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基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中國音樂史課程探究

      2023-06-23 05:33:43周燁
      人民音樂 2023年5期
      關鍵詞:音樂史線下評價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一批引領性、標志性改革舉措的頒布及實施,我國的高等教育發(fā)展步入快車道。從教育部《關于中央部門所屬高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指導意見》《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能力的意見》《教育部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意見》等多個文件的接力發(fā)布,均明確提出要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因課制宜,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深化課堂教學改革。而在這非凡十年中,江蘇一直走在建設教育強省的隊列中,主動順應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發(fā)展趨勢,推動教育理念、教育方式、育人模式的變革與創(chuàng)新,推進教育信息化、加快教育數(shù)字化轉型。2020年,教育部認定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5116門,其中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868門,占比17%;2021年,江蘇省教育廳認定全省高校首批省級一流本科課程1485門,其中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347門,占比23%。2019年,教育部《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中指出計劃認定6000門左右國家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①,由此可見打造具有高階性、創(chuàng)新型與挑戰(zhàn)度的線上線下混合課程已成為深化本科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必然要求,而音樂專業(yè)加入變局也已是大勢所趨。

      一、概念界定及課程現(xiàn)狀

      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主要指基于慕課、專屬在線課程(SPOC)或其他在線課程,運用適當?shù)臄?shù)字化教學工具,結合本校實際對校內課程進行改造,安排20%—50%的教學時間實施學生線上自主學習,與線下面授有機結合開展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打造在線課程與本校課堂教學相融合的混合式“金課”。②與傳統(tǒng)教學相比,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采用探究式、項目式、問題式、合作式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學習,重塑課堂內容,創(chuàng)新課堂活動,因此對增強理論課程活力大有裨益。

      在全國音樂(藝術)院校中,中國音樂史課程為音樂類專業(yè)本科學生必修的專業(yè)基礎課,多為大一至大二年級學生開設,課程時長為一學期至一學年不等。筆者曾采用線下與在線問卷相結合的方式對所在單位2021級音樂學專業(yè)正在學習該課程的4個班級共79位同學及兄弟院校2021級80名音樂學專業(yè)學生同步開展問卷調查,用以評測學生對傳統(tǒng)線下課程的反饋,調查共獲得150份有效問卷,數(shù)據結果反映出以下幾點:

      (一)教材選用及課時安排的自主性導致知識點講授深度存在明顯校際差異

      問卷結果顯示,目前各大音樂(藝術)院校結合自身培養(yǎng)方案設置情況,從課程教材選用到課時安排,均存在較大的自主性。其中課時量從32-128學時不等;教材選用從斷代史到通史教程,主要涵蓋山東教育出版社、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人民音樂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不同版本。教材選用及課時安排的自主性導致重要知識點的講授深度存在明顯校際差異,且缺少較為統(tǒng)一的課程標準與校際互動。

      (二)理論素養(yǎng)不深,對史論學習興趣度較薄弱

      在接受問卷調查的學生中,筆者所在單位有70%的學生于入學前接觸或學習過中國音樂史相關知識,但其中接受過較為系統(tǒng)學習的人數(shù)為8人,僅占學生總數(shù)的10%。在隨后開展的教學活動中,每個班能始終對中國音樂史課程保持積極學習與提問狀態(tài)的學生約為10%—15%,說明該年級學生理論素養(yǎng)不深,對于以理解、識記為主的史論類課程興趣度亦較為薄弱。

      (三)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不利學生的主動學習

      中國音樂史課程因理論性較強且多數(shù)院校課時量所限,至今仍采用以教師為主導的“文本課程”模式,奉行“三個中心”,即以教材、教師、課堂為中心。此外,受課時所限,原本在教學中應強化識記和悉心感知的大量譜例音響、音樂現(xiàn)象、創(chuàng)作風格與流派等內容均無望充分展開,僅靠教師“填鴨式”教學,缺少對學生主動學習的引導,專業(yè)視域偏窄,為課程教學存留巨大遺憾和隱憂。

      (四)學生對慣常的閉卷筆試這一考核方式存在畏難情緒

      依循慣例,多數(shù)院校傳統(tǒng)音樂史論類課程仍多采用期末閉卷筆試的量化考核方式。而2021級音樂學專業(yè)學生為標準的“00后”,是自小就浸潤在互聯(lián)網中成長起來的一代,對于識記背誦式考核有明顯的畏難情緒。問卷結果顯示,僅有12%的班級學生支持課程采用閉卷筆試形式考核;有超過50%的學生期待課程能以更加綜合、靈活的方式發(fā)布考核要求。

