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舌抵上腭,也稱“搭鵲橋”??山煌ㄈ味絻擅},有助于人體真氣運行,取得有病康復、無病強身的效果。這是因為任脈起于會陰部,上至毛際,沿腹內上過關元,至喉嚨,上行頦下承漿穴(在頦唇溝的正中凹陷處),走面部深入目內;而督脈亦起于會陰部,行于脊柱,上行至枕骨部下方的風府穴,進入腦內,至巔頂沿額下行達鼻柱、齦交與任脈及足陽明二經(jīng)相會,故舌抵上腭就將任督二脈相接起來了,根據(jù)“醫(yī)書有任督,人能通此兩脈,則百脈皆通”的記載,故本功法講究舌抵上腭。
答:中醫(yī)理論認為,命門貫脊屬腎,主固腎壯腰,生精補髓,其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與肚臍前后相對,不僅具有滋補腎陰、溫補腎陽、納氣歸腎的作用,而且對各臟腑的生理功能起著溫煦、激發(fā)和推動的作用,從而增強人體生命力、強身健體抗衰老?!额惤?jīng)附翼·求正錄·三焦包絡命門辨》云:“命門者,為水火之府,為陰陽之宅?!庇衷疲骸懊T之火,謂之元氣;命門之水,謂之元精,五液充則形體賴以強壯,五氣治則營衛(wèi)賴以和調,此命門之水火,即十二臟之化源?!睋?jù)此練習本功法第四、五、六式要求意守命門,以達應有之功效。
答:古人稱人的精氣神為三寶,視丹田為儲藏人體精、氣、神的地方,因此對丹田極為重視,有如“性命之根本”。丹田分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簡稱“三田”。關于“三田”的具體位置,歷來有很多說法。較為普遍的說法是:上丹田指的是眉心的位置,中丹田指的是心窩部分的區(qū)域,下丹田大體是肚臍周圍的部分。還有一種說法認為:上丹田叫“泥丸”,在頭頂百會穴:中丹田叫“絳宮”,在胸部膻中穴;下丹田在臍下小腹部相當大的一塊體積,包括關元、氣海,神闕、命門等穴位。
“三關”,一般是指督脈上的三個部位。《金丹大成集》說:“腦后玉枕關,夾脊轆轤關,水火之際曰尾閭關?!庇裾黻P在后腦部位,當仰臥時后腦正中著枕處;夾脊關在背部,兩肘尖連線的中點處;尾閭關位于脊椎骨的最下端,上連骶骨,下端游離,在肛門后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