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渡
“鳳凰鳴矣,于彼高岡。梧桐生矣,于彼朝陽?!边@是出自《詩經(jīng)》的詩句,也是我國最早的關(guān)于梧桐的詩文。這種不凡的樹是傳說中鳳凰所棲之處,“種得梧桐樹,引得鳳凰來”也形成了人們對梧桐最初的印象。
不過,中國古人所說的“梧桐”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主要包括梧桐(青桐)與泡桐(白桐)兩種。只是,我們?nèi)缃耠S處可見的“梧桐”,卻被稱為“法桐”。
它們之間有何區(qū)別呢?
小鏈接
梧 桐
古詩文中最正宗的“梧桐”其實是青桐。青桐也被稱為中國梧桐、碧梧、青玉,它是梧桐科梧桐屬落葉喬木,擁有光滑的青綠色樹皮、邊緣相對柔和的掌狀大葉子?!耙恢昵嘤窳ⅲ~綠云委”“香稻啄余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等詩句說的就是它。
成語錦囊
梧鳳之鳴
形容政教和協(xié)、天下太平。
出自《詩經(jīng)·大雅·卷阿》:“鳳凰鳴矣,于彼高岡。梧桐生矣,于彼朝陽?!?/p>
梧桐斷角
梧桐雖是柔木而可以斷堅硬之角。比喻柔能勝剛。
出自《淮南子·說山訓(xùn)》:“兩堅不能相和,兩強不能引服。故梧桐斷角, 馬怤截玉……”
梧桐半死
比喻喪失配偶。
出自唐代白居易《為薛臺悼亡》:“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傷神?!?/p>
泡桐,也就是白桐,是玄參科泡桐屬落葉喬木。相比青桐,它生長迅速,能開白色或淡紫色的花。“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古詩文中的“桐花”基本指的是泡桐花。
法國梧桐,即三球懸鈴木。它是懸鈴木科懸鈴木屬的高大喬木植物。馬路邊最常見的“法桐樹”就是它了。沒到秋天,它的葉子就會呈現(xiàn)出油畫版的美麗黃色。盡管有人說我國晉代就已經(jīng)引種這種樹,但古詩文中的梧桐通常不是它。
名家名段
當(dāng)春盡夏初,我眼看見新桐初乳的光景。那些嫩黃的小葉子一簇簇地頂在禿枝頭上,好像一堂樹燈,又好像小學(xué)生的剪貼圖案,布置均勻而帶幼稚氣。植物的生葉,也有種種技巧。有的新陳代謝,瞞過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換青黃。有的微乎其微,漸乎其漸,使人不覺察其由禿枝變成綠葉。只有梧桐樹的生葉,技巧最為拙劣,但態(tài)度最為坦白。它們的枝頭疏而粗,它們的葉子平而大。葉子一生,全樹顯然變?nèi)荨?/p>
——豐子愷《梧桐樹》
古詩文中的“梧桐”
作為中國文學(xué)重要的植物意象,梧桐有著“百樹之王”的地位。它高大、青翠,是傳說中鳳凰鐘愛的樹木,代表著高貴與高潔。唐朝詩人虞世南在《蟬》中寫道:“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fēng)?!庇孟s居于梧桐之上,聲響遠播,來表達出詩人所贊美的高潔。
梧桐木自古以來就是用來制作古琴、古箏、箜篌等樂器的上好木材。唐朝詩人李賀的《李憑箜篌引》的第一句“吳絲蜀桐張高秋”就點出了樂器的材料——吳地之絲、蜀地之桐。孟郊在《秋懷》中寫道:“梧桐枯崢嶸,聲響如哀彈?!边@把上好的琴由崢嶸的梧桐木制成,卻被棄置不被用,借此比喻自己空有才華卻一生失意。
每到秋天,梧桐落葉最早,有“一葉落知天下秋”之語。所以,古人常常將梧桐和秋天、秋雨、秋聲聯(lián)系起來,用來點明季節(jié)、表達愁思。李白有“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白居易有“春風(fēng)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晏殊有“金風(fēng)細細,葉葉梧桐墜”和“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這無疑對后世詩文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
梧桐葉飄落的景象,往往會讓詩人產(chǎn)生命途飄零、朋友離別的聯(lián)想,于是梧桐也有了思念友人和感嘆身世的意向。鄧剡曾嘆:“疏雨洗天清,枕簟涼生。井桐一葉做秋聲。誰念客身輕似葉,千里飄零。”
梧桐細雨到天明
在婉轉(zhuǎn)多情的詞的世界中,梧桐陪伴著身世飄零的詞人度過每一個雨夜。
于是,梧桐和絲絲細雨一起,被文人寄予愁思,成為一種獨特的符號。
更漏子·玉爐香
溫庭筠
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云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李 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聲聲慢·尋尋覓覓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fēng)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木蘭花令·宿造口聞夜雨寄子由才叔
蘇 軾
梧桐葉上三更雨。驚破夢魂無覓處。夜涼枕簟已知秋,更聽寒蛩促機杼。
夢中歷歷來時路。猶在江亭醉歌舞。尊前必有問君人,為道別來心與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