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紅波 汪秀平
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1.近日,有網民在浙江省政府網站留言,批評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是“毒小說”,建議把水滸相關內容從中小學課文和課外讀物中清除出去。這位網民表示,《水滸》情節(jié)極其不合邏輯,存在“惡毒污蔑丑化女性”“無原則歌頌濫殺無辜”等問題,是他見過的最毒小說。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回復給那名網民說:重要的不在于你“讀了什么書”,而在于你“怎樣把每本書讀好”。
2.有人留言評價:一本書,本身就具有兩面性。而看到什么,取決于讀者的內心。
閱讀一本書,當它探討的內容涉及到人性的黑白、社會的丑惡時,難免會刺激到人心的“痛點”。身為讀者的我們,該如何面對?請你寫一篇文章,來表達你的看法和思考。
寫作指導
《水滸傳》作為四大名著之一,經歷了時代的考驗。某網民認為其“有毒”建議刪除,但是廣大網友的回復卻鮮有支持。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個人的理解與社會的評價有著一定的距離。為此,教育部門回復:重要的在于“怎樣把每本書讀好”,網友的觀點是從書中讀到什么,“取決于讀者的內心”。
立意參考
1.人物形象多樣,重在辨別。
2.讀書是取精華,做好選擇。
例文
思名著之精華,書人生之華章
□安徽省歙縣中學 ?鮑海燕
對于《水滸傳》“毒小說”評價事件,浙江省教育廳的回復干凈利落,得到廣大網友的支持。
是的,教育并不代表要把孩子困在所謂“真善美”的溫室暖房中,在名著的誦讀中學會思考、學會領悟,才能更加健康地成長。
名著之所以是名著,是因為它凝聚著作者乃至整個特定時代的思想精華。讀一本名著,不僅僅是幾小時、幾天的事情,而是要用一生去感悟去體驗。對于《紅樓夢》《西游記》《水滸傳》這些作品,有人評判其中暗含的“封建”“暴力”,事實上,孩子們在閱讀時為孫悟空七十二變所驚奇,為林妹妹和寶玉之間不能相守而疑惑,為那些絢爛、生動的故事所打動。那是一種人的本能,為偉大的作品而感動震撼的心情。
重溫經典,回憶便像潮水一樣涌來,我們會發(fā)現(xiàn)《西游記》中有人情世故,妖怪“背景”很重要,《紅樓夢》里達官貴族的聯(lián)姻讓年輕人的純真愛情變得無奈。人生漫漫,正如書籍一般,需要一頁一頁翻閱領悟。閱讀不是一個無菌暖房,恰恰相反,它是一個脫敏的過程,一個在陰影中學會辨識陽光的過程。
《水滸》更是一部沒有答案的書。好漢和魔君之間,忠義廳與忠義堂之間,替天行道和打家劫舍之間,無數(shù)種層次、無數(shù)種觀點、無數(shù)種立場、無數(shù)種判斷,無數(shù)種可能與不可能,無數(shù)種道路和無路可走。這就是經典,也是為什么要用經典去進行教育的原因。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青少年需要在名著里去思考,去訴諸自己的感情,去尋覓人生的答案,去書寫屬于自己的人生。
教育不是西西弗斯的推巨石上山,日復一日進行毫無意義的勞作,而是需要懂得在進行的過程中,去追尋發(fā)現(xiàn)運動過程中的力與美?!八囆g作品的豐沛就在于,創(chuàng)作者展示給觀眾那種‘道德污點,但這種污點在具體的人身上、在這個人經歷的事情上,竟然會體現(xiàn)出一種讓人抱以理解、同情的感受?!?/p>
真正的讀者,是在思考名著中反省自己,進行精神世界的完善。然后,用這思想的精華,書寫出人生的華章!
評點
標題勻稱,觀點鮮明,分析詳細,是文章的顯著特點。作者以對稱性標題,把“名著”和“人生”緊密聯(lián)系起來,給讀者以清晰的印象。在論述中,先肯定浙江省教育廳的做法,然后圍繞名著作品,進行分析和闡述,提出不同的年齡在閱讀作品中,有著不同的頓悟與感觸。論述有理有據,有條不紊,是一篇優(yōu)秀的考場作文。
(編輯:王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