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己派
00后女生,熱衷養(yǎng)“娃”。
Z世代的“娃媽”們,養(yǎng)的是棉花做的玩偶娃娃,會給娃娃妝發(fā)、換新衣,買包背著、旅行帶著。
這些棉花娃娃普遍10-20厘米高,單價不超過百元。一些平臺上,20厘米的娃娃炒出五六千元的高價。它們的衣服配飾,售價100多元,能一口氣賣出2萬多件,銷售額超200萬。
在北京合生匯,一家名叫“Rua娃吧”的新店5月開張,125平米的店面,300多款棉花娃娃發(fā)售。
該店首月銷售額50萬元,Rua娃吧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傅瀛洲預計,今年暑假,月營業(yè)額能做到100萬元。
他向《21CBR》透露,品牌今年的規(guī)劃是開100家門店。
棉花娃娃誕生于韓國“飯圈”文化。忠實粉絲自制神似明星偶像的玩偶,用于應援。傳到國內,逐漸衍生出更多玩法,具有強IP、社交和流通屬性。
最典型的是IP聯(lián)名。
《開端》《夢華錄》《蒼蘭訣》等不少大熱影視劇,周邊產品都有該品類。例如2022年的爆劇《蒼蘭訣》,男女主角小蘭花與東方青蒼的官方棉花娃娃,上線一個月,售出近萬套。
動作背后,重要的推手是Rua娃吧。
2020年正式品牌化后,Rua娃吧簽下大量IP聯(lián)名,發(fā)力各類影視和綜藝IP、藝人官方周邊等合作形式,開發(fā)有屬性的棉花娃娃。
IP的挑選上,重點關注知名度、題材,合作范圍不限于影視綜。例如,Rua娃吧跨界二次元領域,合作“喜羊羊與灰太狼”,將熱門角色進行“娃化”創(chuàng)作。
綜藝、影視劇的宣傳周期大約兩個月,Rua娃吧在需求響應和制作速度上必須跟上。
從創(chuàng)作、定稿到大貨生產,中間需要和品牌方、粉絲做大量溝通,前后加起來2個月的反應周期。
讓挑剔的粉絲滿意,不是件易事。
一些粉絲用戶,拿到娃娃以后甚至會用尺子量眼間距,對棉花制品來說,這樣的要求有些困難,畢竟棉布有張力,制作中涉及手工的部分也非常多。
Rua娃吧的工廠要求生產環(huán)節(jié)標準化,棉布的批次、繡線的顏色型號等,要求盡量細致,盡量讓每只娃娃不會有太大偏差。
下游潮漲,上游的供應鏈管理,卻很難快速跟上節(jié)奏。負責設計的“娃媽”們?yōu)閻郯l(fā)電、實力不一,玩家收貨動輒等待數月甚至1年多時間。
“大多是中小作坊來做,分布極度分散。這帶來的,一是品控問題,良莠不齊;二是成本高、售價上不去,毛利低。設計師沒有持續(xù)的現金流回血,愛好難以養(yǎng)活自己?!备靛薇硎?。
專業(yè)品牌介入,品類發(fā)展陡然提速。
據介紹,Rua娃吧與一部爆款古裝劇聯(lián)名的棉花娃娃,累計銷售超過10萬套,已不是“小眾”可以定義的體量。
微店是國內第一批設置棉花娃娃類目的電商平臺,觀察到這個新品類2019年的線上增速高達300%,于是2020年Rua娃吧獨立自營,到2021年,棉花娃娃的線上交易額近10億元。
圍繞有屬性的棉花娃娃,品牌做針對性的圈層運營,組織社群活動、線下打卡應援等,開拓飯圈里的愛好者;在此基礎上,開始做無屬性原創(chuàng)棉花娃娃及相關衍生產品,擴大業(yè)務面。
例如,設計娃包,玩家能背著娃娃逛街、拍照;給娃娃安上骨架,使其能活動關節(jié)、擺造型;給娃娃搭配家具配件,擴充場景。
據平臺測算,玩家人均每年購買4-5只娃娃。較為癡迷的玩家,甚至購買了200多只,家中有貨架專門展示。
現階段,棉花娃娃市場已然可觀,但要像泡泡瑪特的潮玩盲盒一樣,給大眾留下強烈印象,還差些火候。
Rua娃吧已進駐各大城市的微店Park,并合作泡泡瑪特等渠道,入駐其門店,但這遠遠不夠。
“大家走進泡泡瑪特,是為了買盲盒,記住的不是棉花娃娃這個品類?!备靛尢寡浴?/p>
去年10月,Rua娃吧在南京開出首店,今年以來,通過加盟形式加快開店節(jié)奏,選址瞄準潮流濃度高的地段,與泡泡瑪特等潮玩品牌做鄰居。預計到今年年底,品牌將擴展至100家店。
其店面規(guī)模劃分30-40平方米、70平方米以及120平方米三種類型。線下門店的SKU通常在250-300個,每季度更新10%左右,一代店的風格強調溫暖柔和,以色溫較高的橘黃、暖白為主。
第一家加盟店開張后,傅瀛洲去待了三天,最大感受是進店率很高。
他提到,鋪到線下渠道后,團隊發(fā)現用戶群年齡大約在12-35歲之間,有進一步擴寬的潛力,“畢竟棉花娃娃不比BJD(球關節(jié)娃娃)動輒數百元那么昂貴,又比普通毛絨玩偶更精致,而且玩法多?!?/p>
據透露,一些位置較好的門店,單店年坪效超過5萬元,一家門店的成本在50萬元左右,回本周期為8-12個月。
新市場的升溫,吸引更多新商家和工廠入局。迪士尼背后的工廠,泡泡瑪特、TOP TOY等成熟潮玩品牌,都跑來分一杯羹。
對Rua娃吧而言,長期目標是成為該品類的一顆參天大樹,醞釀生態(tài),讓品牌名與品類掛上等號。
“當大家在線下閑逛商場的時候,經常能看到棉花娃娃的品類和它的第一品牌門店,我相信大眾的感知,就能真正建立起來?!备靛拚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