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華
除了斑姬啄木鳥與蟻鴷,其他在寧波有分布的啄木鳥,迄今我都是在外地拍到的。接下來繼續(xù)介紹它們。
“神木”來客
全國的鳥友們都知道,婺源是一個神奇的地方。世界上最小的猛禽白腿小隼、最稀有的鳥類如靛冠噪鹛及其他一些稀有鳥類,都只有在那里才容易拍到。
2009年5月底,利用端午假期,我們一家三口都到婺源觀鳥、拍鳥。跟來自全國各地的很多鳥友一樣,我們住在曉起村的老余家。這家農家旅館的樓頂平臺旁有一棵大樟樹,樹冠上突出的枯枝被大家尊稱為“神木”——就因為白腿小隼很喜歡停在那里。
白腿小隼,雖說比麻雀大不了太多,但嘴上的倒鉤、強勁的利爪都表明它是不折不扣的猛禽。它們喜歡立于無遮掩的樹枝上,然后突然沖出捕食蜻蜓、蝴蝶等昆蟲,有時大膽襲擊小鳥及其他獵物。
那天清晨5點多,我在雞鳴中醒來,看看窗外薄霧繚繞的青山,就趕緊起床,背著“大炮”爬上了通往樓頂平臺的木梯,剛一探頭,就發(fā)現(xiàn)自己來得有點晚了——一排“大炮”早已整齊列隊,對準“神木”等候鳥兒了。白腿小隼是沒有懸念的,很快大家都如愿拍到了。
忽然,遠處傳來了響亮、尖銳的叫聲。有人說,是灰頭綠啄木鳥!我用望遠鏡搜尋,很快發(fā)現(xiàn)在約100米外的大樹頂上有只綠色的鳥兒在高聲鳴叫。正在感嘆距離太遠時,這家伙突然起飛——天遂人愿,它竟然就停在“神木”上!我欣喜若狂,趕緊按動快門,終于第一次拍到了這種啄木鳥?;翌^綠啄木鳥的打扮也很低調,綠、灰是主色調,唯一鮮艷的,是額頭的那一抹鮮紅。
這次最開心的,是拍到了大擬啄木鳥。注意,不是啄木鳥,而是“擬”啄木鳥,是一種跟啄木鳥非常相近的鳥兒。大擬啄木鳥的羽色很豐富:綠、藍、褐、黑、紅等都有,尤其是又粗又厚的喙令人印象特別深刻。跟啄木鳥一樣,它也具有粗短有力的腳,但它的嘴完全不適合用來鑿洞。因此,大擬啄木鳥的食物主要是植物的花、果實和種子,此外也吃各種昆蟲,特別是在繁殖期。
連續(xù)兩天的早晨,都有一只大擬啄木鳥飛來停在“神木”上。第一天,我錯過了,當鳥友告訴我消息時,我曾為此“痛心疾首”。沒想到第二天,我正在追拍灰頭綠啄木鳥之時,竟猛然發(fā)現(xiàn),大擬啄木鳥不知何時也已經(jīng)停在“神木”上,雖然只有幾秒鐘時間,但對我來說已經(jīng)足夠了。那天,同來的一位寧波鳥友就在我身邊,也看到了大擬啄木鳥,但他以為那是一只相對比較常見的三寶鳥,竟沒有按快門。等反應過來,鳥兒早已飛走,他為此長吁短嘆,追悔莫及。
愛捉迷藏的攀樹者
后來,在婺源的月亮灣的林子里拍靛冠噪鹛時,我又幸運地見到了灰頭綠啄木鳥與大斑啄木鳥。無論從長相、羽色、習性等哪方面看,我都覺得大斑啄木鳥是一種“經(jīng)典”的啄木鳥。它最接近我自幼在書上看到的啄木鳥的形象:黑白紅三色完美搭配,擁有鑿子一般堅硬的喙,堅韌的尾羽可像支柱一般頂住身體,配合銳利的鉤爪,使得它不僅善于攀緣,而且可以穩(wěn)穩(wěn)地“坐”在筆直的樹干上不會滑落。
那天在月亮灣,剛進村,就看到一只灰頭綠啄木鳥在屋頂上高聲大叫,進入村背后的河畔密林,又見到一只灰頭綠啄木鳥在大樹上覓食。而且,它發(fā)覺我在拍它,不知道是習慣了常光顧這里的“鳥人”,還是本來就不大怕人,居然趴在樹上半天不動。
