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二輝 陶艷麗
微風細雨潤物無聲,萬物悄然快速地成長。為切實推動“雙減”政策落地見效,莘縣中心希望小學以學校德育課程建設為抓手,以豐富多彩的周末綜合實踐活動為載體,聚家校合力,讓學生提質減負、樂學好學。
以剪抒懷,以紙鑄魂
學校以剪紙為媒,讓學生在創(chuàng)作中感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獨特魅力。各種紙張在學生的精心打造下,展現(xiàn)出質樸、生動有趣的藝術造型,展示著學生的心靈手巧,培養(yǎng)了動手動腦的能力,展現(xiàn)了他們積極向上,熱愛生活的態(tài)度,為繼承和發(fā)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播下了希望的種子。
親子互動,“育”見美好
家庭教育對學生是潛移默化的,親子游戲可以讓學生和家長在游戲中增進感情、加強溝通。學校各班主任根據(jù)學生年齡特點,精心準備難易適當、種類多樣的游戲活動,供學生選擇;親子游戲活動讓每個家庭都洋溢著溫馨和幸福,讓學生在父母的關愛中快樂成長。
采擷詩情,繪出芳菲
腹有詩書氣自華,學生結合詩意,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作詩配畫,進一步加深了對詩文的理解和學習的樂趣。他們用一雙雙巧手和五彩的畫筆,把自己體會的詩的意境和情感變成生動鮮明的圖畫。一筆筆線條畫得細致,把詩意靈動再現(xiàn);一道道彩墨鋪得情深,把意境著意點染;一首首古詩躍然紙上,如靈動的音符,敲擊著學生的心靈;一幅幅頗有意境的畫卷,無不訴說著對詩意的追尋,對生活的熱愛。一幅幅涂滿青春的亮麗風景,一版版演繹著莘縣中心希望學子的風采。
導圖在手,暢享書海
思維導圖,助閱讀提升;博覽群書,繪人生底色。學生積極參與制作思維導圖活動,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手繪才能,制作了一幅幅栩栩如生、賞心悅目的思維導圖作品。他們通過自己對所讀書籍的理解,利用文字、色彩、線條繪制出一幅幅有思想、有靈魂的優(yōu)秀作品;在繪制過程中,學生可以感受閱讀的魅力,享受閱讀的樂趣,收獲滿滿。
以愛相伴,心懷感恩
一張張精致的賀卡,一份份貼心的小禮物,讓愛有了形狀,讓節(jié)日更有儀式感。學生用一雙雙稚嫩的小手,一顆顆質樸誠懇的心靈,描繪出一幅幅感恩的畫卷,溫暖人心。具體行動表真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用真心行動回報母親,給母親一個驚喜。他們在交流中加深感情、在親身體驗中學會感恩、學會成長,珍惜偉大的母愛。
邂逅春天,遇見美好
紙上得來終覺淺,學生在家長的陪伴下走出家門,尋找春天的美麗瞬間:桃花朵朵、柳條依依、綠草茵茵……望、聽、聞、觸,再用手機記錄下來。他們用流暢的線條,豐富的色彩,表達著對春天、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無比熱愛,描繪出春光的悠閑愜意,繪畫出“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的明麗春色圖,抒發(fā)出他們尋找春天、享受春天的強烈愿望。
變廢為寶,環(huán)保你我
學生結合自身興趣,發(fā)揮各自的才智想象,在家長的協(xié)助下,通過畫、折、剪、貼等多種方法把飲料瓶、易拉罐、鐵絲、泡沫、舊布料等各種廢舊品制作成各式各樣的精美作品。制作活動既培養(yǎng)了學生積極思考、動手操作、開拓創(chuàng)新的能力,又在他們心中樹立了“節(jié)約資源,物盡其用”的環(huán)保觀念,增強了社會責任感。
一系列周末實踐活動得到了全校學生的支持及家長的歡迎,增進了親子感情,學生懂得感恩家長,家長也增強了家庭責任感。一份份凝聚著靈氣與智慧的作品彰顯著學生的收獲和創(chuàng)新,記錄著他們的成長和進步,挖掘了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了審美情操。
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莘縣中心希望小學將繼續(xù)以周末實踐活動為載體,為學生搭建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能力和展示自我的平臺,揚個性促成長,減負擔提質量,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作者單位:莘縣中心希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