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協(xié)同共育;順勢利導;班主任
【中圖分類號】G625?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3)21-0055-02
【作者簡介】張琪,南京市月華路小學(南京,211199)副校長,南京市五一創(chuàng)新能手,曾獲江蘇省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大賽一等獎。
勿慌,理性站位
學生期盼已久的校園藝術節(jié)終于來了,人美歌甜的“夸父班”早早準備好節(jié)目和演出服,大家對這次藝術節(jié)的大獎勢在必得。校園公共空間里、教室后排空地上,隨處可見我們“夸父班”學生排練的身影。但是,這團結(jié)和諧的局面很快就被學生小雅打破了。
小雅,一個身形高大、調(diào)皮好勝的小姑娘,總是在排練時制造各種“意外”:班級合唱排隊形時,她不是站在隊伍之外,就是在隊伍內(nèi)推搡同學;彩排過程中,她總會不合時宜地責怪其他同學跑調(diào)、做錯動作,自己失誤走音卻拒不承認,一言不合就追打起哄的男生,音樂老師計劃好的排練總是因為她擱淺。藝術節(jié)期間本來工作量就很大的音樂老師終究還是沒忍住,在一次排練再次被打斷后,朝小雅放出了狠話:“再搗亂,你就別參加班級合唱了?!逼饩髲姷男⊙庞X得音樂老師的話傷害了自己的自尊,當即氣鼓鼓地回到座位,兩眼恨恨地瞪著音樂老師,直到下課。
午自習鈴聲響起,我正準備組織學生到報告廳參加賽前走場,卻發(fā)現(xiàn)小雅不見了,我和搭班老師在校園里找了許久也沒發(fā)現(xiàn)她的蹤跡。難道孩子翻墻出校了?不可能吧!一個女孩子沒這么大膽吧?一時之間,我居然有些慌亂了。無奈加上擔憂,我撥通了小雅媽媽的電話,一是為了及時告知家長情況,二是為了詢問小雅是否已回家“避難”。通過電話了解和學校監(jiān)控的確認,我確定了孩子還在校園里,于是立刻上報校長,并擴大搜索范圍。焦急的小雅媽媽也趕到學校,怨聲載道地加入了“搜索小分隊”。在家長的提示下,我們終于在圖書館的空調(diào)外機支架后面找到了故意躲藏的小雅??吹健熬刃恰钡男⊙盼叵驄寢尶拊V道:“音樂老師不讓我參加合唱比賽!”
一向“護短”的小雅媽媽眼看就要向音樂老師發(fā)難了。我立刻接過話茬,示意其他老師先把小雅帶回教室上課。這時候如果不及時安撫家長的情緒,一定會“長小雅士氣,滅老師威風”,那以后這樣的“出走局”豈不成了“家常便飯”?
我挽起小雅媽媽的胳膊,拉著她到“閱讀吧”坐下,向她解釋道:“事情的原委我都了解清楚了,我說給您聽……音樂老師確實是一時著急,讓孩子誤會了,好心辦了壞事??烧l還沒個著急上火的時候呢?您也是個心直口快的人,上次家訪的時候,我還聽小雅說您在家罰她不許吃飯呢。實際上,您也明白我們都是為了孩子好。所以請您相信我,音樂老師不是真不讓小雅參加合唱比賽。您看咱班排好的合唱視頻,小雅可是C位,還有重要的動作任務。您最了解小雅,要沒有您,我們還在滿校園找呢!您想想,小雅今天為什么鬧這一出?您再想想,音樂老師為什么忍無可忍?您這么在意孩子,今天這么難得的機會,一定要多聽我嘮嘮孩子?!本瓦@樣,家長被我穩(wěn)住了,教育的立場也站住了。
勿亂,感性易位
我看小雅媽媽對我的話有了些許認同,于是順勢寬慰道:“其實我特別理解您,老大身體不好,您把希望都寄托在小雅身上。孩子在學校需要面對不同性格的同伴、不同風格的老師,不確定因素太多,作為家長,能給她幫助就多支持一些。小雅點子多、熱心腸、體力好,這些都是優(yōu)點。但是她和同學、老師相處時總把握不好分寸和尺度,一味爭強好勝,這可不是個好現(xiàn)象哦!交往這門學問掌握了,孩子受用一生??茨裉鞄臀艺宜臅r候,這么熟悉她的戰(zhàn)術,平時在家沒少跟她斗智斗勇吧?”一聽我猜中了小雅和自己在家的“相處之道”,小雅媽媽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說話的語氣也從問責變成了訴苦。
