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伏蘭
若想將德善品格教育融入小學中年級班級公約之中,教師應明確德善品格的具體內容,德善品格課程中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將具體的品格細分為六個方面、三個級別。其一,指向小學生人文底蘊的部分,三級別依次為明禮→誠信→仁愛;其二,指向小學生科學精神的部分,三級別依次為質疑→明辨→求真;其三,指向小學生學會學習的部分,三級別依次為專注→主動→堅持;其四,指向小學生健康生活的部分,三級別依次為節(jié)儉→寬容→感恩;其五,指向小學生責任擔當?shù)牟糠郑墑e依次為友善→守約→盡責;其六,指向小學生實踐創(chuàng)新的部分,三級別依次為勤勞→進取→創(chuàng)意。由上述內容得以明確,小學生的中級品格依次為誠信、明辨、主動、寬容、守約、進取,那么德善品格在中年級班級公約中的實踐則需圍繞中級品格逐一展開。
一、制定中級品格班級公約
(一)誠信
基于中級德善品格中的誠信制定班級公約:講信用,守諾言,言而有信,誠實不欺。關于誠信品格的班級公約,教師首先需將誠信品格內化于小學生心中,而后才能夠使誠信品格指導小學生的誠信行為。在實踐過程中教師應側重于提升小學生對誠信意義、誠信行為的理解。
(二)明辨
基于中級德善品格中的明辨品格制定班級公約:明是非、知對錯、勇辨別。其中明是非、知對錯主要側重于了解、知道,所以在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應用情境教學法,通過為小學生呈現(xiàn)具體的生活事件加深小學生的感悟。而用辨別這一公約,若想培養(yǎng)學生勇于辨別的能力,則需要教師開展具體的活動。
(三)主動
圍繞中年級小學生主動品格,將主動分層為行為、勞動、學習,針對每一層級的主動品格制定班級公約,公約內容見下述:
主動行為:學生能夠主動問好;主動幫助同學。
主動勞動:校內學生能夠主動養(yǎng)護菜園,記錄植物生長的過程。
主動學習:學生能夠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四)寬容
基于中級德善品格中寬容品格制定班級公約,教師可制定如下班級公約:寬以待人,學生能夠以寬宏大度的態(tài)度對待同學。
受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在培養(yǎng)小學生素質的過程中絕大多數(shù)教師均會選擇直接傳達給學生具體的準則,此種下定義的做法并不能夠保證某項知識或某項準則的內化。所以,關于寬容品格在班級公約中的實踐,本研究認為教師需遵循小學生的經驗認知規(guī)律,以此強化寬容品格的培養(yǎng)效果。
(五)守約
圍繞中年級小學生守約品格,以班集體為單位制定一項與學生學習與發(fā)展相關的約定:班內學生晚間閱讀打卡。
晚間閱讀打卡約定的具體內容為:小學生每日完成家庭作業(yè)后,閱讀一本課外書籍不少于20分鐘,無時間上限限制。閱讀的時間由學生家長監(jiān)督,為保證閱讀時間記錄的真實性,擬定采取兩種記錄形式:其一,學生家長拍攝閱讀行為配文并發(fā)布至朋友圈,配文格式為“X小朋友閱讀打卡,XX min”。其二,小學生結合家長的記錄在晚間閱讀記錄卡上填寫一日閱讀的時間。該項公約的實施過程中教師需將班級公約系統(tǒng)地傳達給班內小學生,使小學生既明確公約內容,又了解班級公約的嚴格性,有效規(guī)避小學生造假閱讀時間。
(六)進取
圍繞中年級小學生進取品格,以班集體為單位制定一項與學生身體素質相關的班級公約:努力向前,爭取進步。該公約主要側重于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在具體的實踐中也將以體育運動項目的形式實施。
二、開展中級品格集體活動
(一)誠信
設定為期一周+一個月的誠信活動。一周:說句悄悄話、誠信故事會;一月:在一個月內,每節(jié)語文課前利用2-3分鐘的時間按照座位順序請學生到講臺前講誠信小故事。
