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夢雨 盧義軍
茫茫戈壁,塵土飛揚,隨著“嘭”的一聲巨響,硝煙彌漫。遠處工房里的人們歡呼雀躍,慶祝這次新產品圓滿實現了精準打擊,彌補了我國武器裝備在該平臺領域空白。人群中,皮膚曬得黝黑的年輕小伙樂開了花,心里卻細細盤算著這次試驗數據。
他叫季溢棟,是中國兵器江南工業(yè)集團軍品技術研究所產品總體室副主任,從事產品總體設計研發(fā)工作,今年被評為公司標兵。參加工作7年以來,他牢記科技強軍的報國使命,以飽滿的熱情和嚴謹務實的態(tài)度,成長為多個項目的技術負責人,將國之重器的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手,實現了青春一次次蛻變。
“要干就把事干成了”
在團隊里,季溢棟是個有闖勁、不服輸的90后。他總說:“要干就把事干成了?!惫灸稠椖垦邪l(fā),從申報立項到產品設計定型歷時4年之久,這一路荊棘叢生。作為該項目技術負責人,季溢棟在破解難題中堅持不懈、不斷奮起。項目在申報之初就面臨周期緊張的問題,他卻不亂陣腳,保持清晰的頭腦,在項目評估階段做足功課,為寫出充分而周密的匯報材料傾注時間和心血,爭取到了湖南省科技廳專項資金支持和立項批復;頂層設計、挖潛設計、匹配設計,一個個研制難題擺在眼前,他在“創(chuàng)新”上下功夫,尋找新技術、新方法;客戶需求突變,他沖鋒在前帶領團隊迅速完成方案更改,蹲點跟蹤試制的每一道工序,逐點攻克瓶頸問題,為保證項目總體進度爭分奪秒。
公司某產品在定型后長時間未批量生產,主要設計人員均已轉崗,為保證產品如期交付,季溢棟主動承擔起生產技術服務的任務。對于這份半路接手的工作,他思路明確,梳理出產品圖樣、驗收規(guī)范,制定了復產試驗大綱,積極配合各單位順利完成生產。
為提高0.01分絞盡腦汁
在許多人看來,科研工作既枯燥又苦累,季溢棟卻覺得充實和快樂。他的身上一直保持著科研工作者求真、執(zhí)著、創(chuàng)新的本色。公司參與某重點項目競標時,競爭異常激烈,研制需求不斷變化?!澳莻€時候,為提高0.01分絞盡腦汁。”作為該項目技術負責人,季溢棟每天在辦公室、車間、試驗場連軸轉,在競標比測細則中挖細節(jié),不斷優(yōu)化技術方案,反反復復計算驗證,耐心修改競標資料。“看到我們以第一名的成績獲得了競標成功,心里才踏實?!笔斋@的快感令他早已忘記過程的艱辛。
后期,該項目進入型號研制階段,季溢棟又擔任了副總設計師。他堅持“產品質量是設計出來的”,在每個部件的研制過程中精益求精。從產品到工裝、從圖紙到工藝、從試制到檢驗驗收,他在細節(jié)中尋找突破口、創(chuàng)新點。日碰頭、周例會、月總結,每項工作推進他都要一一確認。在他和團隊的集智攻關下,突破了4項關鍵技術,為后續(xù)研制打下了堅實基礎。
研制出更先進的裝備
科技創(chuàng)新是公司高質量發(fā)展的強力引擎,對于季溢棟所在的科研團隊來說,每次的研發(fā)“升級”,都凝結了團隊所有成員的點滴汗水和付出。“研制出更先進的裝備,是我們共同的夢想。”
作為黨員,季溢棟明白“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這句話里每個字的深刻含義。站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軍事革命的轉折路口,公司立足于打造“智能化彈藥領域排頭兵”的新階段發(fā)展定位,在科技研發(fā)和人才培養(yǎng)上持續(xù)加碼,為科研人才提供更完善的成長機制和更前沿的學習平臺。平日里,他會花大量時間用在鉆研新知識、新技術。針對某部件材料結構設計和熱防護設計,季溢棟學以致用,帶領團隊攻克了強度、剛度、連接等關鍵技術瓶頸。
“我們的團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業(yè)務特點和專業(yè)方向。”科研工作是群體事業(yè),季溢棟力爭發(fā)揮出每位成員最大的作用。2014年,剛畢業(yè)入司的他在前輩的幫帶下,短短幾年就成長為多個項目的技術負責人。如今,他在項目中積極推動年輕人挑重擔,為他們施展才華提供平臺。他們的科研團隊,職責明確、架構清晰、優(yōu)勢互補、精誠團結,在解決“卡脖子”問題上敢啃“硬骨頭”,實現了核心技術的突破?!澳壳拔覀冄邪l(fā)的產品,大幅增強了裝備的多目標多任務適應性,彌補了該領域空白。”
今天的江南青年,在劈波斬浪中開拓向前,在攻堅克難中創(chuàng)造業(yè)績,靠奮斗揚起人生理想的風帆,奔跑在科技強軍的大路上,已成為推動江南工業(yè)集團高質量發(fā)展的生力軍。
(作者單位:江南工業(yè)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