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 政
(湖北省廣水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湖北 廣水 432700)
胰腺屬于消化器官,其分泌的胰液中含有多種消化酶,可通過胰腺管進入十二指腸,對蛋白質(zhì)、脂肪和糖起到消化作用[1]。若胰腺的分泌功能異常激活,導(dǎo)致胰酶消化胰腺及其周圍組織,就會引發(fā)胰腺炎,引起腹痛、惡心嘔吐、發(fā)熱等癥狀[2]。胰腺炎若起病較急,引起胰腺組織水腫、出血、壞死等急性損傷,則屬于急性胰腺炎[3]。在急性胰腺炎中,重癥急性胰腺炎占比為10% ~20%,患者通常伴有全身或局部的嚴重并發(fā)癥,病情兇險,死亡率高[4]。臨床針對重癥急性胰腺炎以保守治療為主。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為復(fù)方制劑,是臨床控制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腹腔感染的常用藥[5]。清胰利膽顆粒為中成藥,近幾年來也被用于重癥急性胰腺炎的治療中[6]。本研究分析了清胰利膽顆粒聯(lián)合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對患者腸黏膜屏障功能的改善作用。
于2021 年3 月至2023 年1 月我院收治的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選取研究對象,篩選后共納入患者100 例。納入標準:(1)病情確診為重癥急性胰腺炎。(2)無需要手術(shù)的嚴重并發(fā)癥。(3)肝、腎、心、腦功能正常。(4)研究開始前未采取其他治療措施。(5)臨床資料完整。(6)對治療方法和研究內(nèi)容知情。排除標準:(1)存在膽道梗阻。(2)合并免疫系統(tǒng)、血液系統(tǒng)疾病。(3)合并惡性腫瘤。(4)合并精神疾病。(5)有藥物使用禁忌。(6)存在嚴重外傷。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 例。對照組中男28例、女22 例,年齡最小的29 歲、最大的72 歲,平均(45.53±4.67)歲;病程最短的1 h、最長的22 h,平均(11.77±2.71)h ;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評分表(APACHE- Ⅱ)評分最低的9 分、最高的15 分,平均(12.42±2.65)分。觀察組中男27 例、女23 例,年齡最小的27 歲、最大的71 歲,平均(45.42±4.46)歲;病程最短的1 h、最長的20 h,平均(11.74±2.68)h;APACHE- Ⅱ評分最低的9 分、最高的15 分,平均(12.40±2.66)分。兩組以上資料對比,P>0.05。
兩組均給予常規(guī)治療,對照組在此基礎(chǔ)上加用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治療,觀察組加用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與清胰利膽顆粒治療。常規(guī)治療:禁食、胃腸減壓、抑酸、液體復(fù)蘇、維持電解質(zhì)平衡、營養(yǎng)支持,直至患者相應(yīng)的臨床癥狀得到緩解。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靜脈滴注,每次1.0 g,每8 h 滴注1 次,共用藥7 d。清胰利膽顆粒:口服,每次10 g(1 袋),每天3 次,共用藥14 d。
(1)血清酶類指標。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的血清酶類指標,包括血清淀粉酶(AMS)、脂肪酶(LPS)、氧磷酶1(PON1)。檢測方法:采集空腹肘靜脈血,經(jīng)離心獲得血清,采用酶動力學(xué)法檢測血清AMS、LPS 水平,采用雙抗體夾心法檢測血清PON1水平。(2)腸道屏障功能指標。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的腸道屏障功能指標,包括內(nèi)毒素(PE)、D-乳酸(DLA)、人二胺氧化酶(DAO)。檢測方法:采集空腹肘靜脈血,經(jīng)離心獲得血清,采用鱟試劑比濁法檢測血清PE 水平,采用酶學(xué)分光光度法檢測血清DLA 水平,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DAO 水平。(3)蛋白類指標。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的相關(guān)蛋白類指標,包括微管關(guān)聯(lián)蛋白1 輕鏈3(MAP1-LC3)、可溶性髓系細胞觸發(fā)受體-1(sTREM-1)、P 物質(zhì)(SP)。檢測方法:采集空腹肘靜脈血,經(jīng)離心獲得血清,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MAP1-LC3、sTREM-1、SP 水平。(4)不良反應(yīng)。對兩組治療期間發(fā)生的皮疹、血小板減少、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yīng)進行辨別和判定,并計算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
用SPSS 25.0 統(tǒng)計學(xué)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分布,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行χ2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兩組治療前的血清AMS、LPS、PON1 水平對比,P>0.05。相較于治療前,兩組治療后的血清AMS、LPS 水平均更低,血清PON1 水平均更高,P<0.05。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后的血清AMS、LPS 水平均更低,血清PON1 水平更高,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酶類指標的對比(U/L,± 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酶類指標的對比(U/L,± s)
組別 AMS t 值 P 值 LPS t 值 P 值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n=50)113.03±8.27 30.31±4.23 62.969 <0.001 132.43±9.02 82.34±7.91 29.523 <0.001觀察組(n=50)113.25±8.66 14.75±3.89 73.366 <0.001 132.80±9.11 61.22±7.57 42.732 <0.001 t 值 0.130 19.146 0.204 13.640 P 值 0.897 <0.001 0.839 <0.001
續(xù)表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酶類指標的對比(U/L,± s)
組別 PON1 t 值 P 值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n=50)342.16±57.98 493.67±82.14 10.656 <0.001觀察組(n=50)341.26±58.97 567.34±82.19 15.803 <0.001 t 值 0.077 4.483 P 值 0.939 <0.001
