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笙清
閩北茶鄉(xiāng)武夷山,山清水秀,風光旖旎,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chǎn)”。當我和老伴來到享有“奇秀甲東南”之譽的武夷山時,我們的心早已伴著“大紅袍”的裊裊茶香,在這片詩意的土地上恣意徜徉。
“來到武夷山,不漂算白來?!庇斡[武夷山,因為導(dǎo)游這句極具誘惑力的話,我們首先到九曲溪漂流。九曲溪發(fā)源于武夷山自然保護區(qū),全長62.8公里,其中景區(qū)部分有9.5公里,是用于游客漂流的水道。選擇到武夷山旅游,主要是因為聽游覽過的同事說這里的風景優(yōu)美,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清澈,山環(huán)水抱,林木蒼翠,還有壯美的丹霞地貌,深深吸引了我。尤其是聽說武夷山富有特色的旅游項目九曲溪漂流,全程乘坐竹筏,游覽兩岸風光,一點也不累,老伴便果斷確定了這次武夷山之行。
我們穿上橘黃色的救生衣,戴上鞋套,就下到竹筏上。待我們都坐好后,艄公用竹篙將竹筏撐離碼頭,我們的九曲溪之旅就開始了。
九曲溪河道寬窄不一,水波清冽,河床深處不見底,淺處的鵝卵石清晰可見。溪水繞峰而流,我們漂流是從第九曲開始,順流而下,一直漂到第一曲,中途要經(jīng)過多個繞山而流的彎曲水道。古樸的竹筏是用兩組粗大的竹子連接而成的,這樣做,是為了等竹筏漂流到終點后便于工作人員拆卸,然后用車運回起點的第九曲。竹筏前部高高翹起,兩邊包裹著橡膠輪胎,這是為了減輕竹筏在漂流中與沿途石壁的碰撞。竹筏中后部安裝有供游客坐的三排共六張竹椅,椅子的四只腳巧妙地嵌在竹子上挖出的圓孔里,十分牢固。
一路上,山環(huán)水轉(zhuǎn),水繞山行,丹山、碧水、綠樹、藍天相映成趣,真是“一溪貫群山,兩巖列仙岫”,大自然丹霞地貌的秀美盡收眼底。一只只竹筏在群山間的水上漂流,一群白鷺在淺灘上歇息,放眼望去,就像一幅風光旖旎的畫。碧水清澈見底,竹筏在水上游走,人如在畫中移動。艄公和艄婆一前一后,頭戴斗笠,專心致志地撐著竹篙,避開沿途兀立中流的礁石。
坐在竹筏上放眼四望,層巒疊嶂,林木蓊郁,真有千峰競秀、萬木爭榮之感。南方鐵杉、小葉黃楊、玉山竹和青松翠柏等自成林帶,與丹霞地貌交融,形成獨特的風景。竹筏在水波間緩緩而行,我們不時轉(zhuǎn)動身子,用手機拍攝著沿岸風光。只見兩岸奇峰怪石千姿百態(tài),有的如旌旗招展,有的如屏垂掛,有的雄踞傲立,有的如巨龜探海。像少女一樣的玉女峰亭亭玉立,看著她的美麗身段,我不禁想起在武夷山傳道授法的南宋白玉蟾吟詠玉女峰的一首詩:“插花臨水一奇峰,玉骨冰肌處女容。煙袂霞衣春帶雨,云鬟霧鬢曉梳風?!?/p>
竹筏經(jīng)過潑墨巖前,只見斧劈一樣的巖石上,仿佛被一瓶濃墨由高而下潑下來,潑墨巖像一軸墨香淋漓的水墨畫,倒映在清清的溪水上,充滿詩情畫意。竹筏在水上漂流,一路如畫風光徐徐展現(xiàn)在眼前,讓我們目不暇接,大藏峰、金雞洞、筆架峰、大王峰、幔亭峰、鏡臺等各具神采,美不勝收,真是“曲曲山回轉(zhuǎn),峰峰水抱流”。聽筏尾的艄婆說起電視連續(xù)劇《西游記》有一些鏡頭是在這里取景的,我們仿佛大夢初醒,連連說:“怪不得感覺有些地方瞅著眼熟呢!原來是在《西游記》里面看到過的場景,那條小白龍就是在這里被觀音助力收服的,還有玉女峰那兒的老翁家……”
竹筏隨流水的急緩時快時慢,身穿藍色對襟短褂、在竹筏前部撐篙的艄公成了我們的臨時導(dǎo)游,一路上熱情地講解著兩岸風光,如每一曲巖石上刻寫的南宋理學家朱熹的《九曲棹歌》,大藏峰峭壁上神奇的船棺……娓娓道來,如數(shù)家珍,話語風趣,不時冒出幾句詼諧而又押韻的打油詩,讓人忍不住笑出聲來。在我們的請求下,艄公低聲唱起了《九曲棹歌》:“武夷山上有仙靈,山下寒流曲曲清。欲識個中奇絕處,棹歌閑聽兩三聲。一曲溪邊上釣船,幔亭峰影蘸晴川。虹橋一斷無消息,萬壑千巖鎖翠煙……”艄公的嗓音粗啞低沉,滲透著歲月滄桑,唱出了九曲溪的秀美靈韻。歌聲中,我仿佛看到峨冠博帶的朱熹在溪上漂流,詩興盎然。山風拂面,流水潺潺,我們坐著竹筏拐過一道彎,又一道彎……
武夷山有三十六峰、九十九巖,群山依九曲回腸的溪水環(huán)抱。這山這水,就像一對千年相擁的戀人,山因水而俊秀,水因山而嫵媚。
漂完九曲溪,我們登岸,爬上海拔只有408米的天游峰頂。放眼四望,遠山如黛,碧水蜿蜒,水秀、峰奇、谷幽,就像在瀏覽一幅寫意的山水畫卷,原生態(tài)的大自然風光盡收眼底。從峰頂俯瞰九曲溪,則是在領(lǐng)略九曲溪的另一番景致,只見沿著山腳迂回流淌的溪流,恰似一條翡翠色的玉帶,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
“這真是一趟輕松的旅程啊!就像在畫中漂流一樣?!甭牭嚼习榈泥哉Z,看著那漂流在九曲溪清波之上的一只只竹筏和眼前的山水畫卷,我想,此行值得了。
責任編輯 周錦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