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史書典籍翻譯質(zhì)量評估研究

      2023-05-30 19:13:59顧祎雯
      今古文創(chuàng) 2023年18期
      關(guān)鍵詞:尚書

      【摘要】中國典籍浩如煙海,典籍翻譯是對外推介中華歷史文化的重要途徑。本文基于司顯柱翻譯質(zhì)量評估模式,發(fā)現(xiàn)《尚書·酒誥》理雅各譯本中共存在12處偏離,但綜合翻譯質(zhì)量較高。研究結(jié)果表明,司氏模式在史書典籍翻譯質(zhì)量評估實(shí)踐中具有一定可行性,但仍有優(yōu)化空間:對于以短句、省略句見長的古漢語文本來說,實(shí)施步驟較為煩瑣,且評估范圍僅局限于文本。因此本文建議,該模式可針對不同文本的語言特征,適當(dāng)簡化程序,并統(tǒng)籌譯內(nèi)與譯外因素,以提升其客觀及全面性。

      【關(guān)鍵詞】《尚書·酒誥》;理雅各;史書典籍翻譯;司顯柱翻譯質(zhì)量評估模式

      【中圖分類號】H315? ? ? ? ? ?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18-0110-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8.034

      一、引言

      中國典籍中以《尚書》最為歷史悠久,《酒誥》出自《尚書·周書》,被認(rèn)為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禁酒令,體現(xiàn)了飲酒對于中國古代道德、政治和法制思想的種種影響。在《尚書》對外傳播的過程中,漢學(xué)家理雅各的英譯本被西方世界奉為圭臬。隨著翻譯批評學(xué)研究的發(fā)展,翻譯質(zhì)量評估標(biāo)準(zhǔn)也在不斷完善和提高,因而有必要對已出版的中國典籍譯本重新進(jìn)行翻譯質(zhì)量評估,針對此類特色譯本優(yōu)化評估模式。

      二、司顯柱翻譯質(zhì)量評估模式

      自20世紀(jì)70年代以來,國內(nèi)外有關(guān)翻譯質(zhì)量評估標(biāo)準(zhǔn)和模式建構(gòu)的理論觀點(diǎn)和認(rèn)識逐步深化完善,成果斐然。德國翻譯學(xué)家朱莉安·豪斯(1977:63-65)創(chuàng)造性地構(gòu)建了第一個具有完整理論和實(shí)證的翻譯質(zhì)量評估模式,但該模式在運(yùn)行時仍缺乏一定的實(shí)操性。(司顯柱,2005)司顯柱教授(2007)對豪斯模式進(jìn)行了修正和補(bǔ)充,在功能語言學(xué)的基礎(chǔ)上,探索和建構(gòu)了一種基于語篇的翻譯質(zhì)量評估模式,為多種文本的翻譯質(zhì)量評估實(shí)踐提供了重要指導(dǎo)。司氏翻譯質(zhì)量評估模式共分為五個步驟:發(fā)現(xiàn)與描寫、梳理與價值判斷、修正、設(shè)定權(quán)重及譯本質(zhì)量整體評估。(司顯柱,2007:191-192)

      三、《尚書·酒誥》翻譯質(zhì)量評估

      (一)原文語域分析

      英國語言學(xué)家韓禮德(1978:42)將語域定義為語言變體可以按照使用的情況劃分為三種語言情境,即語場、語旨、語式。

      1.語場

      語場指語言使用時所要表達(dá)的內(nèi)容,即言語活動的主題。

      《尚書》中的“誥”屬于告人的帶有約束意味的談話,其目的是對不利于治國安民的行為進(jìn)行限制。(朱巖,2008)《酒誥》是周公命令康叔在衛(wèi)國宣布戒酒的告誡之辭,其主題為周公規(guī)勸和提醒康叔及時改變殷人嗜酒如命之惡俗,促成衛(wèi)國及周王天下社會安定。

