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延安時期,黨內開展了一次大規(guī)模的黨史學習教育。這是中國共產(chǎn)黨歷史上第一次系統(tǒng)學習黨史、總結歷史經(jīng)驗,既是一次歷史知識學習,更是一次澄清黨內路線是非、提高全黨馬克思主義水平并在此基礎上統(tǒng)一全黨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仡櫻影矔r期黨史學習的基本情況,總結延安時期黨史學習的成功經(jīng)驗,對我們今天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有著重要啟示。
[關鍵詞]延安時期;黨史學習教育;成功經(jīng)驗;現(xiàn)實啟示
[中圖分類號]D231;D26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1071(2023)01-0027-07
中國共產(chǎn)黨歷來非常重視學習,善于從歷史中汲取斗爭經(jīng)驗。延安時期是毛澤東思想成熟和新民主主義革命走向勝利的重要時期。思想統(tǒng)一,才能步調一致向前進,反之,革命事業(yè)將有重蹈歷史覆轍的危險。土地革命時期,曾接連發(fā)生過三次“左”傾錯誤,其中以王明“左”傾教條主義錯誤時間最長、危害最大。1935年1月召開的遵義會議,結束了“左”傾教條主義在中央的統(tǒng)治,開始確立了毛澤東在黨中央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但是沒有從思想上、政治上徹底清算王明“左”傾教條主義路線。1937年王明回國后,以馬克思主義理論家自居,一大批領導干部深受他的影響,黨內思想出現(xiàn)嚴重分歧。鑒于此,毛澤東適時領導全黨開展了一次黨史學習教育,通過學習、總結黨的歷史來清理王明“左”傾教條主義錯誤,以達到統(tǒng)一全黨認識、樹立正確思想政治路線的目的。
一、 延安時期黨史學習教育的基本情況
延安時期的黨史學習始于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推進于1941年“九月會議”,貫穿于整個延安整風運動,終于六屆七中全會。這次黨史學習的主要內容為學黨的歷史文件,學黨史方法,學治病救人。
(一) 延安時期黨史學習教育的基本歷程
1938年10月,毛澤東在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上做《論新階段》的報告,由此拉開了全黨黨史學習的序幕。會上,毛澤東提出要在擴大的六中全會之后開展一個全黨干部學習運動,用具體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中國的歷史和現(xiàn)實。毛澤東依次提出了三項學習內容:學馬列主義理論、學民族歷史、學當前運動經(jīng)驗。會后,黨內開始進行學習運動①,其中黨史學習是重要內容之一。1941年5月19日,毛澤東在延安高級干部會議作《改造我們的學習》報告,指出黨內學習存在理論脫離實際的缺點,許多人主觀主義,特別是教條主義地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報告中,毛澤東依次提出了三項學習內容:學習現(xiàn)狀、學習歷史、學習馬列主義理論。從《論新階段》到《改造我們的學習》,毛澤東講學習都是“三學”,一學理論,二學歷史,三學現(xiàn)實運動經(jīng)驗,只是講的次序上稍有不同。
1941年9月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毛澤東規(guī)定中央學習組的任務為“一方面研究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方法論,一方面研究六大以來的決議”[1]375。9月26日,中共中央發(fā)出經(jīng)毛澤東修改的《中共中央書記處關于高級學習組的決定》,規(guī)定高級組“以理論與實踐統(tǒng)一為方法,第一期半年,研究馬恩列斯的思想方法論與我黨二十年歷史兩個題目,然后再研究馬恩列斯與中國革命的其他問題,以達到克服錯誤思想(主觀主義及形式主義),發(fā)展革命理論的目的”[2]623。9月29日,毛澤東致信中央研究組及高級研究組,再次明確:“本組研究方針,以理論與實際聯(lián)系為目的,關于實際方面的材料,請各同志看六大以來的文件(要目見另單)。關于理論方面,暫時以研究思想方法論為主,請各位同志首先看下列材料:(略——筆者注)?!保?]171這一階段,毛澤東明確要在黨內同時進行理論學習和黨史學習,并初步規(guī)定了學習的主要材料。之所以說是“初步”,是因為后來根據(jù)實際學習情況和進度,黨中央對學習材料進行過調整。
后來,根據(jù)學習組成員們的革命經(jīng)歷和文化水平,中共中央對高級組進一步實施分組學習[4]203。1941年11月3日,中共中央書記處工作會議率先確定了134人為政治學習組組員,參加思想學習方法組的名單當時還未審定提出[5]337。11月25日,中央又發(fā)出《關于高級學習組組織條例的規(guī)定》②,決定把高級學習組組員分成政治組與理論組,政治組以研究政治實踐為目的,理論組以研究政治理論與思想方法為目的。同時規(guī)定,政治組組員也符合理論組條件時,均可加入理論組,不符合者只能列席旁聽,不編為理論組的正式組員[6]215-216。黨史學習屬于政治學習組,重在學習和研究六大以來黨的政治實踐活動。這時候的黨史學習,中央要求的是“通讀”一遍黨的歷史文件,通讀的目的在于“獲得初步概念”,“以便在明春可進到深入研究階段”[5]337。
