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關(guān)于李白《靜夜思》的五個疑問

      2023-05-30 18:23:32周建忠
      古典文學知識 2023年2期
      關(guān)鍵詞:望明月唐詩三百明月光

      周建忠

      李白《靜夜思》是一首家喻戶曉、人人誦讀的著名詩篇,一直入選各種兒童古詩讀本、小學語文教材,目前依然入選統(tǒng)編本《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原文如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押下平七陽韻,床、光、霜、鄉(xiāng),四字同韻,重復兩個“月”,音響密集而不假雕飾,朗朗上口而流暢自然,歷來好評如潮。后人認為,典出梁代簡文帝《玄圃納涼》“夜月似秋霜”,李白繼承了“以霜擬月”的靈感,創(chuàng)作了這首輝耀千古的著名詩篇。20世紀80年代,美國將各種語言的詩統(tǒng)一翻譯成英語然后評比,此詩獲第一;2015年聯(lián)合國將此詩制成郵票,載譽全球。

      令人驚訝的是,這么一首流布久遠、簡單易學的詩,自古以來就有很多疑問、很多故事,而且從未中斷。

      第一個疑問:“疑”是“懷疑”還是“好像”?

      最近一位小學語文老師向我請教,“疑”是“懷疑”,還是“好像”,我覺得沒有問題,都對:既是“懷疑”,又是“好像”。但這位老師很不滿意,大意是你也是一位古代文學專家,怎么沒有判斷力?原來,他要我作“非此即彼”的評價,我覺得很奇怪,一了解,還真的事出有因:某區(qū)最近一年級統(tǒng)考,考到“疑”字,標準答案是“好像”,其他都是錯的,包括“懷疑”“類似”。這種標準化考試用到古代詩詞、古代散文的字詞詮釋上,一定會顯得尷尬無奈或者蒼白無力。于是,我解釋,懷疑、好像都對,懷疑是本義,類似、好像是引申義,所以很多讀本直接注為“好像”,但不意味“懷疑”是錯的。應該說,我的回答,他是不滿意的,不能滿足應試的要求。于是,我就發(fā)揮大學教師的長項,告訴他,“疑是”是李白乃至于唐宋詩人相對固定的表現(xiàn)習慣,或者說是習慣句式,比如: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疑是天邊十二峰(李白),疑是林花昨夜開(宋之問),疑是湖中別有天(歐陽修)……其實還有很多,他示意我,懂了,不要舉了。

      第二個疑問:這首詩體裁,是“古詩”還是“絕句”?

      從統(tǒng)編本《小學語文》(一下)課文來看,沒有標明“文體”“體裁”,一般人解為“古詩”“古風”,因為在字句上,不合格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規(guī)范的平仄格式是: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第一句“明”、第二句“疑”、第四句“思”,皆為平聲,而此處應仄,可用“一三五不論”釋之。但第二句“上”,仄聲,此字應為平聲,出律;第三句“頭”,平聲,此字應該仄聲,出律。所以作為古詩、古風解讀,是對的。而且在小學語文詩詞教學中,可以不要涉及體裁,只要說明“李白”寫的或者“古詩”即可。

      但問題依然存在,因為有一個影響深遠的讀本—蘅塘退士《唐詩三百首》,注明是“五言絕句”,所以任課老師、學生、家長常常會提出疑問。其實,這個問題是可以解釋的。復旦大學王運熙先生曾指出李白《靜夜思》“屬樂府中的‘新樂府辭,見于郭茂倩《樂府詩集》;本書把它列入一般五絕而不入五絕樂府,屬體例之誤”(王運熙《關(guān)于〈唐詩三百首〉》)。

      于是,我們可以對《靜夜思》的體裁問題做出圓通解釋:1.樂府;2.古詩、古風;3.五絕(齊梁體格),從不同角度來說,都是可以的,不能拘泥于“非此即彼”的思維模式。一篇著名作品,在傳播、接受過程中會呈現(xiàn)出多元化的傾向,也會留下不同階段的解讀痕跡。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與李白《靜夜思》相類的體裁問題,還有孟浩然《春曉》(一下):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此詩押仄聲韻,平水韻上聲十七筱,一般稱五古、古詩,因為近體格律詩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押平聲韻。但蘅塘退士《唐詩三百首》依然列入五絕。第二首是賈島《尋隱者不遇》(一下):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

      一般認為是五古,押仄聲韻,平水韻上聲六語;但蘅塘退士《唐詩三百首》依然列入五絕。所以在小學語文(一下)詩詞教學拓展、延伸閱讀指導時,可以將《靜夜思》《春曉》《尋隱者不遇》三首作為一組分析,指出蘅塘退士《唐詩三百首》分類的特點與原因。

      第三個疑問:是“床前明月光”,還是“床前看月光”?

