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舌
深夜時分,窗外響起了滴滴嗒嗒的敲雨聲。我知道,這是重慶特有的“山城夜雨”來了。一聲,兩聲,三聲,聲聲心驚。在這黝黑的深夜,似一道閃電劃過,讓我這顆冷若寒冰的心,來一次精神上的涅槃。
我慶幸自己沒在夜雨來臨之前割血封喉。
專家說,由于月亮圍繞地球的轉(zhuǎn)動軸發(fā)生了稍稍的偏離,導(dǎo)致今年整個北半球的春天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此時,屬于春天的特殊水汽味已然出現(xiàn),潮濕的、朦朧的綠色也已經(jīng)蟄伏在了小區(qū)的各個角落,靜待陽光。天空總是下雨,因缺乏陽光和紫外線照射,小區(qū)里的這些綠色植被被灰蒙蒙的雨簾遮蓋,耷拉著的腦殼,總也伸展不開;衣服上的布料纖維因水汽排放量不夠,沉重地搭附在人的身形輪廓之上,以至于大多數(shù)人的臉盤子都呈現(xiàn)出一種蒼白色,看上去也要比以前苗條許多。這樣的天氣已經(jīng)持續(xù)了數(shù)月。長年生活在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的山城人,已經(jīng)可以相當熟練地對這種從開春到夏初的氣候特征進行總結(jié)。重慶四面環(huán)山,來自印度洋的暖系氣流自成都平原進入山城后被四面高山包裹無法排放,如同鳥入樊籠,左沖右突,終至就地盤旋而淚灑山城。白天的水汽在云層中聚集、堆積,到夜深時分就淅淅瀝瀝地降落,從而形成有規(guī)律性的日晴夜雨的做派,像極了海洋潮汐中的潮起潮落,也最適合山城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勞作習(xí)性。據(jù)測算,一公頃森林面積,年蒸發(fā)水量8000噸,并能有效地自我降雨,從而使得隱匿在森林中的山城溫暖濕潤,如同在雨林中行進的諾亞方舟。
夜雨像斷珠的絲線,無邊、柔軟、綿長,“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夜雨像落地的鄉(xiāng)愁,在春夏的纏綿之夜,最是令人惆悵。雨不大但密,雨不深但多。打傘似覺無雨,不打傘準保淋濕一身。山城人聰明,或坐車或步行,雨傘卻是必備,晴時遮陽,陰時擋雨。遠在1400多年前的李商隱,就曾以百結(jié)之愁腸吟誦道:“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我從東海之濱一路漂泊到山城落腳已歷數(shù)個年頭,也早已習(xí)慣麻辣除濕的火鍋飲食,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山城夜雨”。那種淅淅瀝瀝斷珠似的飄落感,也像極了我在山城具有的寄客般零落的心境。我很少出門,把自己蜷縮在家,寧可多啃些剩面包和方便面,也不太情愿到山城大街的黃桷樹腳下或某個小巷深處,約三五好友,借著火鍋湯料和冰鎮(zhèn)啤酒笑傲江湖。根據(jù)我前幾十年的人生經(jīng)驗判斷,人只有在大腦或身體高速運轉(zhuǎn)時,意志力才會高度集中并產(chǎn)生緊迫感。在這種緊迫感的帶動下,讓我自小就成為一個積極向上、精神緊張、學(xué)習(xí)進步的好青年,好似一個不斷被抽打著的陀螺,轉(zhuǎn)得又穩(wěn)又快。