在1942年春正式發(fā)起的延安整風運動中,中共中央在全黨的高級干部中展開了中共黨史學習研究。3月30日,毛澤東在中央學習組專門作《如何研究中共黨史》的報告,關于黨史的學習從“通讀”黨的文件進入“研究”黨的歷史層面[5]370。中央關于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和黨史學習是同步進行的,一直強調馬克思主義理論與革命實踐相聯(lián)系,實際上兩者也無法完全分割開來。但是黨史研究要超前于理論研究,因為早在1941年11月便決定“關于思想方法論的研究暫不進行”[6]15,對于中央學習組,毛澤東將重點放在中共黨史的學習[4]203。1942年6月8日,中共中央宣傳部發(fā)出《關于在全黨進行整頓三風學習運動的指示》,決定全黨均應進行整頓三風的學習運動[7]326。6月22日,毛澤東指出“目前學習以三風文件為主,黨史之研究暫停止”[5]388。在全黨進入整頓三風的學習運動后,黨史學習研究不再單獨進行。但是,黨史學習始終融入于整風運動各個階段,整風文件學習是與黨的歷史相聯(lián)系的,整風中檢查錯誤也是與黨史相聯(lián)系的。
1944年5月21日到1945年4月20日,中共中央召開了長達11個月之久的六屆七中全會,會議最后通過了《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③,深刻總結了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24年以來的歷史經(jīng)驗和教訓,徹底清算了第三次“左”傾教條主義帶來的危害,增強了全黨在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基礎上的團結。這是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次對黨的歷史經(jīng)驗做出系統(tǒng)總結,標志著整風運動勝利結束,全黨黨史學習最終達成一致的認識和結論。
(二) 延安時期黨史學習教育的基本內容
延安時期的黨史學習既是一次歷史知識學習,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通過學習黨的歷史文件,以明辨是非。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黨史學習研究相結合,以樹立唯物史觀和正確黨史觀。在整風實踐中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以實現(xiàn)“治病救人”。
學黨的歷史文件。1941年12月30日,毛澤東和王稼祥致電周恩來:“中共黨史的學習請先從討論《六大以來》的文件入手?!保?]348由毛澤東主持編輯的黨內重要秘密文件匯集《六大以來》正式印制,這是前期整風運動中高級干部學習黨史的主要材料?!读笠詠怼烦霭婧?,引起了廣大黨員研究黨史的濃厚興趣,很多黨內同志提議從一大開始編撰一本六大以前的黨史資料書。1942年春,毛澤東著手編輯《六大以前——黨的歷史資料》。10月,《六大以前》在延安出版,不過當時全黨處于整風的緊張階段,沒有引起足夠熱烈的反響。1942年4月,毛澤東規(guī)定了整頓三風學習的二十二個文件,要求“一切干部學校凡能閱讀文件者,暫行停止一切其他課目(軍事學校則暫行減少軍事課目),專門學習二十二個文件”[7]326。二十二個文件既有“黨史文件”,也有“理論知識”,但以中共領導人的著作為主,加強了對“現(xiàn)實材料”的重視。1943年8月,毛澤東又著手選編《兩條路線》的學習材料,這本書的主要資料來源是《六大以前》和《六大以來》,且相對側重于六大以后黨的歷史。10月,《兩條路線》成書出版,這部書是后期整風運動高級干部學習研究黨史的主要材料,是必讀“黨書”。整風運動開始后,黨史學習融合于整風學習中,并開始進入總結現(xiàn)實運動經(jīng)驗層面。
學黨史研究方法和態(tài)度?!叭绾窝芯奎h史呢?根本的方法馬、恩、列、斯已經(jīng)講過了,就是全面的歷史的方法?!薄拔蚁氚阉凶鳌沤裰型夥?,就是弄清楚所研究的問題發(fā)生的一定的時間和一定的空間,把問題當作一定歷史條件下的歷史過程去研究。所謂‘古今就是歷史的發(fā)展,所謂‘中外就是中國和外國,就是己方和彼方?!保?]400“古今中外法”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歷史是一個整體,整體各部分、各要素之間相互聯(lián)系。毛澤東強調:“現(xiàn)在來考慮我們過去所走的路和經(jīng)驗,要有系統(tǒng)地去考慮。路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雖然在走每一步的時候也曾考慮過昨天是怎樣走的,明天應該怎樣走,但是整個黨的歷史卻沒有哪個人去考慮過。”[1]399這就是說,歷史、現(xiàn)實和未來之間相互聯(lián)系,要把整個黨的歷史作為我們研究的對象。二是每個歷史階段都有其自身的特點,一切歷史現(xiàn)象都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chǎn)物,研究歷史事件、歷史人物要放在當時的時間、地點和條件之下。具體到最難的人物評價上,毛澤東指出:“我們研究黨史,必須是科學的,不是主觀主義。研究黨史上的錯誤,不應該只恨幾個人?!保?]406進一步說,研究黨史要科學而客觀、辯證而全面。