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京津冀城市群基本公共服務的空間關聯性及動態(tài)演進

      2023-05-30 10:48:04孫鈺李新齊艷芬崔寅
      關鍵詞:基本公共服務

      孫鈺 李新 齊艷芬 崔寅

      摘 要: 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是京津冀協同發(fā)展的重要目標之一,在測度其供給水平的基礎上探究其動態(tài)演進態(tài)勢將有助于強化內生動力。著眼于教育文化、醫(yī)療衛(wèi)生、社會保障、基礎設施四個典型維度,以京津冀13個地級以上城市為樣本,對2010—2021年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水平進行測度,探析其差異性及空間關聯度,并采用核密度估計法對其演進趨勢進行預測。研究結果表明:京津冀各個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水平存在顯著的空間異質性;以京津為核心的環(huán)形供給水平空間分布結構凸顯;不同空間板塊類型的城市演進態(tài)勢呈現差異化特征。基于研究結論,提出協同提升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水平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基本公共服務;京津冀城市群;空間關聯性;核密度估計法;動態(tài)演進

      中圖分類號:F299.24? ? ? ? ? ? ?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7356(2023)-01-0001-09

      引言

      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是國家基于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與幸福感提出的重要方針,與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息息相關。國務院印發(fā)的《“十三五”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guī)劃》中提出,基本公共服務是由政府主導、保障全體公民生存和發(fā)展基本需要、與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相適應的公共服務,是全體公民都能公平可及地獲得大致均等的服務[1]。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fā)展的主要目標中明確提出,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京津冀協同發(fā)展戰(zhàn)略實施以來,三地積極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共建共享[2],總體水平呈現上升趨勢。但是,由于各城市發(fā)展階段不同,基礎和條件差異較大,投資規(guī)模、服務水平相關方面也存在較大差距,導致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的空間布局呈現非均衡性。《中國城市群一體化報告》指出:京津冀城市群的公共服務水平遠低于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具體表現為區(qū)域財政支出差距大于經濟差距、一體化水平增速緩慢、各城市之間發(fā)展不平衡問題越來越突出[3]18,空間異質性亟待得到關注。

      基本公共服務空間異質性問題對于京津冀協同發(fā)展造成一定的阻礙,前人多基于指標評價、空間關聯、區(qū)域不平衡等視角展開研究。基于指標體系評價視角的研究中,多選取文化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社會保障、基礎設施四方面內容構建指標體系[4,6-9][5]6,利用定量模型進行測度研究,結果表明地區(qū)基本公共服務發(fā)展存在非均衡發(fā)展態(tài)勢,且與發(fā)展水平具有重要關聯,以劉小春、李華等學者為代表,認為財政體系對于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具有緊密相關性,促進我國各地區(qū)財力均等化是均衡基本公共服務的重要手段[10-11,13-14][12]58。在基于空間視角的研究中,李曉梅等認為,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實現與區(qū)域協調發(fā)展具有重要關聯,需要重視要素資源的空間分配[15-17],必要時地方政府可以進行贈款分配[18],李華、董艷玲[12]59、郭雨暉[19]、熊興[20]等提出我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整體呈增強趨勢,各區(qū)域之間的絕對差異也隨之擴大,Anders Fredriksson[21]認為空間距離對于公共服務提供質量存在影響,建議通過改進公共服務的空間分布實現合理分配。在基于區(qū)域視角的研究中,馬慧強[22]67、劉春濤[23]31、韓增林[24]等學者分別針對京津冀、遼寧省、海島縣等地區(qū),利用基尼系數、差異系數、泰爾指數[25]8等方法觀察研究區(qū)域空間分布格局及動態(tài)演進趨勢,研究結果多表明在觀測期內研究樣本具有較緊密的空間相關性,Guul Thorbj?rn Sejr等[26-27]基于準市場機制研究區(qū)域內公共服務供給機制,認為競爭與監(jiān)督能夠一定程度提升服務水平。在基于京津冀尺度的研究中,張貴[28]等基于協同論視閾測度京津冀地區(qū)基本公共服務協同度,認為三省市之間各有優(yōu)勢指標,需制定專門性策略重點發(fā)展,馬慧強[22]67等基于京津冀地區(qū)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展開研究,發(fā)現總體均等化水平呈上升趨勢,且內部差異性逐漸縮小,許恒周[29][5]11等人則是基于城鎮(zhèn)化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關系研究空間協調發(fā)展差異性,強調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性,田學斌[25]13、楊勝利[30]132等認為河北省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水平相對較低,其中服務供給水平與人口、經濟資源相協調是關鍵,其中楊勝利、姚健[30]129等人分別以市轄區(qū)范圍和全市范圍為計算口徑,以常住人口數和公共服務資源數量為研究對象,對京津冀城市群公共服務資源空間匹配問題展開研究,強調資源供給與人口增速適配發(fā)展。