兩組治療前的血清PE、DLA、DAO 水平對比,P>0.05。相較于治療前,兩組治療后的血清PE、DLA、DAO 水平均更低,P<0.05。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后的血清PE、DLA、DAO 水平均更低,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腸道屏障功能指標的對比(± s)
組別 PE(EU/L)t 值 P 值 DLA(mg/L)t 值 P 值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n=50)9.63±1.28 8.69±1.10 3.938 <0.001 24.82±3.64 16.36±3.37 12.060 <0.001觀察組(n=50)9.65±1.30 7.96±0.97 7.367 <0.001 24.83±3.59 10.66±1.73 25.143 <0.001 t 值 0.078 3.520 0.014 10.640 P 值 0.938 0.001 0.989 <0.001
續(xù)表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腸道屏障功能指標的對比(± s)
組別 DAO(ng/L)t 值 P 值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n=50)8.60±1.70 5.73±0.85 10.677 <0.001觀察組(n=50)8.61±1.71 3.41±0.42 20.882 <0.001 t 值 0.029 17.303 P 值 0.977 <0.001
兩組治療前的血清MAP1-LC3、sTREM-1、SP水平對比,P>0.05。相較于治療前,兩組治療后的血清MAP1-LC3、sTREM-1、SP 水平均更低,P<0.05。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后的血清MAP1-LC3、sTREM-1、SP 水平均更低,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蛋白類指標的對比(± 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蛋白類指標的對比(± s)
組別 MAP1-LC3(ng/mL)t 值 P 值 sTREM-1(pg/mL)t 值 P 值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n=50)0.88±0.22 0.44±0.08 13.291 <0.001 101.77±9.24 69.52±7.55 19.111 <0.001觀察組(n=50)0.87±0.23 0.22±0.04 19.688 <0.001 103.25±9.38 52.86±7.73 29.315 <0.001 t 值 0.222 17.393 0.795 10.902 P 值 0.825 <0.001 0.429 <0.001
續(xù)表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蛋白類指標的對比(± s)
組別 SP(pg/mL)t 值 P 值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n=50)633.19±47.61 379.57±28.53 32.311 <0.001觀察組(n=50)633.82±49.06 324.67±22.79 40.411 <0.001 t 值 0.065 10.631 P 值 0.948 <0.001
治療期間,兩組常見的不良反應(yīng)有皮疹、血小板減少、惡心嘔吐;觀察組的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為6.00%,與對照組的10.00% 對比,P>0.05。詳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的對比[例(%)]
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體液會大量丟失,導(dǎo)致組織缺血,而小腸絨毛頂端是較容易發(fā)生缺血的部位,缺血后會導(dǎo)致細胞內(nèi)有氧代謝受到抑制,進而代償性地增加無氧代謝,擾亂細胞內(nèi)環(huán)境,導(dǎo)致腸黏膜上皮細胞水腫、脫落,增加腸黏膜的通透性[7]。而腸黏膜功能受損會導(dǎo)致腸道內(nèi)細菌易位,產(chǎn)生有毒物質(zhì),再次刺激炎性介質(zhì)的釋放,引起惡性循環(huán)[8]。因此,阻斷胰酶活性、控制炎癥反應(yīng)、保護腸黏膜屏障功能在重癥急性胰腺炎的治療中具有重要意義。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的主要成分中,亞胺培南可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起到抗菌作用,其對多種細菌均有良好的抑制效果;西司他丁鈉則能防止腎臟損害,并保護亞胺培南避免被水解[9]。將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應(yīng)用于重癥急性胰腺炎的治療中,可以有效控制腹腔感染,減少細菌導(dǎo)致的腸黏膜破壞[10]。清胰利膽顆粒是一種中藥制劑,具有活血止痛、疏肝利膽、解毒通便的功效。從現(xiàn)代醫(yī)學(xué)角度分析,清胰利膽顆??山档鸵让杆剑鸬娇寡?、增強人體非特異性免疫功能的作用[11]。
不良反應(yīng)是臨床用以評價用藥安全性的重要指標,本研究中兩組在單項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及不良反應(yīng)總發(fā)生率方面對比,P>0.05。這是因為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的不良反應(yīng)本身較少,而清胰利膽顆粒在目前的臨床應(yīng)用中也沒有明顯、確實的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故二者聯(lián)合使用的安全性有保障[12-13]。AMS 和LPS是胰酶的主要成分,可對血管內(nèi)皮造成破壞,增加血管通透性,引發(fā)器官和組織出血,造成病情加重[14]。PON1 是一種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的酶,由肝臟合成,患者的血清PON1 水平降低說明其體內(nèi)氧化平衡遭到破壞、炎癥反應(yīng)強烈。PE 是革蘭陰性菌細胞壁的成分之一。DLA 是多種腸道細菌發(fā)酵代謝的產(chǎn)物,很少被機體所吸收。DAO 是一種細胞內(nèi)酶,大部分儲存在小腸黏膜當中。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腸道的通透性增加,導(dǎo)致大量的PE、DLA、DAO 通過受損的腸黏膜進入到血液中,故此三項指標可以用于評價腸道黏膜的屏障功能[15]。MAP1-LC3 是維持機體自噬信號通路的一種蛋白。sTREM-1 能加重細菌感染引發(fā)的炎癥反應(yīng),對機體的免疫功能造成損害。SP 是一種神經(jīng)傳遞蛋白,會對胰腺自身及胰腺微循環(huán)造成損害。本研究中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后的 血 清AMS、LPS、PE、DLA、DAO、MAP1-LC3、sTREM-1、SP 水平均更低,血清PON1 水平更高,P<0.05。由此可見,清胰利膽顆粒聯(lián)合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對患者腸黏膜的屏障功能具有改善作用,能有效抑制炎癥反應(yīng),緩解患者的病情,且治療的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