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秀 梁俏媚
戶外活動時間到了,我?guī)е∨笥褌儊淼酱笮屯婢邊^(qū)玩耍,這里有秋千、攀爬墻、滑梯等多個游戲區(qū)。就在大家自由游戲的時候,忽然一陣嗚嗚嗚的哭聲傳來,只見滑梯入口處擠滿了人,我趕緊過去,看到多多坐在地上哭,她指著身后的小朋友說:“他們擠我,我沒站穩(wěn)就摔跤了。”聽了多多的話,我看了看站在入口處的一堆“小人兒”。
想到日常生活中只要遇到需要排隊的場景,孩子們?yōu)榱藸幍谝弧斉蓬^總是會出現(xiàn)推推擠擠的情況,為了讓孩子們懂得遵守秩序的重要性,我決定開展一次學(xué)習(xí)排隊的文明之旅。首先我篩選了一本和孩子們的排隊體驗非常貼切的繪本——《被擠爛的丸子店》。
在講讀了繪本之后,我和孩子們進行了如下的討論:
老師:“華爾馬特的啦啦丸一上市,丸子店就被擠爛了,這是為什么呢?”
孩子:“因為大家都想要,擠在一起,人太多,丸子店就爛了。”
老師:“丸子店被修好后,華爾馬特要求大家怎樣來購買呢?”
孩子:“要大家排隊?!?/p>
老師:“為什么丸子店又被擠爛了呢?”
孩子:“因為只有5顆了,排在后面的人怕買不到又擠上來了?!?/p>
老師:““是的,因為后面的人擔心買不到,又擠上來了,這次還有人受傷了。經(jīng)過這次,大家都意識到亂擠亂搶不但吃不到想要的啦啦丸,還會帶來很大的傷害,所以大家一致同意以后絕不能亂擠亂搶,要排隊?!?/p>
老師:“小朋友們想想,今天玩滑梯時多多為什么會摔倒在地上呢?我們要怎么做才能避免這樣的情況再次發(fā)生?”
孩子:“人太多了,大家擠在一起,就把多多擠倒了?!薄拔覀円黄鹜娴臅r候也要排隊,一個接一個地玩才行?!?/p>
繪本的故事情節(jié)和孩子們的游戲體驗非常契合,在討論的過程中孩子們能自覺地與故事角色產(chǎn)生共情,并將故事里的教育啟示遷移到自己的生活中。
由于孩子們的忘性大,很多時候知道了并不一定能做到,因此在認知層面和孩子們明確了遵守秩序的必要性之后,我在班級里繼續(xù)開展了小小督察員的活動,突出孩子們的主人翁地位,鼓勵他們自覺維護班級秩序。很多孩子都積極踴躍地報了名,現(xiàn)在班里每天會推選兩名小小督察員協(xié)助老師管理秩序。在小小督察員的幫助下,孩子們自覺有序排隊的好習(xí)慣又被強化了。
在上述兩個案例中,教師都以排隊為落腳點對孩子們進行了秩序品格的培養(yǎng),但思路各有不同,為家長提供了不一樣的教育策略。
在案例一中,老師主要是從生活常規(guī)入手,將秩序融入孩子的入園、進餐、活動和游戲等場景中,一點一滴地滲透秩序意識;在案例二中,老師借助繪本,用問題探討的方式,啟發(fā)孩子發(fā)現(xiàn)不排隊帶來的問題并自主思考解決辦法,還鼓勵孩子爭當小小督察員,積極主動地參與秩序的維護,充分調(diào)動了孩子內(nèi)在的主動性。因此,家長不僅要在生活中隨時關(guān)注孩子的行為表現(xiàn)并進行適時的提醒和引導(dǎo),也可以鼓勵孩子來當規(guī)則的維護者,讓遵守規(guī)則秩序逐步成為孩子自發(fā)、自主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