      綜合已有研究發(fā)現,目前尚存在一些薄弱環(huán)節(jié),亟待從如下三個方面進行探索和擴展:一是在研究尺度方面,目前研究多從宏觀視角觀測全國、從微觀視角測度省市供給水平,而基于空間異質性角度展開的中觀尺度研究較為鮮見。二是在動態(tài)演進方面,前人多是觀測區(qū)域整體水平演進態(tài)勢,而基于空間視角與供給水平雙重要素劃分的研究較為匱乏。三是在空間關聯性方面,前人多是觀測靜態(tài)空間分布狀態(tài),而基于空間關聯性動態(tài)演進的原因分析較少?;诖?,本研究以京津冀城市群13個地級以上城市為研究對象,綜合運用均方差決策方法測度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指數,研究其空間異質性并分析其動態(tài)演進進程,挖掘動態(tài)變化背后的相關原因,在此基礎上,基于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務空間布局的環(huán)形結構特征,求解協同聯動助力區(qū)域水平提升的對策措施。

      一、模型構建與指標體系

      (一)研究方法

      本文運用多指標綜合線性加權法測算出京津冀城市群13個地級以上城市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水平,對京津冀城市群基本公共服務的空間相關性進行研究。利用核密度估計法對供給水平演進態(tài)勢進行量化分析,探索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

      1. 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水平測度模型

      均方差決策法(MSD)是確定指標權重的客觀賦權法,根據各評價指標屬性的相對離散程度來確定權重大小[31],離散程度越大,指標權重系數就越大。此方法能有效避免人為因素引起的決策偏差以及主觀賦權法中的隨機性,具有賦權精度高的優(yōu)點[32]。

      式中,x[0ijt]為城市的指標j在t年份標準化后的值,E(Ait)為t年份各地區(qū)指標的平均值,δ(Ai)為年份指標的均方差,W(Ai)為指標i的權重值。

      本文采用離差標準化法對各項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數據標準化處理的目的是消除指標之間的量綱影響,公式如下:

      式中,x[0ijt]為原始數據標準化后的值,max(xijt)為城市j的指標i在t年份的最大值,min(xijt)為城市i的指標j在t年份的最小值,標準化后數據的取值范圍為[0,1]。

      采用多指標綜合線性加權法計算單項指標權重與標準值乘積之和,得到京津冀13個地級以上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水平R,此方法可以使多項獨立指標達到線性補償的目的,同時融合主觀性與客觀性,具有顯著的綜合性、系統(tǒng)性特征,符合計算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務多項指標所需。公式如下:

      2. 基本公共服務空間相關性分析

      Moran′s I指數是使用率較高的測度空間自相關模型[33],本文運用Geoda軟件計算全局Moran′s I指數判斷京津冀空間相關性程度,而后計算局部Moran′s I指數探究各城市間空間相關性特征。使用此方法能夠比較客觀且直觀地觀察到空間集聚現象,利于后期分析京津冀空間分布特征。公式如下:

      式中,n代表研究城市的數量,xi、xj表示空間位置i與j的觀測值,ωij表示不同空間位置的i與j的空間權重矩。全局Moran′s I指數的取值范圍處于-1.0~1.0,取值大于0時,說明存在空間相關性,且取值越大,則基本公共服務空間相關性越大;取值小于0時,數值越小說明空間異質性越大;取值等于0時,說明不存在空間相關性。局部Moran′s I指數為正值表示被同質城市包圍,為負值表示被異質城市包圍。由于需要計算數據眾多,因此采用Geoda軟件制作莫蘭散點圖進行表示。

