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岑參的三十二相我們能看出幾相

      2023-07-05 01:04:49張麗鋒
      博覽群書 2023年1期
      關(guān)鍵詞:岑參邊塞詩將軍

      張麗鋒

      岑參(約715—770),詩好,名氣大,影響深遠(yuǎn),官至嘉州刺史,世稱“岑嘉州”,然最是令人百思而不解的是,《舊唐書》《新唐書》中卻皆無岑參傳。關(guān)于岑參的事跡,參見《岑嘉州集序》《唐詩紀(jì)事》《唐才子傳》等;近人賴義輝的《岑參年譜》,聞一多的《岑嘉州系年考證》,李嘉言的《岑詩系年》,也有具體的考證。

      岑參,祖籍南陽,出生湖北江陵,乃名臣之后,其自言“國家六葉,吾門三相矣”。從唐高祖起到岑參時代的玄宗止,共六代皇帝,參祖上曾有三人為相。岑參早慧,潛心問學(xué),博覽史籍。我們在岑詩熟練而廣泛地征引經(jīng)史子集之典的狀況中也可得到驗證。杜確的《〈岑嘉州詩集〉序》中也說他“能自砥礪,遍覽史籍”。734年到743年,岑參奔走于洛陽和長安這兩京之間,天寶三載(744),參年三十中進士第二名。此后,岑參曾北游河朔,累佐戎幕,往來鞍馬烽塵間十余載。

      岑參擅長詩文,于當(dāng)時已獲盛譽,其“屬詞清尚”而“詩調(diào)尤高”,故而“每篇絕筆,人輒傳詠”(《唐才子傳》)。文學(xué)史上將岑參定位為邊塞詩人,與高適并稱“高岑”,其實,岑參乃居盛唐邊塞詩之首,就是放在中國邊塞詩史的大背景中考量,也是絕無可比肩者的。盛唐邊塞詩群里,真正出塞者沒有幾人,而如岑參二次出塞者,更是鳳毛麟角。十余年的塞外生活經(jīng)歷,成為岑參極其寶貴的創(chuàng)作源泉,他根據(jù)自身耳聞目睹、切身感受的親歷,把遠(yuǎn)至天山南北以至更遠(yuǎn)的中亞地區(qū)的自然景觀,如沙漠、風(fēng)雪、苦寒以及火山、火云、熱海等納入詩的領(lǐng)域。他也成為盛唐邊塞詩人中邊塞詩創(chuàng)作最富有者,他的邊塞詩華美盛麗而豪逸壯偉,充滿了樂觀主義和英雄主義精神,充滿了浪漫主義的氣息,前所未有地開拓了中國詩歌的藝術(shù)世界,前所未有地開拓了中土讀者的心靈世界,使中土讀者真實感知天下之大,加深了唐屬西域的中國文明化。

      岑參于詩卓有成就,詩人陸游說其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其詩極有個性,以“奇”著稱,他的同時代人殷璠最早用“奇”來評價岑參的詩,說是“參語奇體峻,意亦造奇?!保ā逗釉烙㈧`集》)清人翁方綱說:“嘉州之奇峭,入唐以來所未有。又加以邊塞之作,奇氣溢出。風(fēng)云所感,豪杰挺生,遂不得不變出杜公矣。”(《石洲詩話》)

      ——王志清(南通大學(xué)文學(xué)院教授,中國王維研究會副會長)

      認(rèn)識岑參,理解岑參需要穿越現(xiàn)有對岑參的一切判斷性、定位性評價才可以做到。岑參如所有眾生一樣具有三十二相,我們對岑參的認(rèn)知往往是對其一相的認(rèn)知,這種認(rèn)知因受時代變遷和學(xué)術(shù)蓬轉(zhuǎn)的影響從而形成一種深刻的偏見。由于這種認(rèn)知導(dǎo)致我們很難轉(zhuǎn)換視角去揭示岑參形象藝術(shù)成就的另外一相,這就是我們需要突破“蔽于一曲,而闇于大理”的努力所在。

      唐人殷璠《河岳英靈集》提出:

