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
導讀:在新課改之前,小學語文教學主要以教師的講解和學生的背誦為主,缺乏趣味性和互動性,學生對語文學習普遍缺乏興趣。而新課改則將教師的目光從課本教學引導至學生課堂學習方式上,強調(diào)小學語文教育不僅是傳承文化、學習知識的工具,更要促進學生人格、思維的形成。繪本資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為小學語文課程提供豐富的教育資源,將其巧妙地運用于教學中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學生未來的成長奠定良好基礎,推動學生成為全面發(fā)展的人才。
小學語文繪本是為小學生閱讀和學習漢語言文字而設計的一種圖書形式,以豐富的畫面和簡單易懂的語言,讓小學生在輕松愉快的閱讀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漢字和語言知識。語文繪本既可以幫助學生打下漢語語法的基礎,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和審美能力,還可以促進學生良好閱讀習慣和價值觀的養(yǎng)成。所以,小學語文繪本也被視為小學生中文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同時,也為小學語文教師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有利于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和教學方式的拓展。
一、科學運用繪本,提高識字效率
科學運用小學語文繪本提高識字效率對小學生來說具有重要意義,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拓展知識面、提升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學生興趣、激發(fā)學習熱情的有效途徑。語文繪本以生動有趣的圖畫和故事情節(jié),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能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且豐富的繪本資源有著各種各樣的語文素材,涵蓋了各種主題和領域,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閱讀,可以促使學生了解更多知識,拓寬視野,學會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在語文課堂上運用繪本資源,可以讓學生沉浸在豐富和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中,并做到認識和記憶漢字,從而提升漢字識別速度,更流利地閱讀漢字。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通過精選繪本、創(chuàng)設情境、聯(lián)想記憶、拓寬閱讀面、引導思考等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漢字知識。例如,在針對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識字”開展教學活動時,可以在課程開始時引入語文繪本《漢字圖畫書》,結合教材內(nèi)容將課程標準要求掌握的生字“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口、目、耳、日、月、水、火”等,分不同的課時逐個教會學生,使其靈活掌握并應用到日常生活中。接著,帶領學生閱讀《漢字圖畫書》,鼓勵學生自主搜尋本課時所需掌握的生字,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繪本中相關字的圖片進行解說,還可以在課堂開展識字活動,利用繪本中的圖片,積極鼓勵學生認出相對應的文字,采用激勵式教學的方法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生字的興趣。此外,可以采取游戲式教學,將所學文字及相關文字的圖片打印出來,分別發(fā)給兩部分學生,再讓他們通過找朋友的方式將對應的生字及圖片相匹配。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還能使學生體會學習語文的樂趣。繪本中的大量圖片更能吸引學生的興趣,進而提高其識字效率。
二、巧妙運用繪本,激發(fā)學習興趣
巧妙運用小學語文繪本,提高學生學習語文興趣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能為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入繪本,能為課堂教學提供生動有趣的學習材料,使學生在語文課程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更愿意參與課堂互動,提升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進一步激發(fā)對語文學科的探索和對學習語文知識的熱情。同時,教師也更容易帶動學生主動思考問題、參與交流、提問答疑。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會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閱讀、理解、記憶和掌握所學的知識,從而更好地掌握知識點,提高學習語文的效率,取得更好的成績。
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學語文教師巧妙運用繪本教學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意愿,進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例如,在對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五課《找春天》開展教學活動時,可以利用語文繪本《尋找春天》將春景及動物用圖片的形式展示出來,并結合課本內(nèi)容帶領學生共同進入教材里的春天,尋找春天的足跡,領悟春天的美好。在課堂開始時,可以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同時,可以利用繪本畫面,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春日的景象,捕捉春天的小美好。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并設置課堂問題:“同學們眼里的春天是怎樣的呢?同學們認為春天里有哪些動物、植物呢?”通過激烈的討論,激勵學生大膽說出內(nèi)心想法并對學生進行表揚,激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使學生更投入課堂學習。之后,再次帶領學生精讀本篇課文,并針對內(nèi)容提出問題:“春天為什么會害羞?文中的孩子們都去哪里尋找春天?”提醒學生仔細閱讀課文,從中找到答案,并利用搶答式回答,讓學生真正體會課堂學習語文的樂趣,以此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開展繪本閱讀,提升閱讀效率
小學語文繪本以圖畫精美、情節(jié)生動、語言簡明的特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以增加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時間,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量。教師要抓住語文繪本中妙趣橫生的內(nèi)容,利用繪本資源的豐富性,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開展閱讀活動,采用啟發(fā)式教學引起學生對故事內(nèi)容的共鳴和熱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這對語文閱讀質量的提升具有極大幫助。語文繪本中優(yōu)美的語言和生動的情節(jié)能幫助學生發(fā)展語感、理解詩意,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文學素養(yǎng)。教師充分利用繪本內(nèi)容中繪畫、文字、圖像等多種元素,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閱讀環(huán)境,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提高他們的閱讀質量。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開展繪本閱讀是至關重要的教育實踐。例如,在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三課《不懂就要問》的教學內(nèi)容中,教師首先可以向學生介紹孫中山的故事,讓學生通過對文章的閱讀了解孫中山對學習的態(tài)度,引導學生學習孫中山的精神。在引導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熟讀和賞析之后,引入成語繪本故事《不恥下問》。通過繪本中充滿童趣的畫面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更好地通過故事蘊含的豐富知識和道理體會古人的聰明才智,在明白“不恥下問”這一則成語的內(nèi)涵的同時,更好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表現(xiàn)的學習態(tài)度,在學習中遇到問題時大膽向教師提出疑問,并對文章中“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這句話做到透徹理解,將其付諸行動。利用畫面詼諧的繪本故事,可以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增加學生閱讀興趣的同時,使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閱讀效率顯著提高。