      3. 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水平動態(tài)演進模型

      核密度估計法可以對被研究對象的分布狀況、發(fā)展歷程及動態(tài)演進進行刻畫[34],作為一種非參數估計方法,對于原始數據的分布狀況不做事先假定,根據數據本身特征進行分布判斷,較大程度保留了數據的真實性,相較于參數估計方法而言,其結果更加具有客觀性及說服力,且相較于直方圖密度估計法,其結果輸出更具連續(xù)性。本文觀測期較長且具有延續(xù)性,基于以上特性及優(yōu)勢,使用核平滑密度估計法(Ksdensity)對京津城市群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的分布及動態(tài)演進進程進行分析,有助于客觀觀測其供給水平。

      式中,h表示帶寬,值大于0,帶寬決定核密度估計圖像的平滑程度;x表示樣本變量,xi表示i年份均等化指數的值;K(x)表示核函數值;f(x)表示核密度估計值。

      (二)指標體系構建與數據來源

      根據基本公共服務的內涵,并以相關文件為指導,在參考相關學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3]5[23]29[28]21,遵循系統(tǒng)性、可行性等基本原則構建指標體系[35],本文構建了包括文化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社會保障和基礎設施4個一級指標的指標體系,共選取了12個具有代表性且數據較為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務指標,通過均方差決策法對各二級指標進行賦權,見式(1)(2)(3),從而構成了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測度指標體系(見表1)。原始統(tǒng)計數據均來自于2010-2021年的《中國城市統(tǒng)計年鑒》 《中國統(tǒng)計年鑒》 《中國環(huán)境統(tǒng)計年鑒》 《中國城市建設統(tǒng)計年鑒》 《河北經濟年鑒》 《天津統(tǒng)計年鑒》等統(tǒng)計年鑒以及財政報告等相關信息、公開文件,數據具有權威性、可信性。對于少數缺乏的數據,通過均值的方式計算得出,具有合理性、客觀性,最終收集到2010—2021年13個城市的12項指標數據。

      二、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的空間相關性分析

      (一)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水平測度分析

      根據式(5)計算得出京津冀13個地級以上城市2010—2021年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水平數據(見表2)發(fā)現,供給指數均呈現明顯的增長態(tài)勢,且供給水平提升跨度較大。為更加直觀地觀察到京津冀13個城市供給水平的演進過程,選取2010、2016和2020年的指標數據進行觀察。2010年13個城市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指數均低于0.4,未達到中等水平,整體處于低水平層次。2016年京津冀整體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偏低且發(fā)展速度較緩,只有四個城市達到中等偏上水平,仍有承德、唐山、保定、滄州、邢臺五個城市低于0.4,其中唐山與邢臺供給指數未達0.3,與其他城市差距明顯,此時非均衡問題較為突出。2020年京津冀城市群整體達到了較高服務水平,但內部空間非均衡性也進一步凸顯。觀測期內優(yōu)化提升幅度較大,多數城市均可達到較高水平,但相較而言河北省內的個別城市服務供給水平偏低。

      根據供給水平測度結果及圖1分析發(fā)現,京津冀城市群總體服務水平呈上升態(tài)勢并達到較高水平,但河北省個別城市水平偏低,直至2021年剛剛達到高供給水平,成為拉低京津冀城市群整體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的主要原因。石家莊、承德、張家口三城市相較于其他城市偏低,空間異質性增強。

      (二)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的空間相關性分析

      基于測度結果對空間相關性進行探索,以數據為支撐助力精準研判空間格局特征,有助于挖掘短板和薄弱環(huán)節(jié)。由于針對空間關聯性與異質性角度展開的京津冀地區(qū)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研究有待于進一步深入,本文運用GeoDa軟件計算京津冀城市群13個地級以上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水平的全局Moran′s I指數。全局Moran′s I指數可以說明研究對象是否存在空間相關性,通過計算全局Moran′s I指數驗證京津冀地區(qū)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水平的空間相關性程度。鑒于篇幅限制,選取觀測期內供給水平發(fā)展轉變的時間節(jié)點,即由低水平向中、高水平跨度的2013年和2020年數據進行分析,此兩年份得到全局莫蘭指數分別為0.217、0.099,顯示13個地級以上城市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水平呈現顯著的正向相關關系和集聚模式,區(qū)域內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水平具有較強的空間關聯性。

