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江
摘 要:發(fā)展大眾冰雪運動是建設冰雪強國、體育強國的重要內容,構建大眾冰雪運動場館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冰雪運動場館公共服務質量,是滿足群眾參與冰雪運動需求、推動冰雪運動普及發(fā)展的重要保障。面對當前我國大眾冰雪運動場館公共服務供給中存在的服務理念局限、智能化服務不健全、管理人才缺失等實際問題,從場館管理、現(xiàn)實運營、供給模式、決策機制、項目開拓、人才保障等方面提出優(yōu)化路徑。以期對標現(xiàn)狀,構建起合理有效的大眾冰雪運動場館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保障和激發(fā)群眾對于冰雪運動的參與熱情,為夯實我國冰雪強國建設的基礎提供必要的理論與對策支撐。
關鍵詞:大眾冰雪運動;冰雪運動場館;公共服務體系;體育強國
中圖分類號:G818.2?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3488(2023)01-0088-04
Construc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Public Service System for Mass Ice and Snow Sports Venues in China
WANG Junjiang
(Department of Sports, 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 Tianjin 150008, 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mass ice and snow sport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building a strong ice and snow nation, a leading sports nation. Building a public service system for mass ice and snow sports venues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ice and snow sports venues public services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to meet the needs of mass participation in ice and snow sport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opularization of ice and snow sports. Facing the actual problems of limited service concept, imperfect intelligent service and lack of management talents in the current public service supply of mass ice and snow sports venues in China, this paper shows that it should? propose the optimization path from the aspects of venue management, actual operation, supply mode,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 project development and talent guarantee. The aim is to benchmark the current situation, build a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public service system for mass ice and snow sports venues, further protect and stimulate the masses' enthusiasm for ice and snow sports participation, and provide the necessary theoretical and countermeasure support to consolidate the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strong ice and snow nation in China.