      2. 語旨

      語旨是關(guān)于交際行為參與者之間的關(guān)系,包括作者的時代、地理位置、社會地位、社會角色關(guān)系以及社會態(tài)度等。

      公元前十一世紀(jì)周成王時期,周公擔(dān)任攝政王,封其弟康叔為衛(wèi)君,令其前往屬地管理商朝遺民。殷商舊時,周公唯恐殷商酗酒之風(fēng)盛行,特命康叔在衛(wèi)國宣布戒酒令。因而《酒誥》屬于君民之間的勸誡誥訓(xùn),其情其言充滿了周以小邦勝強(qiáng)殷的憂患意識,體現(xiàn)了周公對于禁酒的審慎態(tài)度,反映了周公革故鼎新的政治魄力,以及懷柔殷遺、尊重民俗的治理智慧。

      3. 語式

      語式是關(guān)于語言在言語交際過程中的作用,即語言媒介(口語、書面語)和參與程度(獨(dú)白、對話)等。

      《尚書》共有“典謨”“訓(xùn)誥”以及“誓命”六種體例,其中誥體的文體功能要求說話人用明白曉暢的口語表達(dá)所述之意。(朱巖,2008)其內(nèi)容主要為君主對程敏的告示、告誡以及勸勉,文中西周方言、語氣詞如“惟”“其”等,第一、二人稱代詞如“我”“予”“爾”等使用頻率較多,其語言具備敘事和口語特點(diǎn)。又因《酒誥》是史官記錄周公之誥詞所作,經(jīng)后人編撰潤色,使其又呈現(xiàn)出書面語言的部分特點(diǎn)。(錢宗武,2017:324)

      (二)譯文偏離分析

      通過自下而上小句功能情景分析,發(fā)現(xiàn)譯文共有10處發(fā)生了概念意義的偏離,如:

      1. 概念意義

      (1)原文:

      惟天降命,肇我民,惟元祀。

      譯文:

      When Heaven was sending down its favoring decree, and laying the foundations of (the eminence of)our people,(spirits)were used only at the great sacrifices.

      分析:

      “肇”在古文中為多義詞:一,據(jù)《說文》記載,“肇,始開也”,通肁,指創(chuàng)建;二,據(jù)《爾雅·釋言》記載,“肇,敏也”,意指勸勉。聯(lián)系上下文,“上天降下福命”應(yīng)是為了“勸勉我們臣民,只在大祭時才可以飲酒”,因此“肇”取勸勉之意較為合適。這里屬于概念意義偏離,建議改為“to exhort our people”。

      (2)原文:

      天降威,我民用大亂喪德,亦罔非酒惟行。

      譯文:

      When Heaven was sending down its terrors, and our people are thereby greatly disorganized and lose their virtue, this may be traced invariably to their indulgence in spirits.

      分析:

      ① 此處“威”指“威罰”,即“威懾與懲罰”。“天降威”意為“上天降下威罰”,而譯文中的“terror”并無此意,只能說是上天降下的威罰,令民眾感到恐懼。這里屬于概念意義偏離,建議改為“deterrence and punishment”。② 雖然“用”在古文中有“因此”之意,但聯(lián)系下文可知,臣民叛亂失德皆為酗酒所致,所以上天才會降下威罰。如將“用”譯為“thereby”,則因果關(guān)系顛倒。故而,此處“用”,通“庸”,指平常,更為合理。這里屬于概念意義偏離,建議改為“...which may be traced invariably to their indulgence in spirits.”

      (3)原文:

      嗣爾股肱,純其藝黍稷。

      譯文:

      ...if you can employ your limbs, largely cultivating your millets...

      分析:

      據(jù)《國語·晉語》郭逵注解,“純,專也”,意指專一,專心。譯文中的“l(fā)argely”未能準(zhǔn)確體現(xiàn)出“專于耕種”之意。這里屬于概念意義偏離,建議修正為“focusing on the cultivation of your millets”。

      (4)原文:

      厥父母慶,自洗腆,致用酒。

      譯文:

      When your parents are happy, you may set forth your spirits clear and strong, and use them.