      (岑)參語奇體峻,意亦造奇。至如:“長風(fēng)吹白茅,野火燒枯?!保芍^逸矣。又“山風(fēng)吹空林,颯颯如有人”,宜稱幽致也。

      殷璠在《河岳英靈集》中精選了岑參七首富有幽致之美的典型作品,即:《終南山雙峰草堂作》《終南云際精舍尋法澄上人不遇歸髙冠東潭石淙秦嶺微雨作貽友人》《戲題關(guān)門》《觀釣翁》《茙葵花歌》《偃師東與韓樽同訪景云暉上人即事》《春夢》等。殷璠從“奇”的角度抓住了岑詩“語奇”“意奇”之雙奇特點。在殷璠看來,岑參是“逸才”,而岑詩則是“幽致”的典范。殷璠的認(rèn)識并非唐人中的個見。岑參好友杜甫《濮陂行》也指出“岑參兄弟皆好奇”。唐人杜確在《岑嘉州詩集序》中亦持有相似的評價。杜確稱岑參“遍覽史籍,尤工綴文,屬辭尚清,用意尚切”“尤時議擬公(岑參)于吳均、何遜,亦可謂精當(dāng)矣”。吳均、何遜之詩以音韻和諧,風(fēng)格清麗見長,是典型的齊梁風(fēng)格。元辛子房《唐才子傳》沿襲了杜確的意見,稱岑參“博覽史籍,屬詞清尚,用心良苦”“放情山水,故常懷逸念,奇造幽致”。綜上,我們幾乎可以斷定:在唐人看來,岑參并不以邊塞詩創(chuàng)作見奇而以幽致見長。此后元清學(xué)者對岑參的點評鑒賞多在“奇”字上著力,以奇為論,如:“奇姿”“奇峭”“奇俊”“奇逸”“奇氣”“奇才”“奇情”等。

      岑參以邊塞詩而被人稱頌,可以遠(yuǎn)溯南宋陸游。陸游《夜讀岑嘉州詩集》有“誦公天山篇,流涕思一遇”句,此處的“天山篇”可指《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詩,或是以天山篇來代指岑參的邊塞詩作。岑參在天山的衛(wèi)戍邊疆正是陸游“鐵馬冰河入夢來”的殷殷渴望,是南宋偏安時局下愛國志士意欲收復(fù)中原的普遍愿望。明確把岑參的邊塞詩作為其詩歌奇氣勁骨的還要到清代才得以實現(xiàn)。清人翁方剛《石洲詩話》稱“嘉州之奇峭,入唐以來所未有,又加以邊塞之作,奇氣溢出”。清施補華《峴傭說詩》“岑嘉州七古,勁骨奇翼,如霜天一鶚,故施之邊塞最宜”。1930年,趙景深《中國文學(xué)小史》第17章以《邊塞詩人岑參》來命名,則成為近代岑參研究的一個轉(zhuǎn)折點。緊隨其后的《中國文學(xué)史》編撰中就有了高岑詩派,進而為盛唐邊塞詩派,岑參成了邊塞詩派的代表人物了。至于今岑參已經(jīng)被邊塞二字所印記,岑參的其他詩篇與內(nèi)容則漸被邊塞二字所遮蔽。于是廖立先生在《岑參評傳》中就有了“岑參以邊塞詩名垂千古”“他的最高成就也是邊塞詩”的論斷。這種基于邊塞詩的岑參印象幾乎是目前《中國文學(xué)史》教材的主流書寫,而這種認(rèn)識恐為殷璠、杜確諸公所不許。

      找一個切入點來認(rèn)識岑參,既為唐人所認(rèn)可,也為今人所接受應(yīng)該是可以的。這需要我們重新回到唐人殷璠和杜確那里去尋找答案。殷璠《河岳英靈集》開篇即提出其選集編撰的美學(xué)追求是翕然尊古、稱闡風(fēng)雅,是追求“聲律風(fēng)骨”的文質(zhì)雙美,是追求“神來、氣來、情來”的藝術(shù)效果。在具體甄選岑參詩篇時卻以“放情山水”而“宜稱幽致”之作七篇為代表,殷璠此舉確實有前后審美標(biāo)準(zhǔn)不一的嫌疑。杜確的《岑嘉州詩集序》雖為岑參詩集作序,然發(fā)言立意卻是把岑參置于“自古文體變易多矣”的文體演變視域下進行考查認(rèn)知。杜確指出李唐開元以來,“其時作者,凡十?dāng)?shù)輩,頗能以雅參麗,以古雜今,彬彬然,燦燦然,近建安之遺范矣”。