家校協(xié)同的起點是有效溝通,當教師換個視角,站在家長的立場,發(fā)現(xiàn)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過程中孩子的共性問題,關注家長的教育困境和孩子的成長誤區(qū),無疑就打通了自己和家長聯(lián)結(jié)的“任督二脈”。在小雅媽媽的描述中,我看到了一對不會表達情感的母女,聽到了孩子面對挫折時接收到的家長的錯誤暗示:“誰惹你了,跟媽媽說,我們家不惹事,可遇事也不是吃素的?!遍L期在這樣的處事方式的影響下,孩子逐漸形成了無序心理,缺乏規(guī)則意識,凡事以自我為中心,遇事習慣性選擇逃避,缺乏責任心。
當我試探地問小雅媽媽,如果孩子放學回家告知她這件事,她會如何教孩子時,我得到了這樣的回答:“老師不讓你參加,你就硬氣點不參加,看誰拗得過誰。不公平對待學生,等媽媽來投訴她,到時候老師肯定會哄著你參加的?!蔽覜]有急于評價對錯,而是接著問:“現(xiàn)在您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又會怎么教孩子呢?”小雅媽媽這時有些遲疑和困惑,我沒等她開口緊接著說:“我猜您一定會這樣引導孩子。音樂老師跟我說,你的音色、音準特別好,很有天賦,所以才讓你站在C位,你可要更加努力練習哦!主唱還有個重要的職責,就是帶好合唱團的主旋律。如果你在大家唱的時候停下來指出別人的錯誤,那你們的合唱曲目是不是就沒有美感了?今天最后的彩排沒完成,很遺憾,老師和同學肯定很失望、很擔心,你有什么補救的辦法嗎?”
在我的積極暗示下,小雅媽媽若有所悟地點點頭,似乎想出了比之前更巧妙的解決策略。她表示會引導孩子認識今天的錯誤,也會和孩子一起為班級合唱團購買國旗貼紙,為合唱比賽添彩。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提示我們,每個孩子都渴望被肯定和被尊重,每個孩子也都期待實現(xiàn)自我價值,家長也是如此。用愛和陪伴、關懷和鼓勵幫助孩子形成責任意識,才是教育的成功之道。
勿急,適性補位
第二天,我向?qū)W校申請,讓小雅媽媽作為家委會主要成員進校協(xié)助合唱比賽。同時,我在班級公開感謝小雅和小雅媽媽為班級贊助合唱道具,小雅在伙伴們的掌聲中感受到了自己在集體中的責任和價值。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份責任,孩子在賽前異常緊張。果然還是媽媽最了解自己的孩子,擔心小雅難當大任,小雅媽媽拿出了提前幫孩子錄好的錄音,問我現(xiàn)場表演時能不能對口型。看著如此焦慮的家長,我又請來音樂老師。當著小雅和媽媽的面,音樂老師說:“小雅平時的演唱功底就不錯,說她沒受過專業(yè)訓練都沒人信。咱孩子能行,相信我,相信孩子!小雅,演唱的時候看我指揮?!痹谝魳防蠋煹墓膭钕拢⊙藕腿嗤瑢W默契配合,穩(wěn)定發(fā)揮,獲得了意料之中的冠軍。比賽結(jié)束后,當小雅和伙伴們擁抱慶祝時,小雅媽媽才意識到,比起幫助孩子提升演唱技巧、保證舞臺效果,更重要的是幫助孩子真正融入集體。
作為冠軍團隊,我向?qū)W校爭取到了周末進社區(qū)演出的機會,這也是為小雅和全班同學爭取到更多培養(yǎng)責任意識、增強自信的機會。從那以后,不僅是人際交往,孩子的學業(yè)發(fā)展、行為習慣、身心健康、生理發(fā)育、品格養(yǎng)成,都成了我和家長的溝通話題,家校社三方適性補位,成就了家校協(xié)同共育的美好。
教育是生命的彼此成就,于學生如此,于家長亦是如此。當家長在家校協(xié)同中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被加持,那他們就會成為班主任建班育人可以借的 “勢”,我們也就可以聚合家校協(xié)同的教育力量。這股恒久的力量會持續(xù)點亮每一盞心燈,照亮每一個孩子前行的路。
責任編輯:周小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