      分析:

      《蔡傳》:“洗以致其潔,腆以致其厚也?!?洗腆,意為置辦潔治豐盛的酒食。由下文“爾乃飲食醉飽”可知,這里的洗腆并不是只準(zhǔn)備酒,還有食物。而譯文中只提及“spirit”,并不符合酒食之意。這里屬于概念意義偏離,建議修正為“spirits clear and strong, food clean and abundant”。

      (5)原文:

      罔敢湎于酒。

      譯文:

      (...)all eschewed indulgence in spirits.

      分析:

      聯(lián)系上文,從成湯至帝乙時代,各地諸侯與朝內(nèi)臣僚恪盡職守,沒有誰膽敢沉湎于飲酒。但是譯文僅處理為“避免沉溺于酒”,并沒有體現(xiàn)出諸侯百官對于酗酒的畏懼之情。這里屬于概念意義偏離,建議修正為“(..)all dared not to indulge in spirits”。

      (6)原文:

      越尹人袛辟。

      譯文:

      ...and helping the directors of affairs reverently to attend to his service.

      分析:

      據(jù)《說文》記載,“辟,法也”,此句意為“幫助百官重視法令”。譯文中的“his service”過于寬泛。這里屬于概念意義偏離,建議修正為“l(fā)aws and decrees”。

      (7)原文:

      予惟曰:“……矧太史友、內(nèi)史友、越獻(xiàn)臣百宗工,矧惟爾事,服休,服采……”

      譯文:

      I say to you...and still more your friends, the great Recorder and the Recorder of the Interior, and all your worthy ministers, the heads of great House; and still more those whom you serve, with whom you calmly discuss matters, and who carry out your measures.

      分析:

      聯(lián)系上下文,此處為周公勸誡康叔謂當(dāng)以殷商喪亡為鑒,禁止各級各類官吏無事聚眾飲酒。①太史與內(nèi)史皆為史官,此處“友”應(yīng)指職官名,王官之近臣,而非“朋友”之意。這里屬于概念意義偏離,建議修正為“and still more your officers”。 ② “矧惟爾事”中,“爾”指“你(康叔)的”“事”應(yīng)指下文中的“服休”“服采”兩種官職,而譯文中處理為“still more those whom you serve”,則主賓關(guān)系顛倒。這里屬于概念意義偏離,建議修正為“still more those whom serve you”。

      (8)原文:

      惟我一人弗恤弗蠲。

      譯文:

      then I, the One man, will show them no pity.

      分析:

      據(jù)《爾雅·釋詁》記載,“恤,憂也”,此處意指憐惜。而“蠲”,通捐,指免除。聯(lián)系上文,對于屢教不改的殷民,周公表示不會憐惜并赦免他們。顯然,此處“恤”與“蠲”意義并不相同,而譯文將兩者合譯為“will show them no pity”似乎不妥。此處屬于概念意義偏離,建議修正為“will not take pity and remit punishment on them”。

      2. 人際意義

      通過自下而上小句功能情景分析,發(fā)現(xiàn)譯文共有2處發(fā)生了人際意義的偏離,如:

      (1)原文:

      王曰:“封,勿辯乃司民緬于酒?!?/p>

      譯文:

      The king says,“O Feng! If you do not rightly manage the officers, the people will continue lost in drunkenness.”

      分析:

      “勿辯乃司民緬于酒”意為“勿使汝之治民之官沉湎于酒”,其句式為祈使句,但是譯文將其處理為條件從句,意譯為“如果你不能正確地管理臣下,那么民眾就會繼續(xù)沉溺于酒中”,未能體現(xiàn)出周公的勸誡語氣,屬于人際意義偏離,建議修正為“Do not let your officers indulge in spirits.”。

      (2)原文:

      王曰:“封,予不惟若茲多誥?!?/p>

      譯文:

      The king says,“O Feng, I make you this long announcement, not (for the pleasure of doing so).”