Key words: mass ice and snow sports; ice and snow sports venues; public service system; leading sports nation
1 引言
2015年7月,北京攜手張家口獲得第二十四屆冬奧會的舉辦權。習近平總書記在申辦時提到,“北京舉辦2022年冬季奧運會,是中國體育和經濟發(fā)展與奧林匹克運動發(fā)展開創(chuàng)雙贏格局的重要契機,不僅能夠激發(fā)13億中國人民對冰雪運動的熱情,也推動了中國悠久的歷史文明與世界文明的相互交流”[1]。隨著習近平總書記“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號召的提出,又使我國冰雪運動和冰雪產業(yè)迎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機遇。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冰雪運動在我國的普及和發(fā)展已經有了顯著成效,大眾冰雪運動的發(fā)展在其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發(fā)揮出基礎保障作用。但由于我國冰雪運動發(fā)展較晚,目前仍存在較多問題,如群眾冰雪運動參與積極性不高,冰雪文化基礎弱;冰雪運動場館較少,且在地區(qū)之間分布不均[2]。因此,在普及大眾冰雪運動時,冰雪運動場館的建設與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加強冰雪場館建設不僅是提高我國冰雪運動綜合實力的重要保障,也是推進體育強國建設與發(fā)展的主體內容之一[3]。充分發(fā)揮北京冬奧會的輻射效應,建立健全冰雪運動場館公共服務管理體系,促進我國大眾冰雪運動場館的規(guī)范化管理與運營,對于推進我國大眾冰雪運動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社會價值。
2 我國大眾冰雪運動場館公共服務供給的現(xiàn)狀
2.1 公共服務理念局限
目前,國家對發(fā)展大眾冰雪運動的投入力度以及關注程度雖然有所提升,但是由于長時期受到“金牌戰(zhàn)略”觀念的影響,我國在大眾冰雪運動場館的建設上始終存在明顯的短板。體育運動項目的主管部門并未協(xié)調好競技體育與大眾體育之間的發(fā)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冰雪運動場館公共體育服務供給總量不足的現(xiàn)象[4]。北京冬奧會的舉辦,既呈現(xiàn)出我國在發(fā)展冰雪運動上所取得的成績,也揭示出我國與世界冰雪運動強國在服務理念上存在的差距[5]。例如,從我國冰雪運動場館公共服務的資金投入上看,大型冰雪場館在運營上存在明顯的狹隘性,未能實現(xiàn)對大眾的全面開放,其公共服務資金的投入僅局限于場館的維護與修繕上。相對應的,大眾對于冰雪運動參與的需求因未能得到有效的公共服務供給,致使不易形成廣泛的參與氛圍,冰雪運動場館的運營時而出現(xiàn)斷檔甚至停滯的現(xiàn)象,場館功能無法得到充分的發(fā)揮與利用,由此進一步造成大眾冰雪運動場館公共服務供給的不足,構成惡性循環(huán)[6]。另外,由于冰雪運動場館的競技體育服務屬性,存在政府對于冰雪運動場館公共服務的壟斷,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營利組織、社會組織等對大眾冰雪運動公共服務的投入,使社會力量對大眾冰雪運動發(fā)展的賦能作用得不到有效的發(fā)揮[7],并造成全民健身資金投入的效率低下。
2.2 智能化服務體系不健全
