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朱自清散文中的揚州地名考述

      2023-06-25 21:05:19黎巧雅於可瑩
      藝術科技 2023年7期
      關鍵詞:下河鐵牛文選

      黎巧雅 於可瑩

      摘要:地名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現(xiàn)象,反映了人們的社會生活,積淀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朱自清自稱“揚州人”,他在揚州度過的時光對其人生軌跡與創(chuàng)作經(jīng)歷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從其散文提及的揚州地名中可窺見昔日揚州的自然環(huán)境與人文風情。文章將朱自清散文中對揚州地名的書寫與現(xiàn)今對這些地點的實地考察走訪情況進行對照,對揚州當?shù)亍跋潞印憋L俗的演變、邵伯鎮(zhèn)景觀的變化以及揚州鮮為人知的城內城外古跡與地名傳說進行考證與剖析,對了解揚州的歷史沿革和文化變遷有深刻的意義。

      關鍵詞:朱自清;揚州地名;地名考

      中圖分類號:K928.6;I207.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3)07-00-03

      0 引言

      地名是歷史的產(chǎn)物,綜合反映了當?shù)氐臍v史變化,分析地名可為研究地方史提供參考。朱自清在揚州度過了童年及青少年時期,對故鄉(xiāng)揚州感情深厚,留下了《揚州的夏日》(1929)、《看花》(1930)、《說揚州》(1934)、《我是揚州人》(1946)四篇散文佳作。筆者全面系統(tǒng)地梳理這四篇散文對揚州的書寫,對其中出現(xiàn)的地名進行了實地調查和采訪,通過今昔對比,發(fā)現(xiàn)朱自清散文中對揚州地名的只言片語也可反映古城揚州從民國至今在自然與人文方面的變化。因時代變遷,《看花》中的F寺、《揚州的夏日》中的天寧門和北門、《說揚州》中的天保城已無法確切考證,只能知曉其大致位置。

      1 “下河”風俗的演變——《揚州的夏日》地名考

      朱自清在《揚州的夏日》中描繪了揚州人在夏天下午“下河”的風俗:從天寧門或北門(今鹽阜西路)附近的護城河登船,沿著水路一直蜿蜒前行,途經(jīng)“小金山、法海寺、五亭橋;最遠的便是平山堂了”,在北門外的下街問店家賒一壺茶或幾籠點心,直到傍晚才在朦朧暮色中下船。在交通日益發(fā)達的今天,“下河”的風俗不斷發(fā)展變化,乘船出游的多為外地游客,“下河”途經(jīng)的地點幾經(jīng)修復,人文風俗也發(fā)生了變化。

      朱自清筆下的“下河”路線可概括如下:從天寧門或北門上船,沿著護城河向西,至拂柳亭后北上進入瘦西湖,在小金山處西行,沿途便是著名的法海寺、五亭橋、二十四橋,到二十四橋后向北行駛,最遠可至平山堂,最后原路返回,在天寧門或北門處下船。

      經(jīng)過多年的城市建設和旅游業(yè)發(fā)展,“下河”可供選擇的線路更加豐富多元。相比朱自清所走的水路,現(xiàn)在的“下河”路線呈現(xiàn)出多起點、多方向、多選擇的趨勢,設置路線的初衷均為帶動旅游消費。將現(xiàn)有游船路線與朱自清所寫的水路進行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下河”依舊集中在沿護城河北面一帶,但在到達小金山后有兩條路線可供選擇,一是繼續(xù)向北,途經(jīng)傍花村,最終到達宋夾城濕地公園;二是西行到達二十四橋后向北直行到達平山堂,后者與朱自清文中所提路線吻合。游客可以選擇租用電瓶船領略自然風光,感受自由探索的樂趣;也可以選擇乘坐普通的游船,每艘游船可承載16名散客及1名搖櫓的船娘。伴隨著船娘的專業(yè)講解與清新悠長的揚州小調,游客可以悠然自得地欣賞瘦西湖的美景,便利的交通條件與傳統(tǒng)生活風俗的碰撞使“下河”風俗變得更加豐富與特別。

      “下河”風俗不僅與游船、美景與船娘相關,更與揚州傳統(tǒng)的“茶館文化”有緊密聯(lián)系。朱自清筆下的“下街”一帶,茶館最多,不僅小籠點心好吃,茶館的名字也充滿詩情畫意,令人過目難忘。經(jīng)考證,“下街”即豐樂下街,名聲遠揚的富春茶社便設于此處,與之相對的位于豐樂上街的冶春茶社也是門庭若市。曾經(jīng)的香影廊、紅葉山莊和綠楊村已被納入富春旗下,綠楊村(一作“邨”)茶社的名字得以保留。

