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君
在統(tǒng)編教材單元整體教學的背景下,教師可以以單元為導向,利用學習單,讓學生習得單元閱讀策略,整合單元學習內容。這樣,學生既能掌握具有普適性的學習方法,又能提升自身的語文閱讀能力。
一、問題設計目標明確,完成形式多樣
學習單的設置應指向學習目標,達成單元目標。語文學習的目標分為基礎性目標與發(fā)展性目標。教師要想達成這些目標,既要讓學生掌握課本內的知識,又要依托文本,尋找其新的能力增長點,實現(xiàn)其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這就是學習單設計的出發(fā)點。學習單的設計與目標一一對應,這樣學生學習才能有的放矢。學習單的設計,是與單元目標、課時目標完全對應的,它可以實現(xiàn)“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主要內容”的目標。
例如,針對“能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節(jié)交流感受,對人物做出簡單的評價?!边@一目標,在部編版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騎鵝旅行記》(節(jié)選)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尼爾斯變成小人后,遇到了哪些動物?這些動物有什么表現(xiàn)?為什么?你眼中的尼爾斯是個怎樣的小男孩?”這些問題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在學習單中呈現(xiàn),提取“動物、表現(xiàn)、原因、人物評價”的關鍵詞制作表格。學生依托表格,能更加快速準確地答出表格前三列的內容,然后選擇印象深刻的一條進行評價,以此理清小說情節(jié)。這樣,教學目標就在生生合作、生生對話之中得以實現(xiàn)。
二、任務設計由易到難,適當拓展延伸
不論是學習還是評價,教師都要避免一味地出難題、設關卡,而是要適度降低門檻,根據(jù)學生學情設置題目。例如,在部編版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湯姆·索亞歷險記》(節(jié)選)一課的教學中,教師設計了一個理清人物關系的學習任務:“繪圖知關系:快速瀏覽課文,填一填,把人物關系理清楚。”這個任務以圖示的方式呈現(xiàn),讓學生填寫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如“湯姆”與“貝琪”是“同桌”的關系。這個任務難度較低,教師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生在閱讀外國小說時,理清人物關系。
同時,在圖示下方,教師設計了一個拓展任務:“想一想:人物關系圖還能怎么畫?用你的方式畫一畫?!边@一任務旨在引導學生放開思維,知道人物關系圖不止一種,只要能分清小說中的人物即可。此外,在教學中,我們也可以從外國作品延展到中國作品,讓學生認識到利用人物關系梳理圖的方法理清人物關系,也適用于人物較多的中國小說。
三、整體設計前后呼應,學習逐層深入
部編版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是外國文學名著單元。這一單元中的《魯濱遜漂流記》(節(jié)選)前有梗概,后有節(jié)選,梗概落實單元“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內容”這個要素,節(jié)選聚焦具體的情節(jié)和人物,通過事件和描寫人物的語句來表現(xiàn)人物特點,文末又將節(jié)選片段與梗概串聯(lián)起來,提示學生要有整本書的意識。之后的《騎鵝旅行記》(節(jié)選)和《湯姆·索亞歷險記》(節(jié)選)引導學生將前面在精讀課文里學到的方法進行遷移運用,關注情節(jié)和人物,并有自己的評價與思考。所以,在統(tǒng)編版語文教材六年級下冊小說單元三篇課文的學習單設計中,也存在逐層遞進的關系,這三篇小說中對情節(jié)的梳理與對人物的評價都是通過表格的形式進行的。
《魯濱遜漂流記》(節(jié)選)中聚焦“困難、方法”挖掘“我眼中的魯濱遜”;《騎鵝旅行記》(節(jié)選)中聚焦“動物、表現(xiàn)、原因(尼爾斯的行為)”讓學生評價人物;《湯姆·索亞歷險記》(節(jié)選)中聚焦“人物、關鍵情節(jié)”發(fā)現(xiàn)“人物特點”,再進一步延伸到現(xiàn)實生活,發(fā)現(xiàn)“我身邊的‘湯姆”,而“我身邊的‘湯姆”,同樣也是以“人物、關鍵事件、特點”來呈現(xiàn)的。
不難看出,師生通過學習單聚焦小說這一體裁,由淺入深地對小說的情節(jié)進行了梳理,對小說人物進行了分析。同時,這也在逐漸提升學生對語文關鍵能力的習得,從對文本的簡單梳理、對人物的簡單評價,到對關鍵情節(jié)的選擇、對人物的多角度評價,從單一文本,到生活情境,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一步步落地。
四、讓全體學生真實參與,多種方法推進課堂實踐
在課堂教學中,學習單的運用要指向人人參與,讓原先“教師與部分學生的對話”構建的課堂轉變?yōu)椤皩W生全面參與,人人開展語文實踐活動”的課堂。所以學習單的設計指向首先就要讓學生對文本有整體的把握,進行語文閱讀實踐,提升知識獲取的能力,教師才能有效開展教學,提升課堂效率,實現(xiàn)學生語文關鍵能力的發(fā)展。在統(tǒng)編版語文教材六年級下冊小說第二單元三篇課文的教學中,教師均采用了學習單的形式,學生在課堂上可根據(jù)學習單進行學習。在《魯濱遜漂流記》(節(jié)選)中“1.根據(jù)選段,以小標題的形式,提煉出魯濱遜流落荒島后的主要事件”;在《騎鵝旅行記》(節(jié)選)中“1.根據(jù)選段,以小標題的形式,梳理尼爾斯變成小狐仙后的主要事件”;在《湯姆·索亞歷險記》(節(jié)選)中“2.擬題梳情節(jié):根據(jù)選段,以小標題的形式,梳理湯姆、貝琪走失后的情節(jié)”。三個任務都是指向學生知識獲取的能力,也因為人人要寫,任務驅動,學生的參與度更高。在《湯姆·索亞歷險記》(節(jié)選)的學習單中,教師還設置了時間限制,利用倒計時加強了緊迫感,提高了學生的專注度,課堂效率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五、讓學習回歸真實情境,語言運用躍升思維能力
學習單的設計也不單單是指向單篇課文的學習,在新時代背景下,教師更加聚焦學生通過課堂學習,以解決在真實情境下的實際問題為核心的實踐操作能力。所以,教師要把目光放得更加長遠,以課堂習得的相關知識,促使學生回到生活,探究創(chuàng)新,發(fā)展其涵蓋各種關鍵思維能力的認知能力。在《魯濱遜漂流記》(節(jié)選)的學習單中,教師設計了一個任務:“在學習生活中,你是否遇到過困難和煩惱?你能像魯濱遜那樣把壞處和好處列出來比一比嗎?這樣對你有幫助嗎?”在這個任務中,學生就要聯(lián)系生活,利用表格,辯證地看待問題,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之中運用習得的知識,提升自身思維品質。同樣,在《湯姆·索亞歷險記》(節(jié)選)學習單的表格中也有“我身邊的‘湯姆”一欄,也是讓學生回到真實生活場景中,尋找小說“源于真實生活”的部分,促使學生真正將知識與生活實踐融會貫通,在生活中鍛煉學生思維能力,也能涵養(yǎng)其精神美德。
結束語
學習單是根據(jù)新課標與教學目標設計的一系列學習活動,是學生課堂進行自主探究學習的一個有效幫手,讓每一位同學都在課堂里“動起來”“想起來”“說起來”“寫起來”。運用學習單,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小說閱讀的語文關鍵能力,也能在其他類型的文本學習中發(fā)揮作用,提高課堂效率,促成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