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國古代重大財政舞弊案件“向上反映”的路徑經驗

      2023-06-27 13:37:17劉譽澤
      中國內部審計 2023年3期

      劉譽澤

      [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我們必須堅定歷史自信、文化自信,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以史為鑒是中國共產黨人解決問題的重要路徑和方法。中國國家審計源遠流長,以《中國審計史》界定古代審計活動的三項標準“以財政財務收支為監(jiān)督檢查的對象,以審查賬目為基本手段,擁有相對獨立于被審計對象的機構或人員”來看,在不同歷史時期,御史、比部、勾檢官、監(jiān)司、科道官等多種職官都承擔過審計職責,產生了豐富多彩的審計實踐。課題組圍繞古代審計重點“財政財務收支舞弊”選取了四類八個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重大審計案例,第一類“朱熹彈劾唐仲友案”和“錢灃彈劾國泰案”為揭示朝廷重臣重大財政舞弊貪墨案例;第二類“林則徐水利工程舞弊審計系列案”為揭示重大水利工程項目舞弊不法案例;第三類“桑哥錢糧鉤考案”和“雍正帝徹查虧空案”為大規(guī)模審計清查揭示財政風險案例;第四類“宋代包拯審計征稅舞弊案”和“清代福崧審計句容縣吏稅銀舞弊案”為揭示賑災紓困政策篡改執(zhí)行舞弊案例。在充分考慮古今政治經濟環(huán)境不同的前提下,評析其組織方式、技術方法、職業(yè)判斷和成果利用等方面的路徑經驗及教訓,以期在“古為今用、服務實踐”方面有所裨益。因整體篇幅較長,本刊將分四期對上述四類案例進行發(fā)表,供廣大讀者學習研究。

      [摘要]在中國古代官僚體制下,通過彈劾奏章等方式“向上反映”是重大財政舞弊監(jiān)督的主要成果利用渠道,直接關系到監(jiān)督成果能否獲得統(tǒng)治者支持并予以查辦追責。本文通過分析“朱熹彈劾唐仲友案”和“錢灃彈劾國泰案”兩起彈劾效果迥異的監(jiān)督案例,總結提煉出在一份成功的“向上反映”彈劾奏章背后,如何應對面對的風險和壓力、有效平衡及時性與全面取證沖突、應對假賬串供拒不配合、避免瑣碎化和情緒化等重要經驗,以期對當前審計工作有所啟示并提出建議。

      [關鍵詞]古代審計 ? 財政舞弊 ? 彈劾奏章

      中國古代官僚體制以皇權為絕對中心,以“向上負責制”為基本運行邏輯。作為“耳目之寄”的審計監(jiān)督機構,將監(jiān)督發(fā)現的官員不法問題向統(tǒng)治者匯報是其重要職責,尤其當揭示問題涉及高級官員時,是否敢于不畏強權“向上反映”,能否準確有力揭示問題引起統(tǒng)治者重視,是對監(jiān)督人員的極大考驗。本文選取了宋代和清代具有較大影響力且彈劾結果迥異的“朱熹彈劾唐仲友案”和“錢灃彈劾國泰案”,對重大財政舞弊案件如何“向上反映”的經驗教訓進行提煉分析。

      一、案例基本情況

      (一)朱熹彈劾唐仲友案

      南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年),浙東饑荒,時任提舉浙東常平茶鹽公事(簡稱提舉)的宋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朱熹,奉命巡察浙東各路州縣官員賑災錢物收支管理情況時,發(fā)現臺州知府唐仲友在災年仍違法催稅,導致民不聊生、災民外流,隨即在兩個月內邊彈劾邊開展全面調查,先后上奏六道狀文,累計數萬字,彈劾唐仲友三十余款貪贓枉法罪狀。但最終卻被視為私人恩怨沒有得到宋孝宗重視,沒有派員專案調查,除撤銷對唐仲友江西提刑的新任命外,沒有予以懲處,朱熹則辭官回鄉(xiāng)治學。

      (二)錢灃彈劾國泰案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以直聲震海內”的江南道監(jiān)察御史錢灃,在巡察地方財政財務收支時,發(fā)現山東巡撫國泰等人貪污、索賄,以致“貪婪無厭、各州縣庫皆虧”,毅然上疏奏章彈劾,請皇帝嚴辦。乾隆皇帝高度重視,派大學士和、左都御史劉墉與錢灃共同審計庫銀虧空案,進一步發(fā)現了假借市銀補庫的行為,復查發(fā)現全省共計虧空白銀二百多萬兩,糧倉“庫庫皆虧”,震驚朝野,最終國泰等人被認定“罪至死”。