三是研究中共黨史要具備宏觀視野,放在國內國際兩個大背景下考察。但是時刻“應該以中國做中心,把屁股坐在中國身上”[1]407,毛澤東反對和批評教條主義,強調“我們要把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國來,在中國創(chuàng)造出一些新的東西”[1]408,也就是要有“創(chuàng)新”精神,實現(xiàn)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學“治病救人”。1942年2月,毛澤東在《整頓黨的作風》一文中提出了“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并將其作為整風運動的宗旨。其基本含義是“對以前的錯誤一定要揭發(fā),不講情面,要以科學的態(tài)度來分析批判過去的壞東西,以便使后來的工作慎重些,做得好些。”“但是我們揭發(fā)錯誤、批判缺點的目的,好像醫(yī)生治病一樣,完全是為了救人,而不是為了把人整死?!保?]827-828由于整風運動以六屆四中全會到遵義會議前的歷史為重點,因此所謂“以前的錯誤”,其實主要指王明“左”傾教條主義路線錯誤。在這一宗旨下,黨內進行了深刻的批評與自我批評,一些黨內領導干部,如張聞天、博古、王稼祥等,帶頭虛心接受他人的批評,誠懇做出自我批評。王明起初拒不承認自己過去的錯誤,但后來也愿意檢討自己的錯誤。當然,批評的目的不是“整人”,而是救人和團結。在毛澤東的正確引領下,王明、博古等犯過錯誤的同志在中共七大上繼續(xù)當選為中央委員。
二、 延安時期黨史學習教育的成功經(jīng)驗
(一) 明確黨史學習要解決的問題
馬克思說過,每個時代總有屬于它自己的問題。延安時期,樹立正確思想路線成為擺在中國共產(chǎn)黨面前的緊急任務。思想路線一旦混亂,革命的道路將舉步維艱。從大革命時期到土地革命時期再到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共產(chǎn)黨數(shù)次經(jīng)歷“左”“右”傾錯誤,其中以王明“左”傾教條主義在黨內的影響最為持久。為了領導人民進行抗日戰(zhàn)爭,為了推進黨和人民的事業(yè),中國共產(chǎn)黨迫切需要統(tǒng)一全黨于正確思想之下。毛澤東堅決反對主觀主義、宗派主義和黨八股,認為有必要在黨內開展一場普遍的馬克思主義學習教育??偠灾謇硗趺髀肪€的錯誤和影響,進而統(tǒng)一全黨思想是這一時期開展黨史學習的直接原因。
要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必須結合中國革命運動的歷史。因為“如果不把黨的歷史搞清楚,不把黨在歷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辦得更好”[1]399。中國共產(chǎn)黨自成立以后,革命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經(jīng)歷了數(shù)次生死存亡的考驗。毛澤東認識到本質上是黨內存在思想路線錯誤,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明辨是非的重要途徑,“我們要研究哪些是過去的成功和勝利,哪些是失敗,前車之覆,后車之鑒”[1]399。學習研究黨史有助于認清是非曲直,總結歷史的經(jīng)驗教訓,“使我們對今天的路線和政策有更好的認識,使工作做得更好,更有進步”[1]400。在延安整風中,將黨史學習與整風運動相結合,就取得了良好的整風效果。1945年六屆七中全會通過了《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黨史上的錯誤思想路線得到全面清理,為召開中共七大做好了思想準備,七大也因此能夠成為“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
(二) 劃分黨史學習的重點內容
延安時期的黨史學習,以六屆四中全會到遵義會議的黨史為重點內容。1941年中共中央書記處工作會議決定,研究六大以來的中央文件“著重研究四中全會至遵義會議一段”[5]326。延安整風期間,基本上也是圍繞這一時間段來總結黨的歷史經(jīng)驗教訓。1944年3月,毛澤東還說明:“對抗戰(zhàn)時期也許不在七大作結論。七大只作四中全會至遵義會議這一段歷史的結論,這個結論應取得經(jīng)驗教訓,要照顧以后,不重視懲辦,只作政治結論,以達到治病救人的目的?!保?]4991944年5月,中共決定召開七大,并成立黨內歷史問題決議準備委員會。起草歷史決議是為召開七大做準備,決議的形成經(jīng)歷了多次修改,一開始定名為《關于四中全會到遵義會議期間中央領導路線問題的決定(草案)》,可見這段歷史的分量之重。后來,經(jīng)毛澤東修改并敲定題目為《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案》。題目雖然發(fā)生變化,但是主體內容沒有大的變化,仍然以六屆四中全會至遵義會議這段歷史為核心。