      全局莫蘭指數是從京津冀城市群整體方面說明各城市之間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存在顯著的空間相關性特征,但是無法具體說明各城市之間的集聚位置,而局部莫蘭指數可以具體顯示各要素之間的相關性,因此通過分析局部莫蘭指數可以解決這一問題[36]?;诖耍覀冞x取處于發(fā)展轉折期的典型年份,即2013年和2020年的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水平數據,通過GeoDa軟件局部莫蘭指數計算并作圖得到兩個年份的局部Moran′s I散點圖(略),根據散點圖中各城市的分布狀況進一步分析其空間相關性特征。據圖可見各城市供給水平被局部Moran′s I散點圖分布在四個象限內,分別處于低-高(L-H)集聚區(qū)、高-高(H-H)集聚區(qū)、低-低(L-L)集聚區(qū)、高-低(H-L)集聚區(qū),由此可見13個城市之間既存在高-高、低-低的空間正相關關系,又存在低-高、高-低的空間負相關關系。從數量上看,空間正相關關系和負相關關系勢力均衡。根據所作局部Moran′s I散點圖可知,2013年處于低高集聚區(qū)的城市包括唐山、秦皇島、張家口;處于高高集聚區(qū)的城市包括北京、保定、滄州、廊坊、天津;處于低低集聚區(qū)的城市包括邯鄲、衡水、邢臺;處于高低聚集區(qū)的城市包括承德、石家莊。2020年處于低高集聚區(qū)的城市包括滄州、承德、石家莊、張家口、天津;處于高高集聚區(qū)的城市包括北京、保定、廊坊、天津;處于低低集聚區(qū)的城市包括邢臺、邯鄲、秦皇島;處于高低集聚區(qū)的城市包括衡水、唐山。

      根據LISA集聚地圖(略)與顯著性地圖(略)分析,所呈現的空間集聚布局與散點圖一致。處于低高集聚區(qū)的城市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水平較低,但鄰近城市的供給水平較高,此類城市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城市群的北部,多與高高集聚區(qū)的城市相鄰,其中秦皇島和張家口屬于典型的此類城市,積極利用高水平城市的正向引領效應的同時,被帶動城市也應抓住機會,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開拓創(chuàng)新。處于高高集聚區(qū)的城市及其鄰近城市均具有較高的服務供給水平,此類城市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城市群的中部地區(qū),以北京、天津等城市為主,具有獨特地緣及經濟優(yōu)勢,可積極利用其溢出效應及輻射作用達到融合發(fā)展、良性循環(huán)的目的。處于低低集聚區(qū)的城市及其鄰近城市供給水平均較低,此類城市主要分布于京津冀南部區(qū)域,均屬于河北省內城市,需要更加重視與鄰近城市多加交流,可多與石家莊、保定、滄州交流,學習提升供給水平的方式方法。處于高低集聚區(qū)的城市本身具有較高水平的供給水平,而其鄰近城市水平較低,該集聚區(qū)主要環(huán)繞在中心城市周邊,位于高高集聚區(qū)與低高集聚區(qū)的過渡區(qū)域,成為高水平城市與低水平城市的橋梁,應注重發(fā)揮其承前啟后作用,緩解河北省內個別城市導致的空間分布異質性突出問題。

      由上述分析及城市空間布局分析可得,京津冀城市群13個地級以上城市總體上存在顯著的區(qū)域集聚現象,并且兩個年份的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的集聚性與顯著性水平大體一致,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的城市之間顯著性最強。從空間聚類角度來看,通過聚類地圖與前文局部Moran′s I散點圖所劃分各城市集聚狀況對照發(fā)現,二者聚類分布高度一致。從顯著性角度來看,空間相關性分析結果與顯著性地圖分布一致,意味著京津冀城市群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水平空間自相關通過了檢驗,空間依賴和數據結果分析更加準確,進一步驗證了京津冀地區(qū)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水平的空間相關性特征,為下文的分析提供了理論支撐。

