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蕾柳南
王小波在《黃金時(shí)代》中寫道:“生活就是個(gè)緩慢受槌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變得像挨了槌的牛一樣?!弊髡邘е鴳蛑o而頹喪的腔調(diào),說出他品出的生活滋味。
恰巧,油茶的一生正是“緩慢受槌的過程”。
邕州一敘茶微涼
那天,我跟著媽媽來見一位阿姨,她是媽媽多年未見的老友。相約地點(diǎn)是南寧官塘市場。聽聞阿姨這些年歷經(jīng)不少風(fēng)霜,我想親眼確認(rèn)她安好。在官塘碰頭后,阿姨笑著打招呼,然后帶著我們熟悉地繞過官塘密密麻麻的商鋪,來到賣油茶的小店前。
南寧官塘市場賣油茶的店鋪有好幾家,每一家都是巴掌大地方,分布著差不多數(shù)量的食客。老板不一會(huì)兒端上裝在紙碗中的油茶,深綠泛黃的茶湯濃郁不見底。茶味拉扯著豬油、大蒜和生姜,卷成微弱的熱氣,從碗中冒出。我喝了一小口,一股苦澀夾雜辛辣的小旋風(fēng)直沖腦門,讓尚存困意的我瞬間醒透。我加了兩勺白糖,攪一攪,再加了幾勺米花和花生,只盼這些后至的甜可以沖淡此前的苦。但最終,甜和苦在我的茶碗中沒能和解。反觀媽媽和阿姨,她們在油茶中加鹽加蔥,然后仿佛這碗售價(jià)不足10元的茶湯,成了美物珍饈齊聚的佛跳墻。面頰上泛起的紅暈和額頭浮起的薄汗是她們對油茶無聲的贊揚(yáng)。
南寧官塘的油茶攤透著股慵懶隨性,登門吃茶的多是“有緣人”。而來到桂林恭城,油茶的存在感激增數(shù)10倍。老街油茶攤云集,悠然的空氣中彌漫著一絲不易覺察的“暗勁”,吃茶的盡是“自己人”。
靜江一槌茶湯暖
“哚哚哚哚哚哚”——哪里的公雞?派頭不一般啊,打鳴聲竟如此獨(dú)特?非也。清晨,朝陽緩緩掀開罩在恭城上方的薄布,打油茶的落槌聲,為恭城一日之計(jì)最強(qiáng)音。
恭城瑤族自治縣位于廣西東北部,桂林市東南部,接壤云貴高原,史稱“茶城”,繞城而過的恭城河喚作“茶江”。油茶在廣西芳蹤始現(xiàn)約一千年前。晉唐時(shí)期有“吃茶”風(fēng)俗,油茶泡飯、泡粥以及泡米花的食俗是晉唐“茶粥”的延伸。廣西東北部,包括恭城在內(nèi)山高林密,雨濕霧重,冬季尤甚?,幾遄怨庞胃?,其中一支過山瑤來到恭城,將油茶傳入。油茶有驅(qū)寒暖胃、健脾除濕之功效。從此不同民族的人融情于茶,三冬雖寒,身心卻暖。
暮春多雨,雨生百谷。清明至谷雨,為采摘恭城油茶茶葉的最佳時(shí)機(jī)。長有四五葉的嫩茶梢嬌俏可人,被采茶人整枝摘下——如此茶葉更為經(jīng)打耐槌。
恭城油茶的用具也頗有講究:茶鍋,需是好鐵鑄的鍋;茶槌,油茶樹樹枝自然造型的是為最好;茶隔,即本地制的藤編或竹編漏勺。水燒至70℃后將曬好的茶葉放入,浸泡10分鐘后瀝干備用。熱鍋,放入大米炒至金黃,加入一勺豬油,隨后放入黃姜、蔥須和大蒜,以及充分休息好的茶葉。其中,水選用山溪水或山泉水為佳,助茶湯呈純凈之態(tài);姜選用山區(qū)嶺坡產(chǎn)的老黃姜為妙,為油茶添辛辣清香之味。
開始捶打。
