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俊立
【2023年中考作文備考金題】
遠與近
顧 ? 城
你
一會兒看我,
一會兒看云,
我覺得,
你看我時很遠,
你看云時很近。
星際之間有距離,人與物之間有距離,人與人之間有距離。距離可以無限遠,也可以無限近。距離太遠,會讓人產(chǎn)生思慕與渴望;距離太近,又會產(chǎn)生碰撞與矛盾。距離產(chǎn)生美,距離也產(chǎn)生阻隔。
以上材料引發(fā)你什么樣的思考,請自選角度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文體不限。
【思路導引】
首先,我們需要從材料中提取出“距離”這一話題并對此進行理解分析。
“距離”既可指兩者在時間上、空間上相隔或者間隔的長度,也可以指兩者在認知、精神方面的差距。學生在寫作時可任選一種來寫,也可將物理層面的距離和精神層面的距離結(jié)合起來寫。
其次,我們要明確“距離”可遠亦可近,相應地,距離變化產(chǎn)生的感受也是如此。既可以是美妙、思念、渴慕,也可以是隔閡、摩擦、矛盾。
再次,從選材立意角度來講,我們可以從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中選取素材。比如我們可以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寫家庭成員、師生、同學、鄰里之間的距離變化對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產(chǎn)生的影響。如“我”進入青春期后對父母的嘮叨不勝心煩,于是總與父母保持著距離。疫情隔離期間,“我”被迫與家人經(jīng)常近距離接觸,卻也因為這樣的機會,有了越來越多的溝通,最終我們越過代溝,愿意敞開更寬廣的胸懷去接納對方。再如寫親人去世,與至親陰陽相隔讓我倍增思念之情,也使我懂得了要珍惜與眼前人的相處時光。
當然,我們也可以把眼光放得更遠一些,從民風民俗、藝術(shù)熏陶、城鄉(xiāng)建設、家國情懷等角度來抒寫自己的體悟。如可以寫“我”曾經(jīng)很討厭看戲,但隨著對戲曲的了解越來越多,“我”也越來越愿意近距離地接觸戲曲,而且逐漸感受到戲曲是中華民族文化中的瑰寶,這也極大地增強了自己的文化自信,并使“我”為自己是中華民族兒女而感到非常驕傲。以這類素材來立意行文,要求我們拓寬思路,放眼國家、社會,關注生命、自然,如此才能寫出更加有厚度和深度的文章。
最后,材料中“以上材料引發(fā)你什么樣的思考”一句暗示我們應該在文章中適當表達自己對“遠與近”“距離”這一話題的思考,并且把對這一話題的思考貫穿到行文過程當中。
【推薦素材】
素材一:泰戈爾的《世界上最遠的距離》寫道:“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樹與樹的距離,而是同根生長的樹枝卻無法在風中相依。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樹枝無法相依,而是相互瞭望的星星卻沒有交匯的軌跡。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星星之間的軌跡,而是縱然軌跡交匯卻在轉(zhuǎn)瞬間無處尋覓。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瞬間便無處尋覓,而是尚未相遇便注定無法相聚?!?/p>
素材點撥:如果心中有巨大的鴻溝,那么即便同住一個屋檐下,依然只能形同陌路。如果內(nèi)心有太多打不破的堅冰,那么即使同住地球村,人們依然無法和諧共處。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相距天涯海角,而是魯迅的《故鄉(xiāng)》中成年閏土的一聲“老爺”,那凄涼的一聲呼喚,在兩個人中間無情地豎起了一道厚厚的高墻!
素材二:周敦頤在《愛蓮說》中如此描寫蓮自尊自愛的美好姿態(tài):“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它道出了作者對蓮的高潔品質(zhì)的無限贊美之情,也表現(xiàn)作者要在這污世保持清白的心態(tài)。
素材點撥:保持人格的獨立,需要我們在一些時候能堅守自己的一方精神領地,要敢于與污濁的世態(tài)保持距離,要對丑惡的現(xiàn)實說不。有時候,適當?shù)木嚯x能讓我們對周圍的事物有更清醒的了解。保持適當?shù)木嚯x能夠讓人與人之間相處得更加舒服和融洽。
【佳作示例一】
原來我們?nèi)绱讼嘟?/p>
廣東省汕頭大學附屬中學
劉美希