注重四中全會到遵義會議期間黨的歷史,體現(xiàn)了辯證法上的兩點論與重點論。延安時期黨史學習內容廣泛,毛澤東強調“用整個黨的發(fā)展過程做我們研究的對象,進行客觀的研究,不是只研究哪一步,而是研究全部”[1]399,他將中國共產(chǎn)黨的歷史劃分為大革命時期、內戰(zhàn)時期和抗日時期。六屆七中全會通過的決議案對黨的整個歷史做了全面梳理,但是明顯有所側重。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央領導人認為,六屆四中全會后的中共中央存在一條“左”傾教條主義路線,深遠而持久地影響著全黨,而遵義會議后黨中央的路線比較正確,很大程度上糾正了之前的錯誤。因此,毛澤東選擇重點討論黨的“左”傾教條主義史。這種明確輕重緩急的處理方式,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政治智慧。
(三) 探索有效的學習方法
毛澤東提出了“鉆”和“擠”的學習方法。延安時期,外有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內有國民黨多次反共運動,中國共產(chǎn)黨時刻面臨著生存挑戰(zhàn)。在惡劣的自然生態(tài)和政治生態(tài)環(huán)境下,中國共產(chǎn)黨經(jīng)濟上要搞生產(chǎn)建設,政治上要維護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組織學習教育運動必然占用大量時間和精力。但毛澤東深刻認識到,要領導中國革命必須要學習,因為中共干部隊伍中“有一種恐慌,不是經(jīng)濟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領恐慌”[1]178。在延安在職干部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中,毛澤東提出了兩種學習方法。一是針對黨員干部沒有工夫學習的問題,毛澤東提出了“擠”的辦法,用“擠”來對付忙:在每天工作、吃飯、休息中間,擠出兩小時來學習。在毛澤東的倡導下,建立了每天兩小時的學習制度,規(guī)定“在情況許可的地方或部門,一律堅持每日兩小時學習制度”,“一切為著在職干部教育而耗費的時間,均算入正規(guī)工作時間之內,把教育與學習看做工作的一部分”[7]150。二是針對黨員干部看不懂的問題,毛澤東提出了“鉆”的辦法,用“鉆”來對付看不懂、難理解:我們要像仇人一樣地進攻它,對于仇人我們是不講感情的。當時黨內干部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唯有孜孜不倦地鉆研才能學有所成。在緊張的革命戰(zhàn)爭環(huán)境中,“鉆”和“擠”方法的提出和實踐,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人勤奮好學、奮發(fā)圖強的精神品質。
(四) 實施領導干部帶頭學習
延安時期黨史學習,以高級干部為黨史學習的主體。革命事業(yè)依靠革命隊伍,革命隊伍依靠革命領導,干部作為革命事業(yè)的領導者,其素質直接關系到革命前途。毛澤東將學習本領比作“進貨”,“我們要建設大黨,我們的干部非學習不可”[1]178-179。尤其是黨的高級干部,他們是革命的“舵手”,因此亟需提高他們的學習本領。在延安整風期間,毛澤東狠抓黨內高級干部的學習運動,學習中國共產(chǎn)黨的歷史是糾正黨內錯誤思想,確立正確思想路線的重要手段。1941年9月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后,毛澤東集中很大一部分精力領導高級干部的整風學習,明確以高級干部為黨史學習的主體。根據(jù)九月會議要求,隨后成立了中央研究組(又稱中央學習組),毛澤東任組長,王稼祥任副組長。延安及各地方成立了高級研究組(又稱高級學習組),歸中央學習組管理指導。中央學習組以中央委員為范圍;高級學習組以中央、各中央局、中央分局、區(qū)黨委或省委之委員,八路軍新四軍各主要負責人,各高級機關某些干部,各高級學校某些教員為范圍,全國以三百人為限,內延安占三分之一,外地占三分之二[2]623。當然,重視高級干部學習不等同于忽視中下級干部學習,延安時期各項學習是全黨范圍的。不過在黨史學習上,毛澤東從現(xiàn)實情況出發(fā),認為解決全黨問題首先要解決領導層問題,“只要中央與高級干部是團結的,全黨必能團結”[1]228,因此首要是抓緊中央領導階層和高級干部群體的黨史學習。
三、 延安時期黨史學習教育的現(xiàn)實啟示
在建黨100周年之際,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有著重要意義。黨史學習教育,不僅是歷史教育,更是政治教育。延安時期的黨史學習,對今天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有以下幾點啟示:
(一) 堅持唯物史觀和正確黨史觀
唯物史觀和正確黨史觀要求我們分清主流和支流。中國共產(chǎn)黨自成立以來,就為踐行初心使命而不懈奮斗,先后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全國人民長期艱苦奮斗,奪得了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創(chuàng)造了經(jīng)濟長期發(fā)展和社會長期穩(wěn)定的奇跡,這是誰也不能否認的成就。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到邁向強起來,中華民族正一步步走向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勝利和成就,是歷史發(fā)展中的主流。與此同時,根據(jù)唯物史觀,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在活動過程中,成功經(jīng)驗和曲折教訓都是歷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受時代和條件的限制,歷史上中國共產(chǎn)黨犯過一些錯誤,但那只是歷史發(fā)展中的支流,并不起決定性作用。事實證明,中國共產(chǎn)黨敢于自我批評,能夠及時糾正缺點錯誤,并牢記歷史教訓。