翻炒,捶打,翻炒,捶打。油茶師傅的手臂上下擺動(dòng),鍋中茶葉和配料翻來覆去,逐漸變干,焦而不糊,直至鍋黏微黃,香氣漸溢,往鍋中加入開水。開水不可由涼水替代,以免茶湯味寡。沸滾的茶湯面上翻涌起白色泡沫,伴隨著茶葉歡呼雀躍,仿佛適才的捶打不過是按摩整骨,周身舒展開來的茶葉和配料,將全身氣力盡都釋放在了茶湯里。
這注定是一碗充滿力量的茶,凝天地、茶人和茶葉自身之力。比茶湯更早占據(jù)茶碗的是花生、炒米、排散和麻蛋果。它們在碗底呼喚著茶湯,茶湯豪聲應(yīng)和,一道綠溪垂落,茶湯和碗中小食融為一體。油茶勁頭強(qiáng)勢,如飛射而出的火箭,沖撞著進(jìn)入飲茶人的口,一路長驅(qū),將人最后一絲困倦焚燒殆盡,周身溫度由內(nèi)而外升高,血液的流速也隨之加快。傳聞清朝乾隆皇帝飲了油茶之后,命其“爽神湯”,不論史料虛實(shí),人飲后的“爽神”絕無虛假!
此外,飲茶人按照喜好,加入蔥花、鹽巴或砂糖等為油茶調(diào)味,無論甜咸苦辣,皆具獨(dú)特況味。有年長些的,喜濃口苦辣;有年輕些的,好爽口清甜。鍋中的茶葉可以煮五六輪,茶湯由濃轉(zhuǎn)淡,漸入佳境。正所謂“一杯苦,二杯澀,三杯四杯好油茶。”
油茶長于山林,見慣萬物生長,萬千氣象,有容乃大,被茶點(diǎn)分去些風(fēng)頭也無介意。糍粑在茶點(diǎn)中的資歷最老,且四季各有代表,如一月水浸粑、三月艾葉粑、六月涼粉粑和七月狗舌粑。其他粗糧,如紅薯、玉米等后來者也加添好些精彩。
八桂一碗茶色新
十里不同風(fēng),百里不同俗。不只恭城,廣西東北部的灌陽、三江、融水、龍勝等瑤族、侗族、苗族、壯族、漢族人都能一碗油茶喝遍三餐四季,品出千般滋味。
瑤家人云:“三碗油茶千般味,龍肉煮湯不如它?!比松笫陆杂杏筒枰娮C:婚前定親有“煮茶”,嬰兒滿月有“煮茶”,老人生日宴有“壽茶”。侗家人云:“寧可一日無食,不可一日無飲?!弊隹投奔遥奔胰艘浴耙豢?、二圓、三方、四甜”四道迎賓油茶為來賓送祝福。苗家人云:“一日不喝油茶湯,滿桌酒菜都不香?!卑藢氂筒铚袅县S富,盛滿苗家人的熱情好客。
2021年5月,瑤族油茶習(xí)俗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xiàng)目名錄。2022年11月29日,“中國傳統(tǒng)制茶技藝及其相關(guān)習(xí)俗”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44個(gè)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xiàng)目中,瑤族油茶習(xí)俗在列。這注定是一碗充滿力量的茶,不同民族,從垂髫小兒到耄耋老者,都為這碗濃郁的油茶貢獻(xiàn)了自己那“捶”。不只簡樸的油茶攤?cè)祟^攢動(dòng),裝潢精致的油茶餐廳里亦座無虛席,無數(shù)食客在“儀式感”地加持下,誠實(shí)地接納自己對那一剎“驚醒”的渴望,平淡的日常里,一口油茶帶來周身一“震”,多么暢快!
后來
那天官塘約茶之后,我沒有再見到那位阿姨。目前我尚未成為油茶的“有緣人”,但只要喝油茶,我就會(huì)想起她,她在我的記憶里如此美麗,在她的黃金時(shí)代。 (除特別標(biāo)注外,本文圖片均由恭城瑤族自治縣融媒體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