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天云
腹部疼痛是生活中常見癥狀,很多人下意識認為腸胃出了問題,買了胃腸病藥物服用后卻怎么也不見效果,其實,這可能不是“胃痛”而是“膽痛”。
膽囊是身體內的一個囊狀結構,具有貯存和濃縮膽汁的功能。膽囊一旦發(fā)炎,主要表現就是上腹部或右上腹疼痛不適。膽囊炎分為急性膽囊炎和慢性膽囊炎,其中急性膽囊炎是和急性闌尾炎一樣的急腹癥,發(fā)作時多有絞痛感,令患者痛不欲生。
而慢性膽囊炎情況則有所不同。慢性膽囊炎也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慢性結石性膽囊炎,膽汁淤積形成結石,會阻礙膽汁排出,結石對膽囊壁的反復摩擦,進而發(fā)炎。另一種是慢性非結石性膽囊炎,膽汁不能順利排出,部分細菌就“逆流而上”,由腸道混入了膽囊引發(fā)炎癥。人們在進食特別是進食油膩食物后,膽囊會收縮排出膽汁消化食物,但是慢性膽囊炎患者的膽汁不能順利排出,影響脂肪的消化,從而引起胃腸道不適,很容易被誤診為胃腸道疾病。
慢性膽囊炎雖然夠隱匿,但也不是完全沒有蹤跡,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就要提要警惕:
腹痛。和多數胃痛一樣,膽囊炎也是從中上腹開始疼痛,但是隨著病程的發(fā)展,膽囊炎可以轉變成右上腹或肋骨下緣疼痛,還可伴隨有后背的牽拉痛、發(fā)熱等。
消化不良。出現餐后的腹脹、呃逆、食欲減退,特別是對高脂肪飲食的不耐受。不過也有部分患者正常餐后無特殊的反應,只有飽餐后上腹部不適。
膽-心綜合征。很多慢性膽囊炎患者是伴隨有心臟的一系列不適癥狀的,如心悸、心前區(qū)疼痛等,部分患者還有心電圖異常和心律紊亂,考慮與“膽-心”迷走神經反射有關。
黃疸、膽囊腫大。大部分的患者各種生理體征是正常的,但是在“膽痛”發(fā)作時,有可能伴有心動過速;如果出現膽總管狹窄,還可能表現為黃疸和膽囊腫大。
雖然慢性膽囊炎癥狀并不嚴重,但是如果時間足夠長,還是有發(fā)生膽囊穿孔、膽囊化膿的風險,加之膽囊炎的治療效果與病情的嚴重程度以及治療是否及時、積極有關,因此,如果懷疑得了膽囊炎,一定要及時就醫(y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