      在這里杜確開門見山地指出:

      今之所謂開元天寶詩壇彬彬燦燦之盛的原因在于典雅、古樸的詩風(fēng)摻入,其所謂開元以來諸公盛于詩者是建安風(fēng)骨的遺范。

      建安詩歌的時代特征可概括為四:政治理想的高揚、人生短暫的哀嘆、強烈的個性表現(xiàn)、濃郁的悲劇色彩,今以岑參觀之,其詩歌內(nèi)容特征與建安詩歌特征高度符合。建安風(fēng)骨的最佳闡釋,用鐘嶸《詩品》中評價曹植的“骨氣奇高,辭采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zhì)”四句最為妥帖。杜確能夠把岑參詩集序言置于整個唐前詩歌發(fā)展變遷視域下來關(guān)照,把開元以來詩歌彬彬燦燦的成就看成建安遺范是獨具慧眼的。然杜確在具體介紹岑參時雖看到了岑詩“迥拔孤秀”,然終以“擬公于吳均、何遜,亦可謂精當(dāng)矣”作結(jié),當(dāng)是視岑參“辭采華茂”為重而“骨氣奇高”為輕的結(jié)果。縱觀岑參現(xiàn)存的400余首詩篇,捻出“骨氣奇高”一詞來概括岑參的詩歌特色我以為是合乎岑參創(chuàng)作成就的精當(dāng)之言。

      骨氣奇高用來指代岑參,其意在于借助一“高”字作為切入點來折射出岑參整個人生境遇、思想情懷以及其詩歌創(chuàng)作。如果說“奇”是奇在選材、構(gòu)思、設(shè)境、想象、奇氣;“麗”是麗在辭采華茂,饒有秾色;那“高”則是岑參關(guān)照自己和世界的獨特視角。岑參以相門子自詡可謂出身高門,以“自逐定遠(yuǎn)侯”為心可謂胸有高志,以“迥拔孤秀、出于常情”的詩境表達,可謂是高才。

      岑參生平《舊唐書》《新唐書》不載,可考者唯岑參自作《感舊賦》和杜確《岑嘉州詩集序》兩文?!陡信f賦》自謂:“參,相門子。五歲讀書,九歲屬文,十五隱于嵩陽,二十獻書闕下?!瓏伊~,吾門三相矣。”十載干謁,“天寶三載,進士高第。解褐右內(nèi)率府兵曹參軍。轉(zhuǎn)右威衛(wèi)錄事參軍,又遷大理評事,兼監(jiān)察御史,充安西節(jié)度判官”,“后充關(guān)西節(jié)度判官”,“入為祠部,考功二員外郎,轉(zhuǎn)虞部、庫部二正郎,又出為嘉州刺史?!保ā夺沃菰娂颉罚?/p>

      后客死于成都。以上是岑參一生的履歷,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他一生大部分都是在為致云霄、拾青紫而努力。我們可以從這些履歷上看出岑參渴望建功立業(yè)、追求富貴的功名意識在主導(dǎo)。換句話說,岑參具有“高揚的政治理想”更好一些,而這恰恰是建安詩歌的首要特征。

