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犁
十一月“反掃蕩”。我當了一個小組長,我們的向導老不來。我跑到村長家里去找,村長散披著黑羊皮襖,看見我就笑著說:“男的分配完了,給你找了一個女的!”
“女的就女的吧,在哪里呀?”我說。
一個女孩子跑出來。穿著一件紅棉襖,一個新鮮的白色掛包,斜在她的腰里,裝著三顆手榴彈。
“真是,”村長也在抱怨,“這是‘反掃蕩呀,又不是到區(qū)里驗操,也要換換衣裳!紅的目標大呀!”
“盡是夜間活動,紅不紅怕什么呀,我沒有別的衣服,就是這一件?!迸⒆有χ白甙?,同志!”說著就跑下坡去。
在路上,她走得很快,我跑上前去問她:“我們先到哪里?”
“先到神仙山!”她回過頭來一笑,這時我才認出她就是那個吳召兒。
“到了神仙山,我有親戚。”她說,“我姑住在山上,她家的倭瓜又大又甜。今天晚上,我們到了,我叫她給你們熬著吃個飽吧!”
天黑的時候,我們才到了神仙山的腳下。她爬得很快,走一截就坐在石頭上望著我們笑,像是在這亂石山中,突然開出一朵紅花,浮起一片彩云來。
北斗星轉下山去,我們才到了她的姑家。
“這都是我們的同志?!眳钦賰捍舐晫λ谜f,“快給他們點火做飯吧!”老婆子拿了一根麻秸,在燈上取著火,就往鍋里添水。
吳召兒和她姑有說不完的話。
“你爹給你買的新襖?”姑問。
“他哪里有錢?是我給軍隊上納鞋底換的?!?/p>
第二天,我們在這高山頂上休息了一天。這一天夜里下起大雨來,雨下得那樣暴,在這樣高的山上,我們覺得不是在下雨,倒像是沉落在波浪滔天的海洋里,風狂吹著,那塊大平石也像要被風吹走。
吳召兒緊拉著我爬到一塊大石的下面,不知道是人還是野獸在那里鋪好了一層軟軟的白草。聽到四下里山洪暴發(fā)的聲音,雨水像瀑布一樣,從平石上流下,我們像鉆進了水簾洞。
一清早放晴。我們就看見從鄧家店起,一路的村莊,都在著火冒煙。我們看見敵人像一條蟲,在山脊梁上往這里爬行。一路不斷響槍,那是各村伏在山溝里的游擊組。吳召兒說:“今年,敵人不敢走山溝了。怕游擊隊。可是走山梁,你就算保險了?兔崽子們!”
敵人的目標,顯然是在這個山上。吳召兒把身上的手榴彈全拉開弦,跳起來說:“你去集合人,我去截兔崽子們一下?!彼谀莵y石堆中,跳上跳下奔著敵人的進路跑去。
我喊:“紅棉襖不行啊!”
“我要偽裝起來!”吳召兒笑著,一轉眼的工夫,她已經(jīng)把棉襖翻過來。棉襖是白里子,這樣一來,她就活像一只逃散的黑頭的小白山羊了。一只聰明的、熱情的、勇敢的小白山羊?。?/p>
她登在亂石尖上跳躍著前進。那翻在里面的紅棉襖,還不斷被風吹卷,像從她的身上撒出的一朵朵的火花,落在她的身后。
當我們集合起來,從后山上跑下,來不及脫鞋襪,就跳入山下那條激蕩的大河的時候,聽到了吳召兒在山前連續(xù)投擊的手榴彈爆炸的聲音。
不知她現(xiàn)在怎樣了。我能斷定,她的生活和歷史會在我們這一代生活里放光的。
(選自《吳召兒》,有刪改)
◆賞析
小說淡化情節(jié),以抗日戰(zhàn)爭為背景卻沒有描寫慘烈的戰(zhàn)爭場面,寫的是穿紅棉襖的農(nóng)村姑娘吳召兒帶路的故事。
人物描寫詩意化,多次強調“穿紅棉襖”這一細節(jié),巧用比喻對吳召兒進行生動的描寫,給血與火的戰(zhàn)爭增加了詩意。詩化環(huán)境,含蓄抒情。在描寫山洪暴發(fā)時,寫雨水如瀑布,具有畫面感,“我們像鉆進了水簾洞”,將惡劣的環(huán)境詩化,含蓄地表達了革命樂觀主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