故鄉(xiāng)從仲夏的夢中醒來,睡眼惺忪中望向濃墨般的夜空,天上有幾顆星依稀可見。我知道,您就在他們當中。雖遠在天邊,卻又近在我心里。晚風時不時輕柔地撩起窗簾,送來幾聲清亮的蟬鳴。如此安詳?shù)闹傧囊雇?,讓我想起了那段小扇輕搖的時光,想起了您。
小時候,除了白天在田野里瘋玩,最快樂的事情莫過于和您在小院的樹底下乘涼。每次一吃完晚飯,我就會跑到院子里,躺在您的藤椅上,眼巴巴地盼著您出來。最先出來的總是提著茶壺的奶奶,緊跟在她身后的是您,踩著一地的月光。您嘴里叼著煙斗,一手搖著蒲扇,一手背于身后,緩緩走來。您總是坐到我身旁,輕輕晃動蒲扇。清風徐來,攜帶著草木的清香和您的慈祥,讓人心生愜意。陣陣微風中,您為我唱起了自編的童謠,風總是這動聽的歌謠最好的伴奏。從煙斗中升騰起來的縷縷青煙朦朧了月色,也朦朧了我眼簾中漫天的繁星,而我總推開層層薄煙,跳著指出哪一顆星星最亮,央求著您為我摘下它。
一天,您神神秘秘地拉著我,說有個秘密要告訴我。一聽是秘密,年幼的我立馬眼中放了光。您把我領到那片繁星下:“我要走了,去到一個叫‘天堂的地方。在那里,我不僅可以摘星星,還能做一顆屬于你的星星?!庇谑怯字傻奈议_始憧憬那樣的一天,卻不知那一天的到來究竟意味著什么。
時光容易把人拋,謝了春紅,綠了芭蕉。院子里的樹隔年盈尺,您在我的成長中日漸衰老。上了初中,我不得不隨父母到外地讀書。列車開動,我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那些小扇輕搖的日子,仿佛蒙上了越來越厚的灰,變得越來越模糊。
后來,您真的走了,走向那些年曾被你用裊裊輕煙籠罩的繁星。再后來,小院也被賣掉了?;匦≡簬兔κ帐暗哪莻€夜晚,群星閃耀。我輕輕拾起您的蒲扇,連同那把蒲扇一起被拾起的,還有您手上的余溫、蒲扇獨有的草香,和一段靜謐而幸福的時光。原本漸行漸遠的一切,仿佛在一瞬間又清晰地呈現(xiàn)于眼前,恍如昨日。
爺爺,即使您早已化作遠在天邊的明星,可那段歲月卻從未被我遺忘,我想,天下雖沒有不散的宴席,但人生處處會相逢。
童年的歌謠又響起,我和您隔著銀河,相對凝望。
【評點】
讀罷文章,我們仿佛能聞到爺爺?shù)钠焉饶氢说牟菽厩逑?,聽到夏夜的蟬鳴、爺爺?shù)鸵鳒\唱的童謠。這一切,都讓人沉醉其中。作者能緊扣題目,通過寫與爺爺雖陰陽兩隔,實則心靈更為貼近,來抒發(fā)對爺爺?shù)乃寄钪椤N恼掳Ф粋?,細膩感人?/p>
【佳作示例二】
伸手,距離便不再遙遠
廣東汕頭大學附屬中學 ? 黃勛
不論我走到天涯抑或海角,我與它的距離都不會再遙遠了。
——題記
我曾與它離得那么近,那是樓上與樓下的距離;但現(xiàn)在,我們已相隔無限遙遠的距離——它已在我們所臆想的天堂或樂土中了。
它是一只不知從哪里來的貓。去年的某一天,這只貓流浪至此,在小區(qū)門口的灌木叢中定居下來。它的前肢總是僵硬地朝前伸著,撐起上身,耳朵邊緣殘缺了,本來毛茸茸黃白相間的斑紋,早已七零八落。或許這是一只被命運之神拋棄的貓吧,我想。
我向來喜歡貓。但對于它,我卻并不想靠近——它實在太丑了。我總希冀著小區(qū)中其他的好心人能伸手給予它食物與水。在一個極其燥熱的夏夜,我忽地想起了羸弱的它——近些日子陽光毒辣,酷熱難耐,定無人會出門喂它吧。
端著一碗吃剩的魚肉,我奔向樓下,小心地走向它隱匿的灌木叢陰影中。我蹲下身將碗送到它跟前,它一驚,竟然連著倒退了幾步。我忙回身,想找一處干凈的地面倒下魚肉,可回首時卻見不到它了。幸好,它并沒有走遠,只是躲到另一處草叢中。我緩緩蹲下,屈著手臂將它引出,直至一個干凈之處才將魚肉盡數(shù)倒出?;蛟S是因為太餓了,它似乎已經(jīng)放下所有戒備,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昏黃的街燈下,它的肋骨根根可數(shù),腹上傷疤歷歷可見。唉,它從前顛沛流離的日子,當有多么凄慘!它所經(jīng)歷的折磨與屈辱,當有多么慘痛!我心頭一陣絞痛,后悔沒有早些走近它,伸手救它。
它一直吃著,忽而回眸一望,那一刻,我仿佛從它的雙眼中看到了一絲灼灼的光芒,那或許是感激的眼神,這是我從未在它眼中見過的。但自那之后,我便沒有再與它相見。
我曾以為,扶弱助殘是社會上那些有財富、有能力的人才做得了的,而非像我一樣的等閑之輩可擔當。因此,在我心中,雖對弱小者有不少同情,卻始終覺得這是一個離我很遙遠的群體。然而此時,我忽然明白,我和這只貓之間的距離,雖然看上去是不同物種之間的距離,但我們之間終究只是一伸手的距離。伸手之間,我們彼此的距離就不會再遙遠了。
【評點】
作者以悲憫之心寫了自己與一只流浪貓的故事,讀來讓人動容。作者對生活、對周遭的事物保持這樣一顆敏感而熱忱的心,而且能對自己的行為作出這樣的思考,非常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