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以歷史研究引領工商管理學科課程思政

      2023-06-27 12:36:14葉康濤周華
      中國大學教學 2023年3期
      關鍵詞:歷史研究課程思政

      葉康濤 周華

      摘 要: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實踐邏輯“三個邏輯相統(tǒng)一”的馬克思主義方法論對工商管理學科全面推行課程思政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會計學科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的“歷史研究是一切社會科學的基礎”重要指導思想,以科學研究服務課堂教學、立法研究和管理實踐,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實踐證明,歷史研究有助于工商管理教育和研究更好地做到“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有利于打造具有主體性、原創(chuàng)性的理論觀點,是構建中國自主的工商管理知識體系的重要抓手。

      關鍵詞:歷史研究;課程思政;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

      一、歷史研究對會計學科教學與研究的意義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會計課程一是枯燥乏味,二是規(guī)則細節(jié)多。不少初學者干脆選擇以死記硬背的方式來應對。針對這種普遍存在的畏難情緒,近年來中國人民大學會計學科運用課程思政教學方法的三個“抓手”,破解了這一難題。這三個抓手一是歷史研究,二是交叉學科教學,三是辯證教學和研究性教學。其中,歷史研究是整套方法論的龍頭。實踐證明,以歷史研究引領工商管理學科課程思政,能夠有效地把社會科學的教學和研究對接起來,將課程思政有機融入專業(yè)課程教學,更好地把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到實處。

      2013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新進中央委員會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fā)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tǒng)一,是根植于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中國和時代發(fā)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逼渲校瑲v史邏輯是理論邏輯建立的基礎,實踐邏輯包含在歷史邏輯中。2015年8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致第二十二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的賀信中指出,“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歷史研究是一切社會科學的基礎,承擔著‘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使命。世界的今天是從世界的昨天發(fā)展而來的。今天世界遇到的很多事情可以在歷史上找到影子,歷史上發(fā)生的很多事情也可以作為今天的鏡鑒。重視歷史、研究歷史、借鑒歷史,可以給人類帶來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開創(chuàng)明天的智慧。所以說,歷史是人類最好的老師?!?016年5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指出,“只有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堅定文化自信,才能提出體現(xiàn)中國立場、中國智慧、中國價值的理念、主張、方案?!薄坝^察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需要有一個寬廣的視角,需要放到世界和我國發(fā)展大歷史中去看。”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長期奮斗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的必然結果,是堅持黨的本質屬性、踐行黨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019年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成立,再次指出,“歷史研究是一切社會科學的基礎?!?022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強調,“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歸根結底是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边@一系列具有指導性、針對性、實踐性的判斷和論述,為構建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指明了方向。

      “三個邏輯相統(tǒng)一”是研究馬克思主義整體性的重要方法。理論邏輯統(tǒng)一于歷史邏輯。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又統(tǒng)一于實踐邏輯。結合會計學科來說,會計學科特別適合運用歷史研究來持續(xù)推動提高教學和研究的質量。這是因為,企業(yè)會計是根據法律事實記賬,為企業(yè)經營管理和國民經濟管理提供具有法律證明力的財產權利和業(yè)績信息的管理活動。在學科屬性上,會計學科是“天然”的交叉學科,需要借助歷史邏輯的長鏈條,把經濟學、管理學等學科知識連接起來,將經濟理論、財政學、金融學、民商法學、經濟法學等學科知識融會貫通,只有這樣才能幫助青年學子培養(yǎng)將理論知識付諸實踐的能力。

      鑒于會計規(guī)則和稅法等常常發(fā)生變動,因此,教學過程中就需要把相關規(guī)則的歷史流變及其趨勢分析清楚。經過十多年的探索,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會計系多個課程組的教學團隊探索出了一套以歷史研究為抓手,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國制度背景、憲法法治教育、學科發(fā)展史、本土學術貢獻、愛國主義教育為一體的研究型教學方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于2021年10月成立學院教學委員會,著力推廣專業(yè)課課程思政等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這里我們分別以歷史研究推動專業(yè)課的課程思政、以歷史研究推動專業(yè)課程教學中的憲法法治教育、以歷史研究帶動交叉學科教學和研究三個部分,簡要匯報人大商學院的部分探索成果,以期與業(yè)界同仁共同探尋和推廣專業(yè)課的課程思政之道。