      上述問卷結果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代學生的特點與線下中國音樂史課程所面臨的現(xiàn)狀。另一方面,西方音樂史作為全國音樂(藝術)院校與中國音樂史始終并行開設的一門專業(yè)必修課,近五年來在慕課資源建設上優(yōu)于中國音樂史。2018年春季學期,中國大學慕課(MOOC)平臺推出中央音樂學院國家級精品課程西方音樂史(上)、西方音樂史(下);2021年春季上線四川音樂學院版西方音樂史;智慧樹平臺也于2021年春季學期發(fā)布煙臺大學國家級共享課《趣聊音樂——西方音樂史與名作賞析(山東聯(lián)盟)》,運行至今,四門課程總計學習人數(shù)超17000人。由此不難看出,中國音樂史課堂教學改革已箭在弦上。

      二、中國音樂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探索

      (一)混合式教學視域下的中國音樂史課程觀測指標構建

      20世紀90年代初起源于美國的混合式教學,最初主要用于高等院校教育教學,而國內的相關研究源起21世紀初。2004年,在第七屆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上,何克抗教授首次提出混合式學習。關于混合式教學的定義至今仍眾說紛紜,但都包含以下兩個關鍵點:一是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其基礎,強調以學生學習為中心,學生在主動建構的過程中獲取知識與能力;二是學習方式為在線學習及線下學習的融合,并將信息技術的運用作為標志。③2021年12月,在第12屆新華網教育論壇上,教育部高教司吳巖司長指出,技術與教學教育的融合將引發(fā)一場新的學習革命?;旌鲜浇虒W要成為今后高等教育教學的新常態(tài)。在此,筆者大膽提出突破校際,基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中國音樂史課程學習較為統(tǒng)一的觀測指標,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課程實施過程中的學習資源與學習活動為混合式課程建設的重點。中國音樂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在課前準備環(huán)節(jié),應首先明晰課程教學目標,如表2所示:

      (二)中國音樂史混合式教學參考示例

      針對前文所述中國音樂史課程教學現(xiàn)狀,如何有效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在課程學習中改變以教師為主導的局面,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與線下課堂優(yōu)勢互補,成為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

      1.在線課程資源的選用:在建設線上線下混合式中國音樂史課程中,可優(yōu)先選擇如中國大學慕課(MOOC)、智慧樹、超星學習通等平臺引進的本學科相關一流院校的國家級、省級線上一流課程、教學名師或行業(yè)專家的精品示范課程?,F(xiàn)階段,線上資源選用可參考下表3:

      2.混合式教學參考

      混合式教學的中國音樂史課程依然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階段,但相較傳統(tǒng)線下課程,混合式教學在課前與課后環(huán)節(jié)對學生要求有所加強,如此一來,學生的學習將三個階段加以融會貫通。在此筆者也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嘗試提出中國音樂史混合式教學參考示例(見圖1)。

      如圖所示,混合式教學將課堂學習環(huán)節(jié)前置,課前學生可通過教師已發(fā)布的在線學習資源及視頻完成自主預習與學習;課中,與線下重難點面授相結合,同時嵌入小組討論、成果匯報、章節(jié)測試、多元互評(師生、生生、業(yè)界導師)等,實施以學生為主導的實踐教學方式革新,最大限度調動學生學習熱情與課程參與度;課后,由學生對教學效果予以反饋?;旌鲜浇虒W的實施可結合校本實際對線下傳統(tǒng)課程進行改造,與此同時,在條件成熟時亦可推進跨專業(yè)、跨校、跨地域實踐教學資源協(xié)作共享,積極搭建智慧化學習場景,進一步服務學生創(chuàng)新自主學習。