      具體考證雖然比較復雜,但仍然可以簡要揭示傳播演變過程:宋刊本《李太白文集》、宋人郭茂倩編《樂府詩集》、洪邁編《萬首唐人絕句》、元代蕭士《分類補注李太白集》,均作“床前看月光”。發(fā)生變化應在明代,盡管元代范《木天禁語》首次出現(xiàn)“床前明月光”,但范《木天禁語》未見元刻本,常見者為明胡氏文會堂刻格致叢書本。李攀龍《唐詩刪》(明萬歷初汪時元刻本)中的《靜夜思》與宋本同,而坊間署名李攀龍的《唐詩選》卷六則變成“床前明月光”。而且李攀龍在世時尚無《唐詩選》行世。他去世后,坊間書商對其《唐詩刪》進行再刪改后取名《唐詩選》,仍署李攀龍之名刊行。

      而王士《唐人萬首絕句選》、沈德潛《唐詩別裁》、乾隆御定《唐宋詩醇》中,則為“床前明月光”。而蘅塘退士《唐詩三百首》,凡“樂府”均依郭茂倩《樂府詩集》,凡“絕句”則依王士《唐人萬首絕句選》,形成原文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逼浜蟮母鞣N李詩選本及唐詩選本,字句大都從《唐詩三百首》。于是就出現(xiàn)了我們今天入選小學語文教材的版本。

      再從詩句本身來考慮,“看”是動作領(lǐng)起,“看月光”是動賓結(jié)構(gòu);“明月光”是名詞并列結(jié)構(gòu),意象豐盈,意境深遠,更富有詩意。考李白詩歌寫到“月光”的只有三處,另外兩處是: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把酒問月》)月光欲到長門殿,別作深宮一段愁。(《長門怨二首》)

      而李白詩寫“明月”的,頻率甚高,但以“明月”為謂語,前接動詞為“看”的,只有一處:我在巴東三峽時,西看明月憶峨眉。(《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看明月”,與“西看明月”,不僅位置不同,意義意境也不同。其余以“明月”為謂語相配,則不勝枚舉: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秋浦歌》)

      夫君弄明月,滅景清淮里。(《寄弄月溪吳山人》)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至于一首詩中“明月”兩見,《靜夜思》也不是孤例,比如,“曉吹員管隨落花,夜搗戎衣向明月。明月高高刻漏長,真珠簾箔掩蘭堂”(李白《搗衣篇》)。

      據(jù)上可知,“明月光”最終替代“看月光”,一是后人在傳播過程中根據(jù)李白的表達習慣而改;二是“看月光”過于呆板拘泥,朗讀時還有點拗口,而“明月光”流暢淺顯,更適合兒童誦讀,具有兒歌特色;三是蘅塘退士《唐詩三百首》作為唐詩傳承經(jīng)典的重大影響。

      第四個疑問:是“舉頭望明月”,還是“舉頭望山月”?

      宋刊本《李太白文集》、宋人郭茂倩編《樂府詩集》、洪邁編《萬首唐人絕句》、元代蕭士《分類補注李太白集》,均作“舉頭望山月”。 而明代高《唐詩品匯》卷三九所錄第三句已為“舉頭望明月”;李攀龍《唐詩刪》中的《靜夜思》與宋本同,而坊間署名李攀龍的《唐詩選》卷六則為“舉頭望明月”。 到了清代,在《全唐詩》及王琦輯注《李太白文集》中,依然保留了“舉頭望山月”,而蘅塘退士《唐詩三百首》則直接改為“舉頭望明月”。

      根據(jù)李白詩歌的寫作習慣,“山月”是李白青少年時代難以忘懷的特殊印記,在詩歌中出現(xiàn)頻率很高,應該是詩歌原貌,如: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

      中夜臥山月,拂衣逃人群。(《贈僧崖公》)

      時來引山月,縱酒酣清暉。(《贈秋浦柳少府》)