      二、以歷史研究推動專業(yè)課的課程思政

      我們運用歷史研究成果,在教學中著重強調“何人何時為何提出某種觀點”,著力采用研究型教學帶領學生掌握研究性學習方法。這一改革思路源自著名經濟學家黃達先生所提出的古今中外、正面反面的教學和研究思想[1]。我們注重闡釋每個知識點在學科史上的地位,也就是說,書上的任何一個核心觀點,都要知道其來龍去脈,知道其利益導向,這樣才能預測未來的可能走勢。

      1.以歷史研究調動學生學習基礎會計課程的積極性

      基礎會計教學需要克服常見的內容枯燥、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太高、技術性強思想性弱等問題?;A會計常常開篇就長篇累牘地講解會計的目標、假設、原則、計量基礎等知識點,這是《企業(yè)會計準則——基本準則》的內容。而初學者此時尚未接觸會計的技術方法,往往不得要領。對此,我們基于歷史研究成果,提出了三點對策。

      第一,開篇不再講述《企業(yè)會計準則——基本準則》,而是將其分拆在各章節(jié)的對應知識點中講授。原因在于,我們的歷史研究成果表明,《企業(yè)會計準則——基本準則》是借鑒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的概念框架制定而成的,而歷史上先有會計規(guī)則、后有概念框架。在沒有學習會計規(guī)則之前,學生(尤其是初學者)勢必會感到這些知識比較枯燥。所以,我們設計了“快速入門:十個分錄學記賬”,要求學生在接觸會計學的第一天就親自動手記賬,通過新鮮有趣的實踐經歷,培養(yǎng)和強化學習興趣。我們設計了簡潔實用的案例,幫助學生了解從原始憑證、記賬憑證、會計賬簿到會計報表的全套記賬、結賬、報賬的全過程。

      第二,注重對會計學原理的深入闡釋,特別強調“原始憑證”的重要性。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原始憑證都是檢驗會計記錄合法性的試金石。我們結合會計史,幫助學生理解資產負債表是民商法所要求的會計報表,利潤表是經濟法所要求的會計報表。要保證會計信息同時服務于民商法和經濟法,就必須確保會計信息的公益性和公信力,這就要求會計記賬必須具備原始憑證的支持。對于缺乏原始憑證的信息,就應當在會計程序之外予以補充披露。

      第三,我們在教學中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歷史與歷史研究的重要論述,帶領學生結合《毛澤東文集》第八卷和《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關于財會監(jiān)督、審計監(jiān)督的重要論述,深化對會計管理基本職能的理解。我們在課堂上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財經工作的重要論述,理解會計人員依法編制的財務會計報告在嚴肅財經紀律、維護財經秩序、健全財會監(jiān)督機制中的重要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使命感和榮譽感。我們還在課堂教學中帶領學生了解數(shù)字大寫的來歷,把握專業(yè)相關的歷史背景,體會我國源遠流長的會計文化,培養(yǎng)學生在專業(yè)方面的歷史思維。課堂教學中大量引用歷史文化傳統(tǒng)素材,闡釋會計的文化價值。例如,我們引用了唐代詩人白居易作品中的數(shù)字大寫,以及朱元璋為了整飭吏治推行的完整的數(shù)字大寫寫法,來闡述會計管理的悠久歷史,弘揚中國會計文化。實踐證明,這些做法有助于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學生的文化自信。

      2.運用歷史研究成果引領學生掌握研究性學習方法

      在工商管理學科的核心課程教學中,很多重點難點知識都需要借助于歷史研究成果予以解讀。以下簡要闡釋我們在講授核心課程時的教學思路。

      在“財務管理學”課程教學中,風險和報酬的關系是重要的知識點,但很多學生感到這一部分數(shù)學推導多,十分費解。對此,我們采取的教學方法就是按照公司金融理論的歷史演變,提煉其學術理念,幫助學生認識到,相關數(shù)學推導只是在假設基礎上的簡單推演。1952年哈里·馬克維茨(Harry M. Markowitz)提出的投資組合理論借助于均值—方差假設,將報酬建立在風險的基礎之上,這只是一種假設。然后,馬克維茨在此假設基礎上推出了運用投資組合可以降低風險的結論。1964年前后,威廉·夏普(William F. Sharpe)等人推導出了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PAM),其核心觀點是“風險越大、報酬越大”。有了歷史坐標,學生再去看推導部分,就會覺得這個過程中的數(shù)學推導其實難度并不大。通過掌握公司財務理論的歷史流變,學生普遍能夠掌握按照歷史維度對學術觀點進行辯證分析的研究性學習方法。