唯物史觀和正確黨史觀要求我們堅決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把握歷史發(fā)展的主流本質,并不是說否定歷史上的曲折和錯誤,這是不符合馬克思主義歷史觀的。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長期以來,歷史虛無主義以“解放思想”“學術自由”“還原歷史”為名,抓住黨歷史上所走的彎路、錯路,肆意丑化、抹黑、否定我黨的歷史。這種對歷史的解讀猶如“盲人摸象”,以所謂“新奇”吸引眼球,產(chǎn)生著不可估量的危害。尤其是在當今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部分國家對中國存在很深的誤解和偏見,這些錯誤觀點和思想很容易被別有用心者所利用,達到“亂陣腳”的目的。習近平指出:“要實事求是看待黨史上的一些重大問題,既不能因為成就而回避失誤和曲折,也不能因為探索中的失誤和曲折而否定成就。要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加強思想引導和理論辨析,澄清對黨史上一些重大歷史問題的模糊認識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保?]24-25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就是要堅持實事求是原則,義正詞嚴地反對歷史虛無主義。
(二) 明確黨史學習的重點內容
學習黨踐行初心使命的歷史。早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共產(chǎn)黨就明確提出黨的最高綱領是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最低綱領是進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我們今天講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就體現(xiàn)于這兩大綱領之中。可以說,中國共產(chǎn)黨自成立后,就自覺擔負起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xiàn)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共同富裕的歷史使命。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指出:“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9]15黨史學習教育,就是在了解中國共產(chǎn)黨各個時期奮斗史中,深化對中國共產(chǎn)黨性質和宗旨的認識,牢記并踐行中國共產(chǎn)黨的初心和使命,即將黨的初心使命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提高全黨的思想覺悟和行動自覺。
學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中國共產(chǎn)黨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chuàng)新、進行理論創(chuàng)造的歷史。早在延安時期,毛澤東嚴厲批評黨內存在理論脫離實際、教條主義地對待馬克思主義的現(xiàn)象。他反對片面地引用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的個別詞句,而不會運用他們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具體地研究中國的現(xiàn)狀和中國的歷史,來具體地分析和解決中國革命問題。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創(chuàng)立了毛澤東思想,實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共產(chǎn)黨從新的實踐和時代特征出發(fā)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實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從新的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最新成果,實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是新時代中國共產(chǎn)黨的思想旗幟和行動指南。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就是要學習不同歷史時期中國共產(chǎn)黨進行理論創(chuàng)新的時代條件、實踐歷程、重要成果等,在學習黨史的過程中加強政治認識、堅定理想信念、提高理論水平。