      二、古代重大財政舞弊案件“向上反映”特點評析

      (一)“向上反映”是審計官員職責,但彈劾涉及重要官員時,要敢于直面巨大風險和壓力

      在兩起案例中,朱熹作為浙東提舉,是宋代地方監(jiān)司官員,負責監(jiān)督錢糧水利賑災活動的財政財務收支,對不法官員“按劾不法”是其明確職責。錢灃作為江南道監(jiān)察御史,是都察院十五道監(jiān)察御史中主要承擔審計職能的官員,稽察對象包括財政主管部門——戶部,錢幣鑄造部門——寶泉局,中央十三個糧倉——京倉,運輸及水利部門——漕運等,對這些經濟部門中官員不法行為有權“彈舉官邪”。

      但在這兩起案例中,他們的彈劾對象均為背靠復雜巨大權力關系網的封疆大吏。朱熹彈劾的唐仲友是臺州知府,宰相王淮的姻親,朱熹巡察時,他已經由王淮的親信吏部尚書鄭丙等人推薦升任江西提刑,即將赴任,而朱熹自身能夠任浙東提舉也是由于王淮的推薦。因此他對唐仲友持續(xù)兩個月六次狀文的彈劾,要面對的是地方重要官員及其背后權臣的關系網和人情網。事實上,朱熹前三次狀文都被王淮扣下“匿而不聞”,這次彈劾也給朱熹帶來了巨大非議。同樣,錢灃要彈劾的國泰是山東巡撫,家族是富察皇后一脈,與和之弟和琳是姻親,在彈劾這樣的重臣權貴前,錢灃甚至提前借錢做好了充軍的準備,“吾自度劾國泰必受嚴譴戍邊,故預備資用耳”??梢?,古代審計人員面對重臣的重大舞弊貪腐案件時,要面對權臣報復打壓丟官甚至犧牲生命的代價,需具備極高的操守、擔當和剛正品質。

      (二)“向上反映”既要注重彈劾的及時性,又要注重全面調查取證

      封建王朝統(tǒng)治者為加強對官僚機構的掌控力,自秦代起就建立了彈劾制度,具有彈劾權的主要是負責諫議的言官和負責監(jiān)督的審計、監(jiān)察等官員。為廣開言路,自唐代起,很多朝代都試行過“風聞奏事”制度,即對獲悉的重大不法行為線索可以不需要深入調查,直接上奏彈劾,是否進入調查由皇帝決定。但是當彈劾對象是國家重臣時,既要注重及時性,也要注重扎實的取證。從兩起案例情況來看,朱熹和錢灃都采取了彈劾制度中的“復劾”方式,即連續(xù)多次上彈劾奏章。

      1.首次彈劾突出及時性和問題的嚴重性,可以沒有詳實調查取證。

      朱熹是七月十六日在巡視浙東受災州縣過程中首次遇到臺州四十七名流亡饑民舉告知府唐仲友災年違法緊急催稅,導致民不聊生、災民大量外逃,他初步查訪后七月十九日即向皇帝報送了第一份彈劾狀,內容僅三百余字,著重說明了三件事:一是生動描述了流民問題、原因及嚴重性,形容遇到的四十七名流民“扶老攜幼、狼狽道途”,形容流民對臺州官府的恐懼,“量給錢物,喻令復業(yè)”都不敢返鄉(xiāng),并介紹初步查訪發(fā)現“流移戶口已多”,揭示了已經初秋天氣漸冷、災情嚴重、流民增多的重大風險和緊迫性。二是初步提出臺州知府唐仲友存在的不法問題,包括了解確認災年催稅過急的問題,以及“風聞”唐仲友多有不公不法問題,但也強調自己未經調查緊急報告是因為職責所在:“耳目之寄,不敢緘默?!比菑娬{自己正在進一步調查之中,并請求皇帝作出指示。此外,這三方面內容還精煉為38個字的內封標題“奏為臺州催稅緊急、戶口流移,知臺州唐仲友別有不公不法事件,臣一面前去審究虛實奏聞事”,力求事情最快速、準確、清晰地被皇帝知曉。與朱熹案相同,錢灃彈劾國泰案,也同樣因為事關重大,首次彈劾只需要強調問題性質及嚴重性,即山東巡撫國泰及布政使“貪縱營私,征賂諸州縣”,同樣生動描述了問題嚴重程度,如索賄以致職務調任“惟視行賄多寡”,貪腐以致轄下“諸州縣倉庫皆虧缺”,并根據初步調查預估了貪腐數額“至八九萬兩不等”。