      (三)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水平的動態(tài)演進

      基于前文所得供給水平測度結果及空間分布特征,考察發(fā)展動態(tài)性和時間延展性,本文采用核心平滑密度估計法對京津冀城市群2010—2021年間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水平演進進程進行分析,便于直觀分析其縱向起伏,展現集聚城市水平的動態(tài)發(fā)展歷程,為促進京津冀協同發(fā)展提供決策依據。前文空間相關性分析可知,高水平城市集中于京津冀地區(qū)的核心部位,供給水平隨著與核心地區(qū)距離的延長呈梯度降低,形成了一個界限分明的不規(guī)則環(huán)形,環(huán)形外部則與石家莊、衡水等低水平城市相銜接。本文根據四個集聚區(qū)供給水平呈現環(huán)形向外擴展的結構特征,擬將動態(tài)演進研究區(qū)域劃分為如下三個部分:

      其一,核心區(qū)域——由北京、天津、唐山、廊坊、保定五個城市組成;其二,近心區(qū)域——由承德、張家口、秦皇島、滄州四個城市組成;其三,遠心區(qū)域——由石家莊、衡水、邯鄲四個城市組成。接下來對域內總體動態(tài)演進進程及三個區(qū)域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演進態(tài)勢進行分別預測研究(如圖2—5所示)。

      1. 京津冀城市群基本公共服務的動態(tài)演進

      如圖2所示,曲面整體右移,供給數值呈擴大態(tài)勢,且曲線寬度逐漸縮小,極值差距降低,說明京津冀城市群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水平總體呈上升趨勢,區(qū)域內空間異質性程度降低,此結論與前文客觀分析相吻合,表明京津冀地區(qū)在觀測期內基本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升。2010-2013年擬合曲面有較小的右移幅度,同時主峰峰值大幅提升,此階段空間非均衡性較強,且供給水平有待提升。自2014年起出現了較大幅度右移,主峰峰值總體處于穩(wěn)定增長狀態(tài),表明供給水平隨時間推移穩(wěn)步提升。這一現象與前文所得供給指數(見表2)分布相符,同時與國家政策干預較為一致,2015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了《京津冀協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明確指出京津冀協同發(fā)展的重要性并確立了總體方針,天津市跟隨中央政策指示,制定了《天津市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實施方案(2015—2020年)》,助推核心區(qū)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分布演進態(tài)勢迅猛。

      2. 核心、近心、遠心三區(qū)域動態(tài)演進

      如圖3、4、5所示,核心、近心、遠心三區(qū)域供給水平均呈右移進步趨勢,但各區(qū)域之間的發(fā)展速度與均衡性存在動態(tài)差異,本文根據區(qū)域發(fā)展速度將十二年觀測期劃分為平緩發(fā)展期、高速提升期與穩(wěn)定質變期三階段(見表3)。就動態(tài)演進進程而言,三區(qū)域發(fā)展進程總體一致,具體情況是:遠心區(qū)域擬合曲面于2012年至2014年間出現首次大幅度右移,快速實現由低水平向中高等水平的轉變,核心區(qū)域與近心區(qū)域均于2014年開始步入高速提升期,擬合曲面出現較大幅度右移趨勢;三區(qū)域于2015年至2017年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供給水平回落趨勢;此后,核心區(qū)域與遠心區(qū)域于2017年進入質變穩(wěn)定期,近心區(qū)于2018年進入穩(wěn)定質變期,此階段擬合曲面達到觀測期內較高水平并趨于穩(wěn)定。就各階段演進差異性而言,核心區(qū)域均等化水平總體提升速度較快且質量較高,擬合曲面右移幅度較大,曲面峰值較高且曲線寬度減小。近心區(qū)域供給水平質變時間明顯晚于核心區(qū)域,但后期供給水平提升速度較快,總體右移趨勢較大,曲線寬度呈明顯縮小趨勢。相對于核心區(qū)域和近心區(qū)域來講,遠心區(qū)域進步趨勢穩(wěn)定性較差,發(fā)生質變的時間較晚,觀測期內曲面移動過程呈現較大幅度的左右波動,高速提升與穩(wěn)定質變期主峰峰值偏小。