而大斑啄木鳥就不是那么好對付了。它很“頑皮”,見我在拍它,也不飛走,而是馬上躲到了樹干后面。等我小心翼翼繞到樹后,它就又藏到樹干另一側??傊?,它就喜歡繞圈子、躲貓貓。后來才知道,這其實是不少啄木鳥的習性。大斑啄木鳥攀援在樹干上,覓食的時候以螺旋形上升。它搜索完一棵樹后再飛向另一棵樹,飛行姿勢跟灰頭綠啄木鳥一樣,呈波浪式前進。
幸運的是,那天又見到一對大斑啄木鳥在忙著喂養(yǎng)自己的寶寶。于是,我第一次看到了“傳說中”的啄木鳥的樹洞。洞口真的是一個完美的圓形啊,它平行于地面,開口很小,剛好可以讓一只成鳥鉆進鉆出。大斑啄木鳥父母很辛苦,通常是一個剛鉆出洞口,另一位就已經(jīng)銜著好多小蟲子,攀在樹干上等著進洞了??上У氖?,從外面不可能拍到它們的寶寶。
2009年的端午假期過完不久后的6月上旬,我就請年休假,出發(fā)到河南董寨國家自然保護區(qū)拍鳥了。我住在山腳下的王大灣村,這是公認的鳥類資源非常豐富的村。村口的路邊都是大樹,上學、放學的孩子們時常在樹底下來來往往。有一天,我經(jīng)過時偶爾抬頭,就發(fā)現(xiàn)三四只星頭啄木鳥在樹上覓食。星頭啄木鳥的體形也比較小,介于斑姬啄木鳥與大斑啄木鳥之間,羽色斑駁,以黑白灰為主,少了大斑啄木鳥所具有的那種紅色??赡芤呀?jīng)習慣了村里人,這幾只星頭啄木鳥并不怕人。
“森林醫(yī)生”為何難覓
寧波境內有四明山、天臺山兩大山系,層巒疊嶂,山林茂密,可為什么發(fā)現(xiàn)啄木鳥的概率這么低呢?
比如說大斑啄木鳥,這種鳥廣泛分布于歐亞大陸,在寧波也確定有分布,照理說是一種比較容易見到的啄木鳥。然而奇怪的是,最近十幾年來,還沒有聽說鳥友在本地見到過這種啄木鳥。
灰頭綠啄木鳥,鳥友“黃泥弄”在海曙章水鎮(zhèn)的四明山中的一個名為“年年墩”的小山村偶然見過,在其他地方也沒人拍到過。鳥友告訴我,他們在余姚梁弄鎮(zhèn)的四明山里拍藍翡翠(鳥名)時,曾拍到過星頭啄木鳥。但在寧波的其他地方,也幾乎不曾見過。如前文所述,斑姬啄木鳥與蟻鴷,也難得一見。至于大擬啄木鳥,有人曾在奉化商量崗的高山上見過,其他地方也極罕見。
我只能猜測,啄木鳥在寧波之所以很少被觀察到,除了本身數(shù)量不多以外,最大可能是因為它們很少在城市、村莊等觀鳥者容易到達的地方現(xiàn)身,換句話說,寧波的城市與村莊附近的樹林不大適合啄木鳥棲居。人們都說啄木鳥是“森林醫(yī)生”,其實它們當“醫(yī)生”的唯一目的乃是捉蟲填飽肚子,因此喜歡的是多病蟲害的老樹甚至是朽木。而這種老樹、朽木,多存在于歷史較久、原生態(tài)非常好、主要依靠自我更新的森林中,而在人工綠化造林的環(huán)境中則要少很多——就算有也會很快被清理掉。
顯然,寧波作為一個發(fā)展較快的地區(qū),在人類居住地附近,綠化更新通常也較快,于是啄木鳥也就不大愛光顧了——因為缺乏覓食之所。竊以為,我們若能少一點綠化“升級”、墾荒種地等人工干預,盡量保護大樹的原生態(tài)群落,讓大自然去完成更新,那么環(huán)境一定會更天然、更優(yōu)美。說不定哪一天,啄木鳥的有節(jié)奏的“篤篤”聲能不時在耳畔響起,多聽聽這樣的天籟之音,豈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