      2.再次上報的彈劾奏章將詳細匯報全部罪名、調查過程和詳實證據。

      朱熹和錢灃都采取了“復劾”方式,由于皇帝對首次彈劾反應不同,他們的后續(xù)基于調查基礎上的彈劾有所區(qū)別。

      朱熹采取了邊調查邊彈劾的方式。他的第二次彈劾是七月二十三日,即首次彈劾四日后,主要是對流民反映的唐仲友違法催稅問題的查證屬實,如連年災荒仍然將繳稅期限提前兩月,派出官兵逐家逐戶催逼欠稅等。第三次和第四次彈劾是在七月二十七日和八月八日,這兩次的彈劾奏章近一萬五千字,也是關于彈劾罪名罪證的主要調查報告,六次彈劾總計相關罪名三十余款(見表1),彈劾對象包括唐仲友及臺州官吏、子弟親戚鄉(xiāng)黨、營妓僧道、臺州地方勢力等近百人。

      錢灃則因首次彈劾即受到乾隆帝重視,委派和、劉墉和他共赴山東調查,而他在提前獲悉“和故袒國泰”必然會通風報信的情況下,跟蹤截獲“搜得私書,中多隱語”,了解了國泰和于易簡借市商銀兩補齊虧空的做法,并與劉墉提前部署,全面調查,最終查實了“庫庫皆空”,總體虧空超過二百萬兩:“通察諸州縣倉庫,虧二百萬有奇?!眹┧髻V金額超過千萬:“國泰具服婪索諸屬吏,數輒至千萬。”遠超錢灃首次彈劾奏章的預估,也證明了第二次調查的力度。

      (三)“向上反映”的基礎是全面的賬目查驗、巧妙的實地勘察和多方取證

      具有監(jiān)察職能的官員查辦案件一般從口供入手,而具有審計職能的官員,會著重從賬目入手調查,但調查對象也會百般阻撓,拒不交賬、交假賬、串供、銷毀證據等,審計人員在查驗賬目和勘察取證中也積累了大量經驗。

      1.調查人員拒不交賬的應對。

      朱熹案中很多罪名的核心都在于唐仲友掌握的一個龐大的“公使庫”。臺州的公使庫包括米糧庫、錢庫、銀器庫、帳設庫、設廚庫等,其錢物用來供給官員宴會、饋贈過往官員,相當于臺州“接待費”的主要來源,而唐仲友也把公使庫視為自己的“私庫”,因此朱熹調查時,他堅決不交出公使庫賬簿,而朱熹在沒有皇帝明確指示作為依據的情況下,沒有選擇與唐仲友對抗糾纏,一是突擊盤查了本州通判趙善伋、高文虎等人平時收錄的唐仲友到任以來的“收支文歷、公案”;二是突擊盤查了監(jiān)庫官,“尋檢到仲友拘收不盡草簿”,發(fā)現了賬簿的草稿,對于草稿不清楚的部分,責令公使庫相關人員分頭回憶供訴,兩相對照,僅草稿部分就查實了唐仲友公庫支錢送與妻兄、親家、朋友官員、嚴蕊等官妓合計三萬余貫,相當于2—3年的私鹽稅收;三是按照已掌握的賬簿記錄和證供確認的交易,調查交易相對人的賬簿,如唐仲友用公庫錢物買賣,買主或賣主的賬簿。經過幾方對照,在唐仲友拒不交賬的情況下,獲得了大量不法行為的扎實物證。

      2.實物造假的應對。

      在賬實相符的查驗環(huán)節(jié),大部分貪腐官員會選擇造假賬,但是由于審計官員會進行實地勘察,查倉查庫,當虧空過大時,貪腐官員會進行實物造假。比如,錢灃案中,由于他肆無忌憚地貪腐,所轄州縣的錢糧庫已經“庫庫皆空”,根本經不起欽差大臣的實地核驗,他就選擇了向商人“借銀充庫”“借糧平倉”,這也是古代官員應對查倉查庫的慣用做法,一個州縣查完,借宴請留宿之機,將庫銀糧食連夜搬至另一個州縣充數。但錢灃對此果斷采取了應對方法,一是立刻封庫,禁止出入,截斷了國泰進一步挪銀的路徑;二是逐包拆對,對比官銀和市銀成色,發(fā)現成色明顯不一致;三是提前張貼告示,要求借銀給國泰的商人限期持借據領銀,超期罰沒充庫,大量商人立刻前來取銀,證據確鑿。隨即用同樣方法復查各州縣銀庫和糧庫,最終查清了各州縣的全部虧空金額。