現(xiàn)階段,智能化在我國許多領域已經得到有效的應用和發(fā)展,無論是便于人們出行的共享單車、票務服務,還是在教育領域中普遍采用的網(wǎng)絡化教學、數(shù)字化教學,亦或是智能機器人在許多公共場所的應用等等。智能化時代的來臨,為公共服務供給創(chuàng)造了升級換代的機遇,使公共服務質量的提升具備了基礎性條件。但是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在我國的大眾冰雪運動場館中,智能化服務體系的構建尚不完善,只是在票務服務上實現(xiàn)了自助購票、取票,而在諸如冰雪場館內的休息、食宿等輔助性服務供給方面,還遠遠未能實現(xiàn)智能化[8]。北京冬奧會場館的智能化管理模式,不僅向全世界展示出我國智能技術的發(fā)展水平,讓世界驚艷,同時也為我國大眾冰雪運動場館公共服務智能化體系的構建提供了發(fā)展樣本。然而,就目前的發(fā)展狀況來看,我國大眾冰雪運動場館公共服務的智能化建設尚存在普及化程度不高、服務內容單一等諸多亟待解決的現(xiàn)實問題,實現(xiàn)這一智能化服務體系的妥善構建任重道遠。
2.3 專業(yè)性管理人才缺失嚴重
冰雪運動場館的主要功能在于承辦大型賽事、組織群體性冰雪活動以及服務于大眾的自主性冰雪活動。相比于大型冰雪賽事或群體性冰雪活動,大眾日常性的自主冰雪活動因參與群體的復雜性、參與內容的多樣性以及參與需求的差異性,使得對于場館的公共服務供給能力更加注重。其不僅是滿足大眾冰雪運動參與需求的保障,同時也是實現(xiàn)大眾冰雪運動場館常態(tài)化運營與科學有效管理的必然要素[9]。但是,由于長期以來我國在大眾冰雪運動場館設施建設上的力度不夠,存在著基礎薄弱、設施不健全以及專業(yè)性管理人才缺失嚴重等現(xiàn)實問題,尤其是專業(yè)人才缺失的問題更為明顯而緊要。人才是各項事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的第一資源,專業(yè)型人才是相應領域實現(xiàn)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必要條件。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目前我國大眾冰雪運動場館的專業(yè)管理人才缺失嚴重,無法為廣大冰雪運動參與者提供優(yōu)質的公共服務供給,導致場館的常態(tài)化運營以及功能作用的發(fā)揮嚴重受限,冰雪公共服務供給缺乏規(guī)范性與持久性。
3 我國大眾冰雪運動場館公共服務體系優(yōu)化路徑
3.1 進行冰雪運動場館的規(guī)范化管理
大眾冰雪運動是冰雪強國和體育強國建設的基石,而冰雪運動場館則是開展大眾冰雪運動的必要條件,完善的場館設施以及優(yōu)質的服務供給,對于大眾冰雪運動的發(fā)展能起到重要的促進與保障作用。由于我國在大眾冰雪運動場館設施的建設以及公共服務的供給上均存在一定的缺失,使得當下大眾冰雪運動的發(fā)展與未來我國冰雪運動的發(fā)展趨勢之間存在明顯的偏差,而提高其服務的規(guī)范性和質量很有必要。首先,要通過制定與完善大眾冰雪運動場館公共服務管理的相關機制,發(fā)揮政府的宏觀調控職能,對我國大眾冰雪場館的公共服務供給提出明確的要求以及預定的目標,用以對大眾冰雪場館的運營與管理進行規(guī)范與指導[10];其次,各類型冰雪場館應依據(jù)自身的隸屬關系、特征屬性以及功能作用,結合管理機制的具體要求,制定自身的公共服務供給細則,采用定崗定責的方式,來強化對公共服務供給的規(guī)范化管理,用以提高公共服務供給的質量;第三,應通過促進大眾冰雪運動場館公共服務智能化發(fā)展,改變場館公共服務管理手段單一、模式陳舊的弊端,確保服務質量的全面提升。
3.2 推進冰雪運動場館的常態(tài)化運營
冰雪強國建設是一個綜合性的戰(zhàn)略工程,要求在冰雪競技體育、冰雪群眾體育、冰雪體育基礎設施、冰雪體育產業(yè)以及冰雪體育文化等諸多方面實現(xiàn)均衡發(fā)展,其中,冰雪基礎設施的建設與應用占據(jù)核心地位。首先要強化冰雪基礎設施的完善程度,這是大眾冰雪運動普及與發(fā)展的必要條件;其次是冰雪運動場館運營的開放程度,這是決定場館資源使用效率的重要指標。在這兩項具體要求中,設施完善是保障,開放程度是升華,兩者相輔相成,不僅關乎大眾冰雪運動的需求能否得到滿足,還直接影響到冰雪運動場館資源的使用效率。針對于此,應充分發(fā)揮與利用北京冬奧會的影響效用,從服務內容、服務形式、服務目標、服務評價等方面嘗試優(yōu)化升級,構建完善的冰雪運動場館公共服務供給機制[11],來確保冰雪運動場館的常態(tài)化運營,促進冰雪運動場館資源的高效使用。
3.3 建立冰雪運動場館公共服務多元供給模式