      在“審計學”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對強制性注冊會計師審計制度心存疑慮:注冊會計師作為乙方,既然收了甲方(上市公司)的錢,又怎么可能是“獨立”公共會計師呢?注冊會計師每年僅僅到上市公司辦公場所服務短短幾個月(有的甚至是半個月),他們又怎么可能比常年在公司服務的內部審計人員更了解公司內情呢?像這種問題,現(xiàn)有教材內容往往很少講授。這里,教學的重點有兩個。一是要闡釋清楚強制性注冊會計師審計制度的形成過程。人大會計學科教學團隊注重向學生講授清楚美國《1933年證券法》的倉促出臺過程,以鮮活的歷史事件讓學生體會到,強制性注冊會計師審計制度的出臺的確缺乏充分的論證。二是要闡釋清楚注冊會計師審計本質上是現(xiàn)代服務業(yè)。出于成本效益的考慮,注冊會計師行業(yè)逐漸從全面審計轉向制度基礎審計,如今已經進入風險導向審計的階段,總的趨勢是越來越依賴于審計抽樣。經過對比,學生就會體會到,財會監(jiān)督、審計監(jiān)督和內部審計能夠做到持續(xù)監(jiān)督、全面監(jiān)督、跟蹤監(jiān)督,其實是更為優(yōu)越的監(jiān)督機制。

      在“財務會計學”課程的教學中,重點和難點是如何幫助學生掌握紛繁復雜的會計規(guī)則。對此,我們的教學方法是運用會計理論和會計史方面的研究成果,闡釋會計準則的演變歷程,幫助學生首先掌握會計規(guī)則的全貌,然后再逐個剖析每一個會計規(guī)則的出臺過程。例如,在講解存貨跌價準備時,我們將對資產減值會計規(guī)則歷史過程的考察與這一會計規(guī)則內部邏輯的分析有機結合,客觀、全面地揭示資產減值會計規(guī)則的本質,培養(yǎng)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2]。學生通過對照閱讀《企業(yè)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和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IAS?)36: Impairment of Assets,能夠更好地理解資產減值會計規(guī)則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實踐邏輯。我們還注重帶領學生理解謹慎性原則、現(xiàn)值算法、商譽減值規(guī)則的理論局限,培養(yǎng)其辯證思維能力。又如,在講解收入、費用和利潤時,我們結合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穩(wěn)步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論述,從國家戰(zhàn)略和制度層面理解企業(yè)收入、費用和利潤會計處理規(guī)則。分配制度是實現(xiàn)共同富裕的有效制度安排,收入、費用和利潤會計處理規(guī)則是我國收入分配制度在企業(yè)微觀層面的具體體現(xiàn)。針對存有爭議的公允價值和資產減值會計規(guī)則,我們堅持理論邏輯、歷史邏輯與實踐邏輯相統(tǒng)一,突出問題導向。在講解基本會計處理規(guī)則的基礎上,向學生介紹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謹慎性”原則、每股收益指標等會計學領域存在爭議的重要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分析這些概念和相關會計處理規(guī)則背后的設計理念及實踐困境,并嘗試提出解決方案。我們鼓勵教師緊扣教學重點難點問題相互爭論,展示不同理念下的不同看法,培養(yǎng)學生立體化思維。實際上,筆者曾多次與同仁就如何認識公允價值理念開展深入熱烈的探討,就如何發(fā)揮公允價值信息的積極作用達成了共識,最終形成了以公允價值披露取代公允價值會計的結論。這一探討過程引起了學生的極大興趣,如今已經成為人大會計學科研究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高級財務會計”課程的教學中,我們在講解所得稅費用時強調要對照閱讀《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8號——所得稅》和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 (IAS?) 12:Income Taxes,理解遞延所得稅會計規(guī)則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實踐邏輯。在講解企業(yè)合并和合并報表時,我們注重帶領學生對照閱讀《企業(yè)會計準則第20號——企業(yè)合并》和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 (IFRS?)3: Business Combination,對照閱讀《企業(yè)會計準則第33號——合并財務報表》和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 (IFRS?)10: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理解相關規(guī)則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實踐邏輯。

