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志明
春節(jié)將至,鄉(xiāng)下岳父家早早磨好了豆腐,囑我們有空時去拿。周末,我和妻女一起回到岳父家,看著那一桶桶泡在水里、散發(fā)著特有的醇厚香氣的豆腐,讓我不禁憶起自己當新兵時“連嫂子”帶著我們一起做豆腐的往事。
1991年12月,我參軍入伍來到江蘇新沂,一座蘇北的小縣城。冬至后不久,連長妻子帶著孩子從揚州老家來隊探親,大伙兒都稱呼她為“連嫂子”。連長去接站當天,一些老兵顯得特別興奮,連一向少言寡語的班長也晃著腦袋,用濃郁的湖南腔對我們說:“‘連嫂子來隊,這下咱們有豆腐吃啦!”
這“連嫂子”和吃豆腐有啥關系?我心生好奇,細問之下,才知原委。原來,“連嫂子”當年春季曾來過連隊,無意中聽戰(zhàn)士們說到,冬天新鮮菜蔬十分有限,經(jīng)常是白菜、土豆、粉絲“老三樣”,就給連長出了個主意。她娘家是祖?zhèn)髯龆垢?,可以讓?zhàn)士種些黃豆,等年前她來隊探親時,帶大家做豆腐。
連長一聽,頓時來了勁,隨即就安排司務長上街買豆種,并親自在菜地邊劃了塊地,帶著大家種起了黃豆。當年國慶節(jié)后,黃豆大豐收,戰(zhàn)士們盼著“連嫂子”來隊做豆腐!
在老兵們的興奮議論中,“連嫂子”終于到連隊了。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她居然還背來一個小石磨,真不知道這幾百里地坐汽車、轉火車的,她一個弱女子還帶著孩子,是怎么把這六七十斤的石磨帶來的。
“連嫂子”來隊后,首先將黃豆曬了幾遍太陽,又帶著炊事班戰(zhàn)士一顆顆地精挑細選,剔除一些發(fā)霉或是生蟲的豆子。
做豆腐那天下午,連隊專門派了我們幾名新兵到炊事班幫廚。只見“連嫂子”麻利地將小石磨裝好,指揮我們將提前一天泡好的黃豆倒入石磨中研磨。
石磨不大,泡好的黃豆一點點從上面的圓孔中放進去,隨著石磨轉動,乳汁般的豆?jié){連同豆渣便源源不斷地從兩個石磨中間的凹槽中流淌出來,一股特有的豆香味頓時彌漫開來,讓人忍不住多嗅幾下鼻子。
我們幾名新兵輪流磨了好幾個小時,豆?jié){豆渣終于裝滿了3個桶?!斑B嫂子”又指揮我們將豆?jié){豆渣一起倒進大鍋里加熱燒開,然后分多次舀進紗布口袋內,放在鋁盆里不停地擠壓,讓豆渣豆?jié){分離。擠干水分的豆渣,讓炊事班用桶裝上留著喂豬,擠出的豆?jié){則二次回鍋燒開。
等鍋里豆?jié){“咕嘟咕嘟”冒泡時,就進入做豆腐最重要的一個步驟——點鹵?!斑B嫂子”拿出鹽鹵調制成水,一邊往鍋里加,一邊用鍋鏟不停地翻動。點鹵工序結束后,她又讓我們把鍋蓋蓋上,悶一刻鐘,說這叫“悶漿”。她說,等“悶漿”結束,豆?jié){就會成為豆腐腦,再把豆腐腦用蒸布包裹,放入蒸籠里壓出多余的漿水,就大功告成了。
“悶漿”那會兒,連長也趕來了,準備見證這點鹵成豆腐的“奇跡時刻”。漫長的一刻鐘終于到了,“連嫂子”滿懷信心地揭開鍋,大伙卻都傻眼了。鍋里并沒有出現(xiàn)想象中的豆腐腦。說是豆腐腦吧,比豆腐腦要稀些,關鍵不成形;說是豆?jié){吧,又比豆?jié){又要稠些。
“怎么會這樣?這完全是按我爸教的方法一步一步做的??!”“連嫂子”也愣了。
“你到底會不會???不是老和我說,你家是祖?zhèn)鞯膯??”連長有些著急。
“祖?zhèn)鞔_實是祖?zhèn)鳎壹蚁騺韨髂胁粋髋?,我這不是來之前才現(xiàn)學的嘛!”“連嫂子”也急了?!澳膬河虚L途電話,我打個電話回去問問,下一鍋肯定沒問題。”
“還下一鍋?這一鍋豆?jié){我們全連都要喝飽啦!炊事班,抓緊做飯吧。往鍋里打幾個雞蛋,加點紫菜,熬成湯吧!”連長看了看那一鍋“豆?jié){”,心疼地說道。
當晚,全連都喝上了“連嫂子”的“杰作”。大伙一個勁兒寬慰她,稱贊她做的是“神仙豆腐湯”,樣子雖不好看,但味道還挺別致。
第二天下午,“連嫂子”帶著我們重整旗鼓。聽連部通信員說,她上午專門跑到鎮(zhèn)上郵局打長途,總算弄明白了失敗原因:調制鹽鹵水時,比例搞錯了。她父親說的是一斤水兌多少鹽鹵,她當成了一公斤,足足稀了一倍。
找到了原因,第二鍋終于成功了,不僅做成了豆腐,還給全連燒了一鍋豆腐腦。當晚,我們喝著豆腐腦,吃著紅燒豆腐,那感覺美極了,惹得兄弟連隊的戰(zhàn)士非常羨慕。
接下來幾天,“連嫂子”每天下午帶著戰(zhàn)士們忙得不亦樂乎,做出來的豆腐浸上水,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桶和盆。紅燒豆腐、燉豆腐、煎豆腐、豆腐丸子、豆腐青菜湯……各式各樣的豆腐燒法,炊事班做了個遍,極大地改善了我們的伙食,也讓我們這些新兵少了想家的牽掛,多了軍營大家庭的溫馨。
過完正月十五,“連嫂子”的探親也結束了。走的那天,很多戰(zhàn)士到營門口送她,“連嫂子”關照大家,開春后記得多種些黃豆,明年春節(jié)探親時再來做豆腐。
新兵連結束后不久,我被選拔到師衛(wèi)訓隊學習,后來分配到師醫(yī)院工作。師醫(yī)院距離老連隊較遠,此后一直沒有回去過。聽來看病的戰(zhàn)友說,當年年底,連長提拔到團部機關工作,但春節(jié)前“連嫂子”還是如約來到了連隊,帶著大伙做起了豆腐。
30多年過去,現(xiàn)在的菜市場上,老豆腐、嫩豆腐、脫脂豆腐等比比皆是,早已不是什么稀罕美味。但每次過年前吃著鄉(xiāng)下做的豆腐,“連嫂子”帶著我們做豆腐的記憶便會悠然飄蕩于眼前,讓人回味久遠,想起愛兵如子的連長和嫂子,憶起連隊大家庭的關愛與溫暖……
(作者單位:鎮(zhèn)江市城管局)
(編輯:徐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