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兆一
5月21日,為期三天的七國集團(G7)峰會在日本廣島閉幕。本次峰會的議題眾多,涵蓋了從人工智能到應對能源危機等各方面,但是真正關注的焦點無外乎三點,即加強對俄羅斯制裁從而加快結束俄烏沖突,達成各國共識以應對所謂的中國“經(jīng)濟脅迫”以及推動核不擴散。
雖然中國和俄羅斯不是參會方,但是多個會議的重要議題卻與兩國重度關聯(lián),這既凸顯了G7各國綜合實力的下滑,也昭示了維系松散聯(lián)盟的無奈。作為主辦國,日本多地的抗議示威活動已經(jīng)持續(xù)了近一個月,19日峰會開幕當天更是有眾多抗議者冒雨在廣島市中心公園聚集。從最后發(fā)布的G7聯(lián)合聲明看,這又是一次概念炒作居多、表面上取得共識卻一致行動嚴重缺位的會議。
自烏克蘭危機全面升級以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就以是否支持烏克蘭作為劃分盟友的主要標準,本次G7峰會更是強化了這種強行將世界“一分為二”的傾向。作為本次峰會的主席國,日本邀請了十幾個G7以外的國家領導人出席,包括印度、巴西、韓國、越南和澳大利亞,非盟輪值主席國科摩羅、太平洋島國論壇主席國庫克群島、東盟主席國印尼等。有美國智庫觀點認為,日本想要通過本次峰會將G7擴展到D10(意為“民主10國”),增加澳大利亞、韓國和印度,將G7從應對經(jīng)濟危機的平臺轉變?yōu)閼獙Α胺敲裰鲊摇钡膮f(xié)作平臺,加強國際合作領域的“意識形態(tài)掛帥”傾向。
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也被邀請參會,并在領導人合照中“C位出鏡”,而且還被撮合與同樣出席會議的印度總理莫迪進行了沖突以來的首次線下對話。澤連斯基并沒有譴責印度從未中斷與俄羅斯的貿(mào)易與軍事合作,反而邀請印度參與烏克蘭的戰(zhàn)后重建工作。從峰會最終形成的成果文件看,各國也宣布了針對俄羅斯大宗商品出口的“白名單”制度,這樣將堵住俄羅斯通過第三國規(guī)避制裁的漏洞。該政策一旦實施則有可能進一步破壞俄羅斯的能源生產(chǎn)并增加俄羅斯進行軍事貿(mào)易的難度。
但是這種針對俄羅斯的“升級版”極限施壓也讓德國產(chǎn)生了擔憂,該國高級官員就表示,德國非常希望精準化實施制裁,以避免意料之外的副作用。而在G7廣島峰會開幕當天,美國單方面宣布對與俄羅斯相關的71家公司采取出口限制措施,其中的部分公司來自亞美尼亞和吉爾吉斯斯坦。美國商務部也在同一天宣布限制向俄羅斯、白俄羅斯出口1200類產(chǎn)品,其中包括建筑材料、油漆、紙張和車輛等。對此,普京發(fā)表電視講話表示,外部侵略和壓力只會讓俄羅斯人民更團結,這是抱有新殖民主義思維的人無法理解的。
在G7廣島峰會召開期間,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前駐俄羅斯大使李輝則在烏克蘭、波蘭、法國、德國和俄羅斯等國嘗試用積極溝通等政治手段解決烏克蘭危機。
作為G7廣島峰會東道主的領導人,岸田文雄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自己想要的成果。廣島是岸田文雄的家鄉(xiāng),他聲稱:“原子彈對廣島造成的破壞無法形容,讓我始終銘記。”岸田還非常討巧地和其他領導人表示,自己把廣島的悲劇和俄羅斯在烏克蘭土地上的暴行畫等號。
在此次峰會上,岸田通過對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講述向世界展示了日本參與全球去核化進程的決心,無疑具有一定的說服力,也順勢扭轉了G7國家中日本相對弱勢的國際形象。
在美國的授意下,日本還在本次峰會中走到“應對中國”的最前線。在18日峰會開幕前一天,岸田與提前抵達的美國總統(tǒng)拜登就密切合作應對中國達成了一致。日媒宣稱兩人“強調了臺灣海峽和平穩(wěn)定的重要性,就反對憑借實力改變現(xiàn)狀達成了共識,敦促和平解決兩岸問題”。岸田還在拜登面前聲稱“日美同盟是印度太平洋地區(qū)和平穩(wěn)定的基礎,將在峰會上展現(xiàn)G7堅持國際秩序的‘鋼鐵意志”。
5月18日,民眾在日本廣島和平紀念公園集會反對七國集團峰會。圖/新華
實際上,日本政府近期通過新版的《國家安全保障戰(zhàn)略》等3份安保政策文件,宣稱日本應擁有對抗地區(qū)大國“潛在進攻”的“反擊能力”,必須大幅強化防衛(wèi)力量,在實質上已經(jīng)突破二戰(zhàn)后的“再武裝”禁忌。而美國出于地緣政治對抗需要,不但默許日本的“再武裝”,甚至大加贊賞日本在臺海問題上的積極表態(tài)。
有日本國家政策研究所的國際問題研究人員認為,俄烏沖突和印太地區(qū)潛在沖突的升溫,正在將日本推到大國聯(lián)盟的關鍵位置,日本自認為是美國在印太地區(qū)的關鍵盟友?;谶@一判斷,從今年3月份開始,日本外交開始主動出擊,岸田文雄本人更是頻頻出招:實現(xiàn)了和韓國外交關系的正常化,出訪印度與莫迪會面,并突然造訪烏克蘭且承諾提供3000萬美元的非進攻性武器。
自岸田文雄上臺以來的兩年,日本的軍費增幅為二戰(zhàn)以來最大,并已經(jīng)宣稱到2027年將國防開支增加一倍,從而使日本成為全球第三大軍費支出國。而日本軍費增加的矛頭所指,一目了然。
在這種背景下,日本在本次G7峰會上極力倡導的核不擴散被質疑為有名無實。七國集團中的美國、英國和法國都是擁核國家,其他成員國雖然沒有核武器,但都處于美國的核保護之下,美國在部分國家甚至有核部署,而本次受邀參加峰會的非會員國韓國也已經(jīng)得到美國承諾,派遣一艘戰(zhàn)略核潛艇到韓國,以應對可能的地區(qū)沖突。因此,岸田倡導的去核化進程顯得空洞有余,但可行性嚴重不足。
在1990年,G7的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GDP)總量超過世界的50%。時至今日,這個數(shù)字已經(jīng)低于30%。以購買力平價計算,金磚國家的GDP總量已經(jīng)占到世界的31.5%,超越G7。G7想要在全球事務上“一統(tǒng)世界”,已經(jīng)失去了絕對的實力支撐。
更值得一提的是,此次G7峰會雖然參與國家眾多,但是并非所有國家都支持美日主導的最終倡議,同時由于美國總統(tǒng)拜登面臨著巨大的債務上限談判壓力,美國資本市場的衰退跡象正在被進一步放大。傳言很可能缺席峰會的拜登最終參會,表明美國也急于安撫國際市場情緒。
不過,從峰會的最終聲明看,G7其他成員國表面上與美國步調一致,但是各國央行已經(jīng)開始用具體行動表示了對美元和美國經(jīng)濟的不信任。一旦國際市場的美元需求走弱,美債危機可能加劇,并造成經(jīng)濟衰退等連鎖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