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藝馨
說起這句來自千年前的古詩,還真是與我頗有緣分。
(開門見山,點明“我”與這句詩的“緣分”。)
月下,執(zhí)一書卷,與時空對話的同時,也讓我想起了兒時的一些稚嫩的戲言。
“窈窕淑女?是指身材苗條的女子嗎?”話一出口,哄笑便接踵而至。
“哈哈哈,身材苗條……”。
“要不,你來說說‘君子好逑是什么意思呀!”。
聽了他們的話,我的雙頰滾燙滾燙的,剛想回答,身后就傳來一個尖厲的聲音,“別這樣,她肯定會說‘是喜歡踢球的君子吧!哈哈哈……”。
(回憶兒時這句詩給自己帶來的小尷尬,精妙的語言、神態(tài)描寫非常具有畫面感,使讀者如臨其境。)
笑聲不絕于耳。自此,這句詩給我留下了不好的印象,總感覺它讓我失掉了面子,以至于上了初中,我也不想理解這兩句詩,更不愿去了解它背后的故事。
(文似看山不喜平。這句話讓小作者“失掉面子”,于是不愿提起,為下文的再次解讀做了鋪墊。)
純真的童心隨著歲月一去不復(fù)返,當(dāng)我再次撿起散落滿地、散發(fā)著花香的詩句時,那花香已然附著于心。
班會課,班主任從詩經(jīng)里的“窈窕淑女”說起,拋給我們一個問題:大家眼中的“窈窕淑女”是怎樣的?我們身邊的女孩,誰更接近書中的“窈窕淑女”?。
我開始字斟句酌地理解,并汲取周圍同學(xué)的看法,時而點頭附和,時而明朗地笑起來。我品味著詩韻,回味著故事,忘我地奔向桃園深處,與花下女子碰面,看她似春水微漾的裙擺,似朝露輕蕩的步搖,恬靜而美好。
“窈窕淑女”的形象,的確容易使人浮想連翩。古人有言:善心曰窈,善色曰窕?!睈勖乐模私杂兄?,厚德載物,人皆所愿。人們理想中的竊窕淑女,大多神圣如仙子,離我們的生活甚遠(yuǎn),但“窈窕淑女”真就這樣遙不可及嗎?
(由一場討論引發(fā)小作者的再度思考。)
當(dāng)大家的討論漸漸平息后,老師分享了她遇到的一件事情:“今天在空蕩的校園里,兩個學(xué)生吸引了我的目光,一個男生在前面跑,一個女生在后面追,女孩兒一邊跑,一邊揮舞校服,邊跑邊罵……”老師的講述非常生動,我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當(dāng)時的情景。
“先不說誰對誰錯,我們來討論一下這樣的行為是否合適。作為一名女生,也許有更好的方法解決一些事情……”老師的話仿佛一支從遠(yuǎn)處射來的箭,直擊我的內(nèi)心。難道連“窈窕淑女”也只是空留絕響了嗎?不由得,我陷入了沉思。
可當(dāng)老師打開的課件展示出“展謙謙君子之品,示窈窕淑女之德”時,我才終于明白老師的深意,更讀懂了“窈窕淑女”的含義。
心清為窈,氣定為窕,心如玉壺,氣如坤乾,即是“窈窕”,亦為“淑女”。善心,從來都不在于包容萬象、海納百川的宏偉心胸;善色,也并非花容月貌、國色天香的絕代芳華它是每個女孩心底瀲滟的恬靜與美好,是泛起漣漪的湖光春色。
(習(xí)作的中心自此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在老師的牽引下,小作者終于讀懂了“窈窕淑女”的深刻含義。)
我望向前路,它依舊伴隨著詩的芬芳,我也將化作蝴蝶,將“窈窕”灑遍飛過的每個地方,連接古今,連接一顆顆如玉的心。
(結(jié)尾深化主旨,突出“我”明白這句詩帶給自己內(nèi)心的美好,且再次點題,與開頭相呼應(yīng)。)
【河南安陽市第七中學(xué)】
總評
習(xí)作線索清晰,小作者從自己對“窈窕淑女”詩句的誤解到真正讀懂詩句,內(nèi)心經(jīng)歷了許多波瀾。內(nèi)容上,詳略安排得當(dāng),先用少時對詩句的誤解引起的小尷尬做鋪墊,到一節(jié)班會課上老師引領(lǐng)大家對“窈窕淑女”一句產(chǎn)生思考,巧妙地將過去與現(xiàn)在進行對接,體現(xiàn)了小作者的學(xué)習(xí)過程。后半部分詳寫,點明了小作者讀懂這句詩的契機和再次認(rèn)識這句詩的緣由。
習(xí)作中,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增強了語言的表現(xiàn)力。如“我望向前路,它依舊伴隨著詩的芬芳,我也將化作蝴蝶,將‘窈窕灑遍飛過的每個地方……”一句,便點明了小作者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個性特征,足見其對語言的駕馭能力。
(馬繼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