      由上述分析及表3可知,三區(qū)域服務水平總體提升進程基本一致,階段性發(fā)展差異性較大。動態(tài)演進進程雖存在差異,但質變節(jié)點總體保持一致,且供給水平呈現穩(wěn)步提升態(tài)勢。其中,京津冀協同發(fā)展等相關國家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三區(qū)域供給水平起點各異,但跟隨政策節(jié)點服務水平也相應提升。三區(qū)域各發(fā)展階段的差異主要體現在發(fā)展速度、優(yōu)勢城市、均衡性三方面。出現此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三區(qū)域地緣優(yōu)勢及基礎資源差異,核心區(qū)域擁有京津豐厚的政治、文化等資源,且自身基礎較強,在發(fā)展過程中存在產生超高水平城市的可能;近心區(qū)域發(fā)展速度略緩,但其距核心區(qū)域較近,接收政策及資源的能力較強,后期發(fā)展勢頭強勁;遠心區(qū)域城市基礎資源相對不足,發(fā)展初期較為困難,且距京津等核心區(qū)域城市較遠,因此觀測期內各階段供給水平相對落后,缺乏優(yōu)勢城市,后期發(fā)展趨于穩(wěn)定,供給水平總體呈現曲折進步趨勢。若今后按照此種發(fā)展態(tài)勢,京津冀地區(qū)供給水平會保持穩(wěn)定提升。

      三、結論、啟示與展望

      (一)基本結論

      在測算各個城市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基礎上,刻畫其空間分布格局、探析其動態(tài)演進態(tài)勢,研究結論如下:

      第一,京津冀城市群基本公共服務的空間關聯緊密、異質性顯著。河北省內個別城市與京津兩市的差距尤為明顯,解決非均衡性發(fā)展問題成為促進區(qū)域協同發(fā)展的關鍵點。

      第二,京津冀城市群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的空間布局呈現環(huán)形結構。北京、天津作為擁有高水平基本公共服務的核心區(qū)域,其余城市基本公共服務水平與距核心區(qū)域的空間距離呈正相關。

      第三,核心區(qū)域、近心區(qū)域和遠心區(qū)域的動態(tài)演進呈現不同態(tài)勢。核心區(qū)域水平提升速度最快、水平最高、最為穩(wěn)定;近心區(qū)域緊跟核心區(qū)域步伐,分布演進態(tài)勢步調基本一致;遠心區(qū)域分布態(tài)勢相對滯緩,且發(fā)展穩(wěn)定性較差。

      (二)啟示與建議

      基于前文結論,我們提出以下對策:

      1. 縮小差距、推進城市群基本公共服務的非均衡性向均衡性轉變

      建立“協同機制”,幫扶河北省11個城市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其一,由北京和天津向河北省11個城市進行外部幫扶。向11個城市進行資源、技術、服務等多方面輸出扶持。其二,河北省11個城市“抱團取暖”、積極“自助”,增強內生動力。從財政政策、制度保障、人才引進等方面著手催生自身前行的動力,省內建立協同發(fā)展小組,助力省內以強帶弱。給予邢臺、衡水等財政補貼,石家莊等城市在人才和技術方面向邯鄲、滄州等進行輸送,廊坊向保定、滄州等傳遞京津優(yōu)秀文化資源,以期降低河北省內空間異質性,實現河北省板塊與京津“同頻共振”。