      三、以歷史研究推動專業(yè)課程教學中的憲法法治教育

      工商管理教育本身是直面實踐的教育,這就要求專業(yè)課程主講教師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堅持深入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法治”要求,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合格的接班人。

      事實上,社會科學中的很多學科的核心價值追求都包括“真實”二字。比如新聞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如果你要貫徹求真務實的要求的話,那么這個“真”就應該是民法意義上的法律事實。比如說新聞的核心原則,也是“實事求是”,這與法學、會計學的價值追求是一致的。實事求是的原則對這些學科都十分重要。

      基于上述考慮,我們比較注重將憲法法治教育融入專業(yè)課程教學,在專業(yè)課程中著力帶領學生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學習會計法規(guī)體系。全國性的法律規(guī)范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guī)、部門規(guī)章和規(guī)范性文件。我們注重帶領學生盡早掌握會計法規(guī)體系的構成,理解法律事實的含義。課堂上,我們通過闡述“違規(guī)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的典型案例,幫助學生理解其犯罪構成,從而在日常學習中注意持續(xù)培養(yǎng)合規(guī)管理意識。在講授貨幣資金時,系統(tǒng)介紹企業(yè)對貨幣資金以及各種短期債權在會計中的處理原則與處理方法,同時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學習會計法規(guī)體系,學習《現(xiàn)金管理條例》《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票據法》《支付結算辦法》,幫助學生更全面地掌握會計實務規(guī)范。在講解會計要素的概念時,我們注重運用《民法典》幫助學生深化理解資產、負債概念,運用《公司法》深化理解所有者權益概念。我們還帶領學生學習《會計法》第九條和《刑法》第一百六十一條,以理解原始憑證的重要意義,增強法治意識。在存貨跌價準備、長期資產減值的講解中,我們運用《會計法》第九條,結合《企業(yè)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對《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號——存貨》中的規(guī)則進行辯證分析,幫助學生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會計法規(guī)體系的學習,深化理解稅法對待會計上的“資產減值損失”的態(tài)度。在股權投資部分的學習中,我們幫助學生結合《民法典》的規(guī)定,對照證券市場的真實案例,對《企業(yè)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中的規(guī)則進行辯證分析。在講解所有者權益時,我們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依法規(guī)范和引導資本健康發(fā)展的重要論述,基于我國市場經濟實踐,幫助學生理解《公司法》的立法理念,理解所有者權益類項目的設計依據、公司分配稅后利潤的程序、公司回購本公司股份的會計處理規(guī)則,同時理論聯(lián)系實踐,使學生能夠深刻認識到所有者權益類項目的本質。在講解收入、費用和利潤時,我們注重開展跨學科教學,引導學生從管理學和法學的交叉學科視角來理解相關的會計處理規(guī)則,培養(yǎng)學生的跨學科思維與能力。結合《民法典》,幫助學生理解《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中“五步法”的設計理念;結合《稅收征收管理法》《企業(yè)所得稅法》,幫助學生理清會計管理與財稅管理的、利潤表與企業(yè)所得稅納稅申報表的關系。在講解財務會計報告時,我們結合《稅收征收管理法》《企業(yè)所得稅法》《公司法》,幫助學生理解會計報表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凇稌嫹ā贰镀髽I(yè)財務會計報告條例》,幫助學生理解《企業(yè)會計規(guī)則第30號——財務報表列報》《企業(yè)會計準則第31號——現(xiàn)金流量表》的相關規(guī)則,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思維和專業(yè)分析能力。

