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攝影師2015年在肯尼亞的馬賽馬拉拍攝時,發(fā)現(xiàn)了一只帶著六只小獵豹捕獵的母獵豹。一直以來,這位攝影師都渴望拍攝到獵豹捕獵時那些風(fēng)馳電掣的瞬間,為此,他推掉了之前制訂的所有拍攝計劃,在近一周的時間里,只專心追蹤獵豹母子一家。
母獵豹帶著六只小獵豹去捕獵很難全神貫注地投入,因?yàn)槟菢O為不便——它既要自己獵食,還要保護(hù)小獵豹,保證它們不被獅子、疣豬、鬣狗等肉食動物吃掉。第二天上午,母獵豹終于逮到一個機(jī)會,一只小角馬因?yàn)轶w力不支追不上角馬群,落單了。
母獵豹趕緊把六只小獵豹藏到一個隱蔽的地方,然后開始捕獵。它朝小角馬的方向大步追趕,只剩幾步時,它拼盡全力撲過去。可就在這時,一只母角馬突然從前面的角馬群里沖出來并折回。它沖到母獵豹面前,用腦門兩側(cè)的角用力將母獵豹頂翻,然后把小角馬救走了。
這一切,都被攝影師的鏡頭記錄了下來。他知道,無論是獵豹媽媽還是角馬媽媽,都是為了自己的孩子,所以,這場“戰(zhàn)斗”其實(shí)是兩個母親之間的較量。母獵豹默默回到小獵豹的身邊,伏在那里。小獵豹仔一只跟著一只,趴在母獵豹身上,并輪流蹭它的臉,似在給予媽媽安慰。那一刻,攝影師特別同情母獵豹。
接下來的幾天,鏡頭記錄到的一幕幕讓攝影師看得更加心酸。母獵豹每天都去捕食,但每天都沒有收獲。第四天傍晚,母獵豹經(jīng)過一番廝殺成功干掉一只成年的羚羊,然后將其叼進(jìn)樹林中。它警覺地看看周圍,覺得安全了,才喚出那幾只小獵豹。可小獵豹們還沒動手分食羚羊,兩只鬣狗就在不遠(yuǎn)處出現(xiàn)了。一只母獵豹對付兩只鬣狗幾乎沒有勝算,再說,它還要保護(hù)自己的六個孩子。所以,看到兩只鬣狗漸漸逼近,母獵豹最終只得選擇扔下“戰(zhàn)利品”,帶孩子逃跑了。
第五天,母獵豹仍然毫無所獲。到第六天時,母獵豹耷拉著頭,一動不動。它的肚子已經(jīng)干扁,根本沒有力氣爬起來。六只小獵豹仔圍在母獵豹周邊,用很可憐的眼神看著它。攝影師看到這一幕,覺得很揪心。他輕輕翻開背包,掏出了來此地前妻子特意為他準(zhǔn)備的幾塊肉食。手捧這些食物,攝影師猶豫良久。就在他下定決心,準(zhǔn)備擲出食物時,鏡頭里的母獵豹動了。它搖搖晃晃地站起來,走向不遠(yuǎn)處的一處灌木叢,然后拖出來一只死掉的、已經(jīng)腐爛的角馬,往小獵豹們的方向慢慢走去。
攝影師被這一幕震撼到了。通常情況下,獵豹根本不吃腐爛的食物。母獵豹拖著腐爛的角馬行走時露出一種堅(jiān)定的眼神,那眼神分明是在說:我要活下去,更要讓孩子們活下去!
后來和朋友說起母獵豹的故事時,攝影師說:“那天我感到特別慶幸,慶幸自己沒有擲出食物。人為地給母獵豹投擲食物,可以救它的命,可明天怎么辦?后天怎么辦?未來又怎么辦?野生動物要生存,一定要靠它們自己去捕獵。大自然絕不是冷酷暴君,但也絕不是慈祥圣母,它只是遵循著亙古不變的自然法則——弱肉強(qiáng)食,適者生存。所以,失了幫助的獵豹會活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