      確如散文中所提,茶社“里面還有小池、叢竹、茅亭,景物最幽”,現(xiàn)在揚州的茶社依舊傍水而建,保留了幽靜的風格?,F(xiàn)在護城河中并沒有游船,僅有一葉水上作業(yè)的小舟,茶館雖臨河,卻也離河道較遠,現(xiàn)在的人們似乎再也無法看到船上客人與岸上店家隨意招呼說話、互遞茶點與價款的場景了。人們通常在離開天寧寺后,緩緩步行走過問月橋,來到富春茶社悠哉地吃早茶或下午茶。

      “下河”的風俗雖然延續(xù)至今,但也被現(xiàn)代生活所同化,成為人們在快節(jié)奏生活中可以尋覓到的一方樂趣與自由。在此過程中,揚州的早茶文化不斷豐富與發(fā)展,成為揚州文化的一塊招牌。

      2 邵伯鎮(zhèn)的景觀變化——《我是揚州人》地名考

      《我是揚州人》是朱自清創(chuàng)作后期寫給揚州的一封情書,他在這篇散文中深情地說道“我是揚州人”,也是在這篇散文里,他回憶了自己童年在邵伯鎮(zhèn)度過的時光,“在邵伯住了差不多兩年,是住在萬壽宮里?!鄄袀€鐵牛灣,那兒有一條鐵牛鎮(zhèn)壓著”[1]。筆者對其中提到的“萬壽宮”與“鐵牛灣”進行了實地走訪,發(fā)現(xiàn)萬壽宮已不復存在,而鐵牛灣中鐵牛的位置也發(fā)生了變化。

      2.1 萬壽宮考

      萬壽宮是朱自清童年時期的住所,今已不復存在,當?shù)鼐用褚蝉r有知道這個地名的。通過邵伯慶隆民間博物館工作人員的口述,筆者得知,萬壽宮舊址大約在博物館的南側,也就是邵伯巡檢司的西側,這與學者韋明鏵的考證不謀而合。他曾在《萬壽宮之磚》一文中提及自己偶然拾得萬壽宮殘磚的經(jīng)歷,“磚頭是2006年春天在邵伯撿得的。那是3月30日下午,同行的伙伴在有名的甘棠樹下流連觀賞……我獨自走到西邊的一個僻靜小院?!洪T左側有一個洗手的臺子,臺子下面也是一堆亂磚。駐足片刻正要離開,忽然瞥見一塊磚頭上似有銘文,彎腰拾起來一看,竟是‘萬壽宮三字”。

      據(jù)清人徐玉豐作的《邵伯埭重建萬壽宮記》記載,萬壽宮原是用于祭祀道教許真君的江西會館,位于邵伯埭之側,與謝公甘棠廟東西并列[2]。甘棠古樹就矗立在邵伯巡檢司(甘棠廟舊址)的門口,沿著石街向西是“大馬頭”,也就是老一輩人常提起的輪船碼頭,放眼望去便是靜靜流淌的運河水。據(jù)韋明鏵考證,抗戰(zhàn)時期日寇以萬壽宮為據(jù)點,日本投降后,日軍揚言要炸毀萬壽宮但并未得逞,直到50年代,萬壽宮仍尚存四進殘破的大殿,不久后就因不合時代需要而被拆除,僅留下遍地亂磚碎瓦和幸存的半塊鐫著地名的古磚。如今這塊殘磚被韋明鏵珍藏于自家書房中,其是朱自清童年往事的見證。

      2.2 鐵牛灣考

      鐵牛灣是朱自清兒時常去玩耍之處,康熙年間為鎮(zhèn)水測水而設的鐵牛是朱自清當時的“坐騎”,如今鐵牛被安置于斗野園內。一個居民告訴筆者,這鐵牛原來是一公一母,可公牛已不存于世,只留下了母牛。通過走訪當?shù)鼐用窈筒殚嗁Y料,筆者發(fā)現(xiàn)此居民其實是將傳說當成了現(xiàn)實:據(jù)傳一公一母兩頭鐵牛想回歸自然,不料它們的計劃被關帝老爺知曉并堅決阻止,公牛躍入湖中,而母牛被關帝擊中臀部,只得留在此地,如今也確實可以看到母牛臀部有一塊凹陷。

