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幸瓊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開展籃球訓練對大學生的成長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籃球訓練不僅有助于培養(yǎng)大學生的團結合作能力,而且也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然而目前我國的大學生籃球訓練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影響了大學生籃球訓練的質量與效果,制約了大學生籃球技能的全面發(fā)展。本文首先分析了籃球訓練對大學生的作用,其次深入研究了大學籃球教學的現(xiàn)狀以及教學改進策略。
1 開展籃球訓練對大學生的作用
1.1 籃球訓練有助于培養(yǎng)大學生的團結合作能力
籃球運動是一項集體運動,學生在參與籃球訓練的過程中需要充分進行團隊合作,利用團隊的力量在比賽中取得良好的成績。團隊合作能力是一項關鍵的能力,如今多數(shù)大學生都不具備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高校教師應通過開展籃球訓練來發(fā)展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讓當代大學生具備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大學生在參與籃球比賽的過程中,需要采用合理的戰(zhàn)術,并且需要打造合理的攻防配合,使團隊中的每一個成員都能夠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如此才能夠取得良好的成績。因此,開展籃球訓練有助于培養(yǎng)大學生的團結合作能力,高校教師在籃球教學中也不應一味沿襲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要多采用團隊訓練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提升體能與籃球技巧。
1.2 籃球訓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在高校開展籃球訓練活動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任何體育運動都很考驗運動員的心理素質,籃球運動是一種對抗性體育運動,它對運動員的心理素質有著更高的要求。大學生在參與籃球訓練時要做到愈挫愈勇,不斷前進,努力克服訓練過程中的困難,從而形成堅忍頑強的意志品質。同時,開展籃球訓練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競技精神。通過組織一些大型的籃球競賽活動能夠充分磨煉大學生的心智,讓大學生在遇到挫折時不放棄,學會保持冷靜、努力拼搏,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這些都是籃球訓練給大學生帶來的益處。
1.3 籃球訓練能培養(yǎng)大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
在高校開展籃球訓練還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讓學生樹立終身體育意識。目前在國內的多數(shù)院校中,籃球運動只是體育教學中的一個小分支,體育教師并沒有將籃球教學作為重點教學內容。部分體育教師在籃球訓練課程中也只是向學生傳授運球、投籃等基礎知識,并沒有讓學生感受到籃球運動的精神內核。高校教師應更加重視籃球教學,向學生科普籃球競技文化、發(fā)展歷史等方面內容,并不斷豐富籃球課程的教學內容與教學形式,從而讓學生真正愛上籃球這項運動。
2 大學籃球教學的現(xiàn)狀
2.1 大學生籃球訓練與體能訓練頻次較低
當前高?;@球教學存在訓練頻次較低的問題,多數(shù)高校體育課程每周的排課數(shù)量有限,這也導致大學生的籃球訓練時間較少,不利于大學生籃球運動能力的提升。由于大學生籃球訓練時間較少,多數(shù)大學生對于籃球運動技巧的掌握程度也一般,甚至有一些學生只了解基本的傳球、運球等技巧,沒有掌握更深層次的籃球運動技巧,籃球運動水平不高。在這種現(xiàn)狀下,高校需要科學地設置籃球訓練課程,增加籃球訓練時間,也可多舉辦一些籃球比賽來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組織籃球社團來宣傳籃球文化,讓更多學生愛上籃球這項運動,從而充分運用課上學習時間及課余時間來參與籃球訓練活動。
2.2 籃球訓練課程的教學方式較為單一
高校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通過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然而在傳統(tǒng)的高?;@球教學中,部分教師并不注重多樣化教學方式的運用,多采用單一化的訓練形式。比如,教師在指導學生練習投籃技巧時,往往只是要求學生模仿教師的動作,這樣的教學方式效率低下,學生無法在一定時間內順利掌握投籃技巧。而且籃球訓練課程中缺乏新穎的內容,學生容易對籃球運動失去興趣。