      2. 強化溢出效應作用機制

      針對基于環(huán)形結構下的演進差異化特征,建議激勵核心區(qū)域發(fā)揮空間溢出效應。其一,核心區(qū)域的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出臺政策,與近心區(qū)域、遠心區(qū)域建立互通共享網絡,可利用現代化設施實現智慧城市數據共享,例如,構建聯合數據庫、打造文化教育培訓基地、城市協作就醫(yī)等項目,組建交通和環(huán)保一體化聯盟等,構建“鄰避合作城市體系”。張家口、唐山、秦皇島三個城市,可利用空間環(huán)形結構特征圍繞承德形成“兄弟城市”,以獨特的空間優(yōu)勢發(fā)揮財政溢出效應,兄弟城市之間互通共享基本公共服務的資源。其二,積極發(fā)揮基礎設施溢出作用,帶動區(qū)域間資源流通。利用交通設施帶動區(qū)域間人才流動和教育醫(yī)療服務的共享,促進核心區(qū)域與近心區(qū)域及遠心區(qū)域之間的互動。

      [參考文獻]

      [1]? 楊曉軍,陳浩. 中國城鄉(xiāng)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區(qū)域差異及收斂性[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20,37(12):127-145.

      [2]? 京津冀三省市積極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共建共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EB/OL]https://www.ndrc.gov.cn/fggz/dqjj/zdzl/202003/t20200303_1222240.html?code=&state=123.2020-03-03.

      [3]? 中國城市群一體化報告. 中國發(fā)展研究基金會.[EB/OL]https://www.cdrf.org.cn/jjhdt/4898.jhtml.2019-03-01.

      [4]? 劉德浩. 區(qū)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發(fā)展水平的實證研究[J]. 統(tǒng)計與決策,2017(5):104-108.

      [5]? 傅利平,劉鳳,孫雪松. 京津冀城市群公共服務與新型城鎮(zhèn)化耦合發(fā)展研究[J]. 城市問題,2020(8):4-13.

      [6]? 吳強,段雅伶. 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務支出差異測定與評價[J]. 價格理論與實踐,2016(2):149-152.

      [7]? 姜曉萍,康健. 實現程度: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評價的新視角與指標構建[J]. 中國行政管理,2020(10):73-79.

      [8]? 朱云飛,趙寧. 城鄉(xiāng)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省域布局及財政對策[J]. 稅收經濟研究,2020,25(1):88-95.

      [9]? 李智裕,李影. 中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空間差異——以十九個城市群為樣本[J]. 地方財政研究,2020(8):81-90+96.

      [10]? Li B,Li T,Yu M,et al. Can equalization of public services narrow the regional disparities in China? A spatial econometrics approach[J]. China Economic Review,2017(44):67-78.

      [11]? 劉小春,李嬋,熊惠君. 我國區(qū)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 江西社會科學,2021,41(6):77-88.

      [12]? 李華,董艷玲.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否縮小了經濟增長質量的地區(qū)差距?[J].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20,37(7):48-70.

      [13]? 余夢秋,陳悅之. 統(tǒng)籌城鄉(xiāng)背景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實現機制研究——以四川省為例[J]. 農村經濟,2017(3):20-25.

      [14]? 齊岳,秦陽. 城市群公共服務均等化與經濟發(fā)展不平衡關系研究[J]. 統(tǒng)計與決策,2020,36(21):77-81.

      [15]? 李曉梅,青鑫,鄭冰鑫.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視角下空間治理情境變動及策略研究[J]. 軟科學,2021,35(11):39-45.

      [16]? 喬路明,趙林,吳迪,胡燦,吳殿廷. 中國省際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效率時空演變分析[J]. 西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54(1):84-91.

      [17]? 劉蓓,趙修安. 基于熵權TOPSIS法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評價實證研究——以廣西為例[J]. 學術論壇,2016,39(3):72-76.

      [18]? Arocena P,Cabasés F,Pascual P. A centralized directional distance model for efficient and horizontally equitable grants allocation to local governments[J]. 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s,2022,81:100947.

      [19]? 郭雨暉,湯志偉,趙迪.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評估與研判:區(qū)域補償和質量提升下的動態(tài)演進[J]. 公共管理評論,2020,2(4):133-155.

      [20]? 熊興,余興厚,王宇昕. 我國區(qū)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測度與影響因素[J].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8,39(3):108-116.

      [21]? Fredriksson A. Location-allocation of public services-Citizen access,transparency and measurement. A method and evidence from Brazil and Sweden[J]. 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s,2017(59):1-12.

      [22]? 馬慧強,王清,弓志剛. 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測度及時空格局演變[J]. 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2016,30(11):64-69.