      斗野亭外小賣部的老板和當?shù)卮蚨急硎?,鐵牛原來在大馬頭運河堤頂處,后來政府用吊車將鐵牛移址,與大馬頭相距不遠的萬壽宮舊址,即朱自清童年的生活場所也證明了口述的合理性。鐵牛共經(jīng)歷了四次移址:第一次是1952年冬,因開挖邵仙引河從米市街北運河堤墩上遷至邵伯大運河邊碼頭西側;第二次是1964年,從大馬頭移至前東街文化館院內與甘棠樹放置在一起;第三次是1994年,從邵伯文化館遷至甘棠路西首;第四次是2000年后,從萬壽宮處遷至邵伯節(jié)制閘上游斗野亭公園內[3]。如今,鐵牛面對運河水道,見證著輪船的來來往往,從鎮(zhèn)水神獸變?yōu)榧槲镆话愕拇嬖?,游人無不親熱地撫摸牛首牛背,祈求它滿足自己的美好心愿。

      3 揚州的古跡與傳說——《說揚州》地名考

      朱自清在《說揚州》中提及揚州城里城外古跡很多。梅花嶺、二十四橋廣為人知,分別坐落于史可法紀念館與瘦西湖風景區(qū)內,幾經(jīng)修繕但無太大變化?!拔倪x樓”“天保城”“雷塘”很少有人留意,記載“天保城”的文獻甚少,當?shù)鼐用翊蠖辔绰犝f過此地名,只有史公祠的一位工作人員說這是揚州城遺址,但無法確認這是六處揚州城遺址中的哪一處。筆者對“文選樓”“雷塘”這兩處地名進行了考證。

      3.1 文選樓考

      揚州的文選樓共有兩處,分別為旌忠寺內的“梁文選樓”和阮元家廟旁的“隋文選樓”舊址。清代阮元等學者對所謂的梁文選樓進行了考證,認為昭明不曾到過揚州,梁文選樓實為曹憲舊居,即隋朝曹憲及其學生李善注《文選》之處。但是他們的考證并沒有動搖人們對梁文選樓的認知,阮元在《揚州隋文選樓記》中指出:“今樓中但奉昭明栗主,元以為昭明不在揚州,揚州選樓因曹氏得名,當祀曹憲主……”[4]便在家廟西側建“隋文選樓”,樓下為私塾,樓上祀奉曹憲,以李善等配之[5]。今“隋文選樓”僅有舊址,“梁文選樓”也經(jīng)歷了一些變遷。

      旌忠寺內大雄寶殿西側外墻有一塊石碑,碑上篆刻《重建旌忠寺藏經(jīng)樓記》,從中能知曉從“文選樓”到“藏經(jīng)樓”的地名演變。自宋咸淳時賜名旌忠寺后,元明清歷代均有修建,其中包括文選樓。民國初年,住持發(fā)現(xiàn)文選樓將圮,于是募資升高重建。1950年揚州萬壽寺改為揚州師范學校,其中的《大藏經(jīng)》被移動到旌忠寺內的文選樓收藏。1980年,江蘇省政府批準旌忠寺為揚州開放寺廟,于是對旌忠寺進行了全面整修。1992年9月19日,午后3時寺內藏經(jīng)樓突然起火,雖全力撲救,但藏經(jīng)樓及樓內藏經(jīng)還是化為灰燼。一年后,在香港陳廷驊基金會的幫助下,藏經(jīng)樓得以破土重建,并于1995年夏完工。

      《重建旌忠寺藏經(jīng)樓記》的碑文中,1980年后出現(xiàn)了“藏經(jīng)樓”這個地名,而“文選樓”卻消失了,由此筆者推測,由于《大藏經(jīng)》于1950年后被移至文選樓,成為文選樓內較為重要的藏書,因此人們對“文選樓”的稱呼漸漸演變?yōu)椤安亟?jīng)樓”,寺內僧人的口述也證實了這一點,寫有“梁昭明太子文選樓”的牌匾就收藏在樓中。

      旌忠寺肅穆莊重,進去后向北依次是山門殿、大雄寶殿和藏經(jīng)樓,能看到忙碌的僧人與前來燒香祭拜的人們,再向內走便能看見寫著“藏經(jīng)樓”大字的樓宇。

      3.2 雷塘考

      雷塘是古代揚州的重要地標,分上雷塘與下雷塘,最早記載見于《漢書·江都易王建傳》,此時塘比較深廣,風浪大作時能使人溺亡?!缎绿茣だ钜u譽傳》記載了李襲譽整治雷塘,使荒地變良田之事。宋代以后,人們填塘造田,直至明代河流改道,包括雷塘在內的揚州五塘失去了蓄水灌溉功能,最終湮廢。不過“雷塘”這個地名保留了下來,康熙《揚州府志》卷六載:“雷塘在城西北十五里,上塘長廣六里,下塘長廣七里,今皆佃為田?!敝两袢杂小袄滋辽鐓^(qū)”“雷塘村”這樣的地名。