2.3 籃球課程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在籃球教學的過程中,為了充分提高大學生的籃球運動能力,體育教師應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幫助大學生更好地掌握籃球運動技巧,而不是簡單地讓學生模仿教師的動作,這種單一化的教學方式并不利于學生籃球運動能力的發(fā)展。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單手肩上投籃技術時,體育教師先做示范動作,學生模仿,然而學生投出去的籃球卻總是偏離籃筐,投籃的命中率比較低。此時體育教師應該注意觀察學生的動作是否存在問題,然后糾正學生的錯誤,采取更高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快速地掌握籃球運動技巧。
2.4 學生籃球運動基礎存在差異
每一名學生的身體素質與運動能力都存在顯著差異,有的學生對籃球運動有著濃厚的興趣,但由于其身體素質較差,無法進行高強度的訓練。而有的學生則身體素質和體育運動能力都比較強,平常也有經(jīng)常參與體育鍛煉的習慣,這類學生則非常適合參與更高強度的籃球訓練活動。然而在高?;@球訓練教學中,部分教師沒有從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性角度出發(fā),沒有采用差異化的訓練教學方式,在籃球訓練中一直使用“一視同仁”的教學方式,這種訓練方式并不適合所有的學生,容易導致部分學生出現(xiàn)體力不支、興趣缺失的情況。面對學生籃球基礎及身體素質的差異,高校體育教師在設計籃球訓練課程內容時便要考慮到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選擇差異化的訓練教學方式,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出更加適合的訓練計劃,避免讓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參與高強度的籃球訓練,進而提升高?;@球訓練教學質量。
3 大學生籃球訓練及教學改進策略
3.1 采取合作式訓練,提升籃球訓練及教學效果
第一,在高?;@球訓練及教學中,體育教師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采取團隊合作式訓練方式,按照體育運動能力、籃球技能掌握程度等標準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然后針對不同的小組制定科學的訓練目標。通過實施這種差異化的訓練方式,能夠提升籃球訓練效果,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獲得提升。比如在正式開始訓練之前,教師可以綜合分析每一名學生的身體素質、體育運動能力以及籃球技能的掌握程度,然后將水平相近的學生分在同一個小組,如將籃球技能掌握程度較高、身體素質較好的學生分為A 組,將籃球技能掌握程度較差、身體素質也比較一般的學生分為B 組,教師分別為兩個小組設定不同的訓練目標。針對A 組學生而言,教師可以為A 組學生設定一些拓展性的訓練目標,讓A 組學生以團隊協(xié)作的方式來練習不同的籃球運動技巧。針對B 組學生而言,教師不應為他們設定高強度的訓練內容,而是以掌握籃球基礎技能為主。總之,在籃球訓練中采用差異化的訓練方式,能夠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獲得進步,且不容易讓體育運動能力較差的學生感到疲憊、沮喪,有利于學生籃球運動能力的全面提升。
第二,高校體育教師在籃球訓練過程中還應該充分借助信息技術來完善教學過程,教師可以利用電子設備為學生展示一些真實籃球比賽場景中的戰(zhàn)術打法,如NBA、CBA 等比較經(jīng)典的籃球賽事,將這些籃球比賽過程作為教學資源,教師可以隨意暫停、慢放籃球比賽過程,從而讓學生有足夠時間了解真實的比賽場景,并對其做出主觀判斷,更仔細地分析籃球賽事中的戰(zhàn)術打法。通過將籃球賽事作為教學資源,也能夠起到宣傳籃球文化的作用,讓學生受到自己喜愛的籃球明星的影響,從而更加熱愛籃球這項體育運動。
3.2 采取趣味式訓練方式,調動大學生參與訓練的積極性
高校體育教師若要提升籃球訓練的質量,就要徹底摒棄傳統(tǒng)的、單一化的籃球訓練模式,在課上要不斷豐富籃球訓練的內容與形式,避免大學生對籃球運動失去興趣。體育教師應該在籃球訓練中融入更多有趣的元素,從而讓大學生能夠在良好的氛圍中完成籃球訓練。比如,體育教師在講解雙手胸前傳球這一技巧時,應使用傳球搶球游戲的方式來展開訓練,這樣不僅能夠活躍訓練氛圍,而且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競技意識;又如,體育教師在講解原地單手肩上投籃這一技巧時,可以使用“三傳兩搶”的訓練方式,這樣的訓練方法能夠徹底激發(fā)學生的活力,讓學生以更加投入的狀態(tài)來參與籃球訓練。另外,體育教師也可以在課上設置一些拓展訓練類游戲活動,如“高拋快跑”拓展訓練游戲,提升大學生的快跑、急停、轉身以及對籃球的控制能力,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參與籃球訓練的積極性,而且也為學生學習更高難度的籃球技巧奠定了基礎。