      我們在教學中還注重堅持問題導向和實踐導向,引導學生通過了解包括監(jiān)管部門、投資者、管理層等在內的財務會計報告信息使用者對于財務會計報告的看法,總結財務報表目前存在的局限性并嘗試提出改進建議。在講解所得稅費用時,我們結合講解《企業(yè)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幫助學生理解“當期所得稅費用”的計算規(guī)則。在講解企業(yè)合并和合并報表時,我們運用《民法典》關于法人制度的規(guī)定、《稅收征收管理法》關于納稅人的規(guī)定,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合并報表的理論局限性。在講解衍生工具和套期會計時,我們注重帶領學生學習《期貨和衍生品法》,幫助學生理解衍生工具在風險管理中的作用,了解我國有關衍生工具交易的法律法規(guī),掌握套期保值的交易策略機理。

      四、以歷史研究帶動交叉學科教學和研究

      歷史研究能夠有效地推動交叉學科教學和研究,幫助教師和學生建構開闊的知識結構。以下結合兩個教學實例予以分析。

      1.增值稅的講解:融合財政學、稅法和會計學的知識點

      在“負債”的流動負債部分,我們著重闡釋流轉稅(增值稅、消費稅)的會計處理規(guī)則,這既是為了幫助學生體會稅收法規(guī)與會計規(guī)則的協(xié)作關系,也是為了幫助學生打下堅實的專業(yè)基礎。流轉稅是企業(yè)會計管理的重要方面,是了解工商企業(yè)運作(從原料的采購到產品的生產,從商品的定價到利潤的實現(xiàn))的一把鑰匙。實在地說,如果不能熟練地對流轉稅進行會計處理,就很難對資產進行恰當?shù)娜胭~處理,更不要說培養(yǎng)專業(yè)勝任能力了。我們在全國兄弟院校調研時了解到,交叉學科知識點的教學中經常出現(xiàn)的問題是,相關學科的主講教師往往覺得其他學科的教學也會進行重點講解,所以就跳過不講了。這就導致越是重要的交叉學科知識點,越是容易被跳過。針對這種現(xiàn)象,我們提出,要“主動出擊”,搶著去講重要的交叉學科知識點。那么,怎么去建立各學科之間的關聯(lián)呢?我們的做法是,要以歷史研究為綱,引領學生建立交叉貫通的網狀知識結構。從財政學的角度來看,要講清楚增值稅的歷史沿革和設計機理,闡明價外稅的主要體現(xiàn),以及歐美主要國家哪些采用了增值稅、哪些沒有采用。這時候,學生就會理解為什么不便采用美國高校教材來學習會計學,原因之一就是美國沒有普遍采用增值稅稅制。從稅法的角度來看,要幫助學生理解從產品稅到增值稅的立法理念之轉變及其原因,通過納稅期限等概念的學習,理解會計管理與財稅管理的關系。從會計學的角度來看,就要幫助學生理解“進項稅額”“銷項稅額”是如何貫徹增值稅相關法規(guī)的。

      實踐證明,運用會計知識可以深入理解經濟學(財政學)中所稱的價外稅與價內稅的重要知識點,還可同步掌握經濟法(稅法)的對應知識,體會觸類旁通之妙,并建立交叉貫通的知識結構。由此,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效率、學習效果也可有較大提升。

      2.股權投資的講解:融合政治經濟學、法

      學、金融學和會計學的知識點

      股權在政治經濟學、法學、金融學等多個學科中都是引人入勝的話題。人大會計學科在核心課程教學中,創(chuàng)造性地基于歷史脈絡,遵照我國法律,對金融資產和長期股權投資的講法進行了較大的變革。我們沒有沿襲流行的單列“金融資產”作為一章進行講述的做法。原因在于,歷史研究成果表明,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和美國證券市場上的公認會計原則(GAAP)所稱的金融資產是特指的,其會計處理規(guī)則實乃美國金融監(jiān)管機構權力斗爭的產物。事實上,迄今為止理論界對金融資產應當如何定義仍然缺乏共識。更為可取的做法是告訴人們“金融資產”相關準則是如何拼湊而成的。