學習中華民族“強起來”的歷史。延安時期和新時代的兩次黨史學習,都通過中央全會做出了重要的“歷史決議”,都有側重性地對不同時期黨的歷史進行回顧和總結。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為了影響人的思想和行動,最終要落腳于服務現(xiàn)實。六屆七中全會通過的《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側重于六屆四中全會至遵義會議這段歷史,從此全黨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下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jīng)驗的決議》,則用較長篇幅闡述了“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歷史,也就是中華民族“強起來”的歷史。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如期實現(xiàn),黨和國家事業(yè)取得歷史性成就、發(fā)生歷史性變革,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生機和活力,黨心軍心民心空前凝聚振奮,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國人民以英勇頑強的奮斗向世界莊嚴宣告,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10]70-71。
(三) 提升黨史學習的效果
指定黨史學習教材。百年黨史,各類研究成果層出不窮,指定黨史學習教材有助于找到發(fā)力方向。1945年4月中共六屆七中全會通過的《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2021年11月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jīng)驗的決議》,這三個歷史決議都處于黨歷史上重大歷史關頭,對不同時期黨的歷史經(jīng)驗做出了系統(tǒng)總結,始終是我們學習研究黨史的基本遵循。這次黨中央為了組織好黨史學習教育,出版印行了四本指定學習材料和四本重要參考材料,需要重點學習的是習近平同志《論中國共產(chǎn)黨歷史》《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關于中國共產(chǎn)黨的歷史論述摘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中國共產(chǎn)黨簡史》,以求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各地按照中央要求,以黨史學習為重點,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fā)展史,并結合地方黨史特色,利用好地方黨史研究成果,開展“接地氣”的黨史學習教育。
創(chuàng)新黨史學習方法。延安時期的黨史學習方法是“擠”和“鉆”,這一方法至今仍然適用。同時,隨著社會發(fā)展,人們的知識水平、認知特點、學習方式等都發(fā)生了變化。黨史學習教育也必須與時俱進,適應于時代發(fā)展的要求。今天的黨史學習教育,可以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學習報告、學習研討、知識競賽等多種靈活形式,保質保量地完成學習任務。習近平指出:“要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注意為基層減負。要防止為完成任務應付了事,出現(xiàn)‘人在心不在等現(xiàn)象,防止照本宣科,防止為了博眼球信口開河。要防止膚淺化和碎片化,學黨史講黨史不能停留在講故事、聽故事層面,而要通過講故事引導廣大黨員加深對黨的歷史理解和把握,加深對黨的理論理解和認識?!保?]27要做好黨史學習教育其實并不容易,各級黨委領導人需要用心用力,發(fā)揮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真正效果。
(四) 把握黨史學習的時代要求
黨史學習的重點對象一是黨員二是青年。經(jīng)過百年奮斗,中國共產(chǎn)黨從一個僅有50多人的黨發(fā)展為擁有最多黨員的世界最大政黨。任何時期,加強黨史學習教育,都是堅定黨員理想信念,提高黨員干部領導水平的重要途徑。不同于延安時期的以高級干部為重心,這次黨史學習教育覆蓋各級領導干部和普通黨員。無論是黨的高級干部,還是黨的基層干部,亦或是普通黨員,都同樣重視和強化黨史學習教育,從黨史學習教育中汲取實干經(jīng)驗和智慧。青年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要抓好青少年學習教育,著力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保?]26作為時代發(fā)展中的主力軍,青年更應該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勇于擔當時代責任。