活動一:說句悄悄話。中年級小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主觀思想,且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曾因為各種原因說過謊言,為此小學生心中極易存在遺憾,所以在班級公約執(zhí)行的過程中,教師需將小學生從過去的遺憾中抽離出來,為小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可以重新開始的起跑線?;谶@一思路,本研究設計了說句悄悄話活動,即教師利用班會,板書說句悄悄話,鼓勵班內學生以匿名的方式將自己對某位同學或教師所說過的謊話寫在小紙條上,并道歉自己的行為。
活動二:誠信故事會。中年級小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語文知識基礎,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尚有待進一步提升,為此本研究設計開展誠信故事會,即以誠信品格培養(yǎng)為核心,轉變班級公約的執(zhí)行方式,以更具游戲特色的故事會形式將班級全體學生置于其中,促進小學生領悟誠信、學做誠信好少年。在本次故事會開展的過程中,教師需從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逐步展開:
第一,為降低活動開展的難度,教師可利用互聯(lián)網渠道搜集與誠信品格相關的小故事若干,故事的數(shù)量應高于班級學生的人數(shù),以此為班內學生提供更為多樣的選擇,保證故事資源的充分利用。故事可為《立木為信》《華盛頓》《曾子殺豬》《郭沫若》《韓信報恩》《誠實的晏殊》《一諾千金》《李苦禪燒畫》《季布重諾》等。教師需將所搜集到的誠信小故事錄入WPS編輯,調整格式后打印若干份。
第二,小學教師于早自習或晨會時間發(fā)放誠信小故事,并宣布誠信故事會的開展時間,要求學生能夠在當天選定自己所要講述的故事,而后上報。最后教師為班內學生預留2—4天的故事內容溫習時間。
第三,于本周班會,在說句悄悄話環(huán)節(jié)開展后進行誠信故事會。
(二)明辨
活動一:多媒體播放關于是非對錯的微視頻,教師所選取的微視頻應符合中年級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切勿選擇難以理解的微視頻。
活動二:開展班級辯論賽主題活動:“小學生是否應該攜帶手機”。
活動準備:首先,在活動開展前的2-3天教師下達此活動通告,要求班內全體小學生選擇一方,不允許觀點中立。其次,教師要求班內小學生結合自己的選擇總結攜帶手機或不攜帶手機的理由。最后,在活動開展前的課間,教師需做好活動場景布置,即將班內前三排書桌與板凳縱向排列,在黑板上板書正辯方與反辯方。
活動開展:由教師擔任辯論賽主持人宣布活動正式開始,板書正方、反方。設定三個環(huán)節(jié),開篇立論,由選擇正方的小學生做一辯發(fā)言,反方的小學生做一辯發(fā)言,時間各3分鐘。攻辯,設計了一對一攻辯環(huán)節(jié),由兩方小學生分別派出一位代表代替本方發(fā)言,時間5分鐘;自由辯論環(huán)節(jié),由正反兩房輪流發(fā)言,時間各4分鐘。整個辯論環(huán)節(jié)中除辯手外,其余人員可以選擇為辯手出謀劃策,亦可以選擇倒戈相向。
(三)主動
活動準備:教師利用國旗下講話向班級學生宣講基于主動品格的班級公約,用以創(chuàng)設活動儀式感,并在班級外墻懸掛基于主動品格的班級公約橫幅,用以強化活動的嚴肅氛圍。設定主動品格班級公約執(zhí)行期限為兩周。確定第二周的周五為主動品格評選日。結合主動品格細分后的內容制作主動品格獎狀。教師為班級學生爭取校內的一塊空地,并準備菜籽,耕田工具。
活動開展:第一,主動行為。首先由班主任教師利用班內晨會或早自習時間組織班內小學生朗讀文明禮儀規(guī)范。規(guī)范內容如下:小學生,講禮貌,禮儀之邦人知曉;有禮節(jié),互尊重,禮貌待人我做到;您好、謝謝、對不起,早中晚記得要問好;不打架、不罵人,有了爭執(zhí)不要吵;遵紀律、守秩序,各項守則要記牢;家有外賓來客人,見到他們要問好,五千年,文明史,發(fā)揚光大育新苗。其次,教師為班級學生分別發(fā)放主動行為卡,用于記錄主動行為次數(shù),卡片內容主要為“問好”“校內幫助他人”“校外幫助他人”,要求班內學生以畫“正”字的形式,每問好一次、每幫助他人一次勾畫一個筆畫。最后待主動品格執(zhí)行期滿,以主動行為卡為評價標準評選班內主動品格達人之行為小榜樣。第二,主動勞動。首先由班主任教師結合班級學生的人數(shù)劃分菜地面積,為便于區(qū)分,可應用牙簽與硬紙殼制作標識插在每一小塊菜地上。其次,由班主任教師為每位學生分發(fā)菜籽、花肥,選取一次班會,組織班內學生開展蔬菜種植活動。最后待主動勞動期滿,結合蔬菜長勢評比主動品格達人之蔬菜種植達人。第三,主動學習。擬定課堂教學活動參與記錄報表,放在講桌上,由每位任課教師結合班級學生的表現(xiàn),在與學生名字相對應的方框中畫“√”,待主動學習期滿,結合“√”數(shù)量評比主動品格達人之學習達人。