      3.串供假供的應對。

      古代查案對證人證言依賴程度較高,因此重大財政舞弊貪腐案中,權臣幾乎都會依仗權勢對手下進行“封口”,強令其串供或提供虛假證詞。朱熹案中,唐仲友一方面在宰相王淮的幫助下隱匿朱熹的奏折不上報,另一方面施壓相關人員,派遣吏卒闖入司理院大打出手,通過各種方式阻止調查。而朱熹的應對方式是采取了極大范圍的證人調查,獲取了州縣兩級大量官吏、百姓、地方勢力的口供,并大量抓捕了涉案的營妓、僧道、市戶、胥吏等關押進紹興府司理院,也獲取了大量口供,在這樣大量的證人證言交替印證中,串供和假供都很容易被識別和排除。

      (四)“向上反映”應當重點突出,不要一味求全,過于瑣碎,不要情緒化

      自南朝起,蕭統(tǒng)《文選》中就專門將彈劾奏章歸為一類重要公文種類,《唐六典》中開始將“奏彈”作為六類法定上行文之一。但對于同樣的法定公文,卻可能因表述方式不同形成迥異結果。兩起案例中,朱熹和錢灃在當時都有較高聲望,都是在職責范圍內發(fā)現證據確鑿的重大財政舞弊貪腐案件,從被彈劾對象的背景來看,國泰的官職比唐仲友更高,背景更顯赫,乾隆帝對其很維護,且當時王亶望貪污大案剛剛結束,誅殺發(fā)配官員六十余人,乾隆帝在上諭中多次提出“朕實不忍似甘省之復興大獄”??梢?,對國泰的彈劾難度應當比對唐仲友大很多,但從結果來看,國泰案相關人員全部革職查問,國泰處斬監(jiān)候,后乾隆命國泰、于易簡獄中自裁,但朱熹數萬字證據扎實的調查報告卻幾乎沒有讓唐仲友得到任何懲罰。從這一迥異的結果來看,在“向上反映”的內容和方式上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向上反映”的文書務必重點突出、文字精煉,減少枝節(jié)問題。

      國泰胡作非為多年,不法行為數不勝數,曾被阿桂、福長安兩位軍機大臣連續(xù)彈劾都不了了之,而錢灃從首次彈劾到后續(xù)調查,始終抓住貪污和受賄賣官兩項重點,從沒有擴大到其他方面。從《大清高宗純皇帝實錄》來看,錢灃彈劾中對貪墨和索賄生動的表述“庫庫皆空”和“惟視行賄多寡”被乾隆帝在系列上諭中反復引用,可見給統(tǒng)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與此相反,朱熹的彈劾事無巨細,將了解到的唐仲友所有不法行為全部寫入奏章,三十余款罪名從偽造貨幣、私設稅名、截留稅款、貪墨受賄等重大不法行為到通奸、藏妓等私德行為事無巨細全部羅列在一起,奏章中提及的有名字的當事人、請托人、中間人五十余人,過于瑣碎,很多學者研究認為有“羅織”之嫌,也極易被利用、歪曲、模糊重點。比如,對于唐仲友挪用公庫錢謀取私利問題,每一次挪用朱熹都記錄詳細,其中包括用公款刻印《荀子》《揚子》等書,由于以朱熹為首的程朱理學派一直排斥荀子的學說,這一項清晰的挪用公款行為就被歪曲為學派之爭,宰相王淮也以此為由在宋孝宗面前將朱熹的彈劾定性為“秀才爭閑氣”。再如,朱熹抓捕了嚴蕊等名妓,并以較大篇幅反映了唐仲友宿娼狎妓、借名妓攬權受賄問題,其中無用細節(jié)過多,甚至記錄了一首嚴蕊所寫的《卜算子》,流傳之廣遠超案件本身,被人將貪腐案件歪曲為香艷傳奇,明末小說集《二刻拍案驚奇》中還將這一故事命名為《硬堪案大儒爭閑氣,甘受刑俠女著芳名》。

      二是當“向上反映”問題未能得到統(tǒng)治者重視時,不能采取情緒化“意氣之爭”。

      由于宰相王淮的隱匿、誤導,唐仲友的自辯反告,以及朱熹彈劾狀過于瑣碎枝節(jié)等問題,朱熹的前四次彈劾都沒有得到宋孝宗的重視,沒有專案調查也沒有處罰唐仲友,但撤銷了原本對唐仲友江西提刑的提任,對朱熹的履職盡責給予一定安撫,面對這樣的局面,朱熹應對較為情緒化,他的第五次彈劾狀包含“乞罷黜狀”和“又乞罷黜狀”,不再擺證據事實,而是開始使用大量情緒化的訴苦請求。一方面說唐仲友幕后同黨強大,自己“孤?!薄按髴帧?,自貶自己只有“遠避權豪”才能平安,請皇帝先罷黜唐仲友,再拿他去安撫唐仲友的同黨;另一方面又反復訴說自身“衰病”“耳多昏健忘,腸澼之疾”“不堪奔走”,請皇帝早日罷黜唐仲友來給他一點安撫。

