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邁著更加有力的步伐,想好好讓毛主席看看:‘您的戰(zhàn)士是多么矯健啊!我大聲呼喊:‘毛主席萬歲!‘毛主席萬歲!”
程光華(1936-不詳),江蘇南京人。1949年參加革命,加入第三野戰(zhàn)軍23軍67師文工隊。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榮獲個人三等功。
淮海戰(zhàn)役時,程光華是徐州市培正中學(xué)初二年級的學(xué)生。解放軍兵臨徐州,學(xué)校停課,她準備回南京,“剛出城不遠,就被解放軍‘包圍了,我們只好在包圍圈里呆著。1949年1月9日,我好像聽見解放軍從我們睡的窩棚前跑過,我們就被解放了”。
1952年8月1日,程光華作為華東軍區(qū)代表團成員來到北京,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首屆體育運動大會,“當時,我的心里一直深藏著一個秘密——希望在這次運動會上能見到我日夜思念的毛主席”。
下文為程光華回憶。
經(jīng)過9天的激烈競爭,8月11日,運動大會在北京先農(nóng)壇體育場舉行閉幕式。各代表隊的運動員都在場外等候。突然,我身后有人說:“你們看,毛主席來了!”
我連忙回頭看,怕是聽錯了,原來是我們隊里個子最高的那個運動員喊的。這消息像一陣春風(fēng)似的吹到了運動員的心坎兒上。霎時,隊伍像海上的波濤沸騰起來。
大家興奮、歡呼、跳躍,一個個踮起腳跟,伸長脖子,朝毛主席來的方向看去,我也踮起腳跟,但一點兒也看不見。唉!我個兒太矮了,就拼命往上蹦,蹦跳了好幾次,也還是看不見,急得我眼淚都快流了出來。
一個同志走過來安慰我說:“小程,別著急,等一會兒我們要從主席臺前走過,接受主席的檢閱,到那時你準能看見的。”
下午3時,運動大會閉幕式正式開始。運動員們在《解放軍進行曲》的軍樂聲中步入會場。我們代表隊穿著大紅色的運動衣,上衣的胸前繡有“華東”和“八一”四個金色大字。我昂首挺胸,甩開臂膀,邁著整齊的步伐進入了會場。
我的目光立即投向了主席臺。那里已站立了許多中央黨、政、軍首長,一時還看不清楚誰是誰,我估計前排中間站著的肯定是毛主席。此時,我們的領(lǐng)隊一聲口令:“正步走!”我的頭迅速向左一轉(zhuǎn),開始邁開了正步,我們正走在主席臺前。
我離毛主席是那么近——大約只有四五米。我瞪大著雙眼,緊緊盯著毛主席:他穿一身銀灰色的中山裝,魁偉的身材,寬寬的額頭,親切的目光,頻頻向我們招手,連他嘴唇下的那顆小小的黑痣我都看得真真切切。
我突然感到毛主席離我是多么的近??!他那么慈祥,那么和藹可親,這樣一位偉人就在我的身邊。這時毛主席也一定看見了我,一個從他面前走過的小運動員。
我便邁著更加有力的步伐,想好好讓毛主席看看:“您的戰(zhàn)士是多么矯健??!”激動的熱淚禁不住從我的臉頰上滾落下來。我大聲呼喊:“毛主席萬歲!毛主席萬歲!”我想,毛主席一定聽到我的呼喊聲,因為我的聲音特別高、特別亮,一個真正女高音的聲音。
隊伍已通過了主席臺,我又聽到“齊步走!”的口令,我們應(yīng)由正步改為齊步,頭也應(yīng)該轉(zhuǎn)向前方,可我的頭似乎沒有聽到命令,還是往后看,直到再也見不到毛主席時,我才依依不舍地轉(zhuǎn)過頭來,應(yīng)該慢一點兒,再慢一點兒,讓我再多看毛主席一會兒該有多好呀!
