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
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以來,各地相繼公布貫徹落實方案。
梳理各省的貫徹落實方案可以發(fā)現,各地既嚴格對標對表中央部署的各項要求,確?!耙?guī)定動作”不漏項、不走樣,也提出了不少有特色、有創(chuàng)新的“自選動作”。這些“動作”反映出各地省委主要領導開展調查研究工作的思路。
調研報告怎么寫?領導干部要拿起“筆桿子”。
據《河北日報》報道,河北省委辦公廳印發(fā)的《河北省貫徹落實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工作方案的主要措施》明確要求:“各級領導干部要親自組織撰寫調研報告,做到情況摸得清、問題抓得準、原因析得透、建議提得實。”這意味著包括省級領導在內,都要自己拿“筆桿子”,而不能請人“捉刀”。
在黨的歷史上,領導干部親自做調查、寫報告是一項優(yōu)良傳統(tǒng)。
早在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毛澤東同志就在農村專門做過十幾個系統(tǒng)的調查。由于當時條件和環(huán)境惡劣,一些調查報告丟失了,毛澤東痛心地說:“失掉別的任何東西,我不著急,失掉這些調查,使我時常念及,永久也不會忘記。”可以看出,毛澤東凡做調查,都是親自做記錄,結束后又親手撰寫調研報告。
1948年,為加強黨的建設,中央發(fā)出了“關于建立報告制度”的指示:各中央局和分局,由書記負責(自己動手,不要秘書代勞),每兩個月向中央和中央主席做一次綜合報告。
領導干部為什么要親自寫調研報告?
首先,要想調研報告言之有物,不至于泛泛而談,必須得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親身求證。身為決策層的領導干部就要“走出辦公室”,深入基層一線,通過所見所聞積累豐富的報告素材。
其次,提筆撰寫報告的過程即是對前期調查的“復盤”,在字斟句酌中加深對調研課題的思考,有了這個文字提煉的過程也意味著有更多的思考和研究。
最后,領導干部只有自己在調研報告中提出問題的解決辦法,才會進一步提高破解難題的針對性、可行性,做到心中有數,開展具體工作時行動就會更自覺、更堅定。
但現實工作中,個別領導干部以工作忙、沒有時間寫報告為理由,讓其下屬代勞;有的干部擔心報告寫不好露“馬腳”,影響到面子、威望乃至仕途,而不愿寫報告;還有的干部在基層時熱衷寫文章,走上領導崗位后樹威風、擺架子,把任務甩給下屬。此類種種苗頭都是思想、作風出了問題。
特別要求各級領導干部要親自組織撰寫調研報告,是對黨優(yōu)良傳統(tǒng)的繼承和發(fā)揚,避免在調查研究工作中出現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
時代在進步,調查研究的方法也應與時俱進,推陳出新。
《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提到,要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調查研究。
習近平總書記一貫高度重視調查研究工作,注重調查研究方法的時代性、科學性、系統(tǒng)性。他曾強調,在運用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積累的有效方法的同時,要適應新形勢新情況特別是當今社會信息網絡化的特點,進一步拓展調研渠道、豐富調研手段、創(chuàng)新調研方式,學習、掌握和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的調研方法。這一系列重要論述,對新時期領導干部的調查研究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
如何利用互聯(lián)網資源,實現線上與線下的優(yōu)勢互補,是對領導干部智慧的考驗。
4月6日,中共福建省委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在全省大興調查研究的實施方案》,方案要求在調查的基礎上深化研究,防止調查多研究少、情況多分析少。弘揚“短、實、新”文風,多用具體數據、直觀圖表、生動事例等說話。
3月,浙江省工商聯(lián)邀請全省1.6萬家民營企業(yè)圍繞要素、政務、市場、法治、創(chuàng)新等五大環(huán)境,在線上給營商環(huán)境“打分”。結果顯示,“降低生產要素獲取成本”得分最低,用地用能用工等要素制約給企業(yè)家的感受最強。這樣的調研方式得出準確的評價結果,能倒逼政府原創(chuàng)性地探索進一步降低生產要素獲取成本的辦法。
從已公布的貫徹落實方案來看,各省均結合中央要求和本地實際,對調查研究的課題作了進一步明確。如廣西印發(fā)的方案中,列出了12個調查研究參考選題,有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縮小城鄉(xiāng)區(qū)域發(fā)展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等宏觀選題,也有移民搬遷人員重點群體就業(yè)問題等微觀選題。
課題如此豐富,該如何選擇?其實不管怎樣選擇,課題都要宜精不宜多、宜深不宜淺、宜專不宜廣。這在各省的貫徹落實方案中均有所體現。例如,江蘇要求,從省委常委同志做起,縣處級以上領導班子成員每人牽頭1-2項重點課題調研。
涉淺灘者得魚蝦,入深水者得蛟龍。1-2項重點課題看似數量少,但若深入埋頭研究,每一個課題里都有大文章可做。
說到底,衡量調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調查研究的范圍有多廣、規(guī)模有多大、時間有多長,也不是看調研報告寫得怎么樣、匯報內容有多精彩,而是在于將情況摸清楚、原因剖析透、問題解決好。
調查研究本質上是一門科學。從確定課題、撰寫調查提綱、收集整理調研素材、提出意見建議到最終形成調研報告,缺一不可,環(huán)環(huán)相扣。所以才會有人說,調查就像“十月懷胎”,解決問題就像“一朝分娩”。只有牢牢把握“深、實、細、準、效”這幾個關鍵字,才能不負“大興調查研究”之盼。
(摘自《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