      建安詩歌創(chuàng)作中最激動人心的應(yīng)該是諸子對高揚的政治理想的歌唱。建安諸子從不以文士自居,而往往有一股建功立業(yè)的抱負(fù)。曹植落筆不是“勠力上國,流惠下民”,就是“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王粲是“服身事干戈,豈得念所私”的壯志;陳琳是“建功不及時,鐘鼎何所銘”的急迫;劉楨是“何時當(dāng)來儀,將須圣明君”的理想。這一切和曹操“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一起鑄就了建安慷慨激昂的詩歌精神。杜確視岑參為建安遺范很大程度是看到了岑參對建安諸子高唱政治理想的一脈相承。在岑參的詩歌中他對投身戎幕、建功立業(yè)的渴望表達得淋漓盡致。如“丈夫三十未富貴,安能終日守筆硯”(《銀山磧西館》)。如“功名只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肮I(yè)須及時,立身有行藏”(《武威送劉單判官赴安西行營便呈高開府》)?!拔茨芸镂峋?,虛作一丈夫”(《行軍詩二首》)。追求富貴功名這在傳統(tǒng)社會中本無可厚非,這是《左傳》講“立功”以求不朽的思緒延展。岑參不能終日守筆硯,所以才要兩度出塞求取功名。天寶八載岑參第一次遠(yuǎn)赴安西節(jié)度使高仙芝幕從軍。讀岑參《初過隴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可知“十日過沙磧,終朝風(fēng)不休。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的惡劣環(huán)境,也可知岑參“萬里奉王事,一身無所求。也知塞垣苦,豈為妻子謀”的慷慨激情。塞垣之苦為“萬里奉王事”的激情所掩蓋,即便是“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里絕人煙”也無怨無悔。在這里我們看到岑參投筆投戎的原動力似乎由取功名而轉(zhuǎn)換為奉王事,這一轉(zhuǎn)變是人生目的與境界上重大提升。天寶十三載岑參第二次遠(yuǎn)赴北庭都護府封常清幕從軍。這次岑參較第一次從軍激情更加飽滿,心態(tài)更加積極。他見到了“輪臺九月風(fēng)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fēng)滿地石亂走”,見到了“虜塞兵氣連云屯,戰(zhàn)場白骨纏草根。劍河風(fēng)急雪片闊,山口石凍馬蹄脫”,見到了“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但我們卻絲毫見不到岑參在如此奇寒環(huán)境下的一絲動搖和后悔,我們看到的是他對“東師西門佇獻捷”的喜悅、是“誓將報主靜邊塵”的斗志?!侗蓖ノ鹘己蚍獯蠓蚴芙祷剀姭I上》中,岑參寫道:

      側(cè)身佐戎幕,斂衽事邊陲。

      自逐定遠(yuǎn)侯,亦著短后衣。

      近來能走馬,不弱并州兒。

      在這里我們能看到岑參的自畫像,班超投筆從戎是他的向往。而這恰恰是他對曹植《白馬篇》的精神沿襲。這也正是曹植“連翩西北馳”的“幽并游俠兒”意象的再現(xiàn),是“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內(nèi)心世界中獻身國家的情懷抒發(fā)。以上種種才是杜確所謂“建安遺范”的最好詮釋。

      岑參以相門子、青云器、廊廟才積極入世以求通過建功立業(yè)來追求功名,然終其一生沒有收獲想要的功名。依此來看他的功名富貴夢是落空的,他的一生似乎也是悲劇的一生。在分析岑參追求功業(yè)的努力中,我們看到了岑參奮斗的動力非止一重。

      首先,岑參是相門子,“國家六葉,吾門三相”是岑家榮光。岑參曾祖岑文本曾相唐太宗,岑文本兄岑文叔子岑長倩曾相唐高宗,后遭滅門。岑文本有二子:長子岑曼倩一支其子岑羲相唐睿宗,后被誅,滿門查抄。次子岑景倩一支尚得保存。而岑參即是岑景倩的三子。此等家庭下,岑參有“為邦之杰,為國之輔”的抱負(fù)也是正常不過的。

      其次,岑參早歲孤貧,由其母撫養(yǎng),其兄教導(dǎo)。如此環(huán)境下,追求富貴也是現(xiàn)實生活在物質(zhì)上的基本要求。岑參詩中多有因“五斗米”而生的感慨和無奈。如“只緣五斗米,辜負(fù)一漁竿”,“久別二室間,圖他五斗米”,“所嗟無產(chǎn)業(yè),妻子嫌不調(diào)。五斗米留人,東谿憶垂釣”。陶淵明有“不為五斗米折腰”的豪言,然其在40歲以前也有因母老家貧而多次為五斗米而折腰從仕的經(jīng)歷。

      再次,社會歷史環(huán)境下,從軍邊塞獵取功名成為唐朝上升期的一種社會風(fēng)氣。如高適“萬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如王昌齡“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如王維“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在此環(huán)境下,遍覽史籍、能自砥礪的岑參自然而生“未能匡吾君,虛作一丈夫”的理想抱負(fù),這也是時代精神的熏染使然。