      基于上述理念,我們采用我國法律的常用概念,按照財產權利的法律屬性,把IFRS所稱的“金融資產”區(qū)分為我國《民法典》所稱的“債權”和“股權”。這樣,我們就在“債權”部分講解“交易性金融資產(債權)”“債權投資”和“其他債權投資”,它們都屬于民法上的債權。在“股權投資”部分集中講解現(xiàn)行準則體系中所設計的股權投資的四種會計處理規(guī)則,即“交易性金融資產(股權)”“其他權益工具投資”“成本法”和“權益法”,不需要將股權投資的會計處理規(guī)則分為“金融資產”和“長期股權投資”兩章去講述。歷年來的教學實踐證明,如此設計的提綱更為簡練,體系結構更為穩(wěn)定、合理,可以避免教學內容被會計法規(guī)“鉗制”。2018年起實施的企業(yè)會計報表格式引入了“債權投資”“其他債權投資”“其他權益工具投資”等項目,這一動態(tài)驗證了上述教育理念的前瞻性和我們設計的知識圖譜的穩(wěn)定性。

      在講解股權投資的時候,我們運用各學科的歷史研究成果,首先闡釋一百多年來公司法關于有限責任制度的理念變遷,然后運用民法對股權和債權進行區(qū)分,接下來運用馬克思虛擬資本理論,對股票價格的變動進行理論分析,從而揭示“公允價值”概念的失當性——事實上,我國法律(取其狹義)從未采用“公允價值”概念。最后闡明,世界上沒有哪一門科學能夠精確刻畫股票價格的形成機制,會計學應當注重記錄法律事實(即實際交易成本),而不是記錄股價的波動。實踐證明,在同一個時間維度上把各學科的觀點演進呈現(xiàn)出來,對于推動研究型教學和研究性學習具有積極意義。

      五、結論和建議

      人大商學院會計學科的探索實踐證明,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的“歷史研究是一切社會科學的基礎”,是社會科學教學和研究的重要指導思想。歷史研究是經濟管理類應用經濟學科課程思政的有力抓手,能夠通過歷史坐標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憲法法治教育、中國制度背景、“四個自信”與學科知識點緊密結合,實現(xiàn)專業(yè)教育與課程思政的緊密結合、無縫銜接。

      基于此,我們建議經濟學管理學門類的專業(yè)課程教學加大歷史研究的比重,引導學生自覺地建立歷史坐標。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已經啟動編寫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管理學系列教材,以期與全國兄弟院校同仁一起探索專業(yè)課教學的課程思政之道,共同參與構建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

      參考文獻:

      [1]黃達.古今中外 含英咀華——金融基礎理論建設之路[J].中國金融,2005(12).

      [2]夏冬林,馬賢明.中國會計改革之路——與楊紀琬教授就當前會計改革問題的談話記錄[J].會計研究,1993(4).

      [責任編輯:周 楊]

      猜你喜歡
      歷史研究課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醫(yī)學課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討
      科技視界(2017年23期)2017-12-09 10:55:55
      學好質量管理,鍛造品質人生
      科技視界(2017年21期)2017-11-21 09:06:22
      發(fā)揮專業(yè)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yè)學院湘繡專業(yè)實施課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淺析《歷史研究》中三種文明模式的內容和特點
      學理論·下(2017年2期)2017-03-17 18:29:45
      我軍裝甲裝備保障歷史研究方法初探
      價值工程(2016年32期)2016-12-20 20:45:22
      從錢穆的《中國歷史研究法》談中國歷史研究的整體觀
      考試周刊(2016年61期)2016-08-16 14:39:05
      教育技術學歷史研究方法與學科發(fā)展的多視角分析
      1974年,我被借調到《歷史研究》雜志
      中外書摘(2016年5期)2016-05-24 17:49:31
      阜平县| 伊川县| 宣武区| 乐至县| 万全县| 普兰县| 大邑县| 平湖市| 陇南市| 新晃| 阿拉善右旗| 哈密市| 交城县| 犍为县| 图木舒克市| 定南县| 綦江县| 尉犁县| 鄂伦春自治旗| 福州市| 永胜县| 鄯善县| 金沙县| 昌黎县| 开原市| 定远县| 进贤县| 荆门市| 大埔县| 天等县| 崇阳县| 巴中市| 清水河县| 天镇县| 唐山市| 夏河县| 贡嘎县| 治县。| 莱州市| 房山区| 昆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