      從結果來看,他的應對不但未能讓統(tǒng)治者信任,還更讓公事帶上了“私怨”和“意氣”色彩,六次彈劾后,皇帝將原給唐仲友的江西提刑任職改授給朱熹,讓朱熹陷入了“彈劾奪官”的非議與尷尬,甚至被攻擊他的道學身份也是“欺世盜名”,最終迫使朱熹辭官回鄉(xiāng)專心治學。

      而錢灃一直保持了清醒與冷靜,他在彈劾前已經做好流放甚至赴死準備,但從未以此訴苦。首次彈劾后乾隆帝當面質詢他時,他并沒有為了獲取重視夸大其詞,而是客觀冷靜地表述自己的線索來源,承認證據不足,乾隆帝派出的調查組中,和與國泰有姻親關系和密切利益來往,劉墉曾在國泰父親手下任職,但錢灃對此沒有任何異議,甚至對和報信加以利用,有助調查取證,國泰對他的當面侮辱、和的干擾,他都沒有在彈劾奏章中反映,乾隆帝上諭中對國泰的維護“看來情節(jié)不過如此”“國泰系小有才之人”,他也沒有反擊回應,只是冷靜客觀就事論事將不法事實調查清晰,反而以冷靜和專業(yè)得到了一致信任和認可,在乾隆帝極力不想再興牢獄的意愿下,仍然彈劾成功。

      三、相關啟示

      審計是黨和國家監(jiān)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反腐倡廉、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發(fā)揮著重要職能作用,對于發(fā)現的重大違紀違法問題線索,需要及時、準確、有力地“向上反映”。盡管與封建王朝不同,審計機關的報告渠道暢通,不必擔心封建王朝的權臣干預和打擊報復,但“向上反映”的質量和水平仍然關系到該問題線索的后續(xù)處理問責,關系到審計機關的權威性和公信力,需要高度重視、不斷改進。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我們必須堅定歷史自信、文化自信,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精華貫通起來”。結合歷史案例分析和當前審計工作來看,盡管一次成功的“向上反映”可能受到多重因素影響,但以下三方面仍然十分關鍵。

      第一,扎實的審計證據是基礎和前提,尤其在重大案件“向上反映”的文書里,不能出現任何夸大、推測、擴大解釋,所有問題必須有扎實可靠的證據支撐。審計人員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不懼困難、矛盾、阻力,要敢于查真相、說真話、報實情。

      第二,要注意突出重點,突出反映核心利益、關鍵人物、深層動機、深遠影響。重大案件往往牽涉面廣,問題表現復雜,在“向上反映”時如果一味求全求細,就可能如朱熹奏章一樣因瑣碎模糊重點,甚至因為枝節(jié)問題的存疑影響整體的可信度和證明力。

      第三,文風要與審計報告有所區(qū)分。“向上反映”的文書不同于行政公文和業(yè)務公文,使用者為時間精力有限的上級領導,因此需要文書更加精煉、生動,既不能過于冗長和情緒化降低專業(yè)性,也不能用過多專業(yè)術語和過程描述,影響可讀性。對于問題及性質準確、凝練的“金句”往往會給使用者留下深刻印象,對于引起重視有很大幫助。

      (作者單位:審計署審計科研所,郵政編碼:100086,電子郵箱:liuyuze84@163.com)

      主要參考文獻

      [1]林則徐.林文忠公政書[M].北京:朝華出版社, 2018

      [2]清史稿[M].北京:中華書局, 1998

      [3]清實錄[M].北京:中華書局, 1986

      [4]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 1985

      [5]朱熹.晦庵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6]中華書局編輯部.魏源集(上下)[M].北京:中華書局, 2018

      灵台县| 石门县| 恩平市| 锦州市| 涪陵区| 江源县| 泾川县| 四平市| 岳阳市| 柘城县| 靖安县| 彩票| 左权县| 弥勒县| 化州市| 乐山市| 徐闻县| 元阳县| 长汀县| 兖州市| 嘉义县| 丁青县| 宁城县| 广元市| 志丹县| 马公市| 双城市| 舞阳县| 碌曲县| 曲阳县| 云梦县| 玉林市| 济源市| 广德县| 莎车县| 南阳市| 郑州市| 祥云县| 青田县| 阳高县| 鹰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