      (三)非標綜合性評價探索

      現(xiàn)階段,中國音樂史課程通常采用期末閉卷筆試考核,即以教師評價、學業(yè)成績評價和結果評價為主。2019年10月,教育部發(fā)布《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中指出:“以激發(fā)學習動力及專業(yè)志趣為著力點完善過程評價制度。強化對學生課堂內外、線下線上學習的評價,強化閱讀量及閱讀能力考查,充分提升課程學習的廣度。加強研究型、項目型學習,豐富論文式、探究式、報告答辯式等作業(yè)評價方式,提升課程學習的深度。加強非標準化、綜合性評價,提升課程學習的挑戰(zhàn)性?!?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這是指導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綱領性文件?!犊傮w方案》指出,應大力“推進高校的分類評價,引導不同類型高校的科學定位,辦出特色與水平”。在《總體方案》中有幾點值得特別關注:其一是方案強調需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其二是從外延型評價轉向內涵型評價,以發(fā)展的眼光看教育,真正使教育回歸育人本位。⑤由此,筆者認為混合式教學重在直面學生的個體差異,強調實踐教學的延伸性價值追求,提倡含評價主體、評價內容、評價指標、評價手段在內的評價體系的多元化,提出并建立學生成長跟蹤機制。在具體實踐教學考核中,可做如下創(chuàng)新:一是摒棄將閉卷筆試作為期末考核固定形式的做法,將經典曲目聽辨、作品旋律模唱、命題寫作、抽題即興作答、制作中國音樂大事年表、微課制作等多重形式納入實踐教學考核。二是依據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本杰明·布盧姆的教育目標理論,不再采用單一的結果評價,積極關注學生在實踐教學中的行為與表現(xiàn)研究,將品德素質、團隊協(xié)作、溝通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等接入評價體系,逐步形成20%—30%的過程性評價。三是評價主體多元化,拋卻純粹的教師評價,引入“主體評價”和“第三方評價”概念,將教師評價、學生自評、生生互評和業(yè)內導師評價、專家評估等相互綜合、相互印證。四是綜合運用成績分析、問卷調查、交流研討、咨詢研討、座談會等多元評價手段替代單一成績分析模式,不斷推動中國音樂史課程教學的評價改革。

      結? 語

      綜上,現(xiàn)階段學生特點與傳統(tǒng)線下教學的痛點,使得將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這一信息化方式引入中國音樂史課程已箭在弦上。當然,在建立混合式教學突破校際,較為統(tǒng)一的課程觀測指標的基礎上,中國音樂史課程混合式教學仍可因校制宜、因生制宜。因文篇幅所限,本文對中國音樂史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建設中可能遭遇的問題,如主講教師對混合式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把握與駕馭能力,混合式課程從建課到評價環(huán)節(jié)主講教師時間、精力成本的較大投入等并未過多言及。謹以此文拋磚引玉,在高等教育全面信息化的當下,亦愿中國音樂史能更好適應新文科課程發(fā)展要求。

      ①② 教育部《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EB/OL]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910/t20191031_406269.html,查詢時間:2019年10月31日。

      ③ 朱雪梅、雷頡《混合式教學:“互聯(lián)網+”時代的教學變革》[J],《中小學數(shù)字化教學》2018年第4期,第5頁。

      ④ 華東師范大學教務處《華東師范大學混合式課程標準》[EB/OL]https://xxgk.ecnu.edu.cn/9c/f3/c31273a433395/page.htm,查詢時間:2022年3月31日。

      ⑤ 教育部《怎樣破“五唯”促教育評價轉型-專家解讀〈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jyzt_2020n/2020_zt21/baodao/202010/t20201021_495912.html,查詢時間:2020年10月21日。

      周燁 南京傳媒學院音樂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 張萌)

      猜你喜歡
      音樂史線下評價
      SBR改性瀝青的穩(wěn)定性評價
      石油瀝青(2021年4期)2021-10-14 08:50:44
      COZMINE線下集合店
      傳統(tǒng)線下與直銷模式孰強孰弱?這家動保企業(yè)是這樣看的
      當代水產(2021年1期)2021-03-19 05:16:46
      從“偶然”的疫情大爆發(fā)到“必然”的線下線上教學結合
      計算機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2:38
      烏蘭杰的蒙古族音樂史研究
      ——評烏蘭杰的《蒙古族音樂史》
      人民音樂(2018年8期)2018-08-21 06:32:54
      符號學家重返音樂史
      中國近現(xiàn)代當代音樂史的研究使命
      樂府新聲(2017年1期)2017-05-17 06:06:29
      淺析音樂考古學在音樂史研究的作用
      北方音樂(2017年4期)2017-05-04 03:40:39
      基于Moodle的學習評價
      “密室逃生”線下擴張
      夏津县| 太保市| 长沙市| 周口市| 江油市| 和龙市| 林甸县| 紫阳县| 民权县| 铜川市| 南部县| 罗源县| 龙游县| 龙海市| 昌图县| 筠连县| 灵寿县| 漯河市| 张家口市| 兴安盟| 静海县| 肥东县| 都江堰市| 寿光市| 奇台县| 长丰县| 沁阳市| 连平县| 青神县| 郸城县| 区。| 辛集市| 炎陵县| 霍州市| 楚雄市| 金坛市| 溧水县| 金平| 乐山市| 博野县| 株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