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金晶
基于對主題意義的探究設計閱讀教學,就是教師圍繞某個主題,依托語篇,以主題意義為引領(lǐng),通過各種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對主題意義進行探究。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對主題意義的探究應是語言學習最重要的內(nèi)容,學生對主題意義探究的深度直接影響到其對語篇理解的程度。文章將探討如何基于對主題意義的探究設計英語閱讀教學,希望能夠?qū)W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有所幫助。
一、創(chuàng)設語境,感知主題
在基于主題意義的閱讀教學中,教師首先就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生動的主題語境,讓學生很快進入到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創(chuàng)設情境具體可以利用與文本內(nèi)容相關(guān)的圖片、視頻或者實物展示等方式帶學生迅速地走進主題,給學生帶來直觀的印象。并且一定要與主題相貼切,讓學生從課堂開始就能夠伴隨情境走進主題。
比如,在導人“A beginner's guide to exercise”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帶學生觀看一段有關(guān)體育運動的視頻片段。視頻中一些著名運動員在練習跑步、游泳、體操等項目。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出自信的微笑。觀看過后,可以讓學生一起討論體育鍛煉對人體有什么好處,為接下來的教學起到一個導人的作用。由于該視頻與文本內(nèi)容主題高度契合,視頻片段當中也包括了人們常見的體育運動項目,教師利用與主題相關(guān)的視頻片段導人,并讓學生以討論的方式交流體育鍛煉對人體的好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期待。
二、關(guān)注標題,把握主題
對高中英語語篇的解讀首先從解讀標題開始。其中語篇的標題與文本的主題息息相關(guān)。在解讀標題時,教師可以直接在黑板上為學生板書標題,讓學生猜測這一標題下的內(nèi)容是關(guān)于什么。教師也可以通過談話導入的方式,引入標題,再讓學生猜測文章內(nèi)容,起到一個緩沖的作用。
導人過后,教師可在黑板上板書文章的標題——“A beginner's guide to exercise”,讓學生根據(jù)標題預測文章內(nèi)容,然后再讓其快速閱讀并驗證自己的預測,最后師生共同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學生通過標題可知這篇文章主要講述的應該是對初鍛煉者的一些建議。教師就可以順勢引導,讓學生猜測文章中會出現(xiàn)什么內(nèi)容。學生想到,文章可能會提到關(guān)于鍛煉的注意事項,體育鍛煉的好處,一些常見的體育鍛煉項目等。完成這些預測后,再讓學生投入閱讀,看~看白己的猜想是否正確。最后教師再和學生一起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即:Learn about the benefits of physi—cal exercise, choose a physical exercise program thatsuits you, know how to eat properly to keep energetic,and master common methods to avoid injuries.通過對標題的解讀,學生很快就能明白作者的寫作目的,并且也能夠讓學生通過標題對文章主題進行預測,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期待,引起他們對文章內(nèi)容的好奇心,這樣也能夠讓其迅速地把握主題。
三、問題引領(lǐng),聚焦主題
課堂上教師設計的問題一定是聚焦于主題。隨著學生對主題意義探究的逐漸深入,教師需要基于主題意義,為學生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讓他們能夠從對主題表層意義的獲取中,逐步走向?qū)χ黝}深層意義的理解。通過提出與主題意義相關(guān)的問題,來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讓他們在對主題意義探究的過程中學會將語言知識的學習與主題意義的探究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
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法讓學生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聚焦文本主題。具體問題設置如下:
l.What are the benefits of exercise?
2.This article introduces several common ways ofphysical exercise?
3. How long can you eat after exercise?
4.How to effectively avoid injury?
這幾個問題與文章主題息息相關(guān)。學生通過這幾個問題也可以迅速地對文本進行分析、推理和概括。并且這四個問題也分別對應著文章的四個部分。前兩個問題考查的是學生對語言信息的概括能力。第三個問題考查的是學生對文章細節(jié)信息的捕捉能力。第四個問題同樣是考查學生對語言信息的概括能力。
四、讀后活動,升華主題
閱讀過后,教師也要設計一些貼近生活實際的讀后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進而升華主題。設計活動一定要緊扣文本主題,挖掘文本的價值,并且對主題具有一定的拓展和延伸作用。活動要具有開放性,讓學生在探究主題意義的基礎(chǔ)上,可以運用自己的創(chuàng)新思維去解決問題,這樣才能夠達到升華主題的作用,學生也能夠通過開展活動更好地鞏固知識,提升英語綜合能力。
閱讀過后,教師可以組織一場讀后仿寫活動,讓學生在閱讀原文的基礎(chǔ)上,仿照作者的寫作手法,寫一寫自己對“beginner"的一些建議。也可以從幾個方面,詳細地談一談自己的想法。在寫作之前,學生可以先繪制出思維導圖,然后對照著導;圖進行寫作,效率更高。以下是某位學生的思維導圖:
通過讀后仿寫,學生進一步理解了作者的寫作意圖和寫作思路,并且在仿寫過程中也能夠根據(jù)自己的想法對文章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他們能夠聯(lián)系自身的實際生活經(jīng)驗,談一談自己的個人觀點。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升華了主題,提升了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
總而言之,基于主題意義設計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這種教學超越了單純的知識傳輸,挖掘出文本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和深層價值,解決了教學內(nèi)容零碎化和探究主題淺層次化的問題。從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的角度出發(fā),提升了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zhì),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主題意義探究的活動中,形成系統(tǒng)化的知識,從而實現(xiàn)深度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