四、利用繪本教學,增強口語交際
小學階段是學生口語發(fā)展的關鍵期,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有助于學生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和感受,通過言語與他人進行有效溝通。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目標選擇不同類型和難度的語文繪本,開展有針對性的繪本教學。利用語文繪本進行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故事內(nèi)容,幫助學生掌握繪本的主題思想、情感內(nèi)涵等,進而在口語表達中更自如地把握核心要點。教師要注重口語訓練,創(chuàng)設多元化教學情境,使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開展實踐,可以讓學生描述繪本中的人物、事件、場景等或發(fā)揮想象進行創(chuàng)作。整個過程中,應鼓勵學生大膽表達,培養(yǎng)學生語言組織技巧,提高學生表達的流利度和準確度,增強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繪本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注重小學生口語能力的發(fā)展,使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靈活運用口語表達。例如,在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口語交際的教學內(nèi)容中,教學要求是讓學生進行自我介紹。教師可以引入繪本材料《我是班尼(中文版)》,讓學生在精美絕倫的圖畫中感受視覺盛宴,通過對故事主人公的自我介紹進行閱讀,懂得從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及外貌特征來介紹自己?;诖?,可以要求學生學習繪本材料中的自我介紹方式,以此創(chuàng)編一套適合自己的自我介紹模板,在課堂上做一個單獨的自我介紹。這有助于增加學生的膽識,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與交際能力。
五、結合繪本教學,加強寫作水平
寫作水平提升對語文學習和個人發(fā)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學生通過寫作能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教師需要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利用繪本資源,通過豐富的故事情節(jié)和生動的形象描述,幫助學生拓展思路,培養(yǎng)豐富的想象力,從而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同時,學習作者精美的描寫及語言表達,更好地掌握繪本中的精美詞匯和表達方式,拓寬語文寫作技巧積累的渠道,為以后的寫作奠定知識基礎。語文繪本的故事背景鮮明、情節(jié)緊湊,采用課堂與繪本結合式教學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yǎng)學生寫作習慣,使他們在寫作方面得到積極進步。
繪本教學可以為小學生的寫作水平提供有效的幫助和支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習興趣和寫作熱情,培養(yǎng)寫作能力和良好的寫作習慣。例如,在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寫作教學內(nèi)容中,寫作要求是根據(jù)書本上的圖畫內(nèi)容,或教師提供的繪本故事進行看圖寫話。那么,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述繪本故事《好餓的毛毛蟲》,首先引導學生對封面進行觀察,想象以毛毛蟲為主題展開寫作的內(nèi)容格式。其次,要求學生仔細揣摩故事內(nèi)容,通過對精美圖畫和簡短文字的閱讀理解,構思寫作框架。最后,進行看圖寫話的寫作訓練,有效提升寫作水平。對這類繪本材料的引進,更有利于促進學生對生命真諦的理解和體會,使學生在生活與生命中具備敏銳的觀察能力,通過閱讀與觀察進行寫作訓練,鍛煉寫作技能。
六、發(fā)展繪本教學,保證教學質量
小學語文課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媒介,教學質量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語文水平和素養(yǎng)。通過優(yōu)質的語文教育,可以讓學生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提高思維水平,鍛煉表達能力,增強語文應用能力。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開展繪本教學,并不能一味讓學生欣賞故事,還應注重語言教育,針對學生的掌握程度把握重難點,通過語音、詞匯、語法等方面的講解,深入淺出地傳授語言知識點,引導學生在課外時間運用獨立閱讀、總結筆記等形式,提高自學意識和自學能力,豐富學習手段,提高學習效果。繪本教學的優(yōu)勢在于,在有限的課堂中保證教學質量,打造更高效率的小學語文課程。
例如,在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二課《臘八粥》的教學內(nèi)容中,教師可以先帶領全體學生對文章進行通篇閱讀,要求學生從故事內(nèi)容中搜尋描述臘八粥制作過程及表達對臘八粥喜愛情感的文字,并進行賞析。同時,還可以引入繪本材料《香香甜甜臘八粥》,引導學生觀看精美的圖畫,學習臘八粥的制作過程及所需材料,通過簡潔的文字和生動形象的畫面體會傳統(tǒng)文化中臘八節(jié)的內(nèi)涵和意義: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學生在增加對課文內(nèi)容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能更多地了解到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知識,拓寬知識視野,增加優(yōu)美詞匯的積累,跟上教師教學的步伐,有助于學習質量的提高。
七、結語
小學語文教師巧妙地將語文繪本與課堂日常教學相結合,對小學語文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可以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通過情境化的閱讀體驗,更好地掌握語文知識和技能。整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提高學習興趣和語文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價值觀念和思維能力,教師也能積極拓展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良好的教學質量能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創(chuàng)新精神和人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使學生在感受語文繪本趣味性的過程中與課本知識產(chǎn)生共鳴,以此更有效地實現(xiàn)更高質量的小學語文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