因為不停下雨,我最近的日子有如加了濾鏡似的在夢里做起了大戲。我大把大把地消磨時光,用整整一個小時來抄寫一份不知從哪里得來的食譜,研究其蔥姜蒜和花椒與牛油的配比;又用整整一個小時腌制一份生雞翅,像大長今那樣,以賦予食物本味之名徒手給予雞翅不斷攪拌;等雞翅下鍋煎炒后,再用一個小時洗掉嵌在手指甲里的蔥姜蒜味。最近在網(wǎng)絡(luò)上看到,日本有一位中年男子因為長期寄居在父母家無所事事,除了吃飯打游戲外,對外界之事一律不感興趣,以至最終被他生父親手殺死。這讓我很恐慌,但又想到我的父母相對通情,住得又那么遠,也就釋然。也許是我的神經(jīng)觸角相對比別人更敏感些,漫長雨季所帶來的陰暗光線、黏濕空氣和時間以不同頻率敲打玻璃窗的水滴聲,也恰好從不同感官上鈍化了我的這種緊迫感。電視機一直開著,在本地媒體粗制濫造的晚間新聞里,外景記者身穿黃色雨衣,一邊一步一頓地走路,一邊僵硬地伸出一只手,回身對著鏡頭介紹今年的雨水是如何之多,以至于節(jié)前節(jié)后的交通是如何的擁堵。而我則自私地想著:這雨還是可以多下一會兒的。
像風又像雨的云霧可以擋住山城的陽光,卻無法擋住山城人奔赴新生活的腳步。雄關(guān)漫道,他們早已從吊腳樓和“大轟炸”的逼仄里走出,像從莽山老林里走出來的黃桷樹,自帶藥性。山城的住宅小區(qū)不似沿海平原那樣,樓房一望的平鋪直序,排列整齊。就像墓園里的墓碑,若碑刻不清晰或模糊,就很難找得到要去拜訪的人家。當然,旁人輕易也不肯踏人門頭,遭人淺短。小區(qū)里的樓房除了偶然在過道里碰個把人面(也不熟),連鬼影子都不見一個。門一律緊鎖著,偶爾從墓碑探出一頭來,還真以為是陰間派來的人。山城的小區(qū)樓宇呈階梯式上升,根深深扎入山的泥土中,一幢接一幢,一樓接一樓,直升遠天?!疤鞜o三日晴,地無三尺平”,說的是貴陽,卻也適合重慶。由縉云、中梁、銅鑼、明月四座頂天山脈托立起來的山城,被長江、嘉陵江、烏江和綦江四大天河之水縈繞著,山要多秀有多秀,水要多清有多清。在這樣靈秀之地筑造起來的城市,從外表到內(nèi)涵都要比別的地方豐富得多,人也格外的健美壯碩,就連女人的雙腿如同孫二娘似的粗壯有力。由于多是在爬坡,人就始終處于一種不服輸?shù)臓顟B(tài)。從巴曼子將軍“割頭留城”開始到“大轟炸”時期,紅石文化帶給他們的就是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日本人攜1800噸炸藥也未能把山城人炸趴下。他們走出山洞,走出吊腳樓,以紅綠燈籠為號,殊死抗擊日本侵略者。山城的小區(qū)以山為鄰,以綠為衣,自然、貼切。城在山中,山在城里。我家的3棟樓和4棟樓相接在一起,巧妙地在中間的空地上突兀出現(xiàn)一個隱蔽的小天井。小天井里也有黃桷樹。可不知怎地竟多了棵柳樹和梧桐樹,顯得很另類。它們生之于地,伸之于天,枝葉葳蕤,舒展著曼妙的身姿與山風搏舞。因沒人修剪,這兩棵樹就一味地瘋長,都高到我家4樓的陽臺上了。那架勢,似是要登上瓊樓玉宇,與那里的星河為伴,卻又發(fā)現(xiàn)四周的繁星還依然那么遙遠。于是它們就搖擺起自身的葉片,似繁星點點,與銀河星際一起閃耀。哪天只要我一打開窗戶,柳葉和梧桐葉就直直地伸進來與我親熱。夜雨來襲時,樹葉拍打著窗戶,發(fā)出“吧嗒吧嗒”的聲響。它們這是要與我交好,還是在向我傾訴小區(qū)樓房對它們的禁錮?抑或,是要用我的陽臺作跳板沖向天空,沖向大自然尋覓自由?我不知道。但我知道這里不是它們本應(yīng)生存之地,它們有與大自然相融合的另外一番天地,那里有山巒、草地和河流。