(四)寬容
為強化寬以待人公約在小學生行為中的內化效果,擬定以班集體為單位開展角色扮演主題活動。教師為活動主持者,學生為活動參與者。在活動開展前,師生均需為活動的順利開展做前期準備,教師層面需挑選“寬容小品”,可以將小故事作為小品題材,亦可以將動畫片段作為小品題材,學生層面則需根據教師所呈現(xiàn)的小品選定角色扮演的作品,并利用課余時間了解小品的整個對話過程。為詳盡說明,本節(jié)以劇本的形式做進一步分析:
演員:生1扮演老和尚,A;生2扮演小徒弟,B;生3扮演宴會小二,C。
前情:A帶領B前往全素宴席,于角落處一桌落座,C上道具(一盤盤中有一塊肉的素菜)
A:用筷子將素菜蓋住肉。
B:用筷子將肉翻出來。
A:再一次用素菜蓋住肉。
B:想將肉翻出來。
A:及時制止,于B耳邊言:“如果你再把這塊肉翻上來,我就把他吃掉。”
B:停止翻肉動作,但很郁悶。
后情:離開全素宴席,回家的路上B問A:“為什么明明知道我們不吃肉,但還是給我們上了一盤有一塊肉的菜?”A:“有可能是小二的無心之過,如果我們當面拆穿的話,有可能小二要被罰款,甚至失去生計哦,所以我們有時候要做到得理饒人?!盉:表演豁然開朗的神情。
除上述劇本情節(jié)外,教師還可以安排更多的角色扮演,用以促進班級全體學生寬容品格的內化。
(五)守約
活動準備:首先,班主任教師利用WPS軟件制作晚間閱讀卡,閱讀卡表格的一級項目分別為時間、書籍名稱、閱讀時間。并在守約品格執(zhí)行周開展的第一天分發(fā)給班級小學生。其次,教師更換外墻橫幅內容。制作或購買閱讀明星獎牌。設定守約品格班級公約執(zhí)行期限為三周(確立時間為21天意在助力小學生形成閱讀習慣)。確定第三周的周五為守約品格評選日。最后,教師利用班級微信群與學生家長交流互動,積極征求家長的配合,強調活動開展過程中家長監(jiān)督作用的發(fā)揮。此外,為促進本項班級公約的順利開展,教師還應為家長推薦適合中年級小學生閱讀的課外書籍,如《高士其科普童話》《小坡的生日》《皮皮魯傳》《青鳥》《藍色的海豚島》等。
活動開展:活動開展的第一天,班主任教師于小學生放學后在班級微信群中再次下達晚間閱讀打卡活動今日開始的信息,保證每一位家長均已知曉,并限定最晚打卡時間不超過21:00。教師準備晚間閱讀打卡表,通過查看朋友圈的方式記錄學生是否閱讀與具體的閱讀時間。爾后的每天教師無須在群內強調,僅需默默地記錄閱讀時間即可。待守約品格班級公約執(zhí)行期滿,教師利用第四周的班會或晨會開展班級公約執(zhí)行總結活動,為節(jié)省板書的時間,教師可操作班內的計算機,利用投影儀將電腦界面投影在大屏幕上,并根據晚間閱讀打卡記錄,將具體的時間錄入至電腦表格之中。最后,在班級學生無異議的情況下將閱讀時長作為唯一評比指標,評比出班級守約品格達人之閱讀明星,為其頒發(fā)獎牌。
(六)進取
開展為期2個月的進取品格班級公約執(zhí)行活動,活動內容主要為:以校內操場跑道為基礎,計時一圈,設置多層時間要求。假定操場跑道一圈的距離為800米,那么合格時間則可設計為4.2分鐘,60分;良好時間設計為4分鐘,70分;優(yōu)秀時間設計為3.8分鐘,80分;800米跑健將時間設計為3.5分鐘,90分;800米跑明星時間設計為3.2分鐘,100分。通過將時間與分數(shù)的細化分層,降低小學生進取的難度,使小學生的800米跑速度能夠呈梯度上升。
綜上所述,基于中級德善品格的班級公約制定相對容易,而實施則存在一定的難度,在教育改革的大趨勢下,并不提倡教師為學生下定義,所以在班級公約實施的過程中,若想使小學生的德善品格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教師還應關注學生的參與度與實施形式的創(chuàng)新,如本文上述所列舉的故事會、晚間閱讀打卡、角色扮演等,均具備較強的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