      分析:

      原文中并沒有出現(xiàn)語氣詞,而譯文根據(jù)語境添加了語氣詞“O”,但并沒有對整個語篇造成負(fù)面影響,反而更加體現(xiàn)出口語化的特點(diǎn),因此這里屬于人際意義正偏離。

      (三)總體評價

      據(jù)統(tǒng)計(jì),本文基于司氏模式,對《尚書·酒誥》原文及理氏譯本進(jìn)行分析發(fā)現(xiàn),理氏譯本中共有12處偏離,修正后發(fā)現(xiàn)其中一處為正偏離。根據(jù)原文語域分析,《尚書·酒誥》屬于教化社會不良風(fēng)氣的人際意義主導(dǎo)型語篇,較之概念意義偏離,其人際意義偏離對于譯文語篇整體的影響更為突出,權(quán)重占比更高。理氏譯本中僅有一處人際意義偏離,概念意義上的偏離也在允許范圍內(nèi),綜合上述分析,理氏譯本總體翻譯水平較高。

      四、結(jié)語

      本文基于該模式對史書典籍《尚書·酒誥》英譯本進(jìn)行翻譯質(zhì)量評估,在實(shí)際應(yīng)用過程中發(fā)現(xiàn),雖然司氏模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仍存在一些問題。首先,針對特殊文本的實(shí)際操作性較低,對于語言古奧迂澀,短句、省略句較多的先秦典籍來說,以謂語動詞為中心的及物性分析步驟極為煩瑣,實(shí)施較為困難。其次,僅局限于文本批評,從而忽略了譯者的主觀性因素。因此,本文建議,該模式可針對不同語篇類型文本的特征,適當(dāng)簡化其評估步驟,綜合譯內(nèi)(原文理解度、譯文忠實(shí)度)及譯外(譯者行為合理度)等因素,設(shè)定一種譯評尺度或參數(shù)標(biāo)準(zhǔn),對譯文進(jìn)行有效分級,為價值判斷提供依據(jù),為防止評估結(jié)果以偏概全,從而提升翻譯質(zhì)量評估的客觀性。

      參考文獻(xiàn):

      [1]M.A.K,Halliday.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M].London:Edward Amold,1978:42.

      [2]House,Juliane.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M].Tubingen:Gunter Narr Verlag,1977:63-65.

      [3]大中華文庫:尚書(漢英對照)[M].理雅各譯.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238-248.

      [4]錢宗武.尚書解讀[M].北京:國家圖書出版社, 2017:234.

      [5]司顯柱.朱莉安·豪斯的“翻譯質(zhì)量評估模式”批評[J].外語教學(xué),2005,(03):79-84.

      [6]司顯柱.功能語言學(xué)與翻譯研究——翻譯質(zhì)量評估模式建構(gòu)[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7:191-192.

      [7]朱巖.《尚書》文體研究[D].揚(yáng)州大學(xué),2008.

      作者簡介:

      顧祎雯,女,江蘇南通人,翻譯碩士,研究方向:英語筆譯。

      猜你喜歡
      尚書
      紀(jì)曉嵐巧懟人
      節(jié)錄《尚書·君奭》小楷
      草堂(2022年7期)2022-10-22 02:00:20
      《尚書·無逸》政教思想的實(shí)踐與運(yùn)用
      原道(2022年2期)2022-02-17 00:58:26
      謙虛
      《尚書》中“迪”釋為“由”新探
      《尚書·顧命》“越玉五重陳寶”新解
      自大的馬謖
      民主
      尚書·禹貢
      寶藏(2017年2期)2017-03-20 13:16:48
      “鐵嘴尚書”的口疾
      天等县| 碌曲县| 胶州市| 理塘县| 南川市| 昌图县| 绥宁县| 中宁县| 厦门市| 都兰县| 威海市| 桓台县| 大城县| 长葛市| 商城县| 阳东县| 兴海县| 邵东县| 星座| 板桥市| 永善县| 孝义市| 雅安市| 唐海县| 桦甸市| 天镇县| 和平区| 南汇区| 达州市| 婺源县| 观塘区| 循化| 东乌| 鹤峰县| 宣汉县| 湘乡市| 金秀| 瑞金市| 左贡县| 沛县| 宁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