我高高地蝸居在4樓的小房間里,任憑夜雨潮水般地拍打著窗戶。這里是我的家,一個人的世界。房子堅固,所以我用不著擔心夜雨會沖進來,也用不著擔心像那位日本男子那樣被父母殺掉。這樣想來,我還是自由的。“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痹趷矍榕c自由面前,我寧可選擇后者。然而,比起窗外的柳樹和梧桐樹,我依然擔心在某個清寒的早晨生命會戛然而止。柳樹和梧桐樹可憑借小天井這方寸之土向高空猛沖,向大自然討要自由。而我連憑借沖刺的方寸之土也沒有,生命于我是那么脆弱和渺小,就像一朵小小的蒲公英,風一吹就滅。雖然我千里逃循、萬里跋涉,但現(xiàn)實仍像一張大網(wǎng)死死緊扣著我,令我窒息。我每天像個孤魂野鬼一樣盤踞在4樓的小屋里,終日讓無奈與孤寂陪伴著我虛度時光。只有等到夜深人靜,夜雨來敲窗時,我才敢放松身心,與夜雨傾訴,與樹木對話。夜雨,也好像與我約好了似的,每次都踩著輕盈的步伐來到我的窗前。腳步聲時輕時重,時柔時急,將我?guī)胍黄摕o的惆悵之中?!叭崮c一寸愁千縷?!蹦且豢蹋业男撵`如一張純白的宣紙,任憑那孤獨與無奈涂遍全身。那嘀嗒的夜雨聲,在旁人看來,像是無情催人老的喪鐘,可在我看來卻是那樣的悅耳動聽,就像春日里農(nóng)人繁忙播種時節(jié)的雨珠,合乎時宜。
四周漆黑一片,天空像一塊無邊的黑幕倒掛,籠罩著恐懼。夜雨從黑幕中沖打過來,讓人無法分清是水還是天空。而雨珠卻不理會我的這些疑問,依然從高空中撲來,滴嗒,滴嗒,不時還裹挾著閃電。有了雷電的參與,落到玻璃板上的雨珠就抑制不住地張開了歌喉,邊舞邊唱,就像童話中的小仙女。雖不激越,卻扣人心弦,封閉的心扉就這樣被打開了。這讓我感到很吃驚,打開心扉的不是明媚的陽光,不是浩瀚的書籍,也不是古人的諄諄忠告,而是這小小的雨滴,讓我死水一般絕望的心房瞬間有了希望。雨是水,也是夜。據(jù)說,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水,人類的生命即是在水的參與下從黑夜中誕生的。此時,我就好像站在水邊與先祖對話,思考著人與時代應(yīng)該保持著怎樣的距離,才不會觸碰自然的底線。當然,我這樣的思考是死板的,不成熟的,不如雨珠掉落下來時活泛。它們貼在玻璃板上,一層又一層,下一層的雨珠掉落下去,上一層的又來補上,似要把我?guī)虿豢芍倪h方?!白蛞刮黠L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人生的前面是今生,人生的后面似乎依然是今世。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在匆匆地行走,沒有原因,也沒有結(jié)果。我在人生之路上已行走了半個多世紀,鞋不知磨破了多少雙,被褥不知撕破了多少條,卻依然沒能到達我想要的“詩和遠方”。命運像是一面又一面的鏡子,每走一步,鏡子就把現(xiàn)實和夢粘貼在一起。我一路高舉著鏡子,夢卻把我摔得粉碎。我無法看透自己,也無法看透別人。每個人的身上似乎都還有另外的一個“我”存在。這個“我”好像只希望活在遠方,對于近處或眼前都沒有太大的興趣。我也一直希翼自己能活在遠處,遠處的森林和原野,遠處的深海和彩云。但我卻無法找到像彩云那樣能發(fā)人深省的智者。于是,只好把自己封閉起來,利用手中的筆撰寫一些酸澀的文字,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這種特有的方式與外界取得交流。
