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潔
歇后語是古代勞動人民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種語言簡短、表意明確、富含深意、雅俗共賞的特殊的語言形式。歇后語有許多種類,且不同種類的歇后語往往具有不同的功能。下面,筆者就舉例來談談。
一、諧音類的歇后語
歇后語其實也屬于熟語。有一些歇后語是由諧音字構成的,如:
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胸口長草——心慌(荒)
孔夫子搬家——凈是輸(書)
空棺材出葬——目(墓)中無人
大蔥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咸菜煎豆腐——有言(鹽)在先
梁山泊軍師——無(吳)用
四月的冰河——開動(凍)了
隔著門縫吹喇叭——名(鳴)聲在外
半天云里吊口袋——裝瘋(風)
臘月天氣——動手動腳(凍手凍腳)
四兩棉花——談(彈)不上
張飛敬酒——胡(壺)來
鹽店老板──愛管閑(咸)事
這類歇后語利用諧音字聲韻相同或相近的特點,由原來的意義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種意義,有一語雙關的效果,能給人一種恍然大悟、饒有趣味的感覺。
二、喻事類的歇后語
這類歇后語的前半部分往往是在描述一件事情,并通過這件事順理成章地引出“謎底”。如:
冷水發(fā)面——沒多大長進
弄堂里搬木頭——直來直去
氫氣球上天——不翼而飛
石縫里塞棉花——軟硬兼施
石榴樹上掛醋瓶——又酸又澀
禿子跟上月亮走——沾光
騎在驢背上看書——走著瞧
城樓上看人——目光高
鼻梁骨上擺攤子——眼界要放寬
吃了筐爛杏——心酸
得了雨衣又要傘——貪心不足
搟面杖吹火——一竅不通
三十晚上盼月亮——沒希望
大海里撐篙子——點不到底
這類歇后語是用客觀的或想象到的事情來打比方,往往比較生動、形象,便于人們記憶。
三、喻物類的歇后語
這一類歇后語的后半部分內(nèi)容是對前半部分內(nèi)容的解釋、說明。我們只要結(jié)合后半部分的內(nèi)容來把握前半部分所指事物的特點,就能理解歇后語的意思。如:
過了河的卒子——只能進不能退
一園蘿卜——個個是頭
老鼠上街——人人喊打
一只皮鞋一只拖鞋——成不了雙
茄子開黃花——變了種
秦叔寶的黃騾馬——來頭不小
關門的燈鋪——不掛火
燈籠殼子——外頭好看里頭空
天下的烏鴉——一般黑
天上的星星——沒有準數(shù)
草上的露水——留不住
兔子的尾巴——長不了
喜鵲的羽毛——黑白分明
這類歇后語是用某種或某些物件、動物來打比方,能很好地突出事物的特點,幫助人們快速理解說話人的意思。
四、故事類的歇后語
這一類歇后語往往涉及一個具體的歷史故事或傳說。如:
1.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商周時期,商紂王暴虐,周文王決心推翻暴政。太公姜子牙受師傅之命,下界幫助文王。但姜子牙覺得自己年過半百,又和文王沒有交情,很難獲得文王的賞識。于是,在文王回都的途中,他在河邊用沒有魚餌的直鉤釣魚。文王見到了,覺得這是一位奇人,便主動跟他交談,隨后將其招入帳下。后來,姜子牙幫助文王和他的兒子推翻了商紂王的統(tǒng)治,建立了周朝。
2.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赤壁之戰(zhàn)時,為了讓曹操上當,周瑜決定使用苦肉計。于是,在軍事會議上,黃蓋假裝與周瑜意見不和,讓周瑜將自己打得臥床不起。這正是做給曹操看的。后來,這一假情報果真?zhèn)骰亓瞬軤I。曹操對此深信不疑,因而在黃蓋領軍前來時沒有絲毫防備。
3.八仙過?!黠@神通
八仙過海是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的一個神話故事。八仙分別為漢鐘離、張果老、韓湘子、鐵拐李、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曹國舅。相傳白云仙長在蓬萊仙島的牡丹盛開之時邀請八仙及五圣一起來賞花。鐵拐李邀請眾仙一起游覽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呂洞賓說:“我等既為仙人,今番渡海不得乘舟,只憑個人道法,意下如何?”眾仙聽了,欣然贊同,便聚到海邊,亮出了各自的法寶。
這類歇后語大都涉及人們耳熟能詳?shù)娜宋锖凸适拢谜Z簡潔,富有內(nèi)涵,能讓人們快速領會說話人的意思。
總之,歇后語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了解各種類別的歇后語,爭取在生活中準確地加以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