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治國
有些東西會被夸大,有些東西會被鼓勵,
有些東西會被促成,有些東西會流逝,但唯有精金美玉,永恒常在。
某啟。承喻慎靜,以處憂患。非心愛我之深,何以及此,謹(jǐn)置之座右也?!读ā吩~妙絕,使來者何以措詞?本不敢繼作,又思公正柳花飛時出巡按,坐想四子,閉門愁斷,故寫其意,次韻一首寄去,亦告不以示人也。《七夕》詞亦錄呈。藥方付徐令去,惟細(xì)辨。覆盆子若不真,即無效。前者路傍摘者,此土人謂之插秧莓,三四月花,五六月熟,其子酸甜可食,當(dāng)陰干其子用之。今市人賣者,乃是花鴉莓,九月熟,與《本草》所說不同,不可妄用。想子已寄君猷矣。
有所譯:承蒙告知,“慎靜,以處憂患?!蹦悴皇巧類畚遥我詴嬖V我呢。我愿意把它作為我的座右銘。你寄來的《柳花》詞妙絕,讓我不知怎么回復(fù)。本來不敢續(xù)作,又想起你當(dāng)此柳花飛亂的春天時節(jié),出外巡按,想起家中侍妾愛人寫下此詞。于是我也寫一首詞配合你的韻,另外千萬不要給別人看啊。我寫的《七夕》詞也謄錄一份寄給你。藥方請給玉山縣令徐令,惟要仔細(xì)辨認(rèn)其中內(nèi)容。如果不是真的覆盆子,藥沒有效果。它一般生長在馬路邊,當(dāng)?shù)厝私兴安逖磔保脑麻_花,五六月就熟了,果實(shí)酸甜可食,當(dāng)陰干后其子使用。如今市場上人賣的,是“花鴉莓”,九月成熟的,與《本草》所說的不一樣,不可隨意使用。我想,子已經(jīng)寄給徐君猷了吧。
有所感:一般人解釋蘇軾的《水龍吟·次韻章質(zhì)夫楊花詞》,會引用信中的話:“《柳花》詞妙絕,使來者何以措詞?本不敢繼作,又思公正柳花飛時出巡按,坐想四子,閉門愁斷,故寫其意,次韻一首寄去,亦告不以示人也?!?/p>
但在這里,我想聊聊這封信提到的“覆盆子”。而且,不提它的藥用價值。
盡管很多醫(yī)書上都有它,比如清代的《本草述》說:覆盆子治勞倦、虛勞,肝腎氣虛惡寒,腎氣虛逆咳嗽、痿、消渴、泄瀉、赤白濁,鶴膝風(fēng),諸見血證及目疾……
小時候,家里不給錢買零食,自己也沒有買零食的習(xí)慣。于是常常走到野外,去吃大自然饋贈的“零食”。其中一樣,就是“覆盆子”。在我們那里,它叫“烏泡子”。后來,我才知道,它還有一個更洋氣的名字,叫“樹莓”。
但我想繼續(xù)叫它“烏泡子”,仿佛這么叫,才能喚回我的童年。我想走到童年的鄉(xiāng)野里去,在那山坡上、溪流邊、田埂上尋覓那散落在各處的紅色野果,而不是走到超市里去買那一小盒透明塑料盒包裝的、洗得干干凈凈的“樹莓”。
童年甜的東西不多,而難忘的一種甜,是烏泡子給我的。
上學(xué)了,讀過不止一次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其中有段文字,似乎是要背的:“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绻慌麓蹋€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遠(yuǎn)。”
愚鈍如我,很多年后才知道,童年的魯迅和我吃的,竟然是一樣?xùn)|西。
幾年前,偶然在網(wǎng)上看到蘇軾的《覆盆子帖》,覺得真好。我想,如果把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真跡和野外的覆盆子放在一起,哪怕度過短暫的一天,該有多好。法帖上寫:“覆盆子甚煩采寄,感作之至。令子一相訪,值出未見,當(dāng)令人呼見之也。季常先生一書,并信物一小角,請送達(dá)。軾白?!?/p>
這應(yīng)該是蘇軾被貶黃州,好友陳季常采摘了一點(diǎn)兒覆盆子寄給他,他寫回信表示感謝。
哦,蘇軾、魯迅……還有許許多多我喜歡的古今中外的大人物和小人物啊,他們都曾和我同吃一枚覆盆子。
編輯/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