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多年前,古巴比倫人如果要寫字,需要先用黏土和水做成一塊濕泥板來當“紙”,再用一根尖筆在泥板上書寫,寫好字后還要把泥板放到火上烘干使其變硬。這些寫在泥板上的文字起筆像箭頭一樣,因此被稱為楔形文字。
放寒假啦!在你享受假期的同時,別忘了還要寫寒假作業(yè)喲!如果你暫時還不想動筆,那我們就把你的作業(yè)拋到古代,看看在過去不同的年代和地域,你的作業(yè)將被寫在什么樣的“作業(yè)本”上吧!
古希臘:在羊皮上寫字
2000多年前,古希臘帕加馬城的人們用羊皮當“紙”,把一張羊皮泡在石灰水里,去掉油脂后再拉伸平整,才可以在上面寫字。當時很多學者的著作,如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以及荷馬的《荷馬史詩》都是用羊皮紙書寫的。
古埃及: 內(nèi)卷的莎草紙
3000多年前,古埃及有一種莎草紙,是將尼羅河邊生長的紙莎草莖去皮后,切成薄薄的長條,在水中浸泡數(shù)日,然后把這些長條縱橫交疊排成一片,用木槌捶打并曬干后制成的。
莎草紙質(zhì)地十分脆硬,很容易被壓碎或抻斷,而且有頑固的內(nèi)卷趨勢,一旦卷起來就再也攤不直。用它寫作業(yè),你一定免不了和反復內(nèi)卷的紙邊進行多次“斗爭”。
殷商時期: 寫字用龜甲或牛骨
3000多年前的殷商時期,古人用烏龜腹甲和牛肩胛骨當“紙”,用小刀把文字刻在上面,這就是甲骨文。一片骨頭上只能寫20~50個字,如果你的寒假作業(yè)有5000個字,那么需要用100~250塊牛骨或龜甲才能完成作業(yè)。
你很可能無法在商朝順利找到那么多龜甲和牛骨,因為那時的甲骨是用來記錄一些重要占卜結(jié)果和重大戰(zhàn)爭等國家大事的,估計沒人敢拿給你寫作業(yè)用。
周朝時期:把字寫在石鼓上
2000多年前的周朝時期,出現(xiàn)了我國最早的石刻文字—石鼓文。要想寫完5000字的寒假作業(yè),你可能需要在80個大石鼓上刻滿字。刻完之后,你馬上會面臨一個更頭疼的問題:該怎么把這些沉重的作業(yè)交給老師呢?
貴族絲帛
到了距今2000多年的戰(zhàn)國時期,如果你有幸遇到一些貴族朋友,那你就走大運了。因為這時候貴族們開始用輕盈但十分昂貴的絲帛來寫字了。一塊長33厘米、寬41厘米的戰(zhàn)國帛書上可以寫900多字,只需要五六塊那樣的絲帛,你就能寫完5000字左右的寒假作業(yè)了。
平民竹簡
要是沒有遇到“貴人”,你就只能像當時的普通文人一樣,在削制的狹長竹片或木片上寫字,這就是簡牘。一片竹簡上能寫30個字左右,你需要至少150片竹簡才能完成作業(yè)。
兩漢時期:平價之光,紙來啦!
西漢時期,古人把織綢過程中用水漂蠶繭殘絮時留在網(wǎng)狀工具上的一層薄纖維晾干后剝離下來,就形成了最初的紙。不過,這時的紙數(shù)量少,價格高,并不普及。東漢時,蔡倫用樹皮、麻頭、破布等更方便易得的材料代替漂繭的殘絮,造出了便宜且優(yōu)質(zhì)的“蔡侯紙”。如果你用“蔡侯紙”寫作業(yè),書寫體驗和用現(xiàn)代的紙應該差不多。
你知道嗎?
古人在竹簡上書寫時,通常會先在帶青皮的竹片上打個“草稿”,等到定稿后,他們才會把竹簡上的青皮削掉,把正文寫到去皮后的竹白上,這樣字跡滲進去之后就很難修改了,這就是“殺青”。后來人們用這個詞泛指書籍定稿、電影攝制完成等。
古代科舉數(shù)學題,你能做對幾道?
古代科舉數(shù)學題通常跟古人的日常生活相關(guān),比如種田織布、殺雞宰兔、賣米屯 糧……如果你穿越回古代,你能解開這些妙趣橫生的數(shù)學問題嗎?
雞兔同籠(難度:簡單)
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
譯文:把雞和兔子放在一個籠子中,共有35個頭和94個足,請問雞和兔子各有多少只?
盜馬的賊(難度:較難)
今有人盜馬,乘去。已行三十七里,馬主人乃覺悟,追之一百四十五里,不及二十三里而還;今不還追之,問幾何里及之。
譯文:小偷偷了馬,跑了37里時失主才開始追。失主狂追145里,累了不跑了,這時候距離小偷還有23里。請問如果失主有恒心,再跑多遠能追到?
二人相遇(難度:困難)
今有封山周棧三百二十五里,甲乙二人同繞周棧而行,甲日行一百五十里,乙日行一百二十里。問周行幾何日會?
譯文:環(huán)山棧道的周長為325里,甲和乙二人環(huán)山而行,已知甲每天行走150里,乙每天行走120里。二人同時從一處同向出發(fā),請問多少天后二人會再次相遇于原出發(fā)點?
物不知數(shù)(難度:超級難)
今有物不知其數(shù),三三數(shù)之剩二,五五數(shù)之剩三,七七數(shù)之剩二,問物有幾何?
譯文:有些物品不知道有多少個,如果三個三個數(shù),剩余兩個;如果五個五個數(shù),剩余三個;如果七個七個數(shù),剩余兩個。請問這些物品有多少個?
看完了古代的“作業(yè)本”和數(shù)學題,你是不是很慶幸自己生在現(xiàn)代,覺得做完手頭那點寒假作業(yè)根本就不叫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