒不能自衣,父母乳哺之、懷抱之。有疾,則為延醫(yī)診治。及年稍長,又使入學。其勞苦如此,為子女者,豈可忘其恩乎?
【注釋】哺:喂食。? ? ? ? ? ? ? ? ?延醫(yī):請醫(yī)生。
及年稍長:等年齡大一些。? ?豈可:怎么能。
1.根據(jù)注釋讀小古文,下列朗讀節(jié)奏劃分正確的是(? ? )。
A.父母/乳/哺之、懷/抱之? ? ? ? B.父/母乳/哺之、懷/抱之
C.父母乳/哺之、懷抱/之? ? ? ? ?D.父母/乳哺/之、懷抱/之
2.這篇小古文講述了父母為孩子做的哪些事?(? ? )(多選)
A.乳哺、懷抱? ? ? ? ? ? ? ? ? ? ? B.延醫(yī)診治
C.使入學? ? ? ? ? ? ? ? ? ? ? ? ? D.不忘其恩
3.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文中畫線句子的意思。
4.回顧一下自己的生活,請用文字表達你對父母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