      我們從“高”的視角來關(guān)照岑參,看見了高門、高志、高才下岑參對高揚的政治理想的書寫。同時我們需要注意到岑參令人慷慨懷感的絕筆書寫的詩篇背后,還有一些有意無意間被岑參忽略的意象書寫。

      一是只見風(fēng)景不見人。翻開岑參的詩篇,尤其是被今人所稱道的往往是其對異域風(fēng)景的描寫。岑參善于寫奇寒之景,如《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一詩本為送行詩,該詩對北庭的奇寒、艱難的行軍進行了藝術(shù)的再現(xiàn),所謂“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道出前人所未道的真實細(xì)節(jié)從而給人以強烈的震撼。如《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無不是類似作品,名為送行而實為寫景之作。岑參確是寫景的高手,尤其是善于寫邊塞的奇寒之景,詩中既有自己實際生活中入微的觀察,又有詩人浪漫的詩意表達。如面對“胡天八月即飛雪”的惡劣環(huán)境,岑參竟然能寫出“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萬千春意來。在對冬天的奇寒中刻畫出春意來非止此一篇,如“臘月見春輝”(《送蒲秀才擢第歸蜀》),“臘月江上暖”(《江上春嘆》)“長安雪后似春歸”(《和祠部王員外雪后早朝即事》)。岑參還善于寫奇熱之景,如《經(jīng)火山》也是持有一種欣賞的眼光來寫火山“赤焰燒虜云,炎氛蒸塞空”之熱景?!稛岷P兴痛奘逃€京》有“岸旁青草長不歇,空中白雪遙旋滅。蒸沙礫石燃虜云,沸浪炎波煎漢月”之熱景?!痘鹕皆聘杷蛣e》有“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鹪茲M山凝未開,飛鳥千里不敢來?!边吔钠婧吃卺瘏⒐P下是奇美之景,邊境的奇熱之境亦是奇美之景。閱讀岑參的此類詩篇,我們極易為他細(xì)膩動人的異域風(fēng)光所吸引而忽略掉詩中人的消失。在岑參的詩篇中,我們發(fā)現(xiàn)岑參對風(fēng)景的關(guān)注遠(yuǎn)遠(yuǎn)大于他對人的關(guān)注,尤其是對普通人的關(guān)注。他的詩中可以有風(fēng)景、可以有自己,唯獨缺少他人,缺少對普遍意義的眾生的關(guān)注和刻畫??梢钥吹狡胬洹⑵鏌嶂?,他卻見不到在此環(huán)境下生存的邊防將士的生活,這是他與杜甫等同時代詩人一個明顯的區(qū)別。

      二是只見將軍不見兵。岑參的詩篇中“將軍”是一個高頻詞匯。如“漢代李將軍,微功合可咍”“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將軍狐裘臥不暖,都護寶刀凍欲斷”“遼東將軍長安宅,美人蘆管會佳客”“蓋將軍,真丈夫”“將軍金甲夜不脫”“花門將軍善胡歌”“將軍金印亸紫綬,御史鐵冠重繡衣”“昨夜將軍連曉戰(zhàn)”等。這諸多的對將軍的描寫與刻畫中,或許是岑參“自逐定遠(yuǎn)侯”的高志所決定。定遠(yuǎn)侯,是指東漢班超?!逗鬂h書·班超列傳》載:班超立功西域“封超為定遠(yuǎn)侯,邑千戶”。岑參以班固、終軍為榜樣,自然眼睛向上看的,他看向的是立功異域的將軍,其視野中自然是只見將軍不見兵。因此我們在他的400余首詩篇中我們幾乎看不到士兵、百姓和普通人的影子。