此刻我心里最為惦念的還是故鄉(xiāng)。那里沒有山城火鍋的濃辣,卻有著條理清晰的家鄉(xiāng)情結(jié)。我總想象著自己有一天去到父母的墳頭前與女兒抱頭痛哭一場,然后帶著游歷而歸的“難以承重”的鄉(xiāng)愁,悉心去感受哺養(yǎng)我的鄉(xiāng)情鄉(xiāng)音。再到緱城里拜謁明代偉大的思想家、被誅滅“十族”的方孝孺,以及雷婆頭峰腳下以《水牛圖》為銘志、甘為“孺子?!钡膰嫶髱熍颂靿巯壬?。物競?cè)藫瘢煊由h?。我驕傲,為桑梓地有這樣天驕式的人物,為我們燦爛的華夏文明增添新高;我悲慟,是因為不同時期的他們卻遭受到相同的迫害,而折戟斷魂……。
然而事實上,我一次都沒成行。除了手頭上有忙不完的事,更多羈絆我的竟然是山城夜雨勾起的夢一般的鄉(xiāng)愁。我生怕這一鄉(xiāng)愁會因我的突然返鄉(xiāng)而使夢境破碎,徒增傷悲。也許,鄉(xiāng)愁,只有在夢境里面才更加的真實和完美。因此,我寧肯等到夜雨來敲窗,讓我的心頭一陣緊似一陣地疼,也不敢輕言返鄉(xiāng)二字。
夜雨一直不停地下著,我的心也隨著夜雨的不停而翻騰著。在《感官世界》這部電影里,窗外總是連綿的雨水,男女主人公總是突如其來,大動干戈他們的熱情和欲望讓人費解。窗戶紙只薄薄的一層,卻搪不掉團團的雨汽。久而久之,我想居住其中的人必定是油粉滿面,渾身上下不得干松。倘若換做我,一定早早地用中醫(yī)理論進行自我診斷。因為濕氣侵入人體肌膚會導(dǎo)致五臟六腑轉(zhuǎn)動降速,心率滯遲。我應(yīng)當找一塊粗布纖維的床單,終日以蝦米的姿勢躺著休養(yǎng)生息。直到親眼看見從里面的藝伎小巷里,走出一位將臉孔撲得像腳上的襪子一樣白的女人,她層層疊疊的和服下拖著小碎步快步行走,在遇見陌生人時低頭牽動嘴角,并隨即用花紙傘巧妙而禮貌地擋住臉,以避免同游客的視線接觸,留下一截雪白的后脖頸給人以想象。我這才感受到為什么電影里男主角眼睛會是發(fā)紅的迷狂狀態(tài)。
這時我再次想到了故鄉(xiāng)。江南的故鄉(xiāng)是母親的育兒袋,我是育兒袋里肆意揮霍的游子。母親在,世界就在。她縱容我、放任我,任由我一次又一次地用拙劣的文筆丈量和販賣她的厚土熱血,一次又一次地戳痛她的心窩,可她從不責怪我,怨恨我。江南的故鄉(xiāng)是雨堆積的世界,鮮亮、純活,一年之中以春雨為最。春雨俗稱梅雨,分春梅和夏梅,“春打黃梅頭,四十五天無日頭”,足見江南梅雨之豐沛。它不似臺風雨那般的急驟,也不似八月十八錢塘江潮那般的噬人骨血。它不緊不慢,不急不徐,“潤物細無聲”,卻能敲醒整個沉睡的山谷河川,讓簑衣斗笠的農(nóng)人們?nèi)プ汾s時節(jié)。比梅雨更加豐沛的是江南的文化。一個縣、一個村,甚或一塊地,只要你把它翻開來,醇厚的七千年河姆渡文化就會朝你走來。近些年,由于不停的拆遷,大批的文化也被拆走。但屬于江南文化的魂魄依然還在,母親的煙囪和灶臺,父親的稻谷和耕牛,還有年糕、香干、千層餅、芝麻糖……油紙傘、花旗袍、深巷是江南之春,西湖、煙雨樓是江南之色,為此蘇軾贊之道:“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晚年的母親因白內(nèi)障終至雙目失明,老大執(zhí)掌門庭后,家族便四分五裂。他的性格與父親的正直無私截然相反,他自私、狹隘又膽小如鼠,有名利,他上前;要擔責,他退后。母親皈依佛門后,日夜誦經(jīng)贖罪。她良善勤儉,一生追隨父親七十多年,生了5個子女卻帶大了9個。她認為,這是前世作孽今世遭報。母親走后,山城的雨就成了我思念的淚。我是個唯物主義者,但此刻我寧肯相信這世間有鬼魂,盡早追隨到父母親身邊,為曾經(jīng)沒有床前盡孝而贖罪。