3.3 強調學生主體地位,提高學生身心素質
在高校籃球訓練中,體育教師還應該充分重視學生在整個訓練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對學生的身心素質進行重點培養(yǎng),不僅讓學生掌握良好的籃球運動技巧,而且也幫助大學生樹立健全人格,形成良好體育精神。比如,體育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投籃技巧時,就需要提前帶領學生做熱身運動,可以讓學生在籃球場周邊慢跑,也可以設置一些熱身小游戲,充分活躍學生的筋骨,避免學生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受到損傷。同時,體育教師還應該對學生的錯誤動作做出指導,如當學生練習拋球動作時,部分學生的動作是不夠標準的,此時體育教師不宜批評學生,而是應該指出學生動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并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動作要領。另外,當體育教師完成了籃球投籃技巧的教學之后,還應該將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以實戰(zhàn)演習的方式來練習課上學習的投籃技巧,且設定在規(guī)定時間內投籃命中數(shù)量最多的學生可以獲得一定獎勵。通過采用這樣的訓練方式,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運動積極性,讓學生更加樂于參與籃球訓練活動。
3.4 加強籃球基本功的訓練,提高學生體能
首先是加強學生控球技術的訓練??厍蚴腔@球運動中的核心技術之一,學生想要提升籃球運動能力就必須掌握良好的控球技術。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手部持球、胯下運球等來訓練學生的控球技術,如學生在練習胯下運球時,教師應指導學生試著去不斷降低身體重心,使用前后交叉的方式來不斷運球,一直練習到學生可以在目視前方的情況下,仍然能夠進行交叉運球。其次是對學生進行投籃的訓練。在訓練學生的投籃技巧時,體育教師應要求學生將投籃的動作標準化,確保自己的手臂在身體的前方,用力將籃球托住,然后上臂與前臂之間大概保持九十度角,手腕與上臂保持平行狀態(tài),最后用自己的腳掌作為支撐點,用力起跳將籃球投出,整個投籃的動作應該是一氣呵成的。最后是要加強學生觀察意識的訓練。學生在賽場上必須做到眼神靈活,仔細觀察對方隊員的每一個動作,然后分析自己應該如何調整戰(zhàn)略,與隊友進行更加密切的配合。觀察意識不像其他的基本功,通過一系列練習就能夠學會,觀察意識更多的是需要學生自己去體會、積累經(jīng)驗,并與隊友培養(yǎng)默契,通過長時間的積累、體會才能培養(yǎng)出來,教師在其中只能起到啟發(fā)與提醒的作用。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發(fā)展背景下,我國部分高校在籃球訓練與教學方式上存在一些誤區(qū),嚴重影響了教學效率與質量,影響了大學生參與籃球訓練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高校體育教師要明確認識到這些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學生籃球基本功的訓練,提高學生的體能,在籃球訓練過程中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身心素質。同時采取趣味式的訓練方式,激發(fā)大學生參與籃球訓練的興趣,采取合作式的訓練方法,提高籃球訓練及教學的有效性,從根源上解決籃球訓練及教學中現(xiàn)存的問題,從而提升籃球訓練與教學效果。
基金項目:
本文系山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項目(編號:J20221590)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 曾泳輝. 新時期大學生籃球訓練及教學改進策略研究[J]. 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9(1):141-142.
[2] 王霄. 大學生籃球訓練的戰(zhàn)術意識培養(yǎng)策略研究[J]. 當代體育科技,2021,11(2):38-39,42.
[3] 吳林. 大學體育籃球選項課中體能訓練的現(xiàn)狀分析[J]. 文體用品與科技,2021(16):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