      岑參只見將軍不見兵,這是其目光往向上看的必然結(jié)果。讀《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一詩,我們能看到“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美麗雪景,也能體會“狐裘不暖錦衾薄”的將軍寒冷,我們能看到“中軍置酒飲歸客”的酣暢場景,也能看到“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的送別之情。這種情景與從軍出塞的普通士兵的生活相去萬里。在這種奇寒的環(huán)境描寫中,我們看到的是將軍們在推杯換盞中享受“胡琴琵琶與羌笛”的聲色之美,而注意不到普通士兵在此惡劣自然環(huán)境下的生存狀態(tài)。在詩中,我們看到了風(fēng)景而見不到人,看到了將軍而見不到士兵。此詩美則美矣,卻缺少人間該有的溫度。高適《燕歌行》有“鐵衣遠(yuǎn)戍辛勤久,玉箸應(yīng)啼別離后”的人道關(guān)懷,也有對“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的無情批判,這些詩句使得該詩梗概多氣,雄渾壯闊而成為唐代邊塞詩篇中的扛鼎之作。相比岑參邊塞詩篇關(guān)涉美人歌舞的描寫幾乎全部是正面描寫。如《玉門關(guān)蓋將軍歌》,詩中對軍帳之內(nèi)“暖屋繡簾紅地爐,織成壁衣花氍毹。燈前侍婢瀉玉壺,金鐺亂點野酡酥。紫紱金章左右趨,問著只是蒼頭奴。美人一雙閑且都,朱唇翠眉映明矑”的生活是羨慕的,對“蓋將軍,真丈夫。行年三十執(zhí)金吾,身長七尺頗有須”是稱頌的。因此明代王世貞在《藝苑卮言》中提出“岑(參)氣骨不如達夫(高適,字達夫)”。高岑優(yōu)劣論的評述中其實也暗含了對二人敘述立場的評判,如果說高適的詩中有對常人(如征夫、離婦)的關(guān)懷的話,岑參則如廖立先生在《岑參評傳》中所言,“始終不能從下層人民的角度去看社會、看人事,這就使他不能更深入地揭露生活中的矛盾?!币舱绱?,岑參高志下只見將軍不見兵,只見風(fēng)景不見人的書寫正是他與李白、杜甫、白居易終隔一層不能成圣、成仙、成王的根本原因。

      岑參的一生遭遇坎坷,有高志、有高才卻換來晚景凄涼客死他鄉(xiāng)。他一生致力于“自逐定遠(yuǎn)侯”的政治理想,卻落得“三度為郎便白頭”的無奈結(jié)局。這種結(jié)局中有時代的因素,也有岑參出身和其價值抉擇的因素在其中。林庚先生在《中國文學(xué)簡史》中指出“唐人的詩篇正是這樣充滿了年輕的氣息,一種樂觀的奔放的旋律”,我以為此語用于評價岑參的骨氣奇高是最為妥帖不過的了。他以高揚的政治理想為支撐,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書寫人生,他的筆下從來都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理想書寫。陸游《跋岑嘉州詩集》言:

      余自少時,絕好岑嘉州詩。往在山中,每醉歸,倚胡床睡,輒令兒曹誦之,至酒醒或睡熟乃已。嘗以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今年自唐安別駕來攝犍為,既畫公像齋壁,又雜取世所傳公遺詩八十余篇刻之,以傳知詩律者。

      陸游之絕好岑參之詩,以至于視其詩為醒酒之湯、催眠之歌、布道之功德,視其人為瞻仰之偶像。而這恰恰是岑參留給我們后世的最大一筆財富。

      (作者系文學(xué)博士,長治學(xué)院中文系副教授。)

      猜你喜歡
      岑參邊塞詩將軍
      初雪
      我家的“將軍”
      小讀者(2021年2期)2021-03-29 05:03:14
      山房春事(其二)
      將軍
      紅批有聲作文
      將軍駕到
      論中唐邊塞詩
      又愛又恨是岑參
      將軍完婚
      小說月刊(2014年12期)2014-04-19 02:40:15
      唐代邊塞詩里的情長思遠(yuǎn)
      語文知識(2014年9期)2014-02-28 22:00:43
      星座| 金坛市| 英德市| 汉中市| 沙湾县| 根河市| 武清区| 修武县| 五华县| 项城市| 奈曼旗| 南汇区| 海淀区| 永康市| 阳信县| 镇安县| 静乐县| 沐川县| 晋城| 安龙县| 莆田市| 临夏县| 辽宁省| 九龙县| 宁海县| 荃湾区| 拜城县| 宣汉县| 饶阳县| 金华市| 承德县| 海宁市| 邵阳县| 望谟县| 兴海县| 武宣县| 延津县| 宜良县| 扎兰屯市| 亳州市| 大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