此刻我發(fā)現(xiàn),自己年齡越大越有童心,且專注。比方說,我在夜雨沖來時會饒有興趣地去研究一滴水珠,看它通過怎樣的作用力演變?yōu)槎嗟嗡椋嗟嗡橛衷鯓舆€原為一滴水珠,諸如這樣無聊的問題。夜雨中,我會拼盡心思去揣摩人類的腳步是如何從混沌中走向清晰,再從清晰中走回混沌。
如此反復(fù)想來,山城的夜雨也是溫馨的、多愁的,與江南絲雨一樣,先是喃喃呢呢,彣彣彧彧,然后在一場高亢激昂中傾盆。我無法想象這樣的夜雨會在臺灣詩人余光中的眼里竟然是冷雨,還對臺灣春寒料峭中的漫長雨季進行了悲哀的描寫:“先是料料峭峭,繼而雨季開始,時而淋淋漓漓,時而淅淅瀝瀝,天潮潮地濕濕,即連在夢里,也似乎把傘撐著?!钡阶詈?,詩人在一場布滿冷雨的鄉(xiāng)愁中逝去。除了余光中,也還有人比我更加熱愛雨季的。離我們不遠的日本的作家隊伍中就有相當喜歡陰雨與濕冷的人,聲稱在這樣的天氣里,鐘表會因上弦過緊而自殺性崩壞;香水會順著濕潤的毛孔鉆入血管和心臟;男人不要過近地去觸碰女人的手臂,否則會因過分的依戀而難舍難分。初次讀到這段話時,我就遺憾地認識到了自己的文學(xué)才能與之相比是何等的拙劣。
遠處偶有閃電傳來,柳葉和梧桐葉纏繞在一起互相鼓勵。夜雨似乎也更懂我心思,邊絮絮叨叨不緊不慢地下,邊用心用情傾聽我的訴說。習(xí)慣變成時尚的等待,要是哪天沒有夜雨來敲窗,反倒讓我翻來覆去無所適從。這時,我再次想到了家鄉(xiāng)。也是這樣漆黑的夜,天空突然變臉下起了暴雨。江南的雨不似山城的雨,像個小腳女人,柔柔綿綿,淅淅瀝瀝,欲罷還休。江南的水汽歷經(jīng)長時間的憋悶和聚集,到了夜里便抖動起它肆無忌禪的野性,裹挾著雷電,傾盆而下。洶涌的雨水裏挾著泥漿,張開血盆大口頃刻間便將大地吞噬。第二天,村口通往縣城唯一的石板小橋被掀翻淹沒,我也終因這一次的洪水泛濫而錯過了高考。
小區(qū)里沒有流水,柳葉傳不了情,梧桐也招不來鳳凰,那就相依相戀吧。風起時,相互擁抱著發(fā)出“沙沙”的響聲,柳條則鼓足了勁擺動起身姿舞蹈。像一對苦命的鴛鴦,在化蝶到來之前雙飛,“吧嗒吧嗒”的夜雨聲是它們最深情的表白。遙想當年的李商隱也一定與我此刻的心境一樣,在孤寂難眠的狀態(tài)下,身體像蝦米一樣蜷縮著傾聽夜雨奔涌,并勾起對家鄉(xiāng)嬌妻的萬般思念,從而揮毫寫下這首《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在唐代,李商隱與溫庭筠齊名,素有“溫李”之稱。溫庭筠精通音律,文思敏捷,卻又不受羈束,時??v酒放浪,因而終生不得志。他從更廣闊的視野來吟誦秋夜秋雨:“云滿鳥行滅,池涼龍氣腥。斜飄看棋簟,疏灑望山亭。細響鳴林葉,圓文破沼萍。秋陰沓無際,平野但冥冥?!钡钤娫诩那橹S物、針砭時弊方面,終究還是要越過溫庭筠。
夜雨是山城人最貴重的禮物。夜雨在,我就在。然而,終將有一天我也會逃離這4樓的羈絆,像柳樹和梧桐樹那樣,拼力去尋覓詩和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