在目前多元化的信息時代,公眾對于公共服務也呈現(xiàn)出多元化的需求,僅靠政府單一供給的模式是無法有效充分滿足的,可采取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形式提供給社會公眾[12]。換言之,就是政府通過購買由聲譽、信譽、名譽良好的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和社會組織承擔的公共服務,凡事不必再“親力親為”。隨著近年來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市場逐漸成為提供公共服務的主體,打破政府對公共服務的壟斷局面,探索公共服務的社會化、市場化供給模式,一方面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輕政府的財政壓力,另一方面也能夠有效緩解政府單一供給造成的一系列問題,以確保所提供的公共服務的質量與效率。因此,有必要通過構建大眾冰雪運動場館公共服務多元供給模式,廣泛吸納社會力量參與到公共服務供給模式中,建立社會組織與政府在公共服務中的合作關系。政府可以通過投資補助、資金注冊等多種形式,優(yōu)先發(fā)展社會與政府的合作項目。
3.4 創(chuàng)新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決策機制
隨著我國體育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大眾體育的公共服務體系正逐步建立與完善,無論是社區(qū)體育還是社會體育組織的服務供給,亦或是政府在公共體育供給方面的決策,均呈現(xiàn)出良好的發(fā)展態(tài)勢[13]。目前,借助于北京冬奧會的影響,我國的冰雪運動已進入快速發(fā)展階段,發(fā)揮環(huán)境優(yōu)勢,補齊自身短板,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冰雪強國,已成為我國冰雪運動發(fā)展的核心目標。大眾冰雪運動作為冰雪強國建設的基礎條件,其發(fā)展需求是否能夠得到滿足,會對上述目標的實現(xiàn)產生重要的影響。對此,應積極轉變與創(chuàng)新冰雪運動場館公共服務供給決策機制,將傳統(tǒng)的“自上而下”決策形式轉變成為“自下而上”與“在上而下”相結合的決策形式,完善公共服務供給決策程序[8]?!白韵露稀钡男问娇筛鶕?jù)公眾的基本需求來決定公共服務的數(shù)量與項目,達到供與求的協(xié)調發(fā)展,從而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自上而下”的形式盡管傳統(tǒng),但也不可完全否定和拋棄,政府依舊需要從長遠的視角出發(fā),制定利于社會全面和諧發(fā)展的公共服務供給方案。實現(xiàn)這種轉變的關鍵是創(chuàng)建有效穩(wěn)定的公眾參與機制,在公眾服務建設中既要有頂層設計,又要充分體現(xiàn)出社會公眾利益,建立公眾能夠充分表達自主需求的機制。通過建立這一雙向的機制,來逐步扭轉公共服務供給的形式,以實現(xiàn)公共服務均衡、有效、全面的供給。
3.5 積極研創(chuàng)新型項目,實現(xiàn)四季運營
眾所周知,冰雪運動的季節(jié)性十分明顯,對氣候條件要求較為嚴苛。雖然冰雪運動擁有龐大的受眾群體,但是因我國冰雪期短的現(xiàn)實問題而導致冰雪運動無法全季候性加以開展。對于冰雪運動場館而言,功能單一、季候性強、場地利用率低和非冰雪季經營負擔重等是其存在的共性問題,因此,如何實現(xiàn)四季運營就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國內很多冰雪運動場館都在積極拓展冰雪運動項目,通過構建多元化的服務供給體系,形成旱冰與真冰相結合、陸地滑雪與實際滑雪相結合、與元宇宙虛擬體驗相結合等具有銜接性與替代性的大眾冰雪活動體系,來實現(xiàn)大眾冰雪運動場館的四季運營[5]。首先,在冰雪季通過拓展大眾冰雪活動的項目類型,來實現(xiàn)公共服務供給的創(chuàng)新與豐富。例如舉辦滑雪節(jié)、冰雕比賽,承辦國內外大型的冰雪運動賽事,構建雪上樂園、雪滑梯、狗拉雪地爬犁、雪地摩托、雪地飛碟等項目,讓公眾體會到不同運動項目所帶來的別樣樂趣。其次,非冰雪季通過開發(fā)旱地冰雪項目,來實現(xiàn)與冰雪季的有序、有效銜接,促進大眾冰雪運動的常態(tài)化開展[14]。例如開展旱冰、旱地冰球、陸地冰壺、旱地雪橇、旱地滑板等項目。這些應對措施和替代項目不僅解決了因氣候條件限制帶來的冰雪運動場館無法四季運營的現(xiàn)實問題,同時也實現(xiàn)了大眾冰雪運動場館公共服務供給的常態(tài)化輸出。
3.6 加強冰雪運動場館管理人才的培養(yǎng)
