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章
老家的老房子里,老房子的老墻上,還掛著一雙草鞋。這是多少年前的一雙鞋了,我曾經(jīng)穿過的。是父親買來的,我還記得父親當年拎著它走在陽光里的情景。如今老父親去世已經(jīng)十年,而這雙草鞋剛買來的時候,父親還不老。我望著它,不由唏噓再三。
與草鞋有關(guān)的,我知道的有這兩件:
其一:“趙州八十猶行腳,只因心頭未悄然。及到歸來無一事,始知空費草鞋錢。”沒人知道趙州老和尚穿破了多少雙草鞋,他是在尋找自己的過程中,才不斷行腳的。后來發(fā)現(xiàn)自己沒在別處,于是感嘆,枉費了草鞋錢。這個意思跟無名尼的那首偈詩是一個意思:“四處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云。歸來手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p>
其二:一個人修行不錯,于是仙人化作一個賣草鞋的來考驗他。這個人看到草鞋,問多少錢一雙。仙人說,三兩黃金。此人回家拿錢,被老婆罵了一頓,說你傻呀,一雙草鞋,怎么能值那么多?這人回來,對仙人說,太貴了,這草鞋我不買了。于是仙人說:“三兩黃金價不高,草鞋做得甚堅牢。長者莫聽婆婆說,也得仙家走一遭?!闭f完不見了。就像當年梁武帝見達摩,對面不相識,逢之不逢,見之不見。這個人后悔了,不由頓足捶胸。后來人為此事作詩道:“昔世已曾植福田,今生自有大因緣。慳吝不舍神仙法,大悔捶胸也枉然。”
看來,在關(guān)鍵時刻,人真的不能太吝嗇。但是,人又不知道什么時候是關(guān)鍵時刻,比如買草鞋這樣最稀松平常的時刻,誰能說它是不是關(guān)鍵時刻呢?為保險計,人在任何時候都得大度才行。
當初忘了問我父親,我曾經(jīng)穿過的這雙草鞋,是多少錢買的呢?
(白藏摘自《文學港》)