隊伍繞場一周后,我們代表隊站的位置離主席臺最近,我就站在領(lǐng)隊的后面。這時我才稍稍平靜下來,仔細辨認臺上的其他首長,除毛主席外,還有朱總司令、宋慶齡、劉少奇、周總理等等。我真太幸福了,中央黨、政、軍的主要領(lǐng)導(dǎo)人我都看見了。
閉幕式由總政治部副主任蕭華給我們講話,我一句也沒有聽進去,我一直把目光瞄準毛主席并用我的心向他傾訴:“毛主席??!您是中國人民的大救星,我們心中的紅太陽。作為一名普通文藝戰(zhàn)士,我連做夢都未曾想到有一天能親眼看看您。在我的心目中只有戰(zhàn)斗英雄、勞動模范這樣杰出的人物才有資格到北京見到您,在許多文學(xué)作品和現(xiàn)實生活中都是這樣的。想不到因為我會游泳,成為華東軍區(qū)的代表參加運動會而見到了您,幸運地成了我們文工隊里第一個見到毛主席的戰(zhàn)士?!?/p>
我熱血沸騰,渾身充滿了力量。從見到毛主席的這一刻起,一種神奇的力量在我心中涌起,成為人生道路上的一個根本轉(zhuǎn)折點:我長大了,我成熟了,我決心要做一名真正的、名副其實的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要在今后的戰(zhàn)斗中證明這一切。這就是我向毛主席暗暗發(fā)出的誓言。
9月初,我回到師部駐地江蘇太倉,部隊已經(jīng)出發(fā)參加抗美援朝去了。
在這人生的十字路口,我該怎么辦?是回家讀書,還是追趕部隊?對一個剛滿16周歲的女孩真是一個嚴峻的考驗!由于見到毛主席,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后者。
我13歲當上了小兵,但從未離開過部隊,這次我孤身一人,像一個迷路的小孩子,苦尋著自己歸家的路,一路上真是提心吊膽、戰(zhàn)戰(zhàn)兢兢。千里奔波,幾經(jīng)曲折,我終于在東北丹東趕上了自己的部隊,回到我最親愛的家——文工隊,與戰(zhàn)友們一起參加了抗美援朝戰(zhàn)爭,這些都是毛主席給了我最大的精神力量啊!
在朝鮮戰(zhàn)場上,程光華冒著生命危險,通過重重封鎖線到戰(zhàn)場最前沿坑道,為戰(zhàn)士們進行慰問演出,做戰(zhàn)前鼓動和戰(zhàn)后慰問。
據(jù)67師文工隊歌唱演員戴善珍回憶:“炮兵陣地上,敵我雙方正猛烈炮擊,文藝小分隊上不去,指揮員看到我們意志很堅決,就讓我們趴在坦克里沖了上去。射擊手、彈藥手各自堅守在崗位上,我們就在大炮邊演出……長期在陣地上奔走演出,體力消耗很大,女隊友程光華一度得了夜盲癥。在陣地上‘夜盲眼的困難可想而知。說起程光華,全師的指戰(zhàn)員都認識,她長得特別可愛,有一雙會說話的大眼睛,能歌善舞……”
一些戰(zhàn)士們講:“我們師文工隊的同志,特別是女同志,都能冒著槍林彈雨到前沿坑道為我們演出,為我們服務(wù)。我們衣服破了,都是她們給補的,扣子掉了,她們硬是把自己衣服上的扣子拆下來釘?shù)轿覀兊囊路稀墓り爢T們都能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難道我們還怕嗎?我們一定要狠狠打擊敵人、消滅敵人,為祖國和人民立功,絕不能辜負文工隊員們對我們的期望?!?/p>
停戰(zhàn)后,程光華榮獲個人三等功。
(責(zé)編/陳小婷 責(zé)校/張超 來源/《我見到了毛主席》,程光華/文,《老兵話當年(第五輯)》,江蘇省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jù)地研究會編,江蘇省新聞出版局準??;《活躍在“三八線”上的文藝兵》,戴善珍/文,《大江南北》2020年第12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