冰雪運動場館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為群眾參與冰雪活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然而如何確保冰雪運動場館的高效運營與科學管理,是保障公共服務質量,實現(xiàn)大眾冰雪運動健康發(fā)展的關鍵問題。這要求不斷注重和加強對具有專業(yè)知識、專業(yè)技能的高水平管理人才的培養(yǎng)。首先,各冰雪運動場館應采用“內培外引”的方法,來培養(yǎng)與引進優(yōu)秀的管理人才,充實自身的管理隊伍;其次,應采用校企合作的方法,聯(lián)合高校組建冰雪運動場館管理人才的培訓機構,形成校企聯(lián)盟,確保人才培養(yǎng)的充足性與實用性[15];第三,要加強對智能化領域人才的培養(yǎng),為提升場館服務的智能化水平,實現(xiàn)公共服務供給與管理的智能化發(fā)展提供支持與保障。由于冰雪運動自身的特殊性,需要參與者具備一定的動作技能作為基礎,對于沒有參與過冰雪運動的群眾而言,就需要接受專業(yè)的冰雪入門指導。而目前冰雪運動場館的指導人員和服務志愿者普遍較少,增加這些人員的數(shù)量是提高冰雪運動參與人數(shù)的重要保障,有助于促進服務方和參與方的共同發(fā)展。
4 結束語
大眾冰雪運動場館公共服務體系的構建在冰雪強國、體育強國的建設與發(fā)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加強對大眾冰雪運動場館的完善,提高其公共服務質量,是實現(xiàn)上述兩個“強國”建設目標的必經之路。因此,分析我國大眾冰雪運動場館公共服務現(xiàn)狀,總結其在發(fā)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實現(xiàn)冰雪運動場館的規(guī)范化管理,推進冰雪運動場館的常態(tài)化運營,在冰雪運動場館公共服務中提供多元化供給模式,創(chuàng)新決策機制,研創(chuàng)新型項目,加強人才培養(yǎng),從多個方面優(yōu)化冰雪運動場館公共服務路徑,對于推動我國大眾冰雪運動場館公共體育服務模式的創(chuàng)新及服務質量的提升,具有極其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參考文獻:
[1]、穆亮,朱志強,賀鶴.大眾冰雪運動發(fā)展的制約因素與突破路徑研究[J].冰雪運動,2021,43(3):36-38.
[2]、程文廣,劉興.需求導向的我國大眾冰雪健身供給側治理路徑研究[J].體育科學,2016,36(4):11-19.
[3]、陳元欣,邱茜.體育場館公共服務供給機制的動態(tài)性與發(fā)展性[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20,44(4):11.
[4]、方雪默,陳元欣.公共體育場館經營權改革后公共體育服務存在問題及對策[J].體育學刊,2020,27(3):32-38.
[5]、蔡志強.北京冬奧會場館運營管理模式對大眾冰雪運動場館發(fā)展的啟示[J].冰雪運動,2022,44(1):74-78.
[6]、丁帥,胡誼.北京市冰上場館現(xiàn)狀調查及運營管理分析[J].冰雪運動,2018,40(6):61-66.
[7]、王孝健.“健康龍江”背景下全民健身需求與供給策略[J].冰雪運動,2021,43(6):92-96.
[8]、彭玉媛,李樹旺.推進冰雪運動場館智能化管理:冰雪強國建設必經之路[J].冰雪運動,2019,41(6):21-25.
[9]、韓雪.北京冬奧會契機下我國冰雪體育強國的建設[J].冰雪運動,2021,43(6):10-13.
[10]、張碩,馬超,李智鵬.基于“三次售賣”理論的北京冬奧會場館運營模式研究[J].冰雪運動,2022,44(1):68-73.
[11]、陳嘉豪,張瑤,田仁波,等.北京冬奧會對我國冰雪運動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影響研究[J].冰雪運動,2022,44(2):7-10.
[12]、滕海坤,朱明,嚴力.科技助力冬奧:我國智能化冰場的建立與發(fā)展[J].冰雪運動,2022,44(2):1-6.
[13]、劉文濤,張聰.基于AHP分析功能主義下公共體育服務體系要素研究[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36(6):125-128.
[14]、張善斌.旱地冰球運動開展價值的研究[J].冰雪運動,2020,42(6):11-14.
[15]、鄭佳薇,王菲.黑龍江省高校冰雪場館區(qū)域聯(lián)盟運營模式的構建研究[J].冰雪運動,2018,40(3):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