      朱自清將雷塘歸為古跡一類,可見文中的雷塘并非灌溉工程,這就不得不提到與雷塘密切相關的隋煬帝墓。關于雷塘與隋煬帝陵之間的關系,民間流傳著各種版本的故事,其共同點便是暴君煬帝以帝制下葬,天理難容,在下葬時突然天雷滾滾,將其棺木掀翻,在地上炸出一個深坑,故曰“雷塘”。如此三次,終將其安葬,雷擊所形成的三個坑分別被稱為上雷塘、下雷塘和小新塘。

      由《資治通鑒》的記載可知,隋煬帝被弒后,于武德五年八月改葬雷塘[6]。清代經(jīng)學家阮元認定揚州城北槐二村中的土墩墓為煬帝陵,并為其立碑建石,如果不是2013年曹莊隋煬帝墓被發(fā)現(xiàn),世人仍會認為這里是真煬帝陵。時至今日,揚州的老一輩提及雷塘依舊會說是槐二村旁的煬帝陵,更不必說生活在一百余年前的朱自清了。所以,槐泗鎮(zhèn)槐二村的隋煬帝陵便是朱自清散文中所寫的“雷塘”。

      2008年,時任槐泗鎮(zhèn)文化站站長陸元龍介紹隋煬帝陵墓經(jīng)過了6次修建,隋煬帝冢南門西側的廊柱上,一大塊石板脫落在地,旁邊“雷擊簡介”的牌子上記錄了雷擊的傳說,牌子上還記錄了2004年陵冢被雷擊的事件,之后便一直保持雷擊后的模樣,沒有進行修復。如今隋煬帝陵作為揚州的保護文物正在經(jīng)歷翻修與重建,不對外開放,周邊的槐二村便民服務中心人煙稀少,往來的車輛也沒有幾輛。

      4 結語

      地名不僅反映了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特征,更包含人們對地理實體的精神寄托。朱自清的妻兒在回憶他時都提及了他對揚州一山一水的熱愛,邵伯鎮(zhèn)的幽寂靜謐塑造了朱自清喜歡安靜獨處的習性,淡雅清麗又明媚動人的瘦西湖山水持續(xù)哺育著朱自清的精神世界,充滿煙火氣的茶館與“下河”風俗使朱自清沐浴在純正樸實的揚州風土人情中,致使他形成了通達明理的行文風格,作品永遠氤氳著詩情畫意。了解當?shù)噩F(xiàn)階段的發(fā)展情況,并將當?shù)氐淖匀伙L貌、建筑景觀、居民日?;顒优c朱自清散文中的描述進行比較,明確揚州在時代發(fā)展與政策改變交互影響下的變與不變,有利于探尋揚州地方價值觀的延續(xù)與變革。

      參考文獻:

      [1] 朱自清.我是揚州人[J].萬象,2020(Z4):57-58.

      [2] 韋明鏵.綠楊深巷:帶一本書去揚州[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179.

      [3] 陸琦.邵伯斗野園[J].廣東園林,2016,38(4):96-99,112.

      [4] 阮元.揅經(jīng)室二集:卷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12.

      [5] 孔為民.清代揚州藏書樓述評[J].當代圖書館,2012(4):61-64.

      [6] 張學鋒.揚州曹莊隋煬帝墓研究六題[J].唐史論叢,2015(2):65-82.

      作者簡介:黎巧雅(2002—),女,江蘇南京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中國民族與地方史志。

      於可瑩(2002—),女,江蘇無錫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中國現(xiàn)代文學。

      猜你喜歡
      下河鐵牛文選
      嚴禁下河嬉鬧
      畫與理
      畫與理
      畫與理
      畫與理
      小石頭跳下河
      娃娃畫報(2019年4期)2019-05-14 16:39:32
      上坡下河
      “鐵?!本壓温渌疁?疲勞駕駛超速行
      操作失控,鐵?!帮嫛彼?/a>
      兩種可能
      意林(2009年21期)2009-05-14 18:03:23
      泸州市| 当雄县| 长宁区| 张家川| 云林县| 大同市| 丰顺县| 芒康县| 南涧| 天峻县| 昌宁县| 克拉玛依市| 额敏县| 临清市| 大城县| 台江县| 阳城县| 苏尼特左旗| 贺州市| 扬州市| 昭觉县| 凤庆县| 罗江县| 军事| 双流县| 南昌县| 达拉特旗| 大理市| 滦南县| 加查县| 临清市| 商河县| 普兰县| 曲靖市| 呼和浩特市| 阳高县| 利津县| 德格县| 沅江市| 北安市| 泸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