      [23]? 劉春濤,韓增林,彭飛,劉馨陽. 遼寧省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時空格局研究[J]. 地域研究與開發(fā),2016,35(3):28-32+45.

      [24]? 韓增林,朱珺,鐘敬秋,閆曉露. 中國海島縣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時空特征及其演化機理[J]. 經濟地理,2021,41(2):11-22.

      [25]? 田學斌,陳藝丹. 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特征分異和趨勢[J]. 經濟與管理,2019,33(6):7-15.

      [26]? Guul T S,Hvidman U,Sievertsen H H. Quasi-Market Competition in Public Service Provision: User Sorting and Cream-Skimming[J].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2021,31(4):740-755

      [27]? Drolc C A,Keiser L R. The Importance of Oversight and Agency Capacity in Enhancing Performance in Public Service Delivery[J].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2021,31(4):773-789.

      [28]? 張貴,薛伊冰. 協同論視閾下京津冀區(qū)域公共服務協同發(fā)展研究[J]. 天津行政學院學報,2018,20(5):19-28.

      [29]? 許恒周,趙一航,田浩辰. 京津冀城市圈公共服務資源配置與人口城鎮(zhèn)化協調效率研究[J].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2018,28(3):22-30.

      [30]? 楊勝利,姚健. 城市群公共服務資源均等化再測度與思考——以京津冀為例[J]. 公共管理與政策評論,2021,10(3):123-133.

      [31]? 任彩鳳,程艷妹,鄭欣,周立志. 基于均方差決策法的淮北市生態(tài)承載力評價[J]. 生態(tài)科學,2019,38(5):168-177.

      [32]? 陶志梅,孫鈺. 供需協調視角下城市公共基礎設施系統(tǒng)效用提升研究[J]. 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33(3):100-105.

      [33]? 李健,馬曉芳. 京津冀城市綠色創(chuàng)新效率時空差異及影響因素分析[J]. 系統(tǒng)工程,2019,37(5):51-61.

      [34]? 李華,董艷玲. 中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測度及趨勢演進——基于高質量發(fā)展維度的研究[J]. 中國軟科學,2020(10):74-84.

      [35]? 孫鈺,苗世青,梁一燦. 生態(tài)文明可持續(xù)發(fā)展效率及其區(qū)域動態(tài)差異——基于31個省份的面板數據[J]. 生態(tài)經濟,2021,37(1):212-219.

      [36]? 孫鈺,姜寧寧,崔寅. 京津冀生態(tài)文明與城市化協調發(fā)展的時序與空間演變[J].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2020,30(2):138-147.

      猜你喜歡
      基本公共服務
      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要補齊哪些短板
      人民論壇(2016年32期)2016-12-14 19:04:17
      搞好基本公共服務,樹立良好政府形象的思考
      商(2016年29期)2016-10-29 10:49:27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理論探討
      推進新型城鎮(zhèn)化的路徑選擇
      理論導刊(2016年8期)2016-09-07 14:17:42
      新形勢下深入推進農村社區(qū)建設的路徑探討
      理論導刊(2016年7期)2016-07-23 14:14:25
      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測度
      商(2016年23期)2016-07-23 14:05:58
      縣級政府基本公共服務質量管理的績效測量研究
      商(2016年21期)2016-07-06 14:43:45
      我國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探析
      人民論壇(2016年14期)2016-06-21 11:30:12
      我國財政轉移支付均等化效果研究
      商(2016年1期)2016-03-03 12:03:11
      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影響要素研究
      固阳县| 商丘市| 伊川县| 阜康市| 万山特区| 壤塘县| 遵义市| 永清县| 广南县| 衡阳市| 保德县| 鱼台县| 威信县| 凌海市| 宜川县| 平阳县| 米易县| 七台河市| 高安市| 邳州市| 通海县| 故城县| 曲阜市| 会昌县| 尖扎县| 会同县| 电白县| 江达县| 鄂托克前旗| 秦皇岛市| 亳州市| 松溪县| 曲松县| 综艺| 合江县| 乡宁县| 和龙市| 阿克陶县| 含山县| 黄陵县| 雅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