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皩W”從來都是為了“用”,但各個時期“用”的重點不同。這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延安時期學黨史主要解決黨內路線是非,重點清算六屆四中全會和遵義會議時期王明“左”傾路線錯誤不同。這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主要是進一步鞏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成果,銘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道理,進一步領悟、傳承、堅守和踐行“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開展好“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黨中央還為此專門下發(fā)了文件,要求全黨各地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在立足本職崗位為群眾辦實事外,還要從最困難的群眾入手、從最突出的問題抓起、從最現(xiàn)實的利益出發(fā),切實解決基層的困難事、群眾的煩心事。也就是說,黨史學習教育的主要成效,必須體現(xiàn)在“踐行初心使命”上。
黨史學習永遠在路上!“歷史、現(xiàn)實、未來是相通的。歷史是過去的現(xiàn)實,現(xiàn)實是未來的歷史?!保?1]67重視黨史學習教育,善于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政治優(yōu)勢。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黨史學習教育,形成了關于黨的歷史的系列重要論述。黨史學習教育不是一時之事,也不能“畢其功于一役”,應該作為一項長期的政治任務來推進。
注釋:
①1939年5月2日,《在延安在職干部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中,毛澤東對六屆四中全會以后的學習運動做了初步總結,并動員全黨要堅持深入推進學習運動。6月,毛澤東在延安高級干部會議上做報告,稱:“六中全會以后中央發(fā)起的全黨干部學習運動,對提高全黨干部的理論文化水平,有頭等重要的意義?!彼哉f,延安時期的學習運動確實以擴大的六屆四中全會為起點。
②《關于高級學習組組織條例的規(guī)定》規(guī)定,加入政治組必須同時滿足四項條件:(1)以現(xiàn)任及曾任區(qū)黨委以上,軍隊中旅級以上,及相當于這一級的各種工作干部為基礎選擇組員。(2)黨齡一般須在抗戰(zhàn)前入黨,個別的可以在抗戰(zhàn)后入黨。(3)文化水平須確能閱讀并理解黨的歷史文件,文化及理解力低者不應列入。(4)確能遵守組織紀律,未經(jīng)允許,不得將學習會中涉及黨內秘密的爭論或結論向外宣布。加入理論組的條件是:(1)以各種工作干部中之具有更高的文化水平與理論修養(yǎng),確能閱讀并理解《哲學選輯》等書者方為合格。(2)黨齡不加限制。同時規(guī)定,政治組成員若同時滿足以上條件,可以加入理論組成為正式成員,否則只能旁聽。
③討論并通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本來是七大的議事日程。毛澤東認為,七大是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大會的眼睛應該是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因此,在六屆七中全會上通過了該決議,這為開好七大做好了重要準備。
參考文獻:
[1]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第18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
[3]毛澤東.毛澤東書信選集[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
[4]胡喬木.胡喬木回憶毛澤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5]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
[6]文獻和研究(一九八四年匯編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7]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第19冊[M].北京:中央文獻研究室,2011.
[8]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10]《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jīng)驗的決議》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11]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作者簡介] 葉美燕,博士,湖北工業(yè)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430068。
(責任編輯:成?虎)
(校?對: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