      ……

      那么,“望山月”明明有生活基礎(chǔ),又有版本依據(jù),為什么人們還是選擇“望明月”呢?一是“山月”有李白青少年時代的特殊個人印記,在傳播、誦讀過程中有明顯的地域局限性,不利于全國各地接受,而“明月”顯然更具普遍性,所以從“山月”到“明月”,正是個性與共性的關(guān)系、特殊性與普遍性的關(guān)系;二是李白出蜀之后一直客居在外,后來使用“明月”的頻率大大超過“山月”,自然完成從“山月”到“明月”的過渡;三是兒童閱讀過程中的調(diào)整,“山月”在很大范圍內(nèi)需要解釋描述,而“明月”則婦孺皆知無需解釋,于是人們在朗讀流暢、易懂易學的兒童傳播、接受過程中,選擇了“明月”。

      第五個疑問:是“床前明月光”,還是“床頭明月光”?

      清代石濤《唐人詩意圖冊》原詩為:床頭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關(guān)于“床頭”“床前”的異文,在版本流傳上沒有任何依據(jù),只是源于“床前明月光”詩意的理解而出現(xiàn)的一種解讀方式,有一種拘泥于生活現(xiàn)場感的解讀:高遠處的月光是不能直接照到床前的,床前怎么可能有月光飄灑?于是就做了兩種篡改性解讀,一是以“床”通“窗”,床前,就是“窗前”,這下就看到高遠處的月亮了!二是將“床前”徑改為“床頭”,于是就看到窗外的月亮了。這是比較呆板的傻子解讀法,因為李白明明說看到的是“明月光”,而不是指看到高空的“月亮”,而且這樣解讀破壞了詩歌的完美意境,變成了庸俗的現(xiàn)場還原。對此,我們只有一種說法可以接受,《靜夜思》具有不朽的創(chuàng)造魅力,在誦讀傳播接受過程中,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變換部分字詞,也絲毫不影響其美學價值與多元解讀。

      總之,接受美學、傳播學認為:一首詩的創(chuàng)作,詩人僅僅完成一半;讀者在接受中通過意象觸發(fā)聯(lián)想體悟,感受詩歌的意境、情感、思想,才算完成了作品的創(chuàng)造。歷代讀者在閱讀、傳播過程中,對作品會作出自己的、逐漸為大部分人所接受的改塑,形成大眾傳播的效應與結(jié)果。蘅塘退士《唐詩三百首》的調(diào)整、修改,則代表了大眾傳播的選擇與認同,我們今天沒有必要去回溯源頭或者還原原型。詩歌不是學術(shù)論文,不是科學實驗,也不是生活再現(xiàn),而是藝術(shù)提煉,人生體驗,情感流動,寄寓感慨:從個別到普遍,形成類型化的情感。

      何人疑是地上霜?是李白,也是無數(shù)個讀者,是你是我是他,是所有思鄉(xiāng)的人,是一代代眷戀故土、思念故鄉(xiāng)的情感累積。李白《客中作》問: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蘇軾作答: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

      記得好多年前,《讀書》雜志有一篇文章說,中國的老師為什么好當,因為學生不讀書。如今,教師壟斷知識的歷史已經(jīng)完全被打破,學生及家長可以查閱到更多的學習資源,就對詩詞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如何組織孩子來討論探究?如何引導孩子理解這些異文歧義的來龍去脈?新一代教師的引領(lǐng)、領(lǐng)跑的力量何在?

      猜你喜歡
      望明月唐詩三百明月光
      看山
      青年文學家(2024年4期)2024-04-20 11:21:23
      明月光
      輕音樂(2022年9期)2022-09-21 01:46:36
      抬頭望明月 腕間致我們
      時尚北京(2022年9期)2022-09-05 01:04:02
      《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導讀注譯版本新近出版
      《唐詩三百首》該被拋棄嗎
      舉頭望明月
      靜夜思
      娃娃畫報(2016年9期)2016-11-12 11:18:03
      文武雙全
      On Mo Yan
      小女生樂樂
      资阳市| 山西省| 清苑县| 阿坝| 汝阳县| 山西省| 山阴县| 库尔勒市| 汉阴县| 五原县| 广昌县| 若羌县| 东海县| 望城县| 临桂县| 贵州省| 台南市| 邹城市| 大宁县| 上林县| 万荣县| 方山县| 红安县| 房山区| 北川| 双牌县| 沅陵县| 嘉义市| 泌阳县| 尼玛县| 沙坪坝区| 冷水江市| 泾川县| 金堂县| 云霄县| 福建省| 祁